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奇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南无袈裟理科佛
小木匠听到,不由得一阵凉意,摸出了他师父的那一根旱烟锅子,递给刘知义看:你看,是这样子的么?
刘知义瞧见,顿时就变了脸色,一边下意识地往后退,一边慌张说道:是,怎么在你这里?
小木匠问:你仔细看了,那人的旱烟锅子,上面吊着的,是一块墨玉么?
刘知义刚才是真的害怕,随后想到小木匠是后来跟着屈孟虎一起来的,这才收了防备心,回想了一下,摇头,说我想不起来了,当时太乱了,真的没注意。
他虽然这么说,但小木匠却有八成的把握,杀入刘家,领头的那个驼背,很有可能就是他的师叔张启明。
小木匠与屈孟虎对了一个眼神,却没有继续说下去。
两人又问了几句,这时镇上的胡保长已经确认土匪都撤了,所以组织起了镇子上的人过来救火,三人也赶忙过去帮忙。
刘家老宅的火势很大,不过有钱人家,石材的比例也高,上面的梁架烧完了,再加上赶来灭火的人群,那火势就渐渐地得到了控制。
而即便如此,也一直到了将近亥时(夜里十点多),方才全部扑灭了去。
这时县里的林一民林官长也听到消息,带着人赶了过来,毕竟这一场变故下来,刘家上下,加上下人和家生子,一门二十几口人,除了刘家二少爷和刘小芽之外,全部都死了去。
金银财宝,掠夺一空。
这样的灭门惨案,即便是在这当今乱世,也着实让州县震惊。
那些尸体陆陆续续给清理了出来,摆在刘家大院前,刘知义和后面赶来的刘小芽跪在刘老爷的尸体前,哭成了泪人。
屈孟虎和小木匠不敢离开,一直留在旁边陪伴。
到了天亮的时候,基本清点完毕,除了刘家的老管家因病回了乡下,以及家生子大勇失踪翻不出尸体之外,其余的刘家众人,都被摆放在了这里来。
刘知义到底是去北平上过学的人,适逢变故,即便悲恸,却也撑了下来,与前来询问的林官长讲了情况。
而屈孟虎这边,也提供了线索,领头那人,极有可能叫做张启明。
那人先前,就曾在刘家新宅工地动过手脚。
不过为了保护小木匠,屈孟虎倒也没有说太多,也没有牵连小木匠,而接受询问过后,屈孟虎找到刘知义,问他接下来的打算。
刘知义告诉他,办完丧事之后,自己和小妹准备前往省城,先投靠大哥,至于往后,到时候再说。
简单聊了一会儿,这时有人过来说,民团的官长了赶了过来。
第四十一章 猫名虎皮
辖区出了这等恶事,负责保境安民的民团自然得赶来,毕竟剿匪之事,还得靠这帮拿枪杆子的大兵哥来办。
这次赶过来的,正是民团新上任的官长,吴团长。
此人与吴半仙相识相交,迅速攀了亲戚,正是有他撑腰,吴半仙方才能够无视小木匠的指控,逍遥法外。
小木匠对他很有成见。
不过刘家地位不同,特别是刘家大少爷还在省城领兵,那吴团长的态度更是不同,赶过来之后,与刘知义亲切慰问一番。
他先是痛骂了那望梁沟子的土匪一顿,随后告诉刘知义,他回城之后,立刻请示上峰,只要上峰同意,他立刻发兵望梁沟子,将那帮土匪给剿个干净。
说完了这些,他又询问起了刘知义接下来的打算。
对于这位民团官长的承诺,刘知义一开始还是挺激动的,毕竟昨天经历了家破人亡的大变故,使得他心中满怀仇恨,恨不得跟着民团一起上山,去把那帮挨千刀的土匪都给宰了。
然而后面聊了一会儿,他却突然有些脸色发白起来。
吴团长问他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刘知义回答,说可能是回想起昨夜之时的惨状,心中越发难受。
当问起他接下来打算的时候,刘知义说这儿是待不下去了,准备去省城,投靠兄长。
那吴团长无比热心,说现如今世道不太平,若是他和小芽姑娘路上出了什么事情,到时候他可没办法跟刘家的大少爷交代。
所以他提出派两个兵,一路护送过去。
按理说这样的安排还算妥当,刘知义应该会一口应下,却不曾想这二少爷却显得很是深明大义,说自己这事儿,可不敢劳烦公家,要不然回头给他大哥知道了,一定会责怪他的
吴团长极力相帮,但刘知义却不断拒绝,显得十分坚决。
那官长有些无奈,只有叹了一口气,说道:素闻知仁老弟廉洁奉公,没想到果真如此。
他不再坚持,又与刘知义聊了两句之后,便去找那胡保长,以及林一民警察。
等这些人都离去了,屈孟虎问刘知义:现在到处都有些乱,路途劫道的土匪很多,倘若是有人护送的话,那是很不错的,你为什么要拒绝呢?
