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帝国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我最白
“谁还能阻挡洛寻?”
“洛寻真的是封神的节奏,这不是纯粹的演戏,这可是三位一体啊,自编自导自演,从导演手法到编剧剧情到角色表演都达到了一个超高的水准,这样的人不是没有,但遍数整个娱乐圈绝对找不出五个以上!”
“洛寻是第二个姜闻。”
“洛寻未必是第二个姜闻,两个人所走的路线和风格还是不一样的,但说洛寻现在是和姜闻一样的超一线明星我是认可的,是的,《烈日灼心》之后,洛寻就是超一线,没有争议。”
“……”
评论扫下来,大多数都是夸奖,不过也有些批评,比如这一条:“段奕宏深柜的莫名其妙,二楼爱鸡房东莫名其妙、真凶莫名其妙、高虎跳海莫名其妙。”
“巧合过于多了点。”
“结局强行和谐洗白减一星,但王砚辉最后堪比十星的演绎加两星,能够理解导演这么做的意图,小丰不洗白的话可能这部电影真的没办法过审,毕竟人们不会真的同情几个杀人犯,价值观导向是不能错滴。”
“爱尾巴,理由牵强。”
“高级普法片,故事交代比较直接明了,如果还有人看不懂真是不科学,但我也有个疑问:单老的评书为什么不来个首尾呼应?不是强迫症也会被逼死啊,洛寻导演这方面真的疏忽了。”
“洛寻是不是用力过猛?”
“很想给四星鼓励,但无奈从黄博露出纹身那一刻开始往后的大部分情节在逻辑上特别是心理动机上都缺乏说服力或者足够的铺陈,再到最后出现第四人的反转和第三人的自杀简直把整个故事都摧毁了,导演可以有他的取舍改编考量但恕我接受无力,洛寻强奸一个妈,怎么就演变成了仨爸为了一个娃而死去活来?”
“段亦宏演的也有点过了。”
“好几个镜头推进显得不合时宜,涉嫌形式大于意义,少配乐多背景音是个很好的选择,但最后全压在对孩子的爱上有点扯,从这个角度来说结尾的反转有些强行,尤其是王保强跳海的部分,另外剪辑和节奏把控上还可以更精准些,好多文艺台词显得莫名又不真实,洛导别这么矫情啊。”
“……”
总结下来就是辛小丰几人甘心伏法的理由有些牵强,这一点洛寻已经尽力去避免了,但结果还是逃不过这样的评判,对此洛寻也有些无奈,至于结局的洗白,其实洛寻已经比原版做的圆润一些了,毕竟他是在原版的基础上进行拍摄的,但没想到还是差了点火候。
没关系。
洛寻仔细想了想,也觉得《烈日灼心》有些地方稍微差了点意思,他不是一个接受不了批评的人,但考虑到这部电影是他第二次以导演的身份跟观众见面,他又觉得一切都是情有可原的,谁会要求一个拍第二部片子的导演尽善尽美呢,那不现实啊,毕竟自己又不是真的有多天才。
对了。
好评里貌似很多人都夸赞了《烈日灼心》放大的尺度,这其实是洛寻的关系在起作用,同性恋和高空打斗以及静脉注射死刑都是很难得保留下来的镜头,原版能保留下来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至少洛寻是摆脱了好多长辈才疏通了关系,让光电的剪刀手下留情的。
事实上。
有些镜头来的比原版更生猛一些,不过再生猛的镜头,对比同性片段以及最后的注射死特写,似乎都显得很一般了,毕竟这两段镜头确实是最难搞的,拍摄的时候也是好不容易才完成的。
“影评人会怎么说?”
