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先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乌衣
至于那些声纹、司法会计、法医等等这一块的业务,在司法改革期间,检察院“两反”剥离,自侦消失后,基本上就荒废了,也没有保存相关的技术人才。
张睿明是抱着碰运气的想法过来的,津港市检技术科一直设置了司法会计这个岗位,还有一名5多岁的徐会计在岗位编制上,虽然从来没有打过交道,但这份资料里的大致问题,他应该还是看的出来的吧。
“徐哥,这个就是我和你提过的资料,我不知道里面全不全,我们能找到的都在这了。”
张睿明把u盘插在电脑上面,点开文件夹,恭恭敬敬的请徐会计过目。
徐会计一抬眼镜,眼睛从镜片下面直勾勾望着张睿明,不冷不热的说道:“好的,我看下啊,但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是专
第一百六十五章 草莽时代的英雄
而张睿明最佩服王英雄的一点是:他甚至会提前想到你的需求,提前为你准备好解决方案。就像专门为你准备的圣诞礼物。你毫无准备,打开一看,却发现正是你梦寐以求的那个东西。
比如他上次提出的,要请蒲任作为张睿明的推荐人,在下次调整职位时,为张睿明铺好晋升的台阶。
一个在基层奋斗多年、上升无望的小科长,突然给你一个成为法院庭长、法制办主任的机会。在常人看来,简直如梦幻一般,只怕会毫不犹豫就点头答应了。而当你接受了他的礼物,也意味着你欠了他的人情。而人情总是要还的,王英雄推荐张睿明的目的,在于阻止津港市检这次关于津药化工的公益诉讼,而这一切企图,都隐藏在他的礼物之中。毫不生硬,非常自然,充满人情的递到了他的目标面前。
虽然如此诱惑,如此好的机会就摆在面前。
然而张睿明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拒绝了。
但还有很多不会拒绝的人,王英雄就像一颗参天大树,许多人都通过王英雄办成一些事、实现一些目的,成为依附他的一颗藤蔓或者小树,而王英雄又利用这些小树去实现更多的目的,这样资源互换,长久以往。王英雄的根基稳固,触手也伸向了津港市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成为一个巨大的利益团体。
所以,这起案子最开始的调查阶段,就几次受阻,差点中断,而即使现在那段新闻播出后,关于津药化工污染荆沙河的传闻,在民间已经沸反盈天了,但王英雄依然可以稳坐钓鱼台,丝毫不惊慌。
当然,也到此为止了。
张睿明与陈捷彼此对视一眼,另外几名干警脸上神情也颇为紧张,一颗汗珠顺着脸颊滑下,滴落在干警的战术手套上。
众人都清楚隔壁茶室里并不是平常的小毛贼,那可是能量堪比高层领导的特大企业——津药化工的老总。
听了一下,张睿明缓缓移动,凑到陈捷耳边压低声音说道:“我先进去和他谈一下吧,毕竟是老相识。”
陈捷点了点头,张睿明往前走两步,撩开朱帘。
突然出现的不速之客,让室内的茶客们脸上都是一顿,王英雄神情最为惊异,上次张睿明毅然拒绝自己的请求,还带联合执法组突袭津药化工搜查,已经意味着两人关系的彻底决裂。
但此刻看张睿明脸上神情,似乎……并不是来找事的。
这个一脸笑意的曾经“侄儿”,走到王英雄身旁,俯身轻轻说道:“王叔,跟我出来下吧,有点事想和你聊下。”
不想在众人面前失了颜面,也不知道这张睿明葫芦里卖什么药,王英雄瞥了他一眼,淡淡道:“有什么在这里说就是了!”
