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大明当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云中怪客

    谁也不是傻瓜,算出投靠朝廷利大于弊后,众人纷纷发表意见,称自己倾向于接受朝廷招抚云云。

    为了反对自己投靠朝廷,十八芝首领已经反出了一个刘香,郑芝龙本以为其余首领应该都不怎么赞成投靠朝廷的。

    但事实是没人是傻子,投靠朝廷绝对比继续跟朝廷作对有利多了,也就是刘香这等穷凶极恶之徒才难以接受朝廷的管束,非要跟朝廷作对。

    原本郑芝龙还准备好了一套说辞来说服其余首领的,可如今一看,得,白费劲了,其余首领面对朝廷的招抚,倒是比自己还要积极呢。

    如此一来,郑芝龙就不得不思考自己为什么一定要接受朝廷招抚,受了朝廷招安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许是出身低微的关系,郑芝龙年少颇为落魄,从小喜好海事,性情逸荡,不喜读书,有膂力,好拳棒,跅弛放纵,渐流荡逸,因为后妈之故,为父亲郑士表所不喜。

    十七岁时,家计越发困难,后妈污蔑郑芝龙欲对她行不轨,郑士表便趁机将郑芝龙、郑芝虎、郑芝豹三兄弟赶出家门。

    无家可归的郑芝龙携弟弟到澳门投奔舅父黄程,心里自然对父亲、后妈存着一番“从前你对我爱搭不理,将来我要你高攀不起”的逆袭想法。

    而这,也就是郑芝龙为什么心心念念总想着受朝廷招安的根本性原因了,郑芝龙并非心底里对大明有多么忠诚,而是因为大海盗的身份,无论他实力多强,钱财再多,那也是贼寇而已,回乡之后,只能令人害怕,根本无法光宗耀祖,又如何去打父亲和后妈的脸呢

    唯有接受朝廷的招安,成为大明的官员,才能让他光宗耀祖,让父亲和后妈低下他们自以为高贵的头颅。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郑芝龙还想着受了朝廷招安之后,今后开展海贸生意更加便利,继续壮大自己的实力。

    虽然郑芝龙也倾向于投靠朝廷,但发现十八芝首领也想投靠朝廷之后,他反倒不急了。

    郑芝龙道:“上杆子不是买卖,诸位先不要急于投靠朝廷,我们还是等钦差大人开出条件,看朝廷开出的条件是否符合我们的利益,再来决定要不要投靠朝廷。”

    十八芝首领们商议了半天,因为还没有和张朝忠展开深入的谈判,会议自然不会有什么结果,只是十八芝达成了共同进退的口头协议,好为十八芝争取更大的利益。

    ……

    休息了一天之后,张朝忠、蔡善继两人终于恢复了精神,今日就要跟郑芝龙等人展开招抚谈判。

    至于魏良卿和俞咨皋等人,因为受伤太重,还在养伤之中。

    谈判还是在原来的会议大厅展开,郑芝龙仿照西方人的会议方式,双方分坐长桌两边,面对面展开谈判。

    由于朝廷这边参加会议的仅有张朝忠、蔡善继以及两个书吏,倒是显得朝廷势单力薄了。

    张朝忠和蔡善继对视一眼,皆认为郑芝龙如此安排是故意




第八十二章 南安县男
    首领们都在计较利益得失,但会议大厅还有郑芝虎这种头脑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对于利益得失他并不关心,他只关心招安之后兄长担任何职。

    郑芝虎道:“你这人说了这么多,却还没说授予我大哥何等官职呢我警告你,你休想打马虎眼啊!”

    此话一出,众人终于清醒过来了,甭管开海之后对他们多有利,那也是日后之事了,反倒是朝廷授予他们何种官职,才是他们目前最应关心之事。

    张朝忠依旧不慌不忙,缓缓说道:“陛下不仅会授予你们官职,倘若你们谁能建立开疆拓土之功,陛下还不吝以名爵厚赏之。

    当然了,至于诸位首领的官职高低,自然是看诸位首领的实力有多强了,咱家离京之前,陛下有言在先:拥有1到3艘海船者,可为小旗;拥有3到5艘海船者,可为总旗;拥有5到10艘海船者,可为百户;

    拥有30到50艘海船者,可为副千户;拥有50到100艘海船者,可为千户;拥有100到200艘海船者,可为游击将军;拥有200到500海船者,可为参将;拥有500艘海船者,可为总兵;拥有1000艘海船者,可为水师提督!”

