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娱乐富三代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宝木辰铭

    只不过,程瑶的角色发生了一点改变。原定的狐妖“花月”,改由同为汉唐旗下的娜扎出演。而程瑶的角色,被修改为《恒娘篇》里的狐妖“恒娘”。

    还好,也是个单元女主。

    而且,在全部主演登场的宣传海报上,程瑶的角色站位也在中间,和占据c位的娜扎仅一人之隔,看来受到的影响并不算很大。

    尽管如此,白沐还是决定等以后有机会了,应该补偿一下瑶妹子。

    唯一可惜的是,因为这次的冲突,白沐以后很可能是没机会再和汉唐合作了。讲道理,他其实也算是汉唐的情怀粉呢。

    什么商业合作看重的是利益

    理是这么说没错,但从汉唐以往的经历来看,他们的老板蔡怡是个相当感情用事的人。所以真的很难说她会不会因为看白沐不顺眼,就放弃掉最大利益。

    无所谓了,抛开粉丝情怀,从演员的角度来看,汉唐也并不是个多么好的合作对象。虽说有《无心法师》帮着回了一口血,但终究是掩盖不了整体的颓势。

    再说了,就算真的怀念那份情怀,干脆等鼎盛娱乐做大了,直接让白?把汉唐买下来多好。

    诶,白沐的眼神一亮,这似乎是个好想法啊。

    赶快在手机上记下,省的到时候忘了。

    “你在干嘛呢”

    车座旁边,陈笑看了眼拿着手机嘿嘿直乐的白沐,疑惑的问道。

    “哦,没事。”白沐摆了摆手,随口道:“就是写点小愿望清单什么的。”

    陈笑撇了撇嘴,不过也懒得再问,嘱咐了他道:“准备一下,咱们快到电视台了。”

    两人这会正在一辆车里,同车的还有花妍这个小助理。至于司机,则是东方卫视的工作人员,正开车载着几人前往东方卫




第五十七章 真实,才是最能感染观众的
    没有等太久,之前离开的那个工作人员回来表示那边都准备妥当,白沐他们可以去会议室了。

    跟着那工作人员来到一间大会议室的门前,敲门而入,只见屋里已经坐了七八个人。白沐下意识的快速扫视了一圈,而后目光倏地在某个面孔上一停。

    哈,没想到竟然还能遇上个熟人。

    屋里的人自然也看到了走进来的白沐和陈笑二人,全都站起身。之前坐在中间的一个中年男人走了过来,带着笑容的和二人握手。

    “我叫李勇,是东方卫视的综艺部副主任,也是这个项目的监制。”中年男人自我介绍道。随后,又给二人介绍了一下屋里的其他几人。

    “这也是我们东方卫视的工作人员,负责今天的签约和事务对接。”

    “这是这次项目的总导演,严敏。一会你们可以多沟通沟通。”

    李勇示意了一下坐在他左手边的一个男人。白沐看了过去,只见一个有些瘦削的男人冲他点了点头。

    “严导你好,我是白沐。以后拜托照顾了。”白沐客气的问了声好。

    与此同时,严敏也正在打量着白沐。

    之前鼎盛娱乐邀请他来负责总导演这个综艺项目,无论是对工作筹备还是人员选择,都没有太大的干涉。唯一的要求,就是必须得加上白沐这个新人,这不由得让他对这个年轻人有些好奇。

    他来之前也多少了解了下白沐的资料,比如看了看他之前参加过的一些节目。优点不少,比如说出众的外形条件、做节目能放的下偶像包袱、反应速度快而且总能想出和别人不太一样的东西。

    不过总的来说,仍然就是个潜力不错的新人而已。人气热度什么的,也并不属于顶尖流量的那种,怎么就会把这么大的一个顶级资源砸给他了呢。

    很显然,这个白沐和项目背后的出品方,也就是那个新成立的鼎盛娱乐,必然是有某种关系的。

    甚至说不定鼎盛娱乐就是这年轻人背后的金主。

    娱乐行业里,基本每个高热度艺人身后都是有金主存在的。这个金主和那种世俗角度的“干爹”之流不同,他们和艺人之间大多是商业合作的关系。

    换句话说,艺人就相当于他们的一种投资。他们给艺人提供资源,艺人给他们带来收益。

    想到这一层,严敏态度还算温和的笑了笑,回应道:“客气,互相合作就是。”

    彼此客气了几句,李勇又示意了一下另一边:“这边的几位是……”

    “李主任,我们就不用麻烦您介绍了。”

    被示意的一个中年男人笑着打断了李勇的话,而后,又看向白沐,语气熟络地道:“好久不见了啊,白沐。”

    白沐没想到他会这么直接的表明关系,微不可查的挑了挑眉,同样熟络的笑着道:“是啊,好久不见了,林总。”