“王叔,我是念在我们这么多年感情,才提前进来请你。如果王叔你不肯听我的,那隔壁全副武装的干警们冲进来,在你这么多朋友面前,强制传唤你,那场面可能就不好看了。”
张睿明这话里绵里藏针,裹挟的意味甚重。王英雄狠狠的盯着他,这么多年,已经少有人敢这么裸的威胁他了。
但张睿明眼神坚定,毫无装腔作势的游离。
王英雄眼珠转了几转,茶室里的众人正看着他,他想了一下,站起身来。
“各位,我“侄儿”有点事找我,我先去下,办点事,大家先聊,先聊。”
和众人告别后,王英雄就随同张睿明走出这“沄韵阁”茶楼,陈捷领着西江分局的干警也悄无声息的撤到楼下。
一下楼,几名干警就带着王英雄准备上警车,面对黑洞洞的警车车门,王英雄猛的一下挣脱,转头问张睿明道:“怎么!这是要逮捕我”
张睿明笑容温煦的回答道:“哪敢,就是想请教叔几个问题。”
“有什么你在这说嘛。”
张睿明笑着指了指周围射灯环绕、郁郁葱葱的花园布景,“这里说不太好吧……,王叔,你放心,不是什么逮捕,真的只是问下话而已,没打算搞什么强制措施的,还请叔配合一下,这样,地点可以你定,如果有什么不方便,我们再商量。”
“那就在这里吧,我到隔壁开个包厢。”
“那怎么……”陈捷刚想说什么,张睿明就打断他道:“好的,就这样吧,我们找个隐秘点地方,就做一份询问笔录。”
他还是想尽量先不激怒这桀骜的老狮子。
“还有,你们警车都给我撤了,停在外面什么算回事怕别人不知道我被你们盯上了!”
王英雄趁机抬价,一脸烦操的说道。本来这次的案子,最开始想直接到市检和张睿明谈好,结果这孩子油盐不进,后面以化工展览会的名义压下去后,以为没事了,结果又莫名其妙出了个大新闻。
看到电视上点名道姓的指出津药化工非法排污,王英雄这几天气的都睡不着。
今天又找上门了。
面对态度强势的王英雄,陈捷有点沉不住气了,这案子最开始的调查期间,传唤王英雄去西江分局问话时,他就被这津港有数的大老板给狠狠叼了一顿,王英雄还公然捅到蒲任那里去了,害的陈捷挨了一顿狠批,他心里一直憋着一股气。
“这什么意思直接带走算了!”陈捷这话说的大声,一方面是与张睿明商议,一方面也是向王英雄施压。
他已经憋了很久了,今天上午张睿明说有了突破性证据,逮捕都够了。既然有了证据,他就准备大干一场,王英雄这磨叽嚣张的态度,他恨不得直接上手段直接带走。
张睿明却拦住他,“陈局,麻烦下兄弟们,把车开走吧,这里留我们俩,加上个做材料的兄弟就可以了。”
陈捷无法,所有希望都还寄托在面前这检察官身上,他点了点头,让几名干警先行把警车开走,现场就剩四人。
换了一间走廊尽头的小房间,王英雄背手走入,自然的招呼服务员上茶,调熏香,甚至还准备请个琴师进来,幸而被张睿明给制止了。
还不容易请王英雄坐好,张睿明单刀直入的问道:“王总,现在正式开始问话了,这也不是讯问,就是正常询问一下,请王总谈谈这次津药化工非法排污的情况。”
王英雄嗤笑道:“张睿明,这里如果不是看在我和你父亲这么多年感情,就你刚刚进来那样子,我是理都懒得理你!你以为带着这几个穿狗皮的东西,就能拿我怎么样!”
“你太tm嚣张了吧!你再骂一句试试!”陈捷明显被激怒了。
王英雄却好整以暇,他见已经成功的激怒陈捷,继续说道:“我告诉你们,我在省里动动手指,传传风,陈捷,下次调整你给我等着……”
“你来啊!……”陈捷脖子上青筋暴起,神情有些激动了,贫苦家庭出身的他,最忌讳被人以这种形式挑衅。他一下站起,作势就要上前提起王英雄去局里。
张睿明一把拉住他,平复好失控的陈捷,再转向一直试图掌控局面的王英雄。“王总,这样吵没什么意义,今天不是来吵架的,我就想问问王总,你们津药化工一年的生产量大概多少”
王英雄却不耐烦的摆了摆手,说道:“张睿明,你是我从小看到大的,你也别来这一套把戏,我不会回答你任何问题的,你有本事,有什么证据,只管来抓我!”
