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空间回六零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吾乃九千岁
闫庆义看到了夏至,连忙下车走了过来,夏至把自行车停在商场门口,闫庆义凑到夏至身边低声道,“老板,好几个品牌的电视机今天都宣布降价了。”
“哦”夏至看向闫庆义问道,“怎么回事儿”
闫庆义先是叹了口气,随即脸上就露出几分笑意,对夏至说,“老板您不知道,这段时间,咱们夏城家电销售量一路走高,咱们夏城家店销售量高了,别的品牌家电销售量自然下降,他们为了拉拢顾客,所以降价。”
夏至问闫庆义,“他们价格降的多吗”
闫庆义想了想道,“降了半成。”
闫庆义又问夏至,“老板,我们降价吗”
夏至想了想道,“不降。”
闫庆义有些担心道,“他们都降价,我们若是不降价的话,顾客会不会”
夏至笑道,“不会,首先,咱们电视机的价格本就比他们低,第二,咱们电视机质量要比他们要好。”
“老百姓也不是傻子,谁的产品好,谁的产品坏,一目了然,相信他们自己会有判断力的。”
闫庆义点点头,表示赞同。
夏城牌家电之所以销售量猛增,价格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则是,质量相比市场上同样产品的质量,夏城牌无疑是最好的,就算与那些国外大品牌相比,夏城牌也略胜一筹。
夏至走进商场,发现超市里的人还挺多的,大多都在食品区,蔬菜区。
商场刚开业的时候,还有人试图还价,不过在得知超市不还价之后,老百姓倒是也渐渐习惯了。
闫庆义已跟在夏至身边汇报情况,“老板,您要的那块地上面批下来了,不过价格比上年可是要高多了。”
夏至语气平静道,“不管多少价格,都要拿下来。”
闫庆义连忙点头道,“是。”
经济改革,做生意的人也越来越多,以前京城商铺大多都是国营,前两年才出现了个人经营,不过,今年街上的店铺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只有夏至知道,改革开放后,淮河经济几乎可以用腾飞两个字来形容,所以现在的土地价格用后世的目光来看,简直就是白给的,所以就算价格上涨,夏至也会毫不犹豫的把它买下来。
然后夏至又对闫庆义说,“现在我们资金充足,可以考虑在别的大城市开连锁店。”
闫庆义问夏至,“那您打算先在哪个城市开连锁店呢”
夏至想也不想道,“上海吧。”
夏至想了想,又对闫庆义说,“等过了高考这段时间,你跟我去一趟上海,我们去选几个地方,早做打算。”
闫庆义忙点点头。
上海现在虽然也是大都市,但后市很多发展不错的区域,现在还很破旧,夏至打算先买几块地,等过几年经济发展的更好了,她再去建厂。
夏至在商场巡视了一圈,然后又骑着自行车,去了家电厂,此时厂里雇佣来的一些科研人员,正在研发豆浆机。
厂里的科研人员要么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要么就是在校教授,跟夏至他们厂子签订协议,在厂子里搞研发。
夏至在场子里转了一圈,然后就离开了。
第一场考试结束后,小猴子和安安出了考场,就看到夏至正在外面等着他们。
夏至见两人面露轻松,就知道两人应该考得不错。
小猴子和安安跑到夏至身边,三人一起回家,在路上,小猴子和安安对于上午的考题,不时的讨论,两人的答案基本一致。
夏至见他们谈笑风生,不见半丝紧张,看来他们两个是真的有自信能够考好。
回到家里之后,保姆已经做好饭了,顾老太太特意让保姆做了一大桌子的好吃的。
顾老太太和顾老爷子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两位老人家也希望小猴子和安安能够考个好成绩。
安安和小猴子吃完饭,夏至对两人说,“去睡一觉吧,一会儿妈妈叫你们起床。”
下午还有一场考试,两人也都点点头,各自回房间睡觉了,家里的人也都自觉轻手轻脚,没有发出太大的声音,就怕吵到两人。
高考眨眼而过,等考试完,夏至也能明显感觉到两个孩子轻松不少。
而小包子小鱼儿他们也快放假了,晚上吃饭的时候,夏至忍不住问几个孩子,“你们想不想暑假出去玩儿”
