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都护府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李世卿

    李世卿听罢,脸皮再厚也有点微微泛红:事先没了解清楚情况,看样子,罗威他们干的确实有点不体面。

    胡飞则严厉训斥百夫长道:“混账东西!这样的事情还有脸分辩!明明是人家安西都护府的兄弟们先拦截的敌兵,战利本来就该归人家。只为斗气便向自家兄弟动手,还有没有军纪啦!尔等回营之后自己去领二十军棍!”

    -

    何光华净了净面,看着铜盆里的清水,脑海中仍然在思忖着关星辰的高深莫测。

    关星辰是先帝那一代留到现在为数不多的名将。戍边三十多年,功勋赫赫。不知有多少朝中大将,见了他都要毕恭毕敬的喊声关老师。

    关星辰手中掌握着安西、北庭、单于三大都护府的边塞大军,势力绝对不可小视。

    就以今天的战况而论,用六万步兵在平原上对抗五万骑兵,杀得血流成河仍能苦苦支撑、半步不退,仅凭这样高昂的战意,就不是一般军队可以相比的。若是把留守玉门关和阳关的其余安西军调来,或是召北庭都护府的骑兵参战,这场仗一样能打赢。

    可他为什么非要向朝廷求援呢

    难道是为了保存实力或是对何光华心中的图谋有所察觉

    天子六军,皆为亲兵。左右神策、左右武威、左右屯卫,由三位大统领分别执掌,每个统领之下又管辖着左右将军。而现在,六军已经大半都落入了何光华之手。

    武威军是何光华的嫡系部队,自不必说。

    屯卫军兵力最强,多达十五万人。虽说他们战力平平,但其统领刘一传凡事都以何光华马首是瞻。加上左屯卫将军何彪还是何光华的亲侄儿,也是完全可以信得过的力量。

    至于神策军,则更不一般。此军长期驻守京畿要地,除了皇宫大内的御林军之外,就数神策军的兵员素质最高、待遇装备最好。只可惜神策军大统领胡云天同样是三朝老将,八十岁的高龄,资历比关星辰还厚。

    这老家伙可谓是油盐不进,谁的帐也不买,就连何光华也是无可奈何。不过所幸的是,胡云天已经老到连路都走不利索了,只等他两腿一蹬,神策军也是手到擒来。

    唯独令何光华顾忌的,就是远在边塞的六大都护府:安西、北庭、单于、安北、安东、安南。

    自太宗皇帝横扫天下之后,番邦诸国尽皆臣服,尊“天可汗”。为保持边疆稳定,历代天子都非常重视都护府的力量,抚以重兵名将,始终保持着五十万上下的兵员规模,占了帝国大半的军力。

    二十年前,晋王密谋造反。一夜之间,豫、渭、章、并四州二十一郡参与叛乱。叛军围困皇城长达三个月之久,宫里光是饿死的太监嫔婢就超过八百人。

    神策军被当时投靠晋王的屯卫军挡在紫金关外,无法救援;武威军前任大统领徐朗被秘密刺杀,全军群龙无首。眼看着乱党就要得逞之际,安西都护府的“铁甲健卒”、安北都护府的“阴山飞骑”、安东都护府的“磐石营”,三支精锐大军千里驰援,及时赶到。

    勤王大军爆发出惊人战力,短短数日就摧枯拉朽般击溃叛军。尤其是关星辰率领的安西都护府铁甲健卒,以区区三万兵力,竟将十几万屯卫军压制的无法动弹。

    大唐王朝终于幸运的避免了一次内部分崩离析的危机,从此,都护府“外镇番邦、内靖朝堂”的美名也传扬天下。

    只要有他们在,何光华绝不敢轻举妄动。

    参军蒯印的声音打断了何光华的思绪。他抬起头,接过蒯印呈上的一封密札,拆开看了两遍,又随手递给蒯印。

    蒯印也迅速浏览了一下密札的内容,抬起头,满脸兴奋:“大帅,时机到了!”

