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快穿之专业打脸指南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凤栖桐

    再有,没有他在府城住着,却让父母在乡下受苦的道理,与其离的远让大房利用这件事情败坏他的名声,倒不如把这二位接到府城去,守着近了,只要好生看着,他们也作不出什么夭来。

    萧元和安宁商量着安顿老人的事情,他就又想到了柳家。

    “你要不要想办法把柳家的人接过来”

    萧元问安宁。

    安宁摇头“不必了,去年咱们流放的时候柳家都没人露面,我还接他们做什么,再者,我亲爹早就去了,如今是后娘和弟弟当家,他们对我也没什么情谊,我又何必去管他们死活。”

    说起来,安宁那位后妈也挺极品的,她的兄弟也不是什么好的,安宁才不管他们死活呢。

    要是柳御史还活着的话,安宁说不定还要提前想办法把柳御史给弄了来,免的他被朝庭清算,可柳御史早死了,剩下的那些人对安宁从来没有好过,安宁也就不去自寻烦恼。

    “如此,倒也省了事。”

    萧元才说完这事,就听到有人来报说是老爷子和老太太来了。

    萧元和安宁赶紧整了衣衫出去迎接。

    老爷子和老太太是坐着马车过来的,马车停在大门口,他们下了车,抬头看看建的还算是不错的宅子,脸上才有了丝笑模样。

    当他们看到萧元和安宁的时候,差点就不敢认了。

    萧元和安宁的变化太大了。

    早先在村子里的时候他们都没注意过,再加上经常也不见面,倒是没发现,可今天这一看,才发现萧元再不像是早先那么唯唯诺诺,而安宁也不像在平国公府的时候那样隐形人一般。

    这夫妻俩身上气势十足,让人一瞧就觉得必是人中龙凤的那一类。

    老爷子有些晃惚,他看了好半天才道“行了,都进去吧。”

    萧元笑着引着老爷子和老太太进了门,一边走一边道“儿子在府城也给大哥他们准备了一个院子,您二老若是想在儿子这里住下也成,要是住不惯,愿意跟大哥住也是行的。”

    老爷子一听给老大也准备了宅子,脸色也和缓了很多“你有心了。”

    老太太拽了拽老爷子的衣袖,又开口对萧元道“我们和你大哥一块住,你每个月给多少月银”

    萧元步子一顿,回头一脸受伤的看着老太太“老太太,您的意思是想让我养大哥一家吗”

    老太太点头“这不是应该的吗。”




第九八七章 乱世尊荣55
    老爷子点了点头“之前你们在国公府里住着,你大哥不也没嫌弃你们吗,不也养了你们很多年吗”

    萧元笑了笑“您说的对,之前的确是我大哥养着我们的,那我们跟您有什么关系啊您这当爹的可真够行的啊。”

    老爷子瞬间叫萧元这话臊的脸都红了。

    老爷子是老国公,萧元是他的嫡子,萧元在国公府住着,可不是大房养着的,是他这个老子养的。

    早先萧元两口子也是想分家出去过的,可老爷子不让,说什么父母在不分家,倒是让三房一家子受了多少年的委屈。

    而现在他竟然好意思提萧元之前是大房养的,又被萧元给嘲讽了,他真的差点恼羞成怒。

    “你就说你愿意吗”

    萧元停下步子“那您是要跟大哥住着了”

    老爷子点头“自然的。”

    萧元都没让老爷子再往前走“来人,送老爷子和老太太去西街。”

    萧元给大房那边准备的宅子就在西街,他说送到西街,就是说送到那边的宅子去。

    立时就有人过来连拉带拽的把老头老太太给又弄到马车上了。

    安宁就笑着点了几个下人让跟过去伺侯。

    萧瑾低声问萧元“这俩老的要如何总不能让他们这么闹腾吧,闹出乱子来,难免影响三哥你的。”

    萧元神色平静“他们来了还想闹出什么来凭老大脸大还是凭他是个怂包软货进了西街的宅子,一应事务都有管家管着,伺侯的下人都是你三嫂精挑细选的,领月钱都要从你三嫂这边领,你说他们忠心的是谁老大和老爷子他们只要进去了,就别想有自由,他们吃穿用度我都让人送过去,只是他们甭想出门,他们还想闹出什么来真想闹事,只怕不等他们行动,那些个下人就先拦了。”

    萧瑾愣了一下,他再看萧元,这才想到萧元早就不是国公府里那位受气的三爷,而是智珠在握的一方枭雄。

    “是我多想了。”

