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明当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云中怪客
今时不同往日,自从崇祯掌握兵权之后,文臣们就再也牛逼不起来了,崇祯所信赖的王承恩、张朝忠等一干宦官,权势之盛达到了巅峰。
来到县衙,张朝忠拒绝了王俊生和袁时仁为他举办的接风宴,声称要到案发地现场勘查一番,王俊生和袁时仁无奈,只好亲自作陪,重履那惨不忍睹的案发现场。
案发当夜的那场滔天大火早已将偌大的钱府烧成了白地,现场甚至大多数尸体直接被烧成了灰烬,不过从残存的一些焦尸身上,张朝忠还是闻到了油脂的味道,这说明屠戮钱府的凶徒绝对是有备而来,打一开始便决意要焚烧钱府。
因为此案牵涉到了一千余口人命,当地县衙和锦衣卫皆无比重视此案,救火完毕后,官府和锦衣卫便封锁了案发现场。
亲自勘查了一番后,张朝忠不由摇了摇头,钱府那场大火烧的太过彻底了,数亩大的钱府完全烧成了白地,连根杂草都没有存活下来,即使张朝忠带着厂卫搜遍了整个钱府,仍然一无所获。
案发现场找不到有价值的线索,张朝忠只好把破案希望放在目击证人身上,常熟县在苏州虽然不起眼,但放到全国,那也是人口超过十数万的大县,平日县城的防卫也颇为森严。
可事实上,贼人从县城大门到钱府的数里距离,并没有任何战斗的痕迹,这充分说明贼人进入县城乃里应外合,贼人兵不血刃便直接杀到了钱府。
而从县城门口到钱府的这段距离中,想必有不少百姓目睹了贼人的行迹,只要把这段距离中居住的百姓找来问一问,应该很快便能找到线索。
&
第二五四章 聚众围攻
东厂番子用刑的手段比锦衣卫还要恐怖,在东厂番子的理念中,三木之下,没有什么是拷问不出来的。
至于有人会不会无辜受到牵连,被东厂番子白白拷打了一顿对不起,东厂番子可不是什么善长仁翁,即使你白白挨了一顿拷打,东厂番子绝对是概不负责的,大不了查出真相之后把你放出来便是。
什么,向朝廷索要国家赔偿呵呵,梦里都有。
仅仅才半天时间,东厂理刑千户吴应元就满脸喜色地奔跑到县衙复命,看他模样,显然案子已经有了结果。
果不其然,只听得吴应元对张朝忠道:“督公,案子水落石出了,据当晚值守城门的县兵交代,他们受苏州唐家指使,案发当晚打开城门,为倭寇进城提供方便,以致于钱府满门一千余口惨遭屠戮。”
张朝忠听到苏州唐家四个字,眼中不由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恨色,旋即心中大喜,隐忍了八年,如今总算可以为爹娘报仇雪恨了。
而一旁的许显纯等人则一个个面露兴奋之色,钱谦益家族满门被屠一案震惊朝野,他们这么快就揪出幕后元凶,这算是立大功了吧。
许显纯此人向来最为嗜血,听到幕后元凶乃苏州唐家,当即摩拳擦掌道:“督主,行动吧,即刻拿下唐家满门,将其满门锁拿入京。”
“督主!”众人也一脸希冀的看着张朝忠,期盼着他马上拿出主意。
张朝忠点点头,正要下令厂卫,杀入苏州,锁拿唐家满门,一雪前仇,可就在这时,一位东厂番子面带惊惶地闯入县衙大堂,急道:“督公,不好了,城内有乱民暴动,就快就要杀到县衙门口了!”
……
当太阳缓缓落下,黄昏即将来临之际,本就人心惶惶的常熟城内,陷入了一片狂乱躁动之中。
“诛阉贼,救县令,抗重税!”
“诛阉贼,救县令,抗重税!”