    朝廷开出的封官条件,绝对是为十八芝量身定做的,对于十八芝各家首领的海上实力,福建水师和锦衣卫都早有奏报,因此朱由检才能有的放矢,按照十八芝的实力来拟定官衔。

    郑芝龙拥有两百多艘海船,正好可以担任参将;杨天生、李魁奇、刘香佬拥有一百多艘海船,刚好可以做个游击将军,可惜刘香佬反出十八芝截杀钦差,未免有些美中不足。

    听到张朝忠开出的条件,十八芝首领纷纷对号入座,估量以自己拥有的船只,到底能做个多大的官儿。

    如郑芝龙、杨天生、李魁奇三位拥有较多船只的,脸上都不由浮上了喜色,杨天生、李魁奇均有一百多艘海船,按照朝廷开出的条件,一个游击将军的官儿那是没跑的了,那可是从三品高官啊!

    在明朝,一到三品的官员就可称高官了,杨天生、李魁奇可没想到,他们身为官府恨不得灭之而后快的大海贼,有朝一日居然也能成为朝廷高官,脸上喜色溢于言表。

    郑芝龙也非常满意,说到底他也只是二十四岁的青年,一旦投靠朝廷就能成为正三品的参将,莫说打脸亲爹后娘了,光宗耀祖也绰绰有余啊!

    不过郑芝龙还有更大的追求,他问道:“草民听公公说,倘若有开疆拓土之功,圣天子还有名爵授予,不知这所谓的开疆拓土之功,又是怎样的章程”

    其他首领听到郑芝龙的询问,也不由屏息静气,静待张朝忠的回答。

    须知道,身为草莽匪类,若想一跃成为帝国贵族,一般需得等到改朝换代的天下大乱时期才有机会。

    而今,当今天子却说只要立下开疆拓土之功,便可授予名爵,这对十八芝首领的吸引力可比官职还要大得多啊!

    张朝忠见到十八芝首领翘首以盼的模样,倒也不急,反而故意慢吞吞地品了一口香茗,缓缓的道:“世人皆知,我朝外姓功臣只有公侯伯三等爵位,故我朝外姓功臣封爵条件极为严苛,连战功显赫的戚少保至死也未能受封爵位。

    但如今圣天子即位,志存高远,欲效仿秦皇汉武开疆拓土,立下千古功业。如此,大明严苛的公侯伯子三等爵制度已经不能适应陛下的需求。

    故此,陛下特发明旨晓瑜天下,恢复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只要立下开疆拓土之功,或为我朝做出杰出贡献者,皆可受封爵位,成为我朝之新贵。

    &n



第八十三章 裂痕
    众海盗首领中,尤以杨天生最为不忿,想当年郑芝龙还是他引荐给大海盗李旦的,李旦去世之后,郑芝龙之所以能顺利接手李旦的台湾基业,也是杨天生一力扶持之故。

    而且杨天生在开拓台湾的过程中,那也是出了大力的,当年颜思齐在台开拓,而他则率领船队往返福建、台湾,为台湾运输移民,郑芝龙的台湾基业,至少有他的三分功劳啊!

    杨天生不忿叫道:“朝廷不公!台湾基业又岂是郑芝龙一己之力创下的当年颜思齐大哥带领大家伙筚路蓝缕开拓东番岛,这才有了今日北港的繁荣气象,如今朝廷却把开拓台湾的功劳一股脑儿全算在郑芝龙头上,我杨天生万万不能服气。”

    李魁奇对郑芝龙同样不服不忿:“我也不服,台湾基业是兄弟们一手一脚开拓来的,尤其是杨天生兄弟,岛上的居民多为他运输而来,他郑芝龙何德何能只是顺手捡了颜思齐大哥的便宜而已,就成为朝廷县男,怎能让我等心服口服”

    “没错!郑一官何德何能”

    “台湾基业是我等打下来的,怎能尽归于郑一官”

    郑芝龙万万没想到,仅仅是一个县男爵位而已,便引得和他曾经亲如手足的结拜兄弟视他为仇寇,对他千夫所指。

    看着郑芝龙被众人讨伐,张朝忠面上慌张,实则心里住着的小人儿快要乐疯了,朝廷招抚十八芝,自然不能再让他们形成铁板一块,分化是必然的。

    张朝忠没想到,小小一个县男而已,便令得十八芝首领们矛盾丛生,形如仇寇,这分化效果也为免太强了吧!

