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启黄金年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蠢蠢凡愚QD

    但是对于刘伟汉的请求,他真的不能同意。

    卫生巾产业需要的上下游产业配套和地域要求很高,想要迅速的将这块业务做起来,就连北林事实上都不是李宪的首要选择。

    他瞄准的,是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市场。

    考虑到运输和方便日后拓展业务的关系,至少也得是在有内海港口方面廉价运输的地方设立生产线。

    &nb




158. 第153章:活脱脱的资本家(月票满200加更!)
    不知道老朱过足的内心戏,李宪和周围的街坊攀谈开了。

    人们很明显对于这个自称是街坊,但是却从未见过的年轻人很感兴趣,七嘴八舌的询问李宪住哪儿。

    当得知是那家的老宅子,之前空了好久的革委会大院,人们惊呆了!

    猪毛屯住的都是啥人

    说是城市贫民阶级一点儿都不为过,这一带原本混的最好的,也就是老吕那三小子,在玻璃厂里边儿当副厂长,一个月工资一百六,还能有点外捞——就这,在猪毛屯就算是妥妥的贵族啦。

    现在有这么一个拿着中华往外发,住着老早前贝勒家大宅子的主儿出现,猪毛屯的贫富差距一下子被拉开了一千多倍。

    “哎呦我的妈呀!那宅子买下了可得花不少钱吧”

    “老刘,你这是少见识!那宅子花多少钱不说,收拾下来没个十万八万可不成。我滴妈、有那十万八万的,在城里买十好几个楼了!”

    “那啥,小李啊,你家里是干啥啊”

    面对众人七嘴八舌的询问,李宪只好说那宅子也不是自己买的,而是帮着别人拾掇,自己就是跑腿办事。

    看着李宪的岁数,再看着他一点儿架子都没有,众人倒是松了口气,信了七八分。

    他们想不到,啥样的人能这么年轻还这么有钱。关键问题是,要是真那么有钱,还能拎着猪头肉过来开酒坊的老朱家串门

    这跟他们想象中的有钱人形象不一样。

    说话的功夫,屋里的杨淑珍已经在朱娟的配合下将菜饭整妥,一大院子人就进了屋。

    街坊们人都不错,老朱很高兴,开饭之前直接拿出了从海林拿过来的,自己酿的小烧,给众人倒上了。

    老朱的酒李宪不是第一次喝,小的时候就偷偷尝过,到了后来朱峰从监狱里放出来,也偶尔用一些粗陋的设备做一些,可也许是那时候太小根本不懂酒,也或许是现在正是老朱职业生涯的巅峰期缘故,再次喝老朱的私酿小烧,他竟然被那醇厚的味道给迷住了。

    小烧是啥

    其实就是比较接近衡水老白干的清香型高温蒸馏粮食酒。属于东北地方一些小酒坊的特产。这样的酒,特点就是烈!

    有的小烧房做出来的成酒,度数甚至能达到七十度以上,和内蒙的闷倒驴有的一拼。

    好的小烧有个特点,就是不上头,喝到哪儿算哪儿;喝高了,第二天起来又是一条好汉,喝不多也没关系,睡一觉起来啥毛病没有,头不疼。不像低度酒一样,当时喝挺多,第二天遭罪。

    但是老朱这酒,入口带着股高粱米的清香,咽下去之后就像是一块在热水里泡过的暖玉熨帖而过。没有其他小烧那么辣,感觉度数不是很高。

    可是一杯酒下肚之后,李宪感觉自己有点儿飘了。

    不光他如此,桌上的其他街坊也啧啧称奇,“老朱,你这酒喝着感觉没多大劲儿,可怕是度数不低啊!”

    说起这个,老朱面露嘚瑟:“那你看!真会喝酒的人谁喝四五十度那水了巴嚓的玩意儿。今天我们家这么大的事儿,不是好酒我能拿出来献丑嗨!嘿嘿。”

    听这,立马有人问道:“这酒多少度”

    老朱嘿嘿一笑:“六十多,不到七十吧。”

    “不可能不可能!”一听这度数几个街坊连连摆手,都是老酒包,自己心里都有数,刚才这酒的口感,那绝对不像是六十多度的样子,立刻就跟老朱掰扯起来了。

    见人不信自家酒的度数,老朱杠上了:“那老邓个不高,粉碎了四人帮。那原子弹不大,一炸炸一片。臭豆腐丁点儿大就能臭一屋,这啥东西你别看他表面,你得看里边儿!嗨呀,对吧”

    杠的一桌子人没了脾气,老朱端着酒杯,玄玄乎乎的将自家那传承百年的酒曲和酿酒方法吹嘘了一遍,说的众人一愣一愣。

    李宪一面偷笑一面小口小口的啜着那的确醇厚香甜的小烧。他知



159. 第154章:洗脑的顺口溜(第一更求月票!)
    李宪的卧房之中,刘伟业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土豪。

    八万块钱买的宅子,预计装修翻新需要投入至少四十万。这是啥概念这都能买下一个邦业县的小厂了啊!