安安和小猴子高考完了,觉得浑身轻松,在家里呆着也是无聊,闻言立刻感兴趣道,“妈妈。我们去哪玩儿”
夏至道,“国外,有没有兴趣”
安安小猴子眼睛一亮,立刻点头道,“有兴趣,有兴趣。”
就连坐在一旁的小包子和小鱼儿也都目露期盼的看着夏至,夏至对两个小儿子说,“等下一年你们高考后,妈妈也可以安排你们出国玩。”
小包子、小鱼儿顿时有些失望,但想到不过是再等一年时间罢了,两个人又重新打起精神来。
&n
478.第478章 得奖
第478章 得奖
送走了两个儿子,赵老师又对夏至说,想带着多多去国外参加一个画展。
这个时候的多多已经是16岁的大姑娘了,只是她的智力只有十岁左右,不过比小时候要强得多,夏至相信多多会越来越好的。
赵老师把多多当成自己的亲孙女看待,夏至自然不会反对。
夏至又给多多办了护照,让多多跟着赵老师去国外参加画展,去的人自然不只有赵老师和多多,还有赵老师的一些朋友。
家里六个孩子,一下子走了三个,家里就显得有点冷清,幸好小鱼儿也是个爱闹腾的。
一个月后,夏城牌豆浆机上市了,这款豆浆机夏至也在央视台上打了广告,这个时候的央视台打广告要的钱还不多,夏至也想,趁着现在早点打响名气。
这款豆浆机是全自动化的,打出来的豆浆又香又浓,很多人慕名去商场购买。
商场大厅中央,夏至让一个服务员摆了一个台子,台子上摆放着豆浆机,还有一些黄豆,大米,红枣等等材料,可以给顾客现场展示,效果非常好,而且这款豆浆机要比别个豆浆机好了太多。
夏至在商场巡视的时候,竟然看到一个金发碧眼的中年人在排队买豆浆机,夏至走过去,笑着问道,“先生,你好。”
男人看到夏至,也笑着向夏至点点头,礼貌道,“你好。”
夏至笑着说,“你也喜欢喝华国的豆浆吗”
外国中年人笑了,笑说,“我在华国呆的时间长了,喜欢豆浆,这次要回国,我打算买个豆浆机,送给我妈妈当礼物。”
夏至笑着说,“你妈妈一定很高兴。”
外国中年男人听到夏至的夸奖,也忍不住高兴的笑起来。
夏至心中在想着能不能把豆浆机卖到国外去,国外虽然也有,但是和夏城排全自动化的豆浆机相比就逊色许多,只是目前他们厂子还不大,还要再等等。
晚上夏至刚回到家,顾老太太就兴高采烈的对夏至说,“夏至啊,咱们家多多这次可出息了。”
夏至看着顾老太太,惊讶的问,“多多回来了”
顾老太太道,“没有,是有消息从法国那边传了过来,说有一个法国的大画家看上了咱们家多多的画,花了10万法郎买下了咱家多多一幅画。”
10万法郎也就是几十万人民币。
夏至惊讶道,“妈,您这是听谁说的”
顾老太太笑着说,“刚才你爸回来告诉我的,说咱们家多多在法国可是大出风头,央视台的记者还采访了咱们家多多。”
夏至听了也格外高兴,倒不是多多画的画值钱,而是觉得多多找到了人生的价值。
谈钱虽然很俗,但现在很多人却把一个人成不成功与金钱挂钩,若按此算来,那么多多无疑是成功的,她不过才是一个16岁的孩子,可她画的一张画,竟然有人愿意花10万法郎去买,这就证明了多多的价值。
晚间新闻的时候。电视台竟然也播放了这条消息,华国天才少女画家,一幅画在法国竟然卖到了10万法郎。
电视中的画面显示似乎在一家酒店,多多和赵老师被一群外国记者围着,外国记者对着多多不停的拍照,之后画面一转,显示的是央视台记者采访多多的画面。
只见记者拿着话筒问多多,“多多,你的画能得到安德烈先生的欣赏,是不是觉得很开心呢”
多多黑白分明,纯净的大眼睛,看着摄像头,微笑着点了点头。
记者似乎也看出多多是个腼腆的女孩子,说话的声音越发的柔和,问道,“多多年纪这么小,就能挣这么多钱,真是太厉害了,那多多有了钱之后,打算做什么呢”
多多看着摄像头,毫不犹豫的说道,“给妈妈。”
记者惊讶了一下,有些不确定的又问了一次,“多多是说把所有的钱都给妈妈吗”
多多再次点了点头,忽然,多多想了想,又说道,“也给老师。”
记者楞了下,笑着说,“多多的意思是想把钱给妈妈和老师,是吗”
多多裂嘴笑了笑,笑容灿烂而温暖。
站在一旁的赵老师,刚开始听到多多说,要把所有的钱都给夏至,心里还小小的嫉妒了一下,他这几年跟着多多朝夕相处,把多多当成自家的孩子,心里难免有点儿吃醋。