长街之上,王金荣和唐宝生早就安排好的上百名地痞流氓夹杂在上千人的人群之中,带头振臂高呼,浩浩荡荡地向着县衙杀奔而来。
这上百名地痞流氓,曾经在去年三月的苏州抗税暴乱中大显身手,曾和他们同为一丘之貉,却因为暴乱而不慎被朝廷捕杀的五位地痞流氓,早已成为苏州城的英雄,甚至被当代文豪张溥载入不朽名篇《五人墓碑记》中。
那五人的遭遇令得这帮地痞流氓更加有恃无恐了,参与反抗朝廷的暴乱如能幸存便能收获一笔不菲的佣金,即使死了也会被文豪铭记在不朽文章之中名垂青史,怎么衡量都是血赚啊,何乐不为!
而县令、县丞、县尉及上千县兵、捕快的锒铛入狱也被他们充分利用起来,在这上千暴民之中,还有大量县兵、捕快的亲属,他们受到地痞流氓的挑拨,以为参加暴乱便能拯救自己的亲人,于是纷纷加入其中,成为暴民的主力。
……
县衙大门口外,大门洞开,而张朝忠坐在一张太师椅上,悠然自在,脸上全无慌乱之色。
不多时,负责带领勇卫营铁骑的郑芝虎赶来向张朝忠拱手拜道:“督主,两百铁骑已经整装待发,可为督公消灭一切来敌。”
张朝忠微微颔首,许显纯亦赶来向张朝忠复命,道:“督主,一百五十名厂卫番子已经备好强弓劲弩,随时可将敌人射杀当场。”
张朝忠点点头,看着县衙长街尽头的转角之处,略带着几分期待之色,道:“咱家之名以往只在徐州、京城
第二五六章 顺藤摸瓜
县衙门口,张朝忠仍然老神在在的坐在太师椅上,对着眼前冲天的血腥气息毫无动容之色,反而吸了吸鼻子,露出享受的神情。
此举落在一百多厂卫和两百勇卫营铁骑眼里,皆感到不寒而栗,这是什么杀神转世啊,面对杀戮,非但没有半点的不适应,反而还露出享受表情,这人莫不是变态吧!
此情此景,就连向来莽如猛虎的郑芝虎都不由一阵恶寒,对张朝忠首次生出了惊惧之意。
而许显纯这个生性嗜血的屠夫、刽子手,对张朝忠不由面露钦佩之色,不再视他为邀宠拍马的幸臣。
就在这时,一名东厂番子迅速奔了过来,不顾地上弥漫的血流,跪倒在张朝忠的面前,禀报道:“启禀督主,卑职发现前面一处巷子有几个鬼鬼祟祟的身影正在窥探此地,卑职不敢擅专,特来禀报!”
郑芝虎闻言撇了撇嘴,不屑的道:“不过是区区几个好奇的百姓罢了,何必大惊小怪!”
郑芝虎不以为然,可在吴应元、许显纯这些做惯了情报工作的厂卫头子而言,此事绝不可轻忽。
吴应元道:“督公,那几个人很可能是此次策划暴乱的幕后元凶派来盯梢的,只要派人跟上他们,顺藤摸瓜,便能将幕后元凶一网打尽!”
许显纯附和道:“卑职赞成吴千户的意见。”
张朝忠点点头道:“吴应元,马上派几个得力人手跟住他们,如果将他们走丢了,那就不必回来见咱家了。”
吴应元连忙应道:“是,督公!”
……
“哈哈哈哈……”
寺庙塔楼上,正当众人惊惧于张朝忠的肆无忌惮,对其深怀戒惧之时,不知为何,王金荣却如同得了失心疯一般,哈哈大笑起来。
唐宝生深知王金荣老而不死是为贼,为人老奸巨猾得很,他如此突兀大笑,决计不是得了什么失心疯之类的怪疾,十有**是想到了什么对付张朝忠的办法。
唐宝生朝着王金荣拱拱手,问道:“王先生,何故放纵大笑可是得了对付张朝忠的办法”
“那是自然。”王金荣收敛笑声,捋着胡须道:“那张朝忠竟肆无忌惮屠戮五百无辜百姓,此举一旦传扬开去,必定会引来整个江南士林百姓的敌视,张朝忠从此便在江南处处皆敌,离死不远矣!”