    看着刘伟汉脸上的无语表情,李宪裹紧了大被。一宿的功夫,炕已经没那么热了。屋里已经有点儿凉气,只有炕头和被窝,还能让人还能感受到这人世间的温暖。

    “你还缺个暖房丫鬟啊。”见到如此骄奢的生活,刘伟汉如是感叹。

    李宪淡淡一笑,心说这个迟早都会有。

    之所以蒙个大被到现在没掀下来,除了外面冷之外,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小旗杆挺了一个早上了,到现在还顶天立地。

    也不知道是昨晚喝多了酒还是火气太旺的关系。所以暖房丫头这个事儿,已经在李宪的计划之中了。

    在刘伟汉的催促下,李宪收拾完毕之后出了门。

    新一批的任命名单已经公示,组织上已经定下来的任命,基本不会有什么大变动。所以刘伟汉虽未到任,就迎来了抱大腿的。

    县政府办的一个科长刘元,听闻刘伟汉想看看邦业的地方情况,便亲自带着二人在县城里转开了。

    邦业县城不大,一下午的时间就转了个七七八八。

    虽然之前对县里的情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可是当亲眼看到了县里那些带死不活的厂子,以及放眼望去尽是破败的城区环境之后,刘伟汉还是忍不住唏嘘。

    李宪的那台切诺基里。

    听着副驾驶上的刘元介绍着邦业过去一年的施政方针和一些项目,刘伟汉兴致寥寥,见李宪出神的望着窗外,他抬手拍了拍李宪的肩膀。

    “这些厂子,你看好哪个”

    “邦业白酒厂,玻璃厂。”李宪直接给出了答案。

    副驾驶上的刘元一听,乐不可支:“哈哈,李总这是闹笑话呢。你要说咱邦业有啥出路,两个轻化厂现在的盈利状况还不错。可是这白酒厂和玻璃厂……这么说吧,这俩厂子是咱们县里的补贴大户。那酒厂前些日子刚被县粮库给告了状,欠了二百多吨的粮食款好几年了都没还上呢,玻璃厂就更完犊子了。”

    刘伟汉知道李宪的性格,听到他的两个答案,就立刻意识到了李宪想干什么。

    “你想在邦业做白酒生意”

    李宪放下了支在下巴上的胳膊,笑着点了点头。

    “这能行吗”刘伟汉感觉不靠谱,作为计划经济里的一环,白酒产业属于粮食副产业。现在全国各地,几乎每个产粮的市县都有白酒厂。但是百分之九十的酒厂,都是以满足地方消费而建立的。

    目前全国真正做起来的,除了官方认可的茅台,拥有地方制酒历史的汾酒,以及酒文化和勾兑技术成熟的山东白酒之外,寥寥无几。

    而且白酒这个东西,一个地方一个口味。比如东北人比较喜欢和纯粮小烧,华北地区酱香型白酒比较畅销,南方比较杂,什么黄酒,米酒等拥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酒类一直是消费首选。

    所以目前地方酒业能活,但做不大是普遍现象。

    目前全国地方酒做的最成功的,也就是山东的孔府家。作为全国第一款低度白酒品牌,凭借在央视上的广告投入和多年以来的渠道商积累,卖的还算可以。

    看到刘伟汉眼里的质疑,李宪坐正了身子,笑道:“你还有一个月上任。不如这样,在这一个月里,我要是把白酒生意做起来,你上任之后把县白酒厂和玻璃厂给我拿下来,咋样”

    看着李宪一幅胸有成竹的样子,刘伟汉咧嘴一乐,“你说的做起来,的有个标准吧”

    李宪想了想,“我知道一个小酒坊,酒坊不大,一个月内营业额达到十万。利润达到五万,你看这个够标准不”

    “成!”听到这个效益,刘伟汉答应的干脆。

    二人的这一番对话,听得前面的刘元暗暗咋舌。

     



160. 第155章:老朱烧酒解千愁(第二更求月票!)
    “夹着小皮包,穿着大黑貂,开着桑塔纳,喝老朱小烧!”

    不仅是大墙上随处可见,或许是太过上口的关系,大道上来回疯着跑的小孩儿也时不时喊几嗓子。

    这样视觉听觉的全面轰炸,让“老朱小烧”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在人们的心里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

    顺口溜虽然内容直白,但是里面的内容,却是深深的扎在了人们的心坎上;

    现在时代变了,以前邦业县的寻常人家,只感觉顿顿能吃上白米白面,桌子上油菜,不用咸菜疙瘩就饭吃,衣服能穿暖,出门有个自行车牛就算是好日子。

    可是现在世道慢慢变了,虽然在邦业县城内很少看到什么这个老板,那个老总,但是电视里面的有钱人形象渐渐多了起来。

    咯吱窝下边小皮包,手里的大哥大,轿车和貂皮渐渐成了富人的标志。

    所以顺口溜里的前三句,“夹小包,穿大貂,开桑塔纳”说的其实就是普通人能想象得到的最好的日子。

    虽然老朱小烧不知道是个啥小烧,但是能跟前三样并列,无形之中把随处可见的小烧档次给抬了起来!