他知晓刘知义的性格,瞧见他拒绝得这般坚决,肯定是有缘由的。
而且绝对不是他推脱的那个理由。
众人散尽,这儿只有小木匠屈孟虎和刘知义三人,被问及此事,刘知义张了张嘴,却又闭上了,还下意识地望了小木匠一眼。
果真有故事。
屈孟虎多人精啊,自然晓得刘知义的意思,开口说道:十三是我过命的兄弟,绝对信得过。
刘知义此刻家破人亡,心中慌乱,能依仗的人并不多,而屈孟虎这人在北平就颇有名望,昨天还救过他一场。
他想来想去,在这危急的情况下,也只有此人能够相帮。
想到这些,他压低了声音,开口说道:这位吴团长身边那个副官,我越瞧越眼熟,刚刚才想起来了,昨夜在我家杀人放火的那一帮人里面,有个家伙,跟他的身形,特别相像
听到这话,屈孟虎倒抽一口凉气,低声问道:此话当真?
刘知义摸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说道:此事关系到我的身家性命,我如何敢乱开玩笑?
屈孟虎徐徐吐出一口气,说:若是如此,那你可能真的不能在这儿待着了。
刘知义点头:对,如果昨天来我家杀人放火的那帮人,除了你说的那个张启明之外,还有这位吴团长的手下,那么我和我妹子,可能会十分凶险;他们回头,说不定真的就会杀人灭口的。
真正能够做出这等凶事,杀人灭口,也是寻常。
屈孟虎说道:你有什么打算?
刘知义说:我先前准备将家人下葬之后,再行离开,但现在不行了,我想要走,越快越好,等到了省城,找到我哥,再让我哥出面来料理这后事。
他之前是个学生,象牙塔里,现在遇到这样的变故,只能想到他那个从军的大哥。
屈孟虎想了想,说:好,你对外面说你不能处理这些事情,得你哥出面,操持丧事;至于这边,先让你们刘家的亲戚族老们来张罗,你和你妹子去通知——不过,这路上那帮人可能会下黑手这样吧,我来护送你和你妹子去省城,找到你哥为止。
听到他的承诺,刘知义忍不住伸手,紧紧握住了屈孟虎的臂膀,眼眶含泪,说道:老八,别人都叫你赛孟尝,我还没有体会,今日患难,我方才知晓,的确如此。
屈孟虎笑了,说嗨,举手之劳,不必多言。
他们这边商定完毕,刘知义走过去,与浑浑噩噩懵懂无知的刘小芽跪在一起,继续哭了起来。
屈孟虎瞧见左右无人,这才对小木匠说道:谁也不知道,你那师叔居然还会杀一个回马枪,把刘家给抢了,如果他真的是跟吴团长勾结在了一起,那么你这边,恐怕就很有危险了,而且吴半仙那家伙,最近恐怕也不会露面;所以不但刘知义得走,你也得暂避风头才行。
师父鲁大之死,若要追究,一个张启明,一个吴半仙,这两人都逃脱不得。
不过现如今他们跟民团的吴团长勾结在了一起,江湖人肯定敌不过当兵的,所以当务之急,还是得暂避锋芒才行。
小木匠问:我跟你一起走?
屈孟虎摇头,说不必,你跟着我们一起,目标太大,还不如单独离开,我这边还能够转移一下他们的注意力。十三,现在的情况比较复杂,对你也并不有利,所以你得走,先去渝城暂避风头,至于这仇,到时候我跟你一起报,如何?
小木匠问他:你护送他们去省城,还跟着回来么?
屈孟虎摇头,说刘知义的大哥也是当兵的,咱们这些江湖人,尽量别跟着参合,更何况我也有事——十三,实话告诉你,我去滇南,其实是去寻一仇家。那仇家我两年前就打听到了的,他极有可能,与我屈家灭门一案有关,但我一直都没有勇气过去探寻
听到这话儿,小木匠不由得热血激动,开口说道:我与你同去。
屈孟虎笑了,说不,我过去,不是与人干仗,而是调查,暂时还用不着你,而且实话跟你说了吧,我这一次下墓,也并非没有收获。
说罢,他从怀里,摸出了一本薄皮书本来。
小木匠低头瞧去,但见那封面上,有人用狂草书写五个字,因为太过于潦草了,小木匠只认识两个字。
一个字是子,一个字是天。
子天啥?
屈孟虎微微一笑,有些得意地说道:这册手抄本,便是《墨子天机篇。
听到这名字,小木匠的呼吸一下子就急促起来:真的有墨子天机篇?