另一位士绅抚掌附和道:“着呀!张朝忠以为江南百姓是那么好杀的吗他太高估朝廷在江南的影响力了,一旦他得罪整个江南士林,必定寸步难行,迟早死无葬身之地。”
王金荣点点头道:“言之有理,只要我们将张朝忠屠戮常熟五百无辜百姓之事传扬开去,张朝忠必定会成为江南公敌,我们只要再煽动起更多的民众闹事,他还敢再次下令军队屠戮百姓不成!”
唐宝生豁然站起,兴奋的道:“张朝忠决计不敢的,此次张朝忠之所以敢屠戮百姓,无非是闹事百姓人头数太少罢了,可若是我们将数千,甚至上万百姓煽动起来,张朝忠便只能坐以待毙!”
王金荣闻言不禁笑道:“那可不是,须知道这里可是江南,纵然是崇祯那狗皇帝来了,是龙也得盘着,是虎也得卧着,在这里能够当家做主的,除了我们,还有谁!”
“哈哈哈哈……”
说到得意处,十多个士绅不由哈哈大笑起来,仿佛整个江南都在他们的一手掌握之中,张朝忠旦夕可杀,谁也奈何不了他们的样子。
可就跟上次商议屠戮钱谦益家族满门一样,在十多位士绅最为得意的时候,总有理智党出来给他们颇上一盆冷水。
&nb
第二五八章 把江南的天捅破
将一干豪绅拿住之后,张朝忠并没有返回县衙,而是命人将与钱谦益家族满门被屠一案无关的常熟县官吏放了之后,便带着三千铁骑直扑苏州城。
苏州知府方青云虽然是从三品高官,但面对权势滔天的东厂督公兼钦差大臣张朝忠也只能甘拜下风,在张朝忠强令之下顺从地打开城门,放三千铁骑入城。
不怪张朝忠时时刻刻把三千铁骑放在身边,须知道苏州可是对大明王朝最为憎恨的地区之一,张朝忠即使再胆大包天,也不敢只身入城。
苏州乃天下第一等巨城,人口上百万,城内自然也有厂卫机构。
入城之后,王金荣、唐宝生、吉昌等一干豪绅皆被投入厂卫大狱之中。
大厅中,跟随张朝忠屠戮乱民、抓捕豪绅的厂卫头子皆面露兴奋之色,跟随张朝忠南下之后,张朝忠没有让他们失望,一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这是何等的畅快啊!
许显纯这等杀才更不必多说,他声音粗犷而激动的道:“督公,既然这些豪绅皆已拿下,何不趁热打铁,将那十几名豪绅的案子坐实了去”
张朝忠同样毫不掩饰心中的杀机,冲着许显纯、吴应元以及苏州本地的镇守太监杨立煌道:“尔等立即下去,审讯唐宝生、王金荣等人,本督不但要将他们策划屠戮钱谦益家族满门一案坐实,还要将他们家族连根拔起,让江南血流成河!”
张朝忠一改阴柔,杀机毕露,许显纯、吴应元乃至苏州镇守太监杨立煌无不心中大震,为张朝忠的凶焰滔天而感到窒息。
不过转念一想,如果张朝忠真把这桩钱谦益家族满门被屠一案坐实,那么涉案的十多家豪族按律确实会被处以满门抄斩极刑的。
张朝忠实在太狠了,这十多家豪族,每一族人口皆成百上千,如果真被张朝忠连根拔起,那江南绝对要血流成河了。
当然了,张朝忠之所以胆敢让江南血流成河,自然是因为离京之前崇祯便已经向他直接授意,叫他不要忌惮江南任何权贵豪族,就算是把江南的天给捅破了,也有崇祯为他当家做主。
如果换作旁人,对崇祯的话自然是嗤之以鼻,毕竟皇帝历来就是最容易出尔反尔的一个群体。
历史上被皇帝卖了还帮着数钱的忠臣简直不要太多,相信皇帝那张嘴还不如相信世上有鬼。
但张朝忠作为崇祯最为死忠的脑残粉,自然是对崇祯的任何话都信之不疑,即使崇祯最后为了安抚江南民心,不得不把张朝忠的首级拿出去给江南士民一个交代,张朝忠也无怨无悔。
张朝忠凶焰滔天,许显纯、吴应元、郑芝虎也是唯恐天下不乱之辈,只听得吴应元阴毒无比的道:“请督公放心,刑讯拷问历来是东厂的拿手好戏,不用多久,督公就会得到满意的结果。”
……
没有任何悬念,在厂卫番子的刑讯拷问之下,细皮嫩肉的士绅老爷们一个个吓得屁滚尿流,争相把他们策划屠戮钱谦益家族满门之事招供出来。
吴应元大喜过望,飞奔着找到张朝忠,激动的道:“督公,士绅们都招了,这是他们的供词。”
张朝忠不以为然,想当然地认为东厂用了见不得人的手段,将士绅们屈打成招,但接过供状一看,张朝忠先是惊咦了一声,继而哈哈大笑道:“没想到啊没想到,本督原以为他们是屈打成招,没想到却歪打正着,原来策划屠戮钱谦益家族满门一案的幕后元凶,正是他们!”
