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从军工心脏开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长风浪xo

    “有没有可能要一个可编程的集成电路,把收发的报文集中道一起处理。这个电路可以通过不同接口把数据进行收发处理。”陈东风再问。

    “目前我没有看到这方面的相关书籍。也许国外有”杨




第二十二章 假期结束 成果斐然
    陈东风和杨韦一路匆匆的去了计算机院找懂行的专家指点迷津。好在现在距离开学已经没有多久了,有一部分学生和老师都回来了。他们这才没有走个空,百忙一场,找了几个同学,都是大二的也说不清楚,索性同学的指点下直接去了老师办公室。计算机院的王老师对他们的目的也是比较吃惊,当然他是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很支持的。

    王老师热情的向他们介绍了国内国外现在计算机发展的情况,陈东风和杨韦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有惊喜。原来今年六月的时候,徽州无限电厂、华清大学和四机部六所联合研制出了单片的仿8080与6800微处理器,并以此为基础研制出了相应型号的微机djs-050系列及060系列。这就是说他们的控制系统基本可以实现了。

    接着王老师针对他们的需求,热情的向他们介绍了《计算机语言及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微机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编译原理》等课程,以及课程之间的内在关系,学习顺序等。

    这一听就是以下为,直听的陈东风和杨韦是头晕眼花,可能对牛弹琴就是这个状态吧。他们强打精神,把王老师的话一一囫囵记下,等回去后自己看的时候再一一印证。王老师在他们走的时候还热情的跟他们说以后有什么不懂得尽管来问他。

    在千恩万谢中陈东风和杨韦离开了办公室,往宿舍走去,先吃饭,再去图书管爆肝。

    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并不足以让他们可以成功的编写出控制程序,但是足以让他们画出控系统的流程图。杨韦在这一份遗憾中,在开学到来的前几天开始和其他三人进行合稿。

    四人各自拿出了自己的最终设计版本,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足足有将200页。其中陈东风和唐昌宏的设计稿最多,杨辉次之,杨韦由于是半成品所以内容最少。

    开学后辅导员就会收社会实践的报告了,如果他们每个人都要交一篇完整的报告,这就意味着在这最后的两天里面,他们要把各自的成果再抄写三遍(复印打印是不可能的)。

    其实他们抄写的难度不是在文字的多少,而是在一个个电路图,一个个结构的三视图上,特别需要耗费精力,而且还特别容易搞错。

    他们四人在抄写了半天不到,唐昌宏受不了了,他的三视图最多,结构图也最多。唐昌宏不想继续了,站了起来看其他三人也是咬牙切齿、苦大仇深的样子。他不由乐了,说:“兄弟们,都别抄了,我提议啊,不如我们就拿出一份详细的报告,其他人的都是概括的写一点就可以了。”

    三人一听,早就不想抄了,把笔扔下了,直说:“老唐你咋不早说,都抄了半天了,手上的茧子都要出来了。”唐昌宏乐了:“不感谢我解救你们于苦海,还倒打一耙什么人品。”四人一起哈哈笑了起来。

    “那这唯一的一份合稿给谁”杨韦笑过后问出了关键,“我们别因为这个闹出别扭。”

    杨辉脑子快提议到:“这样我们学学古人,各自在本子上写上最有资格拿上合稿的人名字,然后大家一起拿出来,得票多的人拿。怎么样”

    三人一致同意,和杨辉一起



第二十三章 院长再请 准备试制
    黄恒带着这份实习报告,去了他的导师黄老院长的办公室。黄老院长看到这份报告,带点小得意的说;“我是不是很有先见之明啊,哈哈。”

    “我也没想到,这几个小家伙这么有干劲,而且能力一流,里面的内容我粗略看了下,很有料。不得不服。”黄恒也是一脸赞许的说。

    “这样,我看你来把这份设计评审下。”看到黄恒想要说话,黄老院长马上又说:“当然你一个人可能不能胜任,里面的东西确实驳杂,这样你和飞行器班的小李(李杰)一起吧。一个星期的时间够了吗”

