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娱乐富三代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宝木辰铭

    但偏偏好多人还乐此不疲。

    不过,这倒是让《非自然死亡》的一众出品方开心了。观众争论的越激烈,剧集的热度就越高,他们获得的收益自然也就越大。

    算上第一、二集的高能翻转剧情,主题曲《leon》的走红,以及这次关于“复仇一刀”的争论,这已经是《非自然死亡》开播以来第三次引爆话题了。

    相比于那种剧组花钱买热搜,以维持讨论度和宣传的方式。《非自然死亡》这边明显要更解约成本,带来的效果也要更好。

    而且,随着原剧的讨论量增加,剧中的几个主演的热度也是愈发高涨了起来。

    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饰演女主的佟娅,毕竟这本来就是部女主一番的作品。

    因为出名较晚,戏路又一度以苦情剧、家庭剧为主,虽然颜值很高,但佟娅的人气在同一批的女演员里却并不出彩。

    再加上年纪以及自身性格的原因,所以她一直都是路人粉很多,核心粉丝却很少的那种。

    至于说什么很多男生喜欢之类的,以目前国内的粉丝群体来看,男粉是“不配”拥有姓名的。

    但是“程琴”这个角色一出,瞬间为佟娅圈了一大批粉。

    这个角色在剧中展现出的干练的性格、独立自主的观念、充满职业范的服装搭配、以及因为添加了喜剧元素而展现出的萌点,都是非常招人喜欢的元素。

    甚至在此之前,有些粉丝抱怨说她自降咖位,去演什么网剧。如今作品一出来,他们也全都话风一转,开始各种支持打all。

    不过,佟娅虽然最引人注目,但却并非获利最大的一个。如果说这部剧对她来说是锦上添花的话,那么对饰演“钟堂”的潘粤名就可谓是雪中送炭了。

    因为当初离婚的事情,潘粤名的名声可谓是一落千丈。虽然最后经过法院的判决,恢复了他的清白,但流失掉的人气却是再也回不来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星犯罪现场调查
    虽然是综艺节目导演,但严敏在拍《极挑》大电影的时候,还是很像模像样的。

    好吧,其实只是白沐自己的感觉而已。毕竟他也没拍过电影,并不清楚哪些电影导演是怎么工作的。

    不过,有一些不同之处还是很明显的。比如说,他们“男人帮”终于有剧本了。

    “不是吧,我的台词这么少”

    白沐翻着自己的剧本,故意冲众人抱怨道。

    个人剧本完成以后,需要提交给节目组,由严敏他们进行删改整理。所以最终的剧本是什么样子,白沐他们也是第一次看到。

    “角色是你自己选的,然后人物性格也是你自己决定的。所以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是什么样的,你不能怪我们。”严敏面不改色的把锅扔回给白沐。

    白沐闻言一挑眉,确实,当是他的想法,是把军官设定为一个潜伏者,这本身就要求他不能太多话。

    而且按照剧情,是他负责带兵监视自己的老师。苦于不能解释,以及内心的愧疚,所以人物性格是比较沉默隐忍的那种。

    按照这种设定的话,台词少也是应该的。

    大电影的剧情其实挺简单的,就是黄老爷如何在异次元军团的士兵,还有府邸内隐藏间谍的监视下,把国宝《清明上河图》运出去。

    这个最终的解密手法是黄雷设计出来的,运用了李代桃僵、声东击西、以及化整为零的思路。

    白沐对拍摄过程没什么好说的,不过这整个剧情的模式,却让他忍不住生出一个新的灵感。

    趁着拍摄的休息时间,白沐拨通了林涛的电话。

    “老林!”

    “哟,难得啊。小白总你竟然还会想到主动给我打电话。”林涛的声音从手机另一端传来:“听说你前段时间去南非玩了。怎么样,玩的还开心吗”

    “开心,开心。”白沐敷衍的应了两句,而后话题一转:“那个什么,我今天找你是有正事要说。”

    “哈,小白总你竟然还能有正事那我可得好好洗耳恭听了。”

    “……你听不听不听我找我哥了。”

    “好,你说。”

    白沐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语言,而后开口道:“我最近在拍《极挑》的大电影,你知道吧”

    “知道啊,鼎盛也是出品方之一。”

    “剧本你看过”

    “看过一次,挺有意思的。”