 
第二五九章 踏破唐府
张朝忠即将在江南掀起腥风血雨,紫禁城中的崇祯也不时盯着南方的方向发呆,显然崇祯对江南那边的情况非常关心。
从表面看来,曾经庞大无极的大明王朝之所以在崇祯登基十几年后迅速崩灭,是因为建奴和流贼的内忧外患,令得大明王朝顾头不顾尾,难以招架。
但说一千道一万,大明王朝的覆亡,最主要原因还是财政的崩溃,导致朝廷无力给军队发饷,军队战力不继,最终被李闯覆灭,捡了大便宜的建奴更是在明朝的尸体上建立起满清王朝。
而大明财政的崩溃,正是因为历史上的崇祯在东林党的忽悠之下,免去了商税、矿税,令得朝廷全靠皇帝内帑支撑,崇祯自己吃糠喝粥,江南士绅却每天大鱼大肉,豪奢到了极点。
朱由检真为自己的前世感到不值,前世的崇祯夙兴夜寐、废寝忘食,每天只睡两个时辰,穿着的龙袍打满了补丁,一心一意希望凭借自己的勤政能挽救大明的颓势,成为大明的中兴之主。
可是他所有的努力都是无用功,甚至越是勤政,结果越是南辕北辙,大明王朝犹如一辆脱轨的列车,奔向车毁人亡的方向一去不复返。
诚然,前世崇祯太过无能,无力挽救大明王朝,甚至是越做越错,做多错多。
但归根结底,还是士绅权贵阶层的贪婪毁了大明,但凡他们有一点同舟共济之心,不要只顾自己的私利,大明怎么也不会落得个迅速灭亡的下场。
想想看,北方沦陷之后,南明只坚持了一二十年便迅速灭亡了,而同样是偏安南方的南宋,却享有国祚一百五十余载。
南宋以偏安之地,正是靠着商税和开海贸易,每年财政收入达到数千万两,养着数百万的军队以及十几万的官员,财政仍然绰绰有余。
反观大明,一个坐拥万里的庞大王朝,商税和海外贸易加起来也不过是每年数十万两而已,偌大个帝国,居然只靠着农税支撑,最穷最苦的农民承担着最为沉重的缴税任务,农民不反才怪哩。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啊!
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建奴的皇太极就会打服朝鲜,征服蒙古,凭这两项功绩坐稳皇位,而崇祯必须跟皇太极抢时间,在建奴南下之前解决陕西民乱和江南财税两大内忧。
尤其是江南财税问题,更是大明内忧的重中之重,关系着整个大明王朝的兴衰存续。
所以,在张朝忠离京南下前,崇祯不但命令三千勇卫营铁骑随身在张朝忠身边听命,还赋予他随时调派当地卫所军队的权力,甚至连可以“上斩亲王下斩奸佞”的尚方宝剑都赐给了张朝忠。
可见崇祯对张朝忠的信重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张朝忠的江南之行寄以无限厚望。
在崇祯看来,张朝忠的这次南下之行,虽不至于到达“帝国存亡,在此一举”的地步,但也到了关乎帝国兴衰的程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