    而如此朗朗上口的标语,高频率的视听轰炸,再加上很多人本身内心之中就有的,对未来的期盼,让邦业很多老爷们儿睡觉的时候都做起了美梦。

    就在人们被这套顺口溜完全洗了脑的时候,老朱小烧,上市了。

    各大小卖铺的货架子上,陆续出现了那一斤装的透明玻璃瓶。上面,用白底红字的简单排版,印刻着七个大字——老朱小烧,邦业造。

    ……

    刘满囤是邦业瓦厂职工,今年四十出头,俗话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但是那说的是士大夫,可不包括市井小民。

    人到四十,岁数越大刘满囤就越憋屈。

    身体不行啦、

    刘满囤年轻的时候家里穷,爹妈死的早,也没娶上媳妇,当了个光荣的跑腿子。

    后来邻居家那在砖厂上班的老爷们儿,干活的时候被砸折了腰,起不来炕。家里孤儿寡母的没个生计,那活寡妇总跟他眉来眼去,某天半夜钻了他的被窝,从此刘满囤就脱离了跑腿子的行业,当起了拉帮套的。

    十来年了,刘满囤每个月工资交给那活寡妇,吃喝也都一起。那寡妇每个月单号在家住,双号跟刘满囤滚炕头。

    后来活寡妇生了个儿子,虽然不姓刘,但是模样却跟刘满囤一个模子刻出来一样。

    日子倒是也这么过来了。

    他们家的事儿街坊也都知道,虽然大伙都不说破,但也没事儿就拿着小话磕得磕得。

    今儿个刘满囤下了班,在家附近小卖店买完烟刚要走,就给小卖部的老王叫住了,“满囤啊,今天十五号了,发工资吧一个月赚那么多钱,可别光顾着帮别人养儿子,得善待善待自己呀。新上的小烧,整一瓶”

    最近厂里发不出来工资,刘满囤正瞅着咋回去跟活寡妇交差呢,那还有心思喝酒

    拨浪一下脑袋,就背着手往回走。

    “满囤啊,这可好酒!夹小包,穿大貂,开桑塔纳喝老朱小烧,我卖的可就是这老朱小烧!两块钱一瓶,整一个呗”

    “净几把扯淡、老子没夹包,穿不起貂,买不起小轿车,喝个几把毛小烧”刘满囤点了根烟,一摆手。

    “啧、”老王脸一板,过来人似的劝道:“喝酒啊!喝多了不就啥都有了吗”

    刘满囤犹豫了一下,摆了摆手走了。

    可是刚出门,就又反身回了小卖店,从兜里皱巴巴的一叠毛票里掏出了四张五毛,拿了柜台上一瓶酒溜溜达达回了家。

    当晚,虽然到了双号,可活寡妇嫌他这个月交工的钱养活不了一家人,没来。

    长夜漫漫,刘满囤自己就着一碟花生米,干掉了一瓶小烧酒。酒劲儿太大,刘满囤灯都没拉就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梦里,刘满囤梦见自己发达了。

    咯吱窝下边儿夹着包,把自己的车间主任给一脚踹到了壕沟里,然后搂着自己看不清面貌,只觉得跟倭瓜那么大的秘……秘啥来着

    秘书

    嗯对,是秘书,坐着小轿车回了家。

    家里楼上楼下一堆的娃,长得都跟自己一个熊样,而且不管自己叫叔,个个叫爸。

    ……

    本来,李宪整这么大的酒坊,老朱还有点担心。小烧这个东西走不起来量,他还怕做多了卖不出去没地方储存。

    对于李宪不往批发部送散装,而是装瓶抬高成本的方法他也看不上。可是几天下来,自己这越来越忙,门口排队上酒的小卖部越来越多,等的急了的骂娘声越来越高,他才发现自己他娘的撞了大运,遇上贵人了!

    这日他娘,自己做了半辈子的小烧,先是给国营商店送,后来又给海林供销社送,啥时候有过现在这样一天能进五千多块钱的时候啊

    高兴归高兴,看着跟着自己在酒坊里忙活的一头大汗的三闺女,老朱气不打一处来。

    待将锅里的高粱米出锅之后,一把将朱娟手里的筛子给抢了下来,照着自己闺女的脑门子就是一巴掌:“你个榆木脑瓜袋,这老爷们儿的活儿你在这掺和啥”

    “爹、这街坊邻居家的大娘不也都在酒坊里干活儿吗她们能干我咋就不能干啊”

    看着自己闺女一脸委屈,老朱更是恨铁不成钢,杠道:“她们娃都生一炕了,你生了几个”
1...4142434445...26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