    何光华微微颔首,道:“传令下去,大军无需休整,即刻班师回朝!”

    -

    罗威高昂着大头,阔步走过来:“大人,弟兄们没给您丢脸!”




第三章 武威回师
    看着突厥公主害羞的躲回车中,李世卿与胡飞二人面面相觑。

    胡飞使劲埋怨李世卿太不会说话,搞得人家鹰扬公主殿下多尴尬。李世卿却是不以为然,总觉得这个阿思佳有些不寻常,好像是藏着什么秘密又或者在故意闪躲着什么。

    罗威和瞿白枫没有参与他俩的话题,而是带着众手下清查其他几辆车中的财物,准备把整个俘虏车队都接收过来。

    李世卿对此并不同意。他只是让罗威等人把值钱的东西留下,至于公主、婢女和侍卫则一股脑的送给武威军。

    “公主最值钱!”罗威嚷嚷道。

    “你懂个屁!”李世卿懒洋洋的说:“你又不娶她,能值什么钱留下来反而还浪费粮食。”

    胡飞也觉得奇怪,毕竟是俘虏了突厥皇族,这样一件大功劳李世卿为什么不要呢

    李世卿贼特兮兮的说,他听说过这位阿思佳公主,她可是突厥大汗阿史那默辛的掌上明珠,谁留着谁烫手。

    没准儿哪天吃了败仗被突厥俘虏了,有人翻起此事,说当初鹰扬公主是被他抓住的,那自己非得被人家给活剐了不成。

    再说,抓一个公主,论起军功对他来说也算不上有多大,还是应该以一千两银子的价格卖给胡飞。

    胡飞可没有李世卿那么多弯弯绕的心思,同时也确实挺想把阿思佳带走。不过,他又觉得为此掏一千两银子实在是肉疼,所以磨磨唧唧的跟李世卿讨价还价。

    正说话间,一个传令兵飞马赶来,高声通报:“何大统领有令,武威军全军集结,星夜回师!”

    两人本来已经都把价格砍到六百两了,李世卿一听到这个命令,立马又把价格调回到一千两,胡飞差点气的吐血。可他无奈要急着归队,只好被李世卿狠狠宰了一票,以君子协定的方式应承下了这笔巨债。

    “小狗儿,你戍边劳苦,千万保重。”胡飞临走前叮嘱道。

    李世卿则漫不经心的朝他扬扬手:“胡子,你也一样。遇着事留点心眼儿,多和书虫商量着办。”

    -

    大唐承业二十年秋,大将军何光华率领武威军,援助安西都护府抵御突厥进犯。

    唐军在玉门关外的提津川平原会战中大获全胜,斩首突厥两万余级,俘虏近八千人,其中包括了鹰扬公主阿思佳在内的十几位特勤、别克、帕夏等突厥贵族官员。

    然而,胜利的捷报尚未传回,朝中就先传出噩耗——太子太傅兼尚书令韩如柏病逝了。

    韩如柏为官清正、刚直不阿,从县衙小小的书吏做起,历任县令、州长史、刺史,再到御史中丞、侍中、尚书左仆射,最后升任正一品的太子太傅兼尚书令,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一步步自地方小衙走进了大唐帝国的权力中枢。

    他在世时,可谓是朝廷的中流砥柱,稳定着文武两大官僚系统之间微妙的关系。

    自立国至今近两百年的时间里,帝国战事频仍,几乎没有多少天安生日子。

    边疆强敌环伺、诸国林立,反叛、侵扰、进犯此起彼伏。所以,从战火中走过来的大唐国武风极盛,军人的地位也极高,历代都不乏拥兵自重的功勋大将。

    而另一个方面,大一统的环境也为国家带来了无限的繁荣。疆界广阔、人民众多、物产丰饶,通商贸易欣欣向荣。经济的发达促进了文化的兴盛,无论是近在庙堂还是远在山林,代代都是名士辈出。