    这人就是白沐刚进门是心中提到的那人,也是白沐许久之前就认识的旧相识。

    林涛,鼎盛集团国内部的执行副总,白?的最得力的几个下属之一。(九霄神鹏,领走你的龙套)

    不过如今看来,他似乎“换”了一份工作。

    与此同时,另外一边的李勇、严敏几人也都是神色一凛。

    果然,这个新人和鼎盛娱乐之间关系匪浅。

    虽然也是正式场合,但毕竟只是个签约而已,所以众人也没墨迹什么官腔,很快就进入了正题。

    白沐的片酬是之前就已经谈好了的,一期录制是25万,一季总共是300万,这一点上已经没什么争论了。但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待遇,需要进一步具体的协商。

    比如每期节目的最低出镜时长、宣传时的流量和力度、录制时的相关待遇……甚至包括宣传海报上名字的字体大小、醒目程度、距离位置这些小细节,都需要一一确定。

    不过,这些事自有陈笑和东方卫视以及鼎盛娱乐的工作人员去谈,作为一个缓冲,白沐这个艺人是不能直接参与,甚至最好都不要在场。

    “白沐。”

    刚走出会议室的白沐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顺着声音的方向看过去,果然是正看着自己的林涛。

    其实要说起来,他和林涛也不是太熟,毕竟他在鼎盛也没什么职务,很少在公司露面。不过



第五十八章 关于法医的新剧
    严敏还是个很有想法的导演的。

    在接到这个项目之后,他看过了原版的《无限挑战》,也和韩国方面的制作团队交流过。

    在此之前,国内绝大部分综艺节目的目标观众,都是青少年群体或者是女性市场。相比之下,男性市场,特别是针对中年男性市场的综艺节目,却一直都处于空缺的地位。

    这或许是受了那帮互联网公司的大数据的影响——就是那个很著名的“女人>孩子>狗>男人”的数据。

    但事实上,男性在娱乐方面的热衷程度丝毫不亚于女性。不信可以去看看nba、世界杯、电竞等等男性向的项目,其疯狂程度丝毫不亚于那些追星的女生。

    当然,前提是你提供的内容要让这些男性感兴趣。

    而根据心理学方面的统计,男性的审美更偏向于极端,女性向的审美更偏向于中立。

    换句人话说,就是如果制作一款女性向的节目,男生大多数都不会太喜欢;但制作一款男性向的节目,女生却会有相当一部分人能接受。

    这就是严敏最初构想的时候,为《极限挑战》定下的基调。

    他奔着的,就是要制作一款能适合大部分年龄段,不同性别的观众的综艺节目。

    用这两年比较流行的那个叫法来说,这叫“国民综艺”。

    在他最初的设想里,中国版的《极限挑战》虽然没必要像原版那样选一批专业的综艺咖——而且客观来看,这一点也并不太符合国内综艺市场的实际情况——但仍然大致要符合差不多的人选标准。

    而所谓的“标准”,除了综艺节目必备的诸如“有趣”、“放得开”这之类的要素之外,还得符合:三十到四十五岁之间的中年男性,大部分组建了家庭,观众口碑优秀,对生活、人生、社会等等有自己的感悟等等。

    这样的嘉宾选择,才能最大限度的囊括尽可能多的观众市场。

    而以这样的标准来看,“白沐”无疑就像是广告里那些duangduang的特效一样,严敏一开始是拒绝的。

    但是怎么说呢,无论是电影、电视剧、亦或是综艺节目,真正有话语权的始终是出钱的,特别是对于他这种履历并不怎么优秀的“新人”导演来说。

    因此对于鼎盛娱乐的“强制要求”,他除了心里抱怨两句之外,也说不出什么反对来。

    而且话说回来,在他提出想邀请黄博、孙宏雷这种此前从未上过综艺的成员之后,人家很配合的直接砸钱把人“挖”了过来,这种待遇他还能说什么。

    他也只能是多想办法,如何让白沐这个乍一看“格格不入”的成员,能更好的融入到整个团队了。

    事实上,今天的这个签约他其实是没有必要来的。但为了能在正式录制之前,先让白沐理解这个节目的主旨,明白这个节目的氛围,他这才亲自过来找他聊一下。

    比他预想的情况要好不少,这个白沐并非那种“金主在身,横行无忌”的性子。相反,以他的观感来看,这似乎是个非常好相处的年轻人。

    而且,他也并非是那种毫无想法的“傻白甜”。相反,无论是对于节目录制、还是对于一些社会问题,他都有着自己的独立思考。虽说难免会有些年轻人的“理想主义”,但也正因此才能给节目带来更多的热血和希望。

    是的,热血和希望,这是严敏在和白沐聊过了以后对节目新生出的一些想法。一群老油条,固然会让提高节目的深度,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同样可能会降低节目的温度。