看完短评,洛寻露出一抹期待,就他在影厅内的观察来看,貌似现场的影评人们对电影的观感还不错,电影的评分能够这么高,或许也跟影评人说了好话有关,毕竟有些观众是没太多主见的,容易出现盲从心理。
文娱帝国 第887章 少年可期
结果和洛寻想的差不多,影评人专栏一翻,绝大多数影评人给《烈日灼心》打的评分都不低,虽然中间也有些许批评的声音,但夹杂在许多夸赞中间倒是并不显眼。
老规矩。
看徐文静。
点开徐文静的专栏,对方果然写了影评,满分五分给了四分:“在暑期档就快结束的时候,院线里突如其来地来了这部非常不一样的华语类型片,主题上黑暗和光明二元对立面的打破;电影感上精准的调度、有质感的镜头语言;此外,离奇的剧情和目前内地最大的尺度,都让这部曾经被禁的《烈日灼心》散发出独特的气质。”
好嘛,上来就夸。
洛寻继续看:“官方给出的介绍是【灼烈揪心的追凶之途上,父女之情、同性之谊,交揉罪与义,情与法,在故事结尾却发生了变化】,而电影本身的故事,却比这个介绍还要复杂。”
洛寻也这么想。
他拍摄《烈日灼心》的悲剧性主题,就是因为觉得这个主题值得挖掘,辛小丰和阿道几个所谓东躲西藏的杀人强奸犯,实际上却以反向的形式生存着,这代表着人性中善的至高点以及道德的最高标准。
他们其实很善良。
所以他们一直做着“因善良送死”的行为,甚至到最后,剧本要以一种非常极端的方式把他们各自推向了死亡道路,更赋予悲天悯人为由,可惜在这个过程中,电影逐渐丧失了可信度和普世性,使其像是过度偶然的巧合堆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虚假——
这是电影的弊端。
但洛寻明知道有这样的弊端,却还是将之拍摄了出来,因为他觉得这电影,意识形态大于剧情本身,从一开始所有人就无路可逃,真实也是如此。
当道德与法律交锋——
段亦宏饰演的警察对灭门案的穷追不舍,直到最终酿成悲剧,如同电影中一句点题的台词:“法律,是介于神性和动物性的合体,它非常可爱,它知道你好,又限制你没法恶到没边儿,哪个人心里没有那么点脏事儿。”
烈日灼心啊。
双方这种“法外之徒”的内核被最大程度放大,人物之间展示的不是单纯的冲突和对立,有人误会段亦宏对戏中的自己有基情,其实是一种和解与温情,这样的立足点非常牢固,也足以令人感怀和深思。
如果再来一次。
我会换个拍法吗?
看了这么多的评论之后,洛寻内心问自己,然后他发现自己竟然有些动摇了,或许自己不必追求结局的身份反转,直接把最后十分钟掐掉,改成从注射死刑后进入到原著小说《太阳黑子》的结局,再跟上面聊聊争取到更大的尺度会让电影更精彩?
摇了摇头。
洛寻觉得这样的问题思考起来没有意义,同样的问题去问每一个导演,问他们重新拍摄自己的某部作品他们会不会做出改变,但凡不装逼的,基本都会有改变的意图,毕竟人没办法无视他人的态度,总会下意识想着趋避厉害,而且电影只有正式上映,一些缺点才能暴露出来,只是缺点具体是哪几点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电影很猛。”
影评里这样写道:“人物性格鲜明,剧情走向多端,看完整部电影,就可以发现洛寻的可怕之处:戏剧转折控制的很好,张力极强、节奏紧凑,而这也直接遮蔽了逻辑上的疏漏,从导演能力来说,洛寻继《战狼》之后导演水平直接实现了质的飞越,他从一个天才新人,过渡到了一个影坛老手!”
影坛老手!
这是徐文静对洛寻的评价:“我曾经在《战狼》上映的时候跟洛寻老师交流过,对于他电影中的一些缺点直言不讳,当然那些都是我认为的缺点,也许有些人觉得那些缺点是优点也说不准,但看到洛寻的第二部电影之后我忽然发现,原来我不需要废话那么多,洛寻知道自己的问题,并且他会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把自己武装到越来越完美,才第二部电影而已,他的表现就已经和第一次拍电影时表现的天壤之别了!”
没有错。
对于徐文静来说,《烈日灼心》之于洛寻,比之他的第一部电影真的进步太大了,大到徐文静有些不敢想象这两部电影是出自同一个导演之手!
第一部片子。
洛寻走得是最适合新手导演的商业化道路,以军事动作片为载体,以节奏作为核心,以爽感作为卖点,以大场面支撑作为掌镜功力的证明,虽然做到了新手导演所能做到的极限,但距离国内那些经验老到的大导演,其实还是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走的。
结果第二部片子。
洛寻竟然拍起了《烈日灼心》这种探讨人心和深度的题材,抛弃他已经具备了一定经验的商业动作片,搞这种不容易拿票房的电影,偏偏还做的有板有眼有声有色,这实在是太让人意外了!
