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虎威娇女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林如意

    看着妹妹面色瞬间变得凝重,姐姐便岔开了话题,说起家里人的情况。两姐妹家中长辈仅有祖母还健在,下月初,正好迈入入古稀之年。家中兄弟们自然要给她老人家过大寿的。

    而她们作为家中唯一的两个女子,一个卧病在床囿于道观,一个困在深宫内,反倒不能承欢于祖母膝下。这也是她们心中的痛。

    皇后想,要是当年,自己没有嫁给皇上,另觅一位普通的世家子弟婚配,或许今天也就不会过这般尴尬的日子了。

    先帝那时还是太子,姐姐被选中为太子妃。因为这层关系,她认识了现在的皇上。只一眼,她就喜欢上了这个不苟言笑,心思深沉的玉面男子。

    皇上在皇子中排行第七,他的生母只是一个地位很低的嫔,他在一群皇子中也并不出众,但因他和太子皇兄极要好,太子皇兄对他处处照拂,才让他在皇子中有了一定的地位。

    她和七皇子因姐姐和先帝,接触渐渐多了起来,不知不觉中,她深深地爱上了他,而且到了不可自拔的地步。

    她经常呆望着他清隽脸上的那抹郁色,除了心疼,也不知从何而来的自信,总觉得自己是可以帮他消除忧郁,开开心心生活的。

    她爱他,愿意他笑,愿意为他能笑做任何事……

    所以,在姐姐和先帝大婚后的第二年,因五皇子对她起了求娶之意,她便厚颜求七皇子先娶了自己。

    她嫁给他,他也是有好处的,她的家世背景、才学、再加上有一个当太子妃的姐姐,所有这些,对他以后的前程都是有所助益的。

    他考虑了两天回话表示愿意,她开心地如同孩子,拍手跳了起来。那几天,走路都如踩在棉花团中,幸福得飘飘然。她以为,她和七皇子的大好日子就要开始了。

    直到大婚当夜,喝得醉醺醺的七皇子抱着她一声声叫三姐姐的闺名,她才知道他爱的是自己的姐姐。

    而姐姐和先帝是两情相悦,大婚后恩爱甚笃,七皇子经常到东宫去,看着皇兄和皇嫂甜蜜和美,心理已经扭曲了。

    醉酒后,他发泄了一大通,睁着一双赤红的眼睛吼叫,凭什么我就不该得到我喜欢的

    一双大手使劲捏着她的肩膀,毫不怜惜地使劲摇晃着她,一会笑一会哭,胡乱地说着话。

    她很伤心,自己爱的人爱的不是自己,这事搁在谁身上都会难受的。可是她更担心他,觉得他好可怜。

    他突然怪笑着问:就因为我不是太子对不对




第137章 迁新
    有很多事,姐姐都不知道。算了,或许不知道也是一种幸福,就让姐姐安宁的养病吧。

    所以皇后咬了咬牙,把都到舌尖的一句话给吞进了肚子里去。只是扬起脸,又回了姐姐一个微笑。

    姐姐也笑得很开心,眉眼就如被春风拂过,柔和而温情。

    那天皇后走的时候,心情复杂,亦喜亦忧。喜的是姐姐的病有了起色,忧的是被蒙在鼓里的姐姐,一旦知道那些事实真相,铁定会受不了的。

    到时候自己该如何面对姐姐,她真的不敢想下去了。

    即使皇上做错了那么多事,也惹她伤心经年,但她没有弃他于不顾,总是默默的在后面帮他善后。

    如此付出,依然换不来他的半句暖心话,自己真的还有坚持下去的必要吗

    或许出家修行,面对青灯古佛,参禅悟道才是自己最好的选择,但可怜的珩儿,没有父亲的疼爱,再失去母爱的话,他决计会受不了的。

    所以,自己也只能这般继续过下去,就算是为了珩儿吧。

    皇后抬头望望天,今天又是好天气,火红的太阳已高高升起,光辉洒在大地上,也洒在她的身上,暖融融的。

    她在心里说:珩儿,在你成年之前,不管多难,母后都会陪着你,伴你成长的。

    灿烂的阳光同样照着烟霞院,云霞站在院中,亭亭玉立沐浴在阳光之中,脸上细腻白皙的皮肤被镀上了一层金色,好美!

    修竹和紫蔓同时发出感叹,又同时指着对方说:“快点干活啦!”

    云霞听了两人的对话,觉得有趣,便哈哈笑着说:“你俩还真是神同步!”