    这样一来,以读书人为主的文官官僚集团也同样发展的庞大而强势。

    自古冰炭不同炉,豪迈疏阔的武将们看不惯文官的酸腐,崇文重礼的士子们也瞧不起军头的粗鄙。平常倒还好,可以老死不相往来。然而到了议论朝廷大政方针的时候,双方不吵架简直是不道德的。

    武将如果吵不赢,总是习惯性的摸摸腰,恨不得抽出剑来捅对方几下;文官如果吵不赢,就整天琢磨着,怎么给皇帝打个小报告,让陛下拿剑捅对方几下。

    如此一来,朝堂上明争暗斗的事情自然就少不了。

    军方以何光华为首,每每喜欢干预政务;文官集团则是由中书令柳诗名带头,总是希望能插手戎机,以文治军。

    二十年前,帝都发生晋王叛乱,先帝在战乱中身负重伤,最后不治而亡。

    由于其唯一的皇子尚在襁褓之中,时任尚书左仆射的韩如柏,在关星辰等三位大都护的支持下,拥戴先帝的胞弟鲁王即位,并与鲁王在百官面前定下祭天血盟,约定立先帝遗孤为皇太子,待鲁王龙驭宾天后,仍将帝位还于先帝一脉。

    鲁王李坤,也就是当今的万岁,在登基前就是出了名的逍遥王爷,整日里斗鸡跑马、打猎饮宴,坚决不涉朝堂之事,活的洒脱自在。没想到四十多岁的年纪,竟被人莫名其妙的架上了金龙宝座。

    为了皇家的体面,李坤继位后收敛了很多,不再像以前那样放荡不羁。但是,朝政方面仍然能躲就躲,统统交给韩如柏去处置。只有遇到实在躲不过的大事情,才会出面召集群臣商议。

    他虽然算不上是明君,但也绝不是“整日瞎胡搞、过把瘾就死”的昏君,颇有一种“我就是值个班,时间一到立马退休”的应付感。

    韩如柏在朝中威望极高。无论是何光华还是柳诗名,都被他收拾的服服帖帖,基本上保持着你不惹我我也绝不主动咬你的和平状态。

    文武内斗的状况得到明显控制,朝野间便呈现出一派政通人和、百事俱兴的景象。一切都仿佛那么令人满意,并且永远都会持续下去。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长期的殚精竭虑最终还是压垮了这位朝廷柱石。韩如柏卧病在床三个月,仍然笔耕不辍、政务不荒,最后一口血喷在公文绢帛上,与世长辞了。

    太傅大人的死讯,一下子震惊了文武百官。悲痛者有之,窃喜者亦有之,但更多的人是惶惶不安。帝都长安每一个高墙大院的后面,都有隐秘的议论声音:“接下来怕是要变天了吧……”

    果不其然,大家的担忧很快就应验了。

    韩如柏辞世的第七天傍晚,本应该还在千里之外,正与突厥作战的武威军三万铁骑,竟然事先毫无征兆的现身在帝都城西。

    -

    武威



第四章 其罪难治
    阿思佳站在武威军阵营后方的小丘上,眺望着不远处的帝都。

    这座庞大的都城,仿佛一只来自上古时期的洪荒巨兽,静静俯卧在渭河平原。两道湍流大河一远一近,拱卫在它的身旁。

    傍晚柔和的阳光自阿思佳身后涌来,映照在近十丈高的巨大城墙上,将这面绵延十几里的青灰墙体,渲染成暖暖的橘红色。

    比城墙还高的建筑物,在城中鳞次栉比、层层叠叠,无声的彰显着世间繁华。

    这便是“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的壮阔之城,这便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帝国中枢。

    千百年来,这座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曾经入过多少帝王英雄的梦境;这里发生过无数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故事,又不知有多少传送到了万里之外的异域邦国,成为了孩童们朝思暮想的圣地。