    “嗯……”缓了口气,白沐忽然换了个话题道:“你看过美国的一款,叫做《谁是真凶》的真人秀吗”

    “没有。不过听名字,应该是个推理探案类型的节目吧。”

    “没错,这节目确实是推理类的。他们的节目组每一期都会设定好一个情景和剧情,然后让嘉宾各自扮演一个相关人物,进行模拟推理探案。”

    “哇哦,听起来很有趣。”林涛声音平淡的回了一句。

    “谢谢你的不敷衍。”白沐接着道:“这个节目,你听起来不觉得和《极挑》大电影的剧情模式很像吗”

    “所以……你是想说你们导演抄了人家美国的节目”

    “那倒不是,严导在这方面的节操还是比较有保证的。”

    白沐继续道:“我之前看过《谁是真凶》那个节目,可以说是相当精彩。然后最近在拍大电影的时候,我就忽然有了个灵感。”

    “我们,能不能也做这么一款类似的节目”

    按照白沐的想法,他们可以学习美国节目的模式:

    由节目组设定每一期节目的主题、框架、以及情景剧情,然后模拟出犯罪现场,以及相关的证据和推理线索,然后邀请嘉宾进行角色扮演的模拟推理。

    当然了,美国那边邀请的嘉宾,大多都是报名参加的素人,各行各业都有。

    不过我大天朝自有国情在,找素人参加,估计是没有什么收视率的,



第一百四十八章《非自然》下架
    其实对于《非自然死亡》被下架这件事,白沐早有心理准备,毕竟这种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从14年《暗黑者》《心理罪》以及《灵魂摆渡》三部高品质网剧横空出世开始,网剧这种新的影视模式,就逐渐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紧接着之后的两年,随着各大视频平台的资本注入,网剧开始了爆发式的发展。

    最简单的例子:

    13年,全年才不过十一部网剧,其中还有大半都是像《**丝男士》《万万没想到》这样的迷你剧。

    而到了16年,仅上半年播出的网剧总数,就超过了70部。这其中,不乏诸如《最好的我们》《鬼怪》这种堪比传统电视剧的精品网剧。

    然而随着网剧市场的火爆,随之而来的除了蜂拥而至的资本,还有愈加严苛的审查。

    从年初开始,整个网剧市场开始了一波大面积的下架风潮。

    “元老级”的《暗黑者》《心理罪》《灵魂摆渡》,全部下架;去年爆火的《余罪》,第一季的全部剧集从网站上消失;风靡一时的《上瘾》《太子妃升职记》,还没播完,就被要求下架整改……

    曾今,有网友开玩笑说“网剧是国产影视剧在严苛审核下的希望之光”。

    但随着越来越多审核条例的完善,网剧也逐渐失去了最初那种“完全自由”的氛围。

    客观来看,这其实是个好事,毕竟“没有限制的自由,并非真正的自由”。

    但是,仅就国内这么多年的政策实施情况来看,在初期阶段,永远都逃不过“矫枉过正”这四个字。

    而随之带来的问题,就是这些原本不错的政策,开始成为一些行业内人员,铲除“绊脚石”的武器。

    比如说有甲乙两部网剧,甲先开播,而且成绩不错,热度很高。

    这个时候,晚一步播出的乙如果想“杀出重围”,要么靠更胜一筹的质量,要么靠更胜一筹的宣传。

    这两个条件,前者在如今的市场条件下是“可遇不可求”,后者则会大幅度增加成本。

    这时候怎么办

    简单,举报!

    反正只要一举报,不管你有没有问题,都先下架检查一遍再说。

    要是有问题,那刚好,要么整改,要么被封;要是没问题,那也没关系,老祖宗早就教过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

    等你检查通过,或者整改好重新上架,那边的乙都快播完了。就算这个时候你也用同样的方法报复回去,人家该赚的早就赚的差不多了,随你去呗。

    这次《非自然死亡》的下架,就很有可能是因为如此。

    毕竟暑期档也算是“兵家必争之地”,仅这个月内,几家视频平台已公布的暑期待播剧,就超过了20部。

    如今《非自然死亡》热度正盛,一首主题曲还火出了圈,不少观众甚至喊出了“年度第一神剧”的口号,把同期所有剧的光芒都压在了身下。

    如此一来,那些那待播剧,或者新播剧的出品方里,备不住就有那么一两个眼红的。

    当然了,这也只是猜测,也可能就单纯的是因为热度太高,题材和剧情又碰了敏感线,因此遭了“天谴”也说不定。

    毕竟,腾讯视频那边给出的下架理由,是“作品导向不正确”。

    “腾讯视频那边说,目前正在和审查部门询问,看之后要怎样整改。”