    “神同步这个说法好新鲜,小姐是说我们想到一块去了对吗”紫蔓摸着头问。

    “聪明,正是这个意思哩。”云霞夸奖紫蔓,这丫头还真是慧质明心。

    得了云霞夸奖的紫蔓自然是开心得不得了,修竹则连念了几遍神同步,决定把这个新听到的词记住,下次可以用。

    这时,青萝抱着一个打好的大包袱出来,唤紫蔓帮她放到背上去。紫蔓正要放下手中的东西去帮忙,云霞已经抢先一步把包袱接过来,帮青萝放在背后背好了。

    青萝瞥了一眼小姐白嫩的小手,发现她现在还真是有把子力气了,刚才居然一下就把包袱给举了上来。看来小姐最近加强锻炼,调养身体见成效了啊。她很是为小姐高兴,希望她再也不要像以前那样病怏怏的。

    修竹拿着手里的东西冲过来:“小姐,您怎么拿得动那么重的东西,没有弄伤哪儿吧”

    “没有,我好好的。走,我要跟你们一起搬东西。”云霞挽起袖子说,顺便还向她们展示了下最近稍微长粗些的手臂。

    不过紫蔓还是跳出来拦着:“小姐,不用啦,您就在院子里呆着,奴婢们很快就搬好了。”

    青萝和修竹的意见与紫蔓高度一致。

    但是云霞主意定了,她们拦也拦不住,最后只好各自退让一步,由云霞拿着轻巧的东西跟她们一起搬。

    大家欢欢喜喜地收拾好,决定分两趟搬完。院子里的大件东西已经让下人们先行搬过去安置好了,余下的小件东西便由几个丫鬟搬运过去。

    紫蔓锁好门,一行人便浩浩荡荡地搬着东西往大夫人院子走去。

    还未进院子,就听见母亲欢快的声音。她正在指挥下人们把云霄院子里搬来的大件东西归置好。

    &nbs



第138章 尚书
    萧先生和苇杭此时也站在家中洒满阳光的院子中。吃完早饭,夫人带着臣杭出去了,他便唤了苇杭来,告诉他上午先给他授课,习武改到下午,苇杭表示没有意见,于是两人说笑着往书房走去。

    臣杭不在,苇杭也就不用伪装了,瞬间感觉轻松不已。

    爹娘办事一直谨慎,他们考虑到臣杭年幼,怕他在外面不小心说漏嘴,所以臣杭在,苇杭便是一个傻哥哥。

    不过,臣杭年龄渐长,说话做事也比较理性,苇杭就跟爹娘提议,是不是可以告诉他一些事情的真相,这样的话,他便不用伪装,也不用因欺骗臣杭而觉得对不起他了。

    可爹娘斟酌了一下,决定还是再等等才告诉臣杭真相。

    苇杭只得尊重爹娘的决定,继续当好一个只知道吃、睡、练武和呆笑的傻兄。

    两人在书房里落座后,萧先生便拿出一卷书,对苇杭说:“今天继续讲《尚书》。这本《尚书》都讲了一多半了,杭儿收获如何”

    “爹,虽然此书难读,但在爹您的悉心指导下,杭儿认真研读,越读越清明,从中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甚感获益良多。对了,杭儿还把学过的个中名言,都认真记诵多遍,均已能倒背如流。”苇杭睁着发亮的双眼回答父亲。

    “杭儿如此聪明用功,自然是能学得深透、扎实,所得颇丰的。甚好!爹希望杭儿能从这部如同津渡的书中了解前朝社会的历史,特别是王室的具体情况,今后在治国理政中予以借鉴,定会大有助力。”萧先生面露满意之色,清朗笑言。

    “杭儿明白,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提醒自己绝不负爹和大家之厚望!”苇杭大声对父亲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好,那我们就开始吧。”萧先生和苇杭现在都劲头蓬旺,意气风发。

    于是萧先生翻到《君奭》这篇文章,在开讲之前向苇杭提问:“上次我讲的是《无逸》,杭儿先把内容中的精髓,结合你自己的看法讲与爹听听吧。”

    “好,请爹听杭儿道来。这篇无逸是周公对成王的训示,告诫成王不可贪图安逸享乐,要做尽职尽责的好君王。所以向成王例举了四位君王,让其仿效。”

    苇杭说完,突然话锋一转,对着萧先生深深鞠了一躬:“爹便如周公一般,对杭儿耳提面命,尽心教诲,杭儿会永远铭记在心的。”

    萧先生连忙拉他站直:“杭儿不必多礼,爹理应如此,杭儿也理应如是!”

    苇杭深邃的黑眸中有点点星光,他回答的声音虽轻,但气度不逊:“爹,杭儿会如是的。这四位君王分别是中宗太戌,高宗武丁、祖甲和文王。“

    中宗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所以执政能长达七十五年,使商王朝抑败而兴;高宗即位前有很长一段时间在民间艰苦劳作,即位后勤政无逸,嘉靖殷邦,造就武丁中兴;及至祖甲,因其亦有民间生活经历,即位后保惠于庶民,弗敢侮鳏寡;而文王更是知稼穑之艰难,仁善待民,勤勉为政,在位五十年。

    这四位君王堪称明君,周公用他们做榜样,教导成王在位时不能放纵自己,不能过分的贪图安逸享乐。要容得下批评意见,要为万民的事尽心尽力,方能长治久安……

    苇杭一口气把《无逸》讲了个清楚明白,萧先生听得颔首微笑。

    “爹,这篇训示杭儿全都熟记于胸了,今后会时时警戒自己。“

    萧先生伸手拍了拍杭儿的肩,因为激动,手有些颤抖,声音也有些大:“杭儿,爹对你放心,也为你高兴!“

    他清矍



第139章 查见
    父子俩正畅谈起劲之时,刘妈妈的大噪门响起:“夫人,臣少爷,这么快就回了哎呀,臣少爷背了这么多,快放下来歇一歇。”

