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快穿之专业打脸指南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凤栖桐

    萧茵看到赵氏拍打萧惠,登时又哭了一声。

    赵氏真是差点没给气昏过去。

    惠氏实在忍不住了,悄悄的起身出了灵堂找没人的地方先笑一场。

    她笑过之后,就去找了安宁。

    安宁才刚把客人打发走,这会儿正躲在暖和的屋子里喝茶水吃点心呢。

    看到惠氏过来,她赶紧招呼“赶紧过来坐,灵堂里冷的跟冰窑似的,你没冻坏吧,快烤烤火。”

    惠氏坐下,有丫头给她拿了个毯子盖在腿上。

    惠氏笑了笑,捧了一盏热茶喝了两口,安宁递过还带着热乎气的点心“吃点垫巴一下。”

    惠氏接过来就啃。

    吃了两块点心,惠氏也觉得舒坦了一点,她就笑道“三嫂,你家那五个姑娘是真机灵啊,哎哟,你不知道刚才差点没把我笑死,大嫂子那张脸都快不能看了。”

    安宁给惠氏添了些茶“小孩子胡闹呢,你也不知道管管。”

    惠氏两手一摊“我可管不了,一个个的小人精似的,我哪敢管啊,除了你啊,也没人能管了。”

    安宁笑着摇头“罢,孩子们这几日也累的狠,让她们哭一哭,全当发泄了,要不然,好些事情闷在心里要闷出病的。”

    “可不就是么。”

    惠氏说起赵氏来,也是一脸的鄙夷。

    “大房倒是打的好主意呢,连口好棺材都不肯给买,让他们办丧事,他们就哭穷,如今三哥把丧事接管过来,这一应的事务都是你打点的,花的钱也都是你们出的,她有多大脸认为礼金该给她啊,凭的什么”

    惠氏说起赵氏来,那也是停不下的“来祭拜的这些人哪一个是冲着大房来的南夷三府谁认得他们是谁还不都是冲着你和三哥来的么,将来谁家有个什么事情,你和三哥不得还礼啊,哦,好处都让他们得了,然后你们还得给他们补窟窿,凭什么谁欠她的”

    灵堂上,萧惠让赵氏又掐又打的,她又不敢动,眼里泪水一个劲的流。

    可萧惠没有安宁家的五个姑娘机灵,根本不敢像萧茵她们那样放开声的哭。

    于是,赵氏越是这样,萧荟几个哭的越大声,越是使劲挤兑赵氏。

    赵氏实在受不住了,两眼一翻直接就来个装昏。

    灵堂上就又是一片混乱。

    几个小丫头赶紧跑过来找安宁汇报,安宁过去看了两眼“大嫂子只怕是冻着了,赶紧抬屋里暖和一会儿,叫人去厨房弄点姜汤水灌下去。”