    手机里,陈笑传出来道:“这剧目前已经播出了十五集,差不多只剩了结尾。听他们那边的意思,如果想播完,最后的剧情肯定要重新剪辑修改。”

    电话这边,白沐闻言咧了咧嘴角。结尾剧情重新剪辑修改,这恐怕得把徐昂这个导演给难受死。

    事实上,相比于原著,剧版的结局已经做出了不小的改变。

    在原著里,最后凶手的作案逻辑,是按照字母表来的,前后总共26个受害者。

    讲道理,以国内的现实情况而言,这剧情实在是有点bug了。

    所以在剧本改编的时候,编剧组就把所谓的“字母表”,换成了“八卦”。

    乾坤坎离艮兑震巽——天地水火山泽雷风——坠楼、土埋、溺水、火灾……

    看,不说别的,起码这比较有文化特色。

    当然了,也是为了能更好的通过审查。



第一百四十八章《非自然》下架
    其实对于《非自然死亡》被下架这件事,白沐早有心理准备,毕竟这种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从14年《暗黑者》《心理罪》以及《灵魂摆渡》三部高品质网剧横空出世开始,网剧这种新的影视模式,就逐渐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紧接着之后的两年,随着各大视频平台的资本注入,网剧开始了爆发式的发展。

    最简单的例子:

    13年,全年才不过十一部网剧,其中还有大半都是像《**丝男士》《万万没想到》这样的迷你剧。

    而到了16年,仅上半年播出的网剧总数,就超过了70部。这其中,不乏诸如《最好的我们》《鬼怪》这种堪比传统电视剧的精品网剧。

    然而随着网剧市场的火爆,随之而来的除了蜂拥而至的资本,还有愈加严苛的审查。

    从年初开始,整个网剧市场开始了一波大面积的下架风潮。

    “元老级”的《暗黑者》《心理罪》《灵魂摆渡》,全部下架;去年爆火的《余罪》,第一季的全部剧集从网站上消失;风靡一时的《上瘾》《太子妃升职记》,还没播完,就被要求下架整改……

    曾今,有网友开玩笑说“网剧是国产影视剧在严苛审核下的希望之光”。

    但随着越来越多审核条例的完善,网剧也逐渐失去了最初那种“完全自由”的氛围。

    客观来看,这其实是个好事,毕竟“没有限制的自由,并非真正的自由”。

    但是,仅就国内这么多年的政策实施情况来看,在初期阶段,永远都逃不过“矫枉过正”这四个字。

    而随之带来的问题,就是这些原本不错的政策,开始成为一些行业内人员,铲除“绊脚石”的武器。

    比如说有甲乙两部网剧,甲先开播,而且成绩不错,热度很高。

    这个时候,晚一步播出的乙如果想“杀出重围”,要么靠更胜一筹的质量,要么靠更胜一筹的宣传。

    这两个条件,前者在如今的市场条件下是“可遇不可求”,后者则会大幅度增加成本。

    这时候怎么办

    简单,举报!

    反正只要一举报,不管你有没有问题,都先下架检查一遍再说。

    要是有问题,那刚好,要么整改,要么被封;要是没问题,那也没关系,老祖宗早就教过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

    等你检查通过,或者整改好重新上架,那边的乙都快播完了。就算这个时候你也用同样的方法报复回去,人家该赚的早就赚的差不多了,随你去呗。

    这次《非自然死亡》的下架,就很有可能是因为如此。

    毕竟暑期档也算是“兵家必争之地”,仅这个月内,几家视频平台已公布的暑期待播剧,就超过了20部。

    如今《非自然死亡》热度正盛,一首主题曲还火出了圈,不少观众甚至喊出了“年度第一神剧”的口号,把同期所有剧的光芒都压在了身下。

    如此一来,那些那待播剧,或者新播剧的出品方里,备不住就有那么一两个眼红的。

    当然了,这也只是猜测,也可能就单纯的是因为热度太高,题材和剧情又碰了敏感线,因此遭了“天谴”也说不定。
1...4647484950...1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