他还想故技重施,逼张睿明把底先透出来。
没有被他激将计带进去的张睿明,自问自答道:“王总,根据你们集团去年披露的财报,津药化工去年的草甘膦年产值达到了1万吨,年产值也在2亿之上……”
“那又怎么样!”
“你听完我讲完,你们公司最近可真是不太平啊,最近上新闻这事不说,我今天还听说你们公司中高层大面积的辞职了,怎么王总,这是快沉的游轮,老鼠先跑你那边还招不招人啊!您看我合适不”
“你少来这套!如果不是你们玩阴的,故意让津港卫视搞我,哪里会这样!我跟你们讲,我们作为津港化工业最大的化工企业,一年能为市里创造近十亿的税收!我们才是这个城市的功臣!从之前蒲市长开始,我们厂每年要接待领导十数次!可惜,一旦把企业做大了,阎王好过,小鬼难缠!张睿明,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你不就是想弄政绩嘛,但你有必要对一个看着你长大的长辈这样绝情嘛!你问问你自己,你小时
第一百六十六章 黎明时分
津药化工由王英雄213年创立,地处津港这个长三角地区经济水平极高的城市。主营业务是生产除草剂里最重要的成分——草甘膦水剂。
津药化工的前身是津创硫化厂,当时还是国企,在几年前,同样因为水污染事件濒临破产,厂里的主要领导因为这案子还判了刑,当时负责这起案子的公诉员中就有当时借调市检帮扶工作的张睿明。
王英雄融资改制前,津创硫化厂当时的固定资产约在8千万左右,有自己的厂房,加上这个行业的机械价值很高,8千万里,大部分都是优良资产的设备机械,虽然地皮不是自己的,但这濒临破产的津创硫化厂在当时确实是一块肥肉。
这块肥肉肥美,但外部环境就很复杂了,因为西江“县改区”规划,以及西江区今后“走建设”还是“走旅游”两条道路之争,当时厂区那块地被四面八方的势力盯上,却没几个人敢下手,都知道要吃这块肉没两把刷子不行。
王英雄以前没接触过化工这一块,但他嗅觉极好,在发现这个商机后。费尽心机,终于摆平了西江区的各种地头蛇,拿到了这个厂。从213年改制到215年,津药化工每年保持15的增长率。215年企业达到发展高峰期,规模为几千人,年营业额几十个亿,毛利润在21左右。
那个时候王英雄响应中央“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号召,开始积攒资金准备研发废液循环系统。一条进口的废液处理循环系统大约需要3亿左右。王英雄当时手头资金大约有5个亿左右,加上银行贷款,原本考虑在14或15年上国外的废液循环系统
14年的时候,西江“县改区”成功。西江区政府要全力发展旅游业,连同西江湖、水月洞一系列的景区开发都是那时候开始推动,而对工业园区重新规划,需要津药化工搬厂房到新建的“高新工业区”。当时全国各地都在争相新建工业园区,津药化工是特大企业,又是老牌子,上面都知道津药化工一年能创造几亿的税收,不止是津港市,连隔壁的东江市、南州省省会福市都在竭力邀请王英雄把厂区搬过去。
然而当时的津港市一把手不同意,一定要把津药化工留在津港,甚至西江区政府也不同意津药化工搬走,但区财政又缺乏足够的资金建设新高新工业区,这所谓的西江区“高新工业区”位置偏远,甚至连接市区的交通网络都没有配套好,工业区里的厂房建设粗糙,可以说一穷二白,几乎没几个工厂愿意搬过去,王英雄当然也不肯。但是西江区一边要发展旅游,这些工厂必须从老厂区搬走。而区政府一边又不愿放手这么一大块肥肉,不肯放他们离开西江。
所以就采取了一些今天看来是十分值得深思的策略:
西江区政府鼓励津药化工搬迁进入新工业园区,然而工业园区里是毛坯厂房,既不符合工业厂房的标准,更无任何装修。当时西江区政府承诺:各厂以租赁合同的形式搬入新厂区,自己支付厂房改建、改造和办公区装修的费用,搬迁费用自负,而西江区政府将在第一个租赁期到期后以便宜的价格将地皮卖给各个企业,这个租赁期间大概是3年。