    萧瑾笑了笑“如此安排再好不过,省的有人拿老爷子来要胁咱们,也省的他们在乡下惹祸。”

    萧元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就注定了老爷子和另外三房以后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老爷子不是让萧元养大房他们吗,那萧元就养,至于怎么养,萧元说了算,他会把那些人当成猪去养,如果老实听话,就由着他们当废物,吃了睡睡了吃,要是不老实了,什么时候拿他们开刀,都是萧元一句话的事。

    萧瑾回到自己家的时候,想到萧元对于老爷子他们的安排,还感觉一阵后怕。

    他就想,要是他哪日不老实,他三哥指不定要怎么对付他呢。

    不过,萧瑾后头也不那么害怕了。

    毕竟,他是很听话的好孩子,三哥不让做的,他是绝对不去做的。

    把老爷子和老太太安顿好了,隔了几天,大房二房和五房也来了府城,安宁安排了人,直接把这三家送到西街的宅子去了。

    然后,安宁就派人把守,前门后门都放了人,二十四小时轮流值班,保证里边的人出不来,外头的人进不去。

    把这些事情都安排妥当了,萧元才开始将一些还没有归心的地方收拢了。

    他带兵征战了有一个来月,约于是把整个南夷府掌控住了。

    等到南夷府收复完了,萧元就没有再外征战,他开始处理政事,外头去收复别的府城的事情,都交给萧瑾、萧令和董大几个。

    一直到了深秋,萧元的领地扩张了不少。

    除了南夷府,他将紧挨着南夷府的西凤府以及宁阳府都给控制住了。

    西凤府和宁阳府面积也很大,虽然治下百姓不多,但是土地还算是肥沃,且资源也很丰富,而且,西凤府和宁阳府还有矿山。

    那些矿山并没有被开发利用,也没有什么人知道。

    还是安宁悄悄的去了一次看出来的。

    西凤府有煤矿,宁阳府有铁矿,而且铁矿储量很丰富。

    想要造反,那必须得有武器,造武器就需要铁,如今安宁在宁阳府找到了铁矿,也算是解了燃煤之急。

    萧元亲自带着人去了宁阳府一趟,寻了一些矿工挖矿,就在当地挖出铁矿之后直接炼铁制造兵器。

    西凤府那边的煤矿也挖出了很多。

    煤挖出来要制焦炭用来炼铁,这下子倒是真齐全了。

    萧元在大练兵,安宁则是带着人走访了好些农户,然后又拿出了好些粮种来,教大家来种植。

    因为萧元在南夷这边威名赫赫,老百姓也都怕他,安宁又是他的夫人,安宁说让大家种这样的种子,就没什么人敢反抗。

    于是,这一年,好些人家都种了安宁给的粮种。

    这些粮种有稻子也有小麦,还有一些豆子之类的,都是安宁培育的好的粮种。

    除了粮种,安宁还制作了一些简易版的营养液让农户喷在田间。

    大家不知道为什么去喷这些东西,但是,如今南夷府几乎是军管的,那些大头兵都下乡宣传了,说让大伙喷,就没人敢不喷的。

    安宁和萧元在忙,萧茵也在忙。

    萧元给她找了好几个书生,萧茵就忙着编故事。

    萧元想让景庆帝在她的笔下变成昏君暴君,那萧茵就得把景庆帝往残暴了弄。

    这个萧茵挺在行的,她让那些书生照着她的意思写。

    至于怎么写

    当然是怎么玄幻怎么来。

    萧茵的笔下,李贵妃是修行多年的山精野怪,为了能够早日得道成仙,就夺舍了一位李姓女子的身子,仗着那个女子美貌进了宫,在后宫祸害了好多嫔妃,又夺得了景庆帝的喜爱,仗着得宠几进谗言,杀了朝中多少忠臣良将。