    看着它,阿思佳有些入神了。

    胡飞趁着大将军进城,偷空跑来探望阿思佳。因为有他的特别关照,看押战俘的士兵们,都不怎么为难这位突厥公主。只要不是逃跑,基本上不会限制她的行动自由。

    胡飞轻轻走到阿思佳身旁,也默默的望了一会儿眼前的巨城,转头问道:“殿下是头一次见到帝都吧”

    阿思佳仍然凝视着眼前的宏伟景象:“不,这是我第二次到这里,也算是故地重游。”

    胡飞很吃惊:“第二次殿下之前来过”

    阿思佳没有回答他,仿佛已经沉浸在了遥远的回忆之中。

    胡飞看着阿思佳轮廓分明的侧影,被她娇美艳丽的容颜搅得有些心绪不宁,暗暗自忖:这位公主真是天生丽质,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那么完美无暇。

    阿思佳察觉到胡飞正盯着自己发呆,也转身问道:“胡将军,你猜我现在在想什么”

    胡飞闻言清醒过来,赶忙回应:“啊在想什么”

    阿思佳冲胡飞调皮一笑,说:“我在想,一会儿两边打起来的时候,我究竟是该选择逃跑呢还是该留在原地不动”

    胡飞尴尬的笑笑:“殿下说的什么意思,在下听不太明白。”

    阿思佳没有放过他,指着前面的武威军道:“你们来到这里,既不安营扎寨,也不下马歇息,竟然摆出了一个鱼鳞阵。大将位于阵形后部,主要兵力则在中央集结,分作若干鱼鳞状的小方阵,一层压一层,按梯次配置。阵型正中的前端部分,形状微凸、布置密实,是大军突击主力所在。若是我没有记错,这应该是典型的进攻阵形。”

    胡飞用咳嗽掩饰着尴尬:“咳咳……殿下真是见识高明,在下佩服。”

    阿思佳笑道:“胡将军,请你告诉我,为何我会有这样的错觉:看你们的架势,好像面对的这个地方,并非唐国的都城,反倒像是我突厥大汗所在的黄金牙帐”

    听着鹰扬公主这番奚落,胡飞一时间竟然无言以对——这脸实在是打的啪啪响,可他又真的是偏偏无法解释。

    远征西域的武威军,连战场都来不及打扫,便急急忙忙的班师回朝。一路上潜踪匿行快马加鞭,有意避开了沿途所有城池和驿站,就这么忽然之间列阵于帝都西门外。

    看看对面的右神策军,好像是惊得炸了毛的兔子一般,上蹿下跳如临大敌。帝都各处的箭楼刁斗鼓号齐鸣;城墙上更是旌旗纷乱人影闪动。

    现在,除了挡在西面三座城门外的六千神策骑兵,帝都西南角和西北角附近,也隐隐约约听到了马蹄声。用膝盖想想也知道,这应该是其他的神策军正在向此处包抄合围。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还没有打起来,真的是对方难能可贵的克制了。

    何光华只在临走的时候,向大家简单交待了几句。说是太傅韩如柏可能是遭到奸佞小人的毒害,而陛下随时有危,所以他要入城去调查真相,戡平朝廷祸乱。若是右神策军敢有异动,众将可听从参军蒯印的号令,立即放手反击,夺门入城。

    胡飞觉得,这个命令实在是很扯淡。

    异动什么算是异动右神策军对我们发动袭击还是我军被右神策军围困

    夺门就凭这三万骑兵,任何攻城器械都没有准备好,怎么去夺帝都的城门再有,进攻受阻时该咋办是全部战死,还是罢兵撤退

    这个乱七八糟的命令,竟然出自身经百战的何大将军之口,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

    他组织了一下语言,令接下来的话尽量显得合理些:“殿下你误会了。我军接报,朝中有重臣辞世,统领大人担心一些宵小之辈会趁机扰乱,故而采取有备无患的策略。请殿下放心,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在下都会力保你的安全。”

    阿思佳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哦,原来是这样啊,那就好……对了,胡将军,我有个秘密想告诉你,你能替我保密吗”
12345...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