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我能打造神器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慢热King

    “哎,这不是又破了一个小案子嘛,没办法的事儿。”

    “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也值得喝上一回?”卫静有些不满,还不忘提醒吕仁,“夫君,别忘了,小心提防。”

    “夫人放心,为夫明白的。”

    屋顶上,一个人影趴伏着,把里里外外的声音尽收耳底。

    他手里有纸有笔,时不时舔一舔毛笔,写上几笔,写的都是些圈圈叉叉,肯定不是不识字,应该是某种标记。

    …………

    吕家祖坟可不是一个小土包那么简单,它由雕花石砖砌成,有门有顶,里边空间不小,算是大墓了。

    离近了一看,石门并没有封严,留有一人宽的小缝,也不怕有盗墓贼。

    老管家轻车熟路,很快就来到门前。

    他放好食盒,原地张望了一会儿,也不见有人出来,这才拱着手冲里面喊话,“四公子,老奴带了您最爱吃的秘制鸡腿,再不吃就凉了!”

    “四公子,别生气了,再气坏了身子!”

    “公子啊!那不开眼的下人已经被老奴加法处死了,您消消气,就出来吃些吧。”

    “四公子……”老管家喊了半天,也没人应声,他无奈的摇摇头,“饭菜我就放在门口了,您多少吃些,别饿坏了身子。”

    “吃完就放在食盒里就行,老奴后天再来收拾。”然后老管家就挎起另一个食盒走了,显然,这食盒是他上一次来的时候带来的。

    这一次那一男一女没再跟着老管家,他们等老管家离去,才现出身影。

    两人对视一眼,十分默契,一个检查食盒,一个直接进入吕家祖坟。

    石门有一人宽的缝隙,进去查探一番并不困难,仗着功夫好,书生模样的人一闪身就进去了。

    片刻之后,女子也进入石门,里面一目了然,只有十几口石棺,还有站在中间巡视着什么的书生。

    “食盒里都是上好的酒菜,保温不错,还是热乎的,你这边怎么样?”

    “都检查过了,这里没有活人。”书生摇摇头,指了指石棺,“封口久未开启,不可能有活人在里面。

    你说这吕家的老管家是不是老糊涂了?

    他们家四公子不就是吕智嘛,那人现在还在京城呢。”

    “有可能,他都一把年纪了,这样吧,咱们先回去如实上报,看看大人怎么说。”

    书生点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

    却说老管家这边,老人家正腿脚麻利的往山下走,虽然不曾回头,但一点不耽误他欣赏身后的景致。

    “不跟了?”老管家嘀咕着,小心收好一面巴掌大的小圆镜,“好用是好用,就是得背着光,要不很容易暴露。”

    会是谁呢?吕家在京城的朋友?敌人?或者是越王派来的黑甲卫?……老管家想了很多,“就知道会有人来查,四公子早有安排,有这么一位公子,老夫可以安心养老喽。”

    想着想着,老管家停下脚步,费解的挠挠脸颊,“隔一天就要上一次山,有时候还要装疯卖傻,这样的日子真能算是养老吗?老夫不会被四公子骗了吧?”




263 没有葫芦
    黑甲卫在玄武城的秘密基地。

    “大人,我们跟着吕家老管家一起上山……那边就是这么个情况了。”一男一女两个黑甲卫暗探事无巨细,把山上的事儿讲了个清清楚楚。

    ‘大人’没说什么,看向另一个暗探。

    “回大人,属下已经调查过了,以前给吕家祖坟送贡品的下人已经死了,是被吕家的老管家家法处死的,具体的差不到,听说那个下人没少贪污贡品钱。”

    这一点倒是属实,吕建不在,吕家下人缺乏管教,自然不会那么老实。

    吕家重孝,别的银子可以省,但祖宗的贡品钱坚决不能省,就因为这个,才被下人钻了空子。

    不过这也是好事儿,正是因此,吕智才能与老管家定下计策,用来忽悠前来查探吕智根底的人。

    ‘大人’眉头微皱,片刻之后点点头,“祖宅那边呢?”

    “属下去调查过,大人也知道,我这记性不太好,这里有记录。”说话间,这位暗探递上几张纸。

    ‘大人’也不用密码本,纸上的暗号他都能看懂。

    结合几组暗探的话,他前后捋顺了一下,“老管家没有识破你们的身份,又确实糊涂,那他说的应该不假,不是编的瞎话。”

    “也就是说,吕智很可能从小生活在吕家祖坟里。”有一位暗探开头了,“那大人,咱们是立刻回京复命吗?”