    她伴在景庆帝身边,就是为了吸取景庆帝身上的龙气,以及祸害天下,好得了这大齐朝余后几百年的气运。

    景庆帝被李贵妃迷惑,干了很多天怒人怨的事情。

    比如说他弄了很多酷刑,毒杀了好多大臣,还将温良贤德的德妃给残忍的杀害。

    在萧茵的描述中,景庆帝和李贵妃干出来的事情简直就不是人干的。

    就比如说后宫一位嫔妃得罪了李贵妃,李贵妃就把那个嫔妃的手脚都砍了,眼睛挖了,舌头割了,将人泡在酒坛子里。

    还有景庆帝和李贵妃上街,李贵妃看到孕妇就和景庆帝打赌,赌孕妇肚子里的是男孩还是女孩。

    景庆帝说是男孩,李贵妃偏说是女孩,两个人谁也不让步,然后景庆帝就让人把那个孕妇给抓了过来,当场把孕妇的肚子剖开检查看看肚子里的到底是男是女等。

    诸如此类的事情数不胜数。

    萧茵编好了这些故事,萧英就拿了去让茶楼酒楼里的说书先生讲给大家听。

    南夷这地界真是天高皇帝远的,京城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伙是真的不太明白。

    再加上萧茵编的那些事情讲的特别详细,就跟亲历的一样,让人很容易就相信,没有多长时间,南夷府多少百姓开始暗地里骂景庆帝和李贵妃。

    当大伙对于景庆帝痛恨不忆的时候,萧茵又开始给南夷府的百姓洗脑,告诉大家萧元是天上的星宿,不忍看大伙受苦受难,特意下凡来救大家的。

    而安宁则是天上神女下凡,她亲手培育了高产的水稻和小麦,又无偿的拿出来让大家种植,还讨来天上神水灌溉田地,就是希望百姓能够吃得饱饭。

    萧茵这些宣传都是暗地里进行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家的思维,慢慢的让南夷府的百姓认可萧元和安宁。



第九八八章 乱世尊荣56
    萧茵散布出去的关于景庆帝和李贵妃的二三事经由南夷府一路向北传播,传播速度竟然惊人的快。

    也是因为各种流言传播,在入了冬之后,南夷这边迎来一波又一波的流民。

    这些流民中有好多都是盐城以及周围地方的遭了难的百姓。

    他们真的无处可去。

    粮食没有,盐也没有,各种生活物资极度短缺,为了活命只能四处流浪讨饭,在讨饭的过程中,听说了南夷这边治理的很好,就随着人潮赶了来。

    因为流民潮的到来,萧元和安宁的事情就多了很多。

    流民来了,需要有住的地方,还需要吃饭,这些都要安排。

    还有,这些流民也需要登记造册,这也是个大工程。

    萧元把管理流民的事情交给广宁侯府的大爷袁维,让萧松和萧英从旁辅助,顺便跟着袁维学习。

    他要求将这些流民的基本情况都要打问清楚,家乡是哪的,家中几口人,都做过什么,有何特长之类的。

    如果读过书的,可以安排他们教学或者做帐房,或者在衙门中做文书。

    要是工匠的话,也可以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

    要是农人,就要给他们分些田产和优质粮种,让他们可以安家落户。

    要是身强体壮的,也可以从军之类的。

    因为来的流民特别多,这些流民都是身无衡产的,需要府衙救济,但是南夷府这边存粮也不多,萧元就派了船队去南洋运粮。

    南洋的很多地方土地十分肥沃,那里一年四季都如夏天一般,粮食可以一年两熟甚至于三熟,他们的粮食是十分丰足的。

    萧元这边拿出自己烧的瓷器以及织的布料就能换得很多粮食。

    除此之外,萧元还在南夷这边建了很多的作坊,他鼓励工匠们要有研究精神,努力的钻研新鲜的事物。

    萧元还经常去那些窖口和作坊看看,顺便不经意的提点那些工匠们几句。

    到了深冬的时候,就有烧窑的工匠烧出了简易版的水泥,又经过改良,就弄出了很现代很接近的水泥成品。

    萧元得知这件事情带着萧青过去看过,对那个工匠十分赞赏,还奖励了他一百两银子。

    这一百两银子让各处的工匠更是拼命的干活研究,都想要研究出好东西来得到奖励。

    萧茵到了冬天就不怎么喜欢出门了。

    南夷的冬天是很阴冷的,她不愿意在外头多呆,每天呆在屋里看书练字或者跟随安宁学习。

    她在家里呆了一段时间静极思动,这天想要出去走走,结果出去转了一圈差点没吓死。

    府城的路竟然都变了。

    一条条的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

    萧茵使劲的拧了自己的脸蛋一下,发现自己没有在做梦,就一溜烟的跑了回去。

    正好一艘去南洋运粮的船归来,安宁正在和船长说话,打问一些南洋的情况,萧茵猛不丁的跑进屋里,安宁把账册收了,笑着对船长道“行了,我都知道了,你先带人去休息,下次出海的时候,给你些好东西运到南洋。”

    “好。”

    船长起身行礼告辞。

    等船长走了,萧茵才走到安宁身边,抱着安宁的胳膊撒娇“娘,你知道吗,刚才我出去好悬没吓死。”

    安宁笑着拧了拧萧茵的鼻子“怎么了”
1...350351352353354...3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