    “刘妈妈,我不累。我和娘也不算快,都去了几个时辰哟。”臣杭回答的声音传来。

    萧先生立刻坐到书桌前埋首于书卷中,苇杭则移到窗前凳子上坐着,呆望着外面。

    臣杭脚步咚咚声近了,欢快地叫嚷着:“爹,哥哥,我们回来啦!”很快人已推门进屋。

    萧先生抬头望着臣杭笑了笑:“臣儿回来了”

    臣杭点头:“嗯呐。”又道:“爹您在看书啊,臣儿可有打扰”

    萧先生摆摆手:“不妨事。“而苇杭则站起身跑向臣杭,呆笑着抱住他。

    “哈哈,哥,娘和我买了好多棕叶和酒米,要包很多很多你喜欢的棕子吃,开不开心“臣杭拍着兄长的背笑着告诉他。

    开…心…”

    苇杭傻乐。

    “走,咱们出去玩,不要打扰了爹。”臣杭牵了兄长的手说。

    “玩好…好…”苇杭高兴地咕噜不停。

    “去吧。”萧先生大手一挥,两个孩子就如同出笼小虎般没了影。他会心一笑,再次埋首于书中。

    两个少年在院中奔跑玩闹。母亲和刘妈妈搬了家什,在院子一角清洗粽叶,淘洗酒米、红枣之类的,为包粽子做准备。

    沐浴在阳光中的小院充满欢笑声。

    这时刘老爹从外面进来,着急询问萧先生在哪臣杭指着书房说我爹在书房里。刘老爹便匆匆往书房去了。

    半个时辰后,两人才从书房里出来。母亲和刘妈妈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洗得干干净净的粽叶摊开在筛盘内,颗粒圆润的酒米浸泡在水中,等两个时辰就可以包棕子了。

    苇杭最先看见父亲和刘老爹神情严肃地出来,心知一定有什么事发生,便收了脚步,往两人走去。臣杭见哥哥过去,也跟着跑了过来。

    夫人把手擦干,有些不安地看着夫君,萧先生便朝夫人使了个眼色,然后对着臣杭努了努嘴。

    夫人立刻会意,叫上臣杭要他帮忙,拉着他和刘妈妈一起去厨房忙活去了。

    院子里只剩下三人,一下显得好安静。苇杭一脸凝重地开口:“爹,刘老爹,是什么事”

    “杭少爷,属下已与前段时间派出去调查的人见了面,他查得当年先帝被害,不仅仅是西戎人做的,还有朝廷里的人在幕后联手。目前还没有查出这人是谁,只知道位高权重,而且,”刘老爹顿了顿,看向萧先生。

    “但说无妨。”萧先生对他点头。

    刘老爹便继续道:“杀害太子一事,这人恐怕也有参与。“

    “什么身为臣子,他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做如此大逆不道的事“苇杭脸色已经铁青了,拳头捏得咯咯响。

    萧先生唤他道:“杭儿,冷静些,现在还没有得到确凿的证据。接下来我们要加派人手探查,一方面找出这人是谁,一方面更要谨慎行事。“

    “先生说的对。杭少爷先息怒。属下们定当尽心竭力,查明真相。”刘老爹对着苇杭深施一礼,表明了自己的决心。

    摸着颌下长须思索的萧先生,拧着眉毛道:“那时位高权重的人现在都不在朝堂之上了,有几人甚至都作古了。“

    萧先生想起这故去人中就有自己的恩师,当今皇后娘娘的父亲,翰林院首席大学士。恩师深得先帝赏识,在先帝薨后数日却毫无征兆地暴病而亡。

    这么多年,他一直都觉得内中有蹊跷,恩师身体一直很好,怎会无端暴病?

    因为当时发生了太多事,所以没来得及进行细查,他便带着夫人和杭儿避回老家隐居,后来派人去查时,因为时间久远,竟是什么都没查出来。

    现在联想到有



第140章 密见
    王将军听完,黑红的脸膛泛起愤懑之色。

    啪的一声,他往椅背上来了重重一拳,也顾不得手都擂红了,站将起来激愤而大声的说道:“先帝当初最疼爱的弟弟就是他,如果真是如此,他便是弑君杀兄,毫无人性之徒!”把正端着托盘进来的举廉娘吓得差点摔了托盘。

    “你小点声,什么事惹你这么生气”举廉娘把托盘放下,柔声问他。

    举廉爹尚在气头上,双眼赤色,胸脯起伏不平,并未回答举廉娘。

    萧先生只得代他回答:“嫂夫人,我们正说到先帝遇害的事,现在初步查到一些情况,那就是当年除了西戎人,朝廷内也有内贼参与其间加害先帝,或许当今皇上也脱不了干系。当然,目前只是查到了一点皮毛,并没有拿到确凿的证据。”

    举廉娘听了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不会吧当初若不是先帝,皇上早就没命了。他能对舍命救过自己性命的皇兄下杀手若是这样恩将仇报的话,他简直就是泯灭良知。“
1...3334353637...3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