    其实之所以如此,皆因朱由检太高估这些海盗们了,包括郑芝龙在内,这些个海盗全都是目光短浅之辈,就没有一个目光长远的。

    郑芝龙如果真有什么深谋远虑,就不会在拥有台湾、日本、南洋多条退路的情况下,自投罗网投降满清了。

    以我们后世人的眼光来看:卧槽!郑芝龙有船有人还有个后勤基地,这分明是成就霸业之基,进可跟明顺清争夺天下,退可远走台湾日本南洋永享荣华富贵。

    可郑芝龙脑袋偏偏短路了,竟然一股脑儿就投了满清,还差点把儿子郑成功给坑了,其坑儿子的程度,还远甚于苏大强,令人发指!

    郑芝龙如此,那其他海盗首领当然更为不堪,因为妒忌郑芝龙受封县男,几乎所有海盗首领都石乐志,早前达成的共同进退口头协议全都抛诸脑后,大骂起郑芝龙来。

    “都给我闭嘴!我大哥受封南安县男关你们鸟事啊说一千道一万,如今北港是我大哥的基业,我大哥用北港基业换取开疆拓土之功,哪个反对谁敢反对”

    郑芝虎看到这么多人围攻兄长,看模样似是非要把兄长爵位搅黄不可,生性暴躁的他哪里忍得住

    若不是议事大厅不能带刀入内,郑芝虎非将这些人给砍成肉酱不可。

    还真别说,郑芝虎发起飙来,真有砍杀所有十八芝首领的能力,历史上郑芝龙大战刘香,郑芝虎一个人杀到刘香的旗舰上,几乎将一整船的人杀个精光,若不是被渔网给网住了,郑芝虎以一当百完全不在话下。

    郑芝龙见郑芝虎一副要杀人的模样,便呵斥道:“阿虎,不得无礼!万大事由钦差大人做主,你聒噪什么”

    郑芝龙二十四岁就能开创出这么大的局面,还是他第一个清醒了过来,他已经感觉到,朝廷给他册封南安县男的爵位是有毒的蜜桃,没安什么



第八十四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
    见众首领一副死了爹娘的模样,张朝忠安抚道:“诸位首领不必灰心丧气,咱家不是说了么,当今陛下为了鼓舞武人开疆拓土之雄心,特地重启公侯伯子男爵位,如今郑一官受封的爵位仅仅是最低等的男爵而已,其上还有公侯伯子爵。

    而且诸位首领都是见识过世界之大的海洋先行者,绝非内地那些以为大明就是整个天下的土包子。

    咱家就为大家伙一句:郑一官向朝廷进献的台湾大吗比南洋若何比昆仑洲若何比黄金洲若何”

    李魁奇若有所思道:“三个台湾都没有一个福建大,而福建在大明,却向来是以土地狭小而著称的。

    南洋大约有大明一半有多,而昆仑洲、黄金洲据西洋人说,那可是比大明还要大好几倍的大洲呢,台湾如何能跟南洋、昆仑洲、黄金洲相提并论”

    “着呀!”张朝忠抚掌笑道:“世界之大,无主之地那么多,你们大可以去抢啊!郑一官仅仅进献小小的北港就能获封男爵,难道你们抢来比台湾岛更大的土地还不能获封更高的爵位么

    想想南洋土地,天气虽热,可庄稼却能一年三熟,当地土人随便撒把种子就能收获吃不完的粮食。

    反观我大明百姓,花费千百倍的苦心去伺候庄稼,可百姓们还总是吃不饱,一遇到天灾,更是只有等死的份儿,天道何其不公也!

    我大明百姓比土人勤劳百倍,却总是挣扎于死亡线上,你们身为大明人,如今更是成为了大明的官儿,难道你们不想为自己的乡亲父老做点什么吗

    抢他娘去啊!”