    没有温度的节目,是没有灵魂的。

    莫名的,严敏有些期待白沐在未来节目中的表现了。

    或许,会给大家带来一些新鲜的气息呢。

    合约的商谈比白沐预想中的要麻烦不少,陈笑、东方卫视、还有鼎盛娱乐的人谈了一天,才确定下了最终的合约。

    “我以前一直以为,陈笑姐你是在骗工资。”

    酒店的房间里,白沐半开玩笑的对陈笑道。他们是明早的飞机,晚上就在中海休息。

    这是他第一次看见陈笑的实际工作场景,他此前一直以为,陈笑就负责搜罗搜罗剧本、联系联系剧组什么的就可以了,万没有想到自己的每个工作后面都有这么多的准备。

    &nbs



第五十九章 这剧,得演!
    法医,国家司法机关鉴定人的一种。主要负责的是关于死者死因、**损伤、dna物证、毒物分析、医疗费用合理性、以及生物识别等诸多方面的司法鉴定工作。

    有史以来最早的法医记载是秦朝的“令使”,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鄂北省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里发现的《封诊式》,则是最早的法医规范。

    秦朝之后,历朝历代大多都有“仵作”一职,这就是国内法医的前身。直到宋朝,时任湘南提点刑狱兼大使行府参议官的何冰……的宋慈,撰写了《洗冤集录》,成为世界历史上最早的法医学著作。

    至于国内的现代法医奠基人,则是民国时期的林几先生。1928年,他从德国柏林大学毕业,受北平大学邀请,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法医教研室。而后又前往中海,创办了法医研究所,为我国的现代法医学培养了第一批人才。

    按国家规定,县级市区所在的公安机关,都必须设立法医鉴定机构,且人数最低不得少于三人。但事实上,因为法医人才的短缺以及庞大的地域和人口,基本得到地级市才能保质保量的符合规定。

    以12年的统计数据,全国每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高达320万人。排除掉自杀、事故、疾病等死者之外,还有约110万人的死因并不明确。

    而与此同时,我国每年非正常死亡的尸检解剖率不足8%。

    这里边固然有一大半是因为死者死因明确,无需解剖;但也同样有为数不少的死者,是因为资源短缺、或者受传统观念阻挠,无法查明死因,最后死的“不明不白”。

    “08年大地震,死伤无数。政府的第一要务是抢救伤者,其次才是死者。有不少尸体因为停滞时间太长以及外界破坏,全都血肉模糊面目全非,难以辨别身份。”

    “国家调派了大量法医前往灾区,用现代技术手段甄别死者信息,但仍然有为数不少的一批死者因为时间太长、法医太少等因素,还没来及鉴定,就已经被统一处理。”

    “时任中医**医学教授、司法部鉴科研究院主任法医师的沈仓,深感国内基层法医机构的缺乏,向上级提出了关于‘司法鉴定机构的社会化改革’的意见。”

    “经过沈仓教授的多年呼吁,以及政策和社会的变革,有关部门终于同意了沈仓的建议,决定进行改革试点。而试点城市,则选在了有着‘东方哥谭”美誉的滨海市。”

    “为了开展试点改革工作,滨海市成立了独立于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之外,直属市政法委领导的‘滨海非自然死亡鉴定研究院’,别称‘udi’(unnatural death insititute)。而沈仓在自己申请之后,成为了udi第一任院长。”

    “滨海市公安鉴定科的法医钟堂,技术精湛却性格奇差,受同事和领导排挤,被下放到了刚刚成立、未来前途不明的udi;一年后,作为滨海医**医学准教授的程琴,为了积累经验,也自愿申请前往udi任职。”

    “程琴和钟堂两人三观多有不合之处,冲突不断。而和两人一起工作的,还有滨海医大刚毕业,却没有考上研究生,暂时到udi实习的刘朗;工作认真,但更看重私人生活的毒理检察林夕;以及作为钟堂助理,备受其恶劣性格欺压的法医师李成。”

    “在经过了一系列的磨合之后,udi的众人关系逐渐融洽。同时,程琴也与同事们一起,向着一件件非自然死亡案件发起了挑战……”

    “啪!”

    随着一声书籍拍打的声音,白沐合上了手里的书。

    签约了《极限挑战》之后,他这段时间没什么工作,刚好拿出时间来看了下陈笑给他推荐的这本《非自然死亡》。

    这书不算厚,加上主线一共九个故事十个章节。然而就是这么一本不算长篇的小说,白沐却足足




第六十章 这个白沐到底是谁!
    “法医学在实际的工作里主要有五个分支,即临床、精神、毒物、病理、还有物证……你好像不是很想听这些理论的样子。”
1...1617181920...1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