    “不,还要再等等。”‘大人’摆摆手,“我还有些事儿要处理,你们也别闲着,该干嘛干嘛去。”

    “是!”黑甲卫暗探们自然明白他们各自的任务,跟踪的继续跟踪,调查的继续调查,要尽可能的了解吕家,说不定就会有什么意外收获呢?

    ‘大人’看着离去的下属,轻轻摇头,“还是太嫩了,急功好利,这样可不好。”

    他又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刚才暗探汇报的消息,“掩饰的手法太过生疏,下手也不够狠辣,既然想到了要杀人灭口,那为什么不把相关的人都杀了?”

    “嫩,实在是太嫩了,敌国间谍如果都是这个水平,早就被我黑甲卫铲除干净了。”

    ‘大人’一分析,就觉得吕智的嫌疑不大,假设他真是间谍,那这二十年的计划也太敷衍了,“那么这吕智身上到底有什么好隐藏的呢?”

    ‘大人’想破了脑袋,也就想到私生子这一条可能,“吕家也不是什么名门望族,区区一个私生子而已,这有什么好掩饰的?”

    难道是好面子?……如此一想,他又翻看了一些关于吕建的记录,最后不得不承认,这吕郎中不是好面子,是极其好面子。

    就说吕建刚刚升任郎中的时候吧,明明什么本事都没有,在手下面前也要装的人模狗样的,总是一副智珠在握,一切尽在掌握的模样。

    最厉害的是还真让他唬住了,他的那些手下还挺信他,要不是后来实在交不了差,虞衡司的那些属官都识破不了。

    再有,时间再早些,在军器局当大使的时候。

    吕建明明是靠爹上位,但还是装做很有本事的样子,一天天指指点点,这里做的不好,那里做的不行。

    结果呢?每次验收都欠一屁股债,要不是当时有吕建他爹顶着,早就被清理出军器局了。

    类似的故事很多,‘大人’越翻越想笑,“得,人家都是虎父犬子,到了吕家这里还直接调过来了。”

    没本事的很多,没本事又死要面子,真真是外强中干,绣花枕头。

    …………

    三日后,从不同方向飞来几只信鸽,它们扑腾腾的落在黑甲卫常驻玄武城基地的院中,‘大人’说要处理的事儿终于有了眉目。

    看过信鸽带来的消息,‘大人’一声令下,来自京城的黑甲卫暗探集体回京。

    关于吕家的调查暂时告一段落,至于以后还会不会重启,那就要看吕智的本事了。

    调查一个人是要付出代价的,一旦代价超过价值,那就是一笔亏本买卖。

    亏本买卖商人不会做,朝廷更不会。

    …………

    吕智准备造一艘大大的渔船,本以为挺简单的事儿,结果压根玩不转。

    按说只要照葫芦画瓢就行,有系统属性加持,怎么也不至于太差,可惜的是……没有葫芦。

    吕智找遍了京城附近所有河流,竟然一艘大型渔船都没找到,有的都是些竹筏、独木舟、柳叶船。

    这些船最多也就能装载20人,与吕智的设想相差甚大。

    他可是想入东海打渔的,这些小玩意要是下了海,一个大浪打过来,直接死一船……这不是扯淡嘛。

    吕智也没办法,只能喊来吕建帮忙,“工部应该有造大船的经验,借我几个人手。”

    “小祖宗,这个怕是不行。”

    吕建不是不想答应,而是根本不敢答应,“你是不知道,大船都是战船,没有兵部的文书,即便是工部也没有权利私自建造。”

    吕智双眼微眯,“图纸也不行呗?”

    “那就更不行了!”吕建脑袋摇的拨浪鼓一样,这东西就像是核潜艇的设计图,属于军事机密。

    别说他吕建了,就是杨尚书泄露了图纸,也是叛国大罪,杀头是最起码的,搞不好就是一个诛九族。

    吕智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但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计划,犯法的事儿咱不做,但是可以让他合法啊。

    …………

    韩府。

    “韩老爷子,上次送你的铠甲不错吧?”

    韩知兵摸摸自己的双下巴,笑眯眯的,活像一直肥狐狸,“你小子,别拿上次送的东西说事儿,真要想求我,你得拿出诚意来。”

    吕智摊摊手,“想要什么尽管说,只要我有的全数奉上!”