    “好的,老师,我尽力。”黄恒一听还有个帮忙的,底气也足了。

    开学之后,209宿舍的四人就彻底摆脱了暗无天日的忙碌生活,回归到了平静之中。由于他们暑假已经把很多课程都自学过一遍,所以上起课来就格外轻松了,基本上是可以赶的上老师上课开火箭的速度(可见预习是多么的重要!),而且还能经常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209四人依然保持着每天晚上去图书馆学习的好习惯。杨韦在看计算机方面的书,唐昌宏对飞机外型结构类的书就更加着迷了,杨辉也在陈东风的指点下看航发相关的书籍,而陈东风呢

    他除了和杨韦一起研究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外,还每天抽时间看他还未学习完的数学分析,等数学分析看完,接着高等代数和空间解析几何等,他通过这次航模设计,越发感受到了数学模型的威力。即使他对飞机的外形结构分析理解的不如唐昌宏深入,但他依然可以把复杂的结构力学问题化为简单数学问题,最终解决。

    等黄恒他们审核完陈东风他们的报告已经过去一周了。这期间还黄恒还喊了一个比较精通控制系统的杨光老师来帮忙,这才将将的完成审核工作。

    黄恒带着报告和他们审核过程中提出的修改意见,去办公室交给了黄老院长。黄老院长一边看,一边对黄恒说:“你去通知陈东风他们四个人,中午到我办公室来趟,去吧。”

    黄老院长看了看黄恒他们几人的审核结论和修改意见,结论是航模的发动机核心机设计合理,理论数值计算正确;航模外形结构刚、强度分析合理,构件图纸清晰;无线遥控系统控制逻辑基本正确。修改意见是涡轮叶片设计复杂,不易于实现;涡轮叶片连接部位设计不合理,重量过大;控制电路设计不合理,复杂环境下容易受到干扰;外形结构材料强度不够,导致重量偏大...

    陈东风四人中午来到黄老院长的办公室,看里面人不少,原理黄老院长把黄恒和其他两位审核老师一起喊过来了。

    “陈东风、杨辉、杨韦、唐昌宏你们四人的这次社会实践做的很有价值,涡扇航模在国内外还是没有出现过的,现在国际上主流的航模还是涡桨航模。可以说你们的工作还是很有价值的。”黄老院长看四人不骄不躁,还在专心听他说话,心里赞许的点点头,继续说:“尤其你们利用假期把大二的很多课程都自学了,而且在这学期也没有因为自己自学了就逃课,还是认真听讲,和老师积极互动,这点我要表扬下你们。”

    四人连连表示这是他们作为学生的本分,是应该的。

    黄老院长点点头:“你们这次航模的设计中有什么所得吗”

    杨韦、杨辉、唐昌宏三人都是说了一些相关专业知识的认识,陈东风没有说这个方面,而是叙述了他们在航模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一是涡轮叶片材料问题在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性位置,二是因为通讯干扰问题,他们不得不选择了微机芯片处理器,这让他感受到了以后微机芯片处理器可能是控制系统的关键核心。而相同频段的通讯干扰可能是会让控制系统失效。

    黄老院长对陈东风能说出这一番话还是比较吃惊的。第一点还好说,俗话说一代材料一代发动机,说的主要就是涡轮的材料。第二点他看到了微机处理芯片的以后发展趋势也没什么,而他对通讯干扰问题的看法就有点意思了。“那你认为,以后这方面会有什么发展。”黄老院长问。

    “第一个是自己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升,第二个是干扰敌对势力的通讯。”陈东风明显已经想过相关问题,不假思索道。

    “那你有做过相关调查了吗有想过解决方案了吗”黄老院长问。

    “目前我还没看到有提到这方面的相关文献,我还没有好的解决办法,还需要大量的知识。”陈东风如实道来。

    “好吧,这个问题,你可以做为自己的研究,有成果可以来向我汇报,需要用到相关实验器材也可以向我申请。”黄老院长鼓励道:“你们谁还有什么想法可以和我提一提。”

    黄老院长看陈东风几次想张嘴又没开口,就直接问了:“陈东风你想什么说什么,别吞吞吐吐的。”

    “黄院长,我想申请把我们设计的航模制作出来,但是需要学校的帮助...”