现在听多多说要把钱给他这个老头子,赵老师当即笑的见牙不见眼,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他就知道多多是个有情义的好孩子。
原在华国的夏至,看到记者对多多的采访之后,眼睛有些酸涩,嘴角微微上翘。
坐在一旁的顾老爷子和顾老太太也是一脸的欣慰,他们当初答应夏至收养多多这个孩子,虽然没想着求回报,但是多多这孩子虽然智力不如普通人,但却知道感恩,这让老两口很欣慰。
采访结束之后,央视记者和赵老师谈话的时候,说道,“赵老师,多多这孩子似乎有点内向,
赵老师没说话,只是笑着点了点头。”
记者也没多问,毕竟女孩性子腼腆,内向也比较正常。
多多的话受到法国著名画家安德利先生的欣赏,并出10万法郎购买了多多一幅画,这件事情在华国内部引起了不少人的讨论。
军区里,不少人还都记得多多这个孩子,见到顾北城,也不禁向他道喜,很多人眼中都夹杂着羡慕。
毕竟谁能想到,当初那个小傻子长大后竟然成了画家,还受到法国著名画家的欣赏,并出10万法郎,买了那小傻子的一幅画。
10万法郎可就是几十万人民币呀,这年代万元户都极少,而多多那个小傻子,一幅画儿就卖了几十万,这简直就是个金娃娃。
而且,多多今年才16岁,这以后的日子长着呢,就算多多是傻子又能怎样,多画几幅画卖出去,那也能舒舒服服的过一辈子。
顾北城得知这个消息后也很高兴,特别是郭嫂子,与夏至做了那么多年的邻居,也是看着多多那孩子长大的,现在多多这么有出息,郭嫂子也为多多和夏至感到高兴。
“哎,嫂子,你说夏至的命咋就那么好呢当初还收养那个小傻子的时候,不知道背地里多少人看她笑话。”
“是啊,那个时候都说那个小傻子是个累赘,没想到这才几年呀,那小傻子竟然成了画家,一幅画能卖几十万,我的老天爷呀,那得多少钱”
“早知如此,当年我就收养那个小傻子了。”
郭嫂子听到这些酸言酸语,翻了个白眼,忍不住道,“你们这群人呀,都少说两句吧,当年多多那孩子多可怜,你们也不是不知道,也就夏至妹子不嫌弃她,收养了她,还给她请老师,教多多那孩子画画。”
郭嫂子看着面前这些人,没好气儿的道,“若不是有夏至妹子给多多情老师,多多她就算天赋再高,她能学会画画还能出国”
听了郭嫂子的话,这群人也都羞愧的没说话。
是啊,她们这些人几乎都是看着多多从小长大的,当年她们最多也就是见多多饿的时候给她点东西吃,但谁也没想过要收养多多,毕竟多多那孩子智力有问题,谁收养多多,那都是多了个累赘,谁家里也不宽裕,没人会给自己找麻烦。
&nbs
479.第479章 警告
第479章 警告
黄援朝脑子里不禁想到了多多小时候,长得很可爱,脑子没被烧傻的时候,总喜欢哭,但第一次学会叫爸爸的时候,黄援朝心里也是激动过的,后来那孩子被烧成了傻子,黄援朝连多多的面都不想见了。
这么多年来,黄援朝和多多毕竟在同一个城市住着,也知道顾家在哪里,所以黄援朝还真的见过几次多多,多多长高了,也漂亮了,身上穿着好看的衣服,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皮肤白里透红,脸上总是带着笑,看起来和普通女孩子也没什么区别了.
若不知道内情的,恐怕都会觉得多多是个正常的姑娘,谁能知道她是个傻子呢。
黄援朝见多多过得不错,也就不再关注了,却没想到,多多竟然成了画家。
陆秋梅对这件事情很上心,不到半个小时,就拿了两份报纸回了家,报纸上果然有报道多多这件事情,上面还刊登着多多的照片。
黄援朝一见照片,果然是自己的女儿,又仔细把报道读了好几遍,这才确信自己的傻女儿真的有出息了。
陆秋梅见黄援朝看完报道后,一脸的若有所思,忍不住道,“援朝,你可是多多的亲生父亲。”
黄援朝抬头看着陆秋梅道,“你想说什么”
陆秋梅笑道,“援朝,多多现在这么有出息,咱家日子过得这么难,你向她要一点钱,不过分吧”
听了陆秋梅的话,黄援朝有些为难道,“可是,多多她现在已经不算是我的女儿了,她被人收养了,你又不是不知道。”
陆秋梅浑不在意道,“那又怎样就算她被收养,你也是他亲爹,她也得给你养老送终,咱们的孩子也是她的弟弟妹妹,弟弟妹妹日子过得苦,她这个当姐姐的那么有钱,接济一下怎么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