本来。
徐文静也以为洛寻只是想矫情一下,秀一下自己的文艺感,结果没想到洛寻不是在矫情,他的电影真的有所展示有所表达,两部电影,截然不同的类型,却都在各自类型中做到了很好的程度!
这就是进步。
第二部电影的题材驾驭难度,明显是高于《战狼》的,洛寻却能同样驾驭住,就是他进步的最佳体现,考虑洛寻电影给多少评分,一旦顾及到洛寻接触导演时间的因素,那很容易就会打高分了,这也是很多影评人都给出高评价的原因所在——
洛寻少年可期!
好吧,但看年龄的话,说三十岁出头的洛寻是少年可期,终究有些强行了,洛寻已经到了一个人生事业的黄金时期,怎么着也是一个青年了,不过考虑到国内那些老牌导演们的年龄,说洛寻一句“少年可期”又似乎没什么不妥的,甚至一点儿违和感都没有。
至于洛寻现在的地位?
鉴于很多人都砸讨论,徐文静在影评的结尾,同样这样点了一句:“《烈日灼心》的上映意味着洛寻已经真正有资格迈入华夏超一线明星的行列,哪怕这部电影的票房尚未可知,从表演的实力到导演的能力,他已经得到了认可,他配得上这样的荣誉。”
文娱帝国 第888章 超一线的洛寻
洛寻真的是超一线了吗?
这件事情业内也在讨论,不过业内人士当然不会像影评人那般笃定,毕竟影评人对洛寻的评价是建立在电影优秀与否的基础上,而业内一些专业人士则更注重成绩——
电影的成绩!
这里所说的成绩绝不仅仅只包括票房,国际导演排名前二十的导演未必都是票房大佬,有一些电影导演在文艺片的道路上一条道走到黑,所以往往票房都不会很高,但口碑却部部爆棚,名下各种国际级别的奖项可谓是多到手软,这也是属于电影的成绩,重要性甚至不弱于票房这个大众都会关注的因素。
而现在。
毕竟《烈日灼心》才刚上映,成绩的话只能说目前影评人以及第一批观众的评价还不错,其他诸如票房和奖项之类都需要做后续观察,因此业内人士不会轻易就喊出洛寻已经是超一线明星的口号,毕竟超一线这玩意儿和一线有着天壤之别,进入超一线的明星们,已经是站在娱乐圈的云巅之上了。
“已经无限接近了。”
“就看电影票房能够达到某个标准,或者电影拿个重量级奖项,甚至让洛寻摘个影帝都可以,他就真的算是迈入超一线的阶级了,在此之前还是不能轻易服众,不过话说回来,洛寻真的需要在意超一线的虚名吗?”
“向来是不在意的。”
“以洛寻银白老板和漫威股东的身份,他在国内娱乐圈已经是神仙人物了,这是一个比演员这种艺人属性的身份高很多的东西,在这样的情况下洛寻何必要追求把自己的演员身份也做到超一线的地步?”
这话有些晦涩。
换个说法,洛寻明明已经是某某游戏的全服顶尖高手了,带队下副本打怪无往不利,为什么还要追求把自己某个副职给升级到全服排名前列呢?
对洛寻来说就是这样。
银白的老板,漫威的股东,这些身份随便拿出来一个都比他作为演员要来的辉煌,所以洛寻就算真的成了超一线,对他处境的改变也只能说是锦上添花而已。
“可能就是喜欢演戏?”
“是呀,如果不喜欢演戏的话,他完全可以专心当导演,或者做任何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毕竟他赚的钱已经非常的多了,我还听说洛寻现在在资本圈也是个大人物,斗音这个项目的蛋糕实在是太大了!”
“不止斗音。”
有消息灵通者表示:“洛寻名下投资的不少项目都是朝阳产业,这些产业给洛寻带来的收益,已经让洛寻的名字可以跟那些顶级富豪们放在一起了,所以他身为大明星的身份,其实对他事业的加成是有的,成为超一线对他的意义,也远远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大的多。”
……
这部《烈日灼心》未来是否能够摘下重量级奖项是一件尚未可知的事情,但这部电影的票房能有多少却是很快就能够知晓的事情。
一天后。
业内外无数人都在关注的情况下,电影《烈日灼心》的首日票房终于出来了,此刻摆在业内无数人眼前的数字是单日超7000万——
爆了!