    杨辉三人一听,吓了一跳,这可不是几百块钱的事情,没个几万甚至几十万搞不下来的。

    &



第二十四章 开始试制 齐头并进
    209的四人和三位指导老师,找了一个空会议室,就开始了第一次工作会议。由于几人都对航模项目有很深刻的认识,不长的时间里,就决定兵分三组。黄恒和陈东风为第一组,负责试制航模核心机,并进行相关实验;李杰和唐昌宏第二组,负责试制航模整机,并进行风洞实验;杨光与杨辉、杨韦三人为第三组,负责搭建各个控制系统,并进行相关测试。三组每周开一次协调会议,相互通报进度。

    第一组、第二组的试制离不开校工厂的帮助,而就加工难度而言第一组的核心机要比第二组的外形结构要复杂很多,精度要求也高。在黄院长和季校长的协调下,校工厂抽出了一组人进行配合。

    工人们在加工陈东风设计的涡轮叶片时候犯了难,负责加工的就是带陈东风实习的万师傅。陈东风开始设计的是空心叶片,迎焰面设有多排气孔,而且气孔出气角度各有不同。要知道涡轮空心的涡轮叶片只有几个毫米的厚度,要想设计出出气角度,叶片内部气孔位置就要增加厚度。原本陈东风设计的是两面组合的(因为现在的三轴根本不能进行曲面内部的加工),但是试制出来后由于气密性和稳定性(离心力过大)的问题并不能实际使用。

    如果涡轮叶面不能有一层稳定的气膜,那叶片的冷却就会成大问题,可能没几个小时就要氧化甚至断裂。采用特殊合金的话代价又太大了,而且汽油的燃烧温度已经是比较低的燃料了,再低的也不适合航模使用。

    黄恒在开始的审核建议里面就提到这个问题,他是建议采用特殊合金的。但是在陈东风想要先做做看他设计的涡轮叶片,而且加工也便宜,他就没有坚持。现在看来,是要他来给陈东风下决心了。他建议先把核心机搭建出来,价格问题以后再考虑。陈东风也没办法,想了想说:“黄老师,我想这样,先按你说的来做,空心涡轮叶片的加工方法我要再思考下。”

    就这样核心机的试制在一番波折后顺利的进行了下来,大约一周后,在万师傅的带领下,两个工人开始了第一次组装。由于是单转子发动机,构件并不复杂,在做完一些列的动平衡测试、气密性测试就基本完成了。再加上核心机的滑油系统和燃料喷嘴装置,这台核心机就可以开始点火测试了。

    唐昌宏和李杰那组没有这么快进入零件加工状态,他们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把航模的结构质量降下来。原本唐昌宏选用的是5系的镁铝合金,5系合金的特点是以镁为主,耐耐性能好,焊接性能好,疲劳强度好,不可热处理强化,只能冷加工提高强度。

    李杰认为5系的镁铝合金不如7系的锌铝合金好,7系主要特点是以锌为主,但有时也要少量添加了镁、铜。其中超硬铝合金就是含有锌、铅、镁和铜合金接近钢材的硬度,焊接性能好,还可以可热处理强化。

    尽管价格稍微高一点,但也不是不可以接受,两系铝合金在同等的刚、强度下,可以把飞机结构和起落架的重量减少上至少15%以上。唐昌辉仔细计算了后,也认为这是个好建议,所以两人先合力把航模的外形结构和结构的刚、强度分析再做了一次,由于有上次的基础和经验,所以做的特别



第二十五章 核心机点火 艰难测试
    陈东风他们完成核心机的组装后,也没怎么耽搁,很快把核心机拿到实验室的发动机测试台上,开始了点火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核心机的测试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还要和杨辉的滑油系统、燃料喷嘴系统、启动系统进行配合。不然光秃秃的一个核心机想点火都点不了。

    陈东风也没有核心机的测试经验,在黄恒的设计下,核心机的测试项目包括气动、热力性能测试和结构强度测试。主要参数有温度(燃烧式、两涡轮前后)、压力(压气机前后,燃烧室)、流量、转速、推力、尾喷气流流速、整体振动、转子扭矩、整体功率、点火能量等。