当时,王英雄就提出,能不能一次性买断工业新区的地皮,但是当时的一把手考虑各方因素,直接拒绝了这番提案。
更是有人放话出来:“而如果不搬迁的话,那有什么问题,自己看着办!”接着,西江区政府立马公布了旧厂区原址上西江湖、水月洞等一系列景区开发的规划图,在众多企业还未搬迁的情况下,就放出这一系列消息,明显是势在必行了。
于是,十几家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只得同意迁入新工业区。而津药化工整个的搬厂、改建,厂房装修,设备调试,耗去了大约4亿资金。王英雄原先十几年的潜心积累顿时耗尽,而进口国外的先进草甘膦废液循环系统的计划,也化为泡影。
15年时全国通胀已经加剧,草甘膦原材料价格疯狂上涨,用工荒首现长三角。
王英雄当时为了留住工人,15年给工人平均加了15工资。最麻烦的是,化工企业需要的还不是一般的农民工,需要的是有丰富从业经验的化工专门人才,王英雄当时因为员工问题,头疼欲裂,他甚至直接去各大院校的化工专业,承诺毕业即就业,大肆寻找新鲜血液。
然而情况已经没有好转,剩下的职工工资又必须加上去。
厂里一线技术员平均工资为57,一线为43,每天八小时后必须按劳动法来付加班工资。还必须免费吃住的。四人宿舍,一天三餐,这还不包括那些工资上万的专业配剂大拿。
全国性的原材料价格上涨,津药化工毛利润下降了11个点。王英雄开始着急。他把剩余的资金投入了当时在疯长的股市,想从里面圈一部分钱,再贷款准备在16年进口国外的废液循环系统。因为这个行业有其特殊性,母液处理是整个行业的最大问题,就像之前张睿明所说,生产中产生的一吨废液,按正常处理规范的话,一吨废液交给有资质的废液处理公司,一吨价格15年就到了18元左右每吨,而津药化工一年下来,光废液处理费用就要上亿,所以,进口国外的废液处理循环系统势在必行,这种国外的先进系统,能真正把草甘膦母液压缩再生产,变废为宝。重新变为3以上浓度的草甘膦水剂,这样下来一年就能节省近一亿元。
可惜,王英雄把钱投入股市的时间,刚好是215年5月。
王英雄资金投入了才一个月后,遭遇a股有新世纪以来最惨烈的熊市。还好王英雄家大业大,没伤到根基,但是通过股市盈利这条路是走不通了。只能回到原先的轨道上慢慢经营。
16年全球经济开始下滑,津药化工的主要客户,南美洲阿根廷和欧洲希腊方面的订单量急剧下滑。王英雄意识到这是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同时也是津药化工前所未有的困局,他开始采取裁员措施。16年底裁掉了四分之一的技术员。
16年的时候广东民营企业倒闭潮的新闻喧嚣尘上。津药化工原先的原料供货方,长三角的微型企业们,纷纷出现停摆。有一个跟津药化工供货供了十几年的企业,还请王英雄去丹霞山玩过,张擎苍、张睿明一家人也跟着去过。
这家供货企业16年还是坚持不住了,正搞倒闭清算,还欠津药化工五十万的应付款。王英雄当时去看他,看到那个厂长,六十几岁的人,正被两个二十几岁的讨债人按在车头发动机盖上打。两个讨债人都是债务单位的,欠了他们五千万。王英雄看这情况,叫司机上前赶走那两个讨债人,他扶起那老厂长,聊了几句,那五十万就没提了,直接叫司机回津港。
当时那老厂长,满脸是血,还一个劲的提醒王英雄,就重复的说四个字,“关门过冬!关门过冬!”
16年的时候工资成本继续疯长,普通一线技术员7都留不住。厂区里搞卫生的保安,一天8小时,就坐门口聊天,给25居然嫌少。津港当时正在进行大规模拆迁,很多原先当地人的老房子,都换到七八套房子。当地的工人在拆迁后一下子就坐拥了好几套房产,卖掉一套变现都有几百万。区区几千的工资已经不放在他们眼里。而当年,津药化工一年的利润额第一次出现大面积滑坡,不到2万,大概也就是津港市中心两套一般的房子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