对于《烈日灼心》这样的题材来说,首日票房超过七千万那就是爆,没人会对犯罪悬疑甚至探讨人性的偏写实题材有过高的票房要求,就好像没人会因为王佳卫的电影票房扑街而大肆嘲讽一样。
那是对艺术的冒犯。
或许本质有所不同,但性质是相当类似的,《烈日灼心》就是那种你一眼看上去其貌不扬,甚至都不会想看上一眼的电影,但往往就是这种电影,你一旦认真看完,就会很容易喜欢上它。
接下来几日。
票房保持稳定的幅度,没有让第一日的成绩成为昙花一现,这愈发凸显出《烈日灼心》的成功,一时之间业内苛刻的专业人士们,也开始就洛寻的地位开始了讨论:“这下是真的进超一线了吧?”
“问题不大了。”
“这部《烈日灼心》的成功,不仅仅体现了洛寻身为男一号的高超的演技,也展现了他身为电影导演,以及电影编剧的创作能力,这样的全面性全部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偏偏这个人过去的成绩还非常耀眼,这要是不成超一线,谁还配成为超一线呢?”
“害,不必讨论了。”
“看着吧,以后洛寻的待遇该和那些老牌超一线是一样一样的,不过这样的场面应该很难看到了,因为洛寻以后多半是三位一体为主的创作模式,别人的项目除非特别吸引人,不然他多半是没有兴趣的。”
“太牛了……”
“洛寻这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超一线了吧,从内地娱乐圈的电视演员到香江娱乐圈的电影新人,再到如今三位一体的他,在娱乐圈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活着的奇迹,这样耀眼的人物,以后不知道多少年才能出一个。”
“也许后无来者。”
“的确,洛寻成为超一线的时候,我才意识到他真的好年轻啊,今年不过才三十岁出头,很多同龄人在这个年纪,好像才刚找到事业的方向吧,他却已经功成名就了。”
“……”
圈内都在感叹。
然而洛寻却觉得好笑,怎么就忽然冒出一群人来总结自己的人生了,成为超一线也许是他很久以前的某一个目标,但现阶段来说洛寻已经有了新的目标,所以对他自己而言,他是一直在路上的。
至于超一线待遇……
无非是身价的提高,以及在娱乐圈话语权,还有地位更受人尊重之类的提升嘛,这些其实对现在的洛寻来说加成都不是特别大了,身价方面也就广告代言能够升一升了,话语权嘛,超一线的话语权哪里比得上银白老板和漫威股东甚至资本巨鳄呢?
而地位的话。
洛寻自己就是导演,同时还是投资人,在他自己的剧组,他的地位绝对是无可争议的最高,因此所谓的超一线对于洛寻来说,真的是更像一个好听的虚名。
文娱帝国 第889章 访谈
虚名?
曾几何时超一线也是洛寻心心念念的目标啊,如今这个称呼真的降临到自己的头上,竟然变成了一个锦上添花的虚名,实在是令洛寻自己都意想不到。
很快一周过去。
电影《烈日灼心》的票房,达到了四个亿出头,虽然单日票房略有降低,但光凭一周四亿这个表现,华夏导演之林以后便注定要多出洛寻这么一号人物了!
上一次。
虽然《战狼》的表现非常好,但一来那是商业片,二来洛寻的宣传手段确实高明,而且玩的非常大,直接把那么多的票房都给捐了出去,各种话题和爱国情怀加在一起才拿到了高票房,因此有人认为洛寻第一次的成功是运气,再者就说他是宣传手段高明,总之就是不承认他是凭实力拿到的票房。
而这一次。
换了个题材,走冷门路线,靠表演取胜,虽然也有一定的商业属性,但毫无疑问电影的艺术水平是得到了兼顾的,这样的情况下依然拿到了高票房,再也没人会说洛寻是运气好了!
事不过三?
不需要三次。
就这么两次一搞,洛寻的导演能力就已经得到了公认,甚至有媒体已经把洛寻评价为最新一代华夏导演的新锐甚至领军人物了,可见洛寻取得的成功究竟有多大!