屈孟虎说道:那是当然,不过这里面讲的,并非是什么修行之法,而是墨子,或者说继承他学说的后人,对于天地至理的运转,以及对于法阵之术的理解与认知。这里面的许多至理,颇为深奥,我偷空瞧了一眼,起初觉得艰涩,就好像是那一团乱麻,无从下手,然而后面回味,越发觉得意味深长,微言大义——有了这个,我便有信心去面对那个仇家,并且将当年灭门惨案的所有敌仇,都给抽丝剥茧,一个一个地找出来
他信心满满,小木匠听了,沉默了一会儿,对他说道:还是那句话,只要用得上我,一句话,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屈孟虎伸手,抓住了他的手臂,嘻嘻一笑:那是当然,抓壮丁的事儿,少不了你。不过咱们不是生离死别,我只是去探探路,回头还是会来找你的对了,我此番行程,比较曲折,不好带着那只肥猫,你先帮我养着,可以么?
小木匠有些为难,说好倒是好,但那肥猫凶得很,恐怕不太听我招呼。
屈孟虎却说道:无妨,那小畜生虽然生性乖张,野性留存,但也不是没有弱点,我学过驯猫的手段,在它那项圈里动了点手脚
说罢,他摸出了一根小拇指粗细的铜短笛来,递给了屈孟虎:它若不听话,你拿着哨子,吹两声长音一声短音,一次不行,就吹两次;这声音一出来,甭管那家伙是丛林小霸王,还是吃人猛虎,都得趴了窝,乖乖听你的话。
小木匠将信将疑,接过来,学着吹了两回,等屈孟虎确认无误之后,将其收起。
他又问:那它叫个啥名字?
屈孟虎想了想,说道:就叫虎皮吧。
小木匠:
第四十二章 辞别乾城
虎皮肥猫?
这是个啥狗屁名字?
小木匠心里有些疑惑,不过既然是屈孟虎养的猫,他愿叫个啥,就叫啥吧。
两人又聊了几句,随后作了告别。
临别前,屈孟虎似笑非笑,说那小畜生脾气大,而且屁事也多,但性子还是良善的,只是缺乏教育而已,你跟它好好相处,就跟降那烈马一般,一旦成了,说不定对你,还有些许好处呢。
屈孟虎去陪着刘知义,而小木匠则一人离开了镇子上,朝着吴半仙那边的草堂竹林走了去。
他很快就找到了洛富贵,问了一下,得知吴半仙果然没有回来。
那家伙不光是躲他们,而且也在躲龙武村的那帮竿军轻功士,如果是这样的话,吴半仙这家伙说不定真的有可能脚底抹油,跑别处去了。
毕竟龙武村的那帮人都是坐地虎,得罪了他们,这儿就没法待。
小木匠将当前的形势与洛富贵说出,那高个儿汉子听完,说道:现在也只有如此了,但我得去老乡那里守几天,防止张启明那帮人报复,没办法陪你走;不过没事,我倒是认识一个行船的人,正好可以搭你去渝城,他是排教出生,十分仗义,嫉恶如仇,是个信守承诺的人。
听到洛富贵说那人是排教出身,小木匠便松了一口气。
他与鲁大在西南一带到处找活,自然知晓,这排教又称簰教,分作沙排和竹排两支,排教的人大家称为排客子或沙排客排骨佬。
它是中国古老道教中正一道的一个支派,是以社会底层平民为核心自发组成的教派。
排教教义的核心是嫉恶如仇,扶危尽力,以法为本,不负师承。他们活跃在湘西大山,黔东南与黔北乃至川东都有分支,这些人伐木换米,把树木扎成大排,漂放于江水之中,顺江而下,卖木交易,有时还会顺长江而下,直至洞庭湖,都有踪影。
排教的始祖,是那唐朝时的法师陈四龙,传说他祖籍湘阴,非僧非道,法术自成一家,为人行侠仗义,因为有感于排工们生活的艰辛困苦朝不保夕,从而发下宏愿,在有生之年治理洞庭水路,清除礁石斩杀水怪,并且教导排工们在用竹篾黄藤绑着原木的木排上摆上大鼓按上橹,在放排时打鼓助威,以祛邪祟,并且用橹来引导方向,久而久之,兼成一派。
不过经过千年变化,排教因为没有漕运系统那等稳定,早就散落各处,只有一部分比较核心之人,会遵守这等规矩。
湘西这一带的排教兄弟口碑不错,所以小木匠方才会松一口气。
两人聊完,决定不在此处耗费时间,于是小木匠去唤醒了那头不知道睡了多久的蠢肥橘猫。
这小主子睡得正香,给小木匠这般一打扰,顿时就凶相毕露。
它张牙舞爪,口中不断喵呜喵呜,表示抗议。
而且它还是个势利眼儿,瞧见屈孟虎不在旁边,越发嚣张,张开嘴,露出两颗尖尖獠牙,仿佛那小老虎一般,浑身绷着,就好像随时都要朝着小木匠给扑来。
说句实话,小木匠这些年来,也见过许多猫咪,甭说那家猫野猫,甚至是林子里的狸猫,他都瞧过。
但他真的没有瞧见这么凶的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