    当然所谓的核心机测试当然少不了各种传感器的组装,正式要在测试过程中,通过传感器测量推力、扭矩、燃油耗量、压力、和温度等。得到这些数据后,经过计算就可以得到发动机的整体性能了。

    这些测试项目已经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当然主要原因还是陈东风在设计的时候选择的结构比较简单。比如单转子结构、离心式压气机、联管燃烧室、离心式涡轮等都是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技术。

    而且航模发动机的推重比小,速度离音速还差很远,飞行高度不超过5000米(一般使用情况下也就在1000米左右),这也给航模发动机的测试带来了便利。一是不需要进行高台(两万米左右)测试,二是模拟气流的速度远远低于音速,这些都能极大的缩短测试时间。

    等陈东风和杨辉把传感器、子系统搭建好后,在黄恒的指导下,开始设计测试的表格,以及对数据的处理方式。等这一起准备就绪后,就真正的开始了第一次尝试点火。

    陈东风也没有选择刻意的挑选个好时候什么的,准备工作做完,和各小组通报后,邀请大家一起到实验室见证核心机的第一次点火。

    在启动系统的帮助下,风扇开始了逐渐的变快,通过测试台上燃烧室压力的数据发现已经达到了点火条件,陈东风当机立断的按下了点火按钮,燃料喷嘴根据压气机扩压器内的压力大小自动调制喷嘴开度。燃烧室第一次有了雾化的燃料,在点火器的作用下,燃烧室的燃料剧烈燃烧,涡轮开始加速旋转,尾部喷口第一次流出来炽热的气流。

    原本预计第一次点火只要2分钟就达到目标的,然后陈东风看核心机为出现明显异常,果断把时间提高到10分钟。

    这10分钟的时间不长,可是陈东风的内心是无比紧张的。一是他担心如果出现重大设计缺陷导致核心机出现严重的故障,这不仅会拖慢核心机研发的进度,而且更会拖了整个项目的后腿;二是他担心如果失败会辜负黄老院长的期望,造成重大的金钱浪费。就在这忐忑不安中10分钟的时间结束,他松了口气,关停了核心机燃料喷嘴和点火系统,核心机在咆哮声在逐渐减少,到最后彻底停了下来。【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他还没来得及说哈,杨辉三人就把他抱住了他,搞得比陈东风他自己还激动。他们不住的拍打陈东风的后背,语无论其,激动的说:“东风我们成功了,成功了...”

    三位老师也是很欣慰,在旁边鼓掌致敬。即使这只是个航模的核心机,设计也不是用的最新的技术,但是把



第二十六章 完成定型 院长欣喜
    黄恒带着陈东风的测试数据汇总和结论来到了黄老院长的办公室。黄老院长仔细看了看这份报告,一边看一边问:“你们几个在试制过程中出了多少力”

    “我们三个只是提建议,最终的决定权在他们的手里,而且最后的成果也是他们自己亲手做出来的。”黄恒答道。

    “我看了下核心机的整体性能还是不错的,推重比可以达到3.8,推力可以达到720n。已经超出了设计需求了,怎么回事”

    “这个呀,据陈东风说,他开始理论计算的时候,害怕最终达不到设计要求,就没有把外涵道20%的推力折算进去,导致了核心机推力有富余。”黄恒笑答。

    “谁第一次设计核心机都是从没经验开始的,不过看你们的最终重量有g了,这里为什么没有控制好”黄老院长又问。

    “这里的主要原因是两级涡轮叶片的设计有修改,陈东风开始的方案时空心开孔叶片,但是由于加工难度大,目前校工厂的设备难以实现,在我的建议下换成了新型的镍基不锈钢合金,重量加大的同时,价格也多了5倍。”黄恒把来龙去脉详细说了出来。

    黄院长皱眉问:“陈东风放弃了他的方案了”

    “这到没有,他说现在时间比较紧,这一个型号先用镍基不锈钢合金的方案,下一个改进型号,他准备上马他的空心开孔叶片方案。”

    听到陈东风没有这么轻易的放弃,黄老院长这才眉头舒展,说:“我这个小老乡,这种不屈不挠的科研劲头还是不错的。”
1...34567...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