“不得了。”
孔双告诉洛寻:“现在找你的合作,已经从国内排到了国外,也不知道国外一些公司的消息是怎么做到这么灵通的,连法国那边一个葡萄酒庄都想邀请你过去品酒,那是一家全球闻名的大酒庄,上一次请艺人过去好像还是岛国的国民级巨星,也就是相当于咱们国内超一线地位……”
“没空。”
洛寻毫不犹豫的拒绝道:“本来打算早些开拍《寻龙诀》的,前前后后已经耽误太久,现在都八月份了,再不拍摄的话只怕今年都赶不上拍完了。”
“好吧。”
孔双耸了耸肩。
洛寻现在说轻松也轻松,说忙碌也是非常忙碌的,说他轻松是因为项目什么时候运作,时间都由洛寻自己来定夺,就好像电影开拍的时间,他可以很任性的进行调整,剧组其他人只有配合的份儿,而说他忙碌,实在是因为他的项目太多了,这个也要签字,那个也要费心,总有事情需要他处理才行。
“通知一下。”
洛寻道:“《寻龙诀》八月三十号开拍,把演员们的档期都处理好,我们要进行封闭式拍摄,不然无数的记者过来打扰,烦都要烦死了,哪还有心思拍戏。”
“看来你也明白。”
孔双揶揄道,洛寻实在是太红了,《烈日灼心》的成功,让他的三位一体也变成了靠谱的象征,这样的情况下他第二部三位一体的电影必然会引发如潮的关注,封闭式拍摄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
很快《寻龙诀》即将开拍的消息便传达了出去,甚至就连记者都有所耳闻了,一时间对于洛寻各类的采访蜂拥而至,洛寻为了确保自己新电影不被打扰,只能选择性的接了几个风评不错的采访,其中还包括一个电视访谈类的综艺以及两个主题不同的独家。
综艺叫《近距离》。
访谈上聊的,当然还是《烈日灼心》的事情,主持人问他拍戏的时候是否与外界联系,洛寻摇头:“拍摄期间会有人探班,除此之外我很少跟外界联系,因为有点进入角色了。”
“什么时候走出角色的?”
“电影拍完的时候,我忽然在片场嚎啕大哭,那一刻我走出了辛小丰的角色,但我的心里面永远有一个属于辛小丰的房间,事实上我记得我表演的每一个角色,他们就像一个个人格,活在我的心里。”
这是真事儿。
洛寻拍完《烈日灼心》确实没控制住在片场痛哭了一场,拍了好多年的戏,压抑的角色也演过,比如当初的二郎神杨戬,但拍完之后痛哭,对洛寻来说却是第一次。
主持人点头。
他提出新的问题:“《烈日灼心》是一部让人觉得很虐心的作品,整个拍戏的过程中如果一直处于这样压抑的氛围当中,您会不会感觉特别崩溃?”
“洛寻不崩溃。”
洛寻笑着道:“崩溃的是辛小丰,他有无数个失眠的夜晚睡不着觉,就像自己在逃亡,有的时候从恶梦里醒来就像别人要准备铐你一样,就是那种睡不踏实的感觉,你要一直躲,不敢跟人说话,怕别人看自己的脸,我拍戏的时候是辛小丰,这时候才会崩溃。”
“对了……”
主持人顿了顿,好奇道:“很多人都说这部戏里,段亦宏老师跟您饰演的角色,是有些超越友谊的感情的,对于这一点您有什么想要跟观众解释的吗?”
“哈哈。”
洛寻心情不错的样子,倒没有为难小心翼翼的主持人:“感情到位了就会这样,你家里有亲人吗,你会对他们特别好,如果不是亲人这层关系,不知道的人会以为你们不一般,但如果是亲人,就没什么了,也许在老段的心里,辛小丰在他的心里也曾达到了亲人的高度,这是我的理解,老段怎么理解的,就是他的事情了,我从来不会强迫演员要跟我对剧本有一模一样的理解。”
这算是辟谣了。
最后主持人问道:“《烈日灼心》中有一场戏,就是您饰演的角色注射死刑的那场戏,观众都说这场戏您是演技炸裂,能分享一下当时什么心情吗?”
“没什么特别的。”
洛寻道:“这场戏是一次就过的,演技炸裂谈不上,因为我不是在表演,我觉得辛小丰是真的死了,那几个月我和辛小丰很接近,所以我觉得那场戏拍的很水到渠成,但你要说感受的话,浑身冒冷汗,呼吸有点上不来的感觉,反正你是不会想体验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