    “呸,你小子,少拿虚言忽悠我。”韩知兵摇摇头,“说说吧,你又想干什么?”

    吕智嘿嘿一笑,“没什么,我就是想造艘大船下东海玩玩儿。”

    “大船?”韩知兵眉头一皱,觉得事情并不简单,“想造多大的?”

    三尺大概是一米,十米应该不过分吧,吕智大概估算了一下,“怎么也得三十尺吧。”

    “长?”

    “不,是高,三十尺高。”

    “嘶~~~”韩知兵倒吸一口凉气,“不成,万万不成!”



264 淘汰的图纸
    又被兵部尚书韩知兵科普了一遍大船图纸的意义,吕智是真的有些挠头了,“也就是说,没办法喽。”

    韩知兵笑眯眯的摇摇头,“办法还是有的,不过能不能成就不好说了。”

    “说吧,要什么?”吕智已经有觉悟了,肥狐狸这是又要坑他一笔。

    韩知兵比划出三根手指,“也不能让你吃亏,事成之后,良弓三千。”

    吕智沉吟片刻,一咬牙,“行,我同意了。”

    “好,爽快!”韩知兵只有一个目标,把韩忠的那三千骑兵彻底武装起来,马具已经齐备,接下来就是兵器、铠甲了。

    吕家打造兵器的能耐韩知兵是清楚的,要知道,那批印有“神匠吕”字样的弓箭在军中可是很抢手的。

    想到这里,韩知兵觉得自己有义务提醒一下越王。

    不能让吕郎中再去帮忙治水了,水患严重这不假,但军备也同样重要,还是让他专心干好本职工作。

    韩知兵的想法与户部有些不一样,户部那边的想法就是,我支出了多少银两,你工部就要制造出等价的兵器。

    哎,你还别提质量有多好,我们看不懂,主要看的就是个数量,当然了,滥竽充数也不行。

    兵部相对来说就更加注重质量,这可关系到士兵的性命。

    韩知兵决定摆上一桌,把户部和工部尚书都请来,大家好好协商一下,在质量和数量上找一个平衡。

    朝廷是一个整体,每个部门都只顾自己怎么行?

    吕智看韩知兵有些忙,悄咪咪的走了。

    …………

    第二天下午,韩知兵连上三道奏折,一者言说吕建之事,二者言说骑兵营弓箭之事,三者言说三部协调之事。

    越王与三位大学士的小型会议又开始了,议题是韩知兵三本奏折中的一和三。

    整个过程分外和谐,基本没有出现意见相左的情况,韩知兵言之有理,三位大学士也挑不出毛病,朝会议论都免了,直接拟旨即可。

    只有大太监魏忠略有异议,他觉得让吕建主持虞衡司的工作,还真不如就让他去协助治水,最起码还能捞些功劳。

    因为手里掌握着黑甲卫收集的吕家密报,魏忠对吕建的认识很深。

    此人忠心大越、工作认真、技术也过硬,但差就差不够聪明,说白了就是智商和情商都不够高。

    做一司主官着实有些难为他了,当个‘小兵’,打个‘辅助’,领导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这个他行,而且也能做的很好,是个能做实事的。

    但这些魏忠只是在脑子里想想,却不会说出来,毕竟人家吕建已经是一司郎中了,又没犯什么错,还能就因为能力平庸就不用了?

    想想也不可能,满朝文武,能力与职位不匹配的多了去了。

    “孤有些乏了,都下去吧。”越王看出魏忠心里有话,正巧事情也都议完了,就像听听他怎么说。

    三位大学士躬身退去,越王一想帘后还有吕修撰,索性就真的起身回寝宫了,反正魏忠会一直陪驾左右,到时候再说也是一样的。

    王后寝宫。

    只有越王和魏忠主仆两个,也不是什么敏感话题,魏忠就把心里的想法和盘托出了。

    越王听罢摇摇头,“做什么职位,能力固然重要,但家世、背景也是缺一不可,老狗啊,你也是老人了,这些还不懂吗?”

    魏忠拱拱手,“回王上,老奴并非不懂,只是最近看了太多关于吕家的密报,心有所感罢了。”

    越王点点头,又翻出一本奏折,还是韩知兵写的,“嗯,哈哈,韩爱卿真是下了血本了,三千良弓竟然不用朝廷拨付一两银子。”

    魏忠也跟着轻笑一声,“老奴琢磨着,这支骑兵只要成型,战斗力绝对不弱。”
1...8182838485...16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