    从一向温文尔雅的钦差大人嘴里听到这等粗鲁不堪的字眼,十八芝首领全都一脸的懵逼,以为张朝忠才是海盗头子,而他们是被忽悠当海盗的良民。

    可不知为何,众首领听到这番赤果果鼓励他们去抢劫的妖言,竟感觉颇为心动,海盗骨子里无法无天的野性再次萌发。

    原本他们以为,受了朝廷招安之后,恐怕就要告别那种抢钱抢娘们的快活日子了,没想到钦差大人根本没想要求他们做顺民,反而鼓励他们重操旧业。

    张朝忠的忽悠大业仍然在进行中,天知道他为了背熟天子给他的演讲稿死了多少脑细胞。

    须知道,张朝忠也是受过儒家教育的,当接到这份和儒家格格不入,甚至可以说是不共戴天的演讲稿时,对张朝忠形成的三观冲击可比海盗们强烈多了。

    张朝忠道:“南洋有一年三熟的土地,有价比黄金的香料,可生活在南洋土地上的土著又懒又蠢又坏,他们凭什么拥有这样肥沃的土地

    反观我大明百姓,勤劳智慧善良这些美好的品质从来就不缺乏,可是贫瘠的土地却让大明百姓总是挣扎在死亡线上,一场天灾就能要了他们的命。

    诸位常年纵横于海洋之间,想必对西洋人颇为了解吧,他们为了财富,能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来到东方,占据南洋奴役土著,我们大明和南洋更近,为什么就不可以这样做呢

    南洋肥沃的土地、香料,昆仑洲层出不穷的矿产,黄金洲源源不断的金银,凭什么只有西洋人才能独占

    我们大明作为天朝上国,百姓反倒只能在死亡线上挣扎,每年冻死饿毙的人不计其数,这合理吗

    咱家离京之前,陛下叮嘱咱家一定要跟大家带句话,那便是‘寇可往,吾亦可往’【这句话出自电视剧《汉武大帝》,汉武帝没说过】,既然西洋人能不远万里前来掠夺南洋,我们大明也该礼尚往来



第八十五章 合法劫掠
    忽悠十八芝到南洋劫掠这一招,无疑是朱由检山寨自16世纪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一世的手段,当时西班牙才是世界上的第一个日不落帝国,英国和西班牙比只是小弟弟而已。

    西班牙征服了美洲,将美洲的金银财宝等各色财富,源源不断地通过海路运输到西班牙本土。

    看着西班牙富得流油,英国人自然是眼红得垂涎三尺啊,可那时候的英国,国力孱弱,打不过西班牙老大哥啊,怎么办呢

    去抢啊!

    为了与西班牙争夺海上贸易和霸权,打不过西班牙的伊丽莎白一世想出了一系列卑劣却非常见效的办法,那就是跟海盗相互勾结、攻击抢掠西班牙的商船,并且将海盗行为合法化,向船只颁发“私掠许可证”,以政府行为支持、鼓励大家都去当海盗、都去抢掠西班牙人。

    朱由检穿到这个时代,明朝离亡国仅有十七年,节操什么的自然顾不了那么多了,所以他便想到这个极为阴损却有效的毒计,忽悠十八芝去南洋抢地盘,抢粮食,抢财富,以此来缓解国内庞大的财政压力及人口压力。

    只要十八芝披着海盗的身份去南洋抢地盘,那么海盗干的龌龊事自然跟大明无关,倘若海盗们把那些所谓的“不征之国”给祸害得亡国了,那正好,你自己“不征之国”亡了,我大明再去占领其地可就不算违背太祖祖制了吧

    当然了,海盗们是想不到那么遥远的,他们在张朝忠的忽悠下,彻底沉浸在“合法抢劫”的快活中,乐不思蜀。

    张朝忠继续用那充满蛊惑性的语调说道:“诸位,南洋、昆仑洲、黄金洲何其之大也,南洋的西边,还有富饶不下于中土的天竺。

    倘若诸位能在这些地方抢下一块地盘,并站稳脚跟,一旦进献给朝廷,由朝廷设立府县,那就是妥妥的开疆扩土之功,受封男爵、子爵又岂非探囊取物般容易。
1...1819202122...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