    安宁吩咐完就走,赵氏气的脸色铁青。

    后头两天的时间,安宁就让家里的孩子轮换着过来。

    灵堂上那么冷,谁耐烦在这里呆着啊,谁家的孩子谁心疼,反正她不是那种为了名声就可着孩子往死里使唤的。

    再者,老太太也没对孩子们行下什么好,如今也就甭指望孩子们真心实意的为她守灵。

    老太太这场丧事办的表面看着风光,内里却还是混乱不堪的。

    好容易把老太太发丧了,众人在看着老太太安葬之后,脱了孝在门前拜过,老太爷那里就闹了起来。

    他就在门口闹着,非得跟萧元或者萧瑾回去,说什么都不在西街这边住着了。

    老太爷是真给吓坏了。

    他也看出了萧珏骨子里的凉薄和不孝。

    他怕也跟老太太那样临死都没人管。

    想着老太太去世之后身上的血污,老太爷都怕的不行,老太太死的时候不知道有多遭罪呢,她肯定也喊叫来着,可愣是没人听到。

    老大两口子或者听到了不管,老二两口子离的远,老五醉的什么似的,老太太有三个儿子守在身边都能落得个这样的下场,到了老太爷那里,能比老太太强到哪儿去呢

    另外,老太爷还有一层顾虑。

    那就是老大两口子现在手里还捏着些钱的,还是有些家底的,反正是足够吃喝的。

    可他们也没个活干,也挣不来钱,一日日的坐吃山空,早晚有吃垮的一天,到了那个时候,老太爷的日子只怕更加难过。

    可萧元就不一样了。

    他现在风光着呢,整个府城都要听他的。

    而且,萧元和安宁表面上看着挺冷淡的,可其实这俩孩子心是热乎的,反正老太爷知道,只要他过去了,这两口子就不可能不管他。

    一面是跟着不定落个什么下场的老大,一边是只要跟过去就肯定能享福的老三,老太爷又不傻,总是知道该怎么选择的。

    老太爷闹腾的太厉害,萧元也不能就任由他这么折腾下去啊。

    他看了看安宁,叹了一声道“老太爷,我那府里成天的人来人往没个清静的时候,你过去了也安生不得,倒不如在离我那里不远的地方给你弄个小院住着,我再拨几个下人过去伺侯,您又清静又自在,在自己家里,把门一关想做什么不成。”

    萧元都说到这个地步了,老太爷要是还闹腾,他难免就要恼了。

    老太爷见好也就收了。

    “这倒也是成的,那你赶紧让人收拾了,我今天就要搬过去。”

    萧元就叫了管事的赶紧去收拾房子,另外再派马车来带老太爷搬家。

    老太爷要搬走了,萧珏却不乐意了。

    他跪在地上抱着老太爷的腿哭的那叫一个痛。

    “老太爷啊,你对儿子有啥不乐意的你就说,可千万别这么着啊,你三个儿子都在,没有让侄子养的道理,你你这一走,你就是臊我们的脸啊,你不能走啊。”

    萧珏可不愿意让老太爷走。

    只要老太爷在西街这边住着一天,萧元就得管他们一天。

    就算萧元对外说是老太爷的侄子,可是,到底怎么着的大家心里都有数,萧元也不可能狠下心来由着老太爷死都不管吧,他就算是再不待见这些人,那也得管着大伙吃喝。

    可老太爷一走就不成了。

    萧元养着爹娘叔婶成,没有养兄弟的道理。

    老太爷前脚一走,说不得萧元后脚就能让他们无家可归了。




第一千零八章 乱世尊荣76
    萧元给老太太办丧事的时候,南夷这边派的先头部队已经到了越川府。

    这些人扮作小商小贩什么的很容易就进了越川府城。

    他们散落在府城里开始造出各种谣言来。

    并且,还悄悄的给和他们接触过的人洗脑。

    就比如说王三扮的一个货郎,他走街串巷的卖货,他带的货价钱便宜一点,质量也好,自然就有好些人跟他买。

    另外,王三还带了一些盐,也在私底下卖给府城的百姓。

    有一些人家跟王三买盐的时候,王三就故作惊讶的说“你们怎么这么缺盐啊不对啊,我这盐是从南夷那边弄来的,我在那边可是听说了,南夷府的三爷知道越川这里缺盐,可是运了好几大车的盐过来的,说是见越川府百姓生活艰难,这些盐就卖个低价,全当积德了,怎么你们这里的盐价还是这么高啊”

    他前脚这么说了,后脚他的同伴就跟那些人说“我跟你们说啊,越川府的这些个官员富商忒不是个玩意了,南夷那边运来的平价盐一进越川就叫他们给劫了,你说他们要是劫了平价卖给百姓也行啊,可他们却弄到自己的私库里,一点点的往外卖,卖的价钱还高着呢,这越川府的盐就是让他们抬起来的,我们从平阳那边过来,平阳府的盐价可是低的多呢,而且人家官府还发粮来着,你们这边啧啧,这叫人怎么活啊。”

    还有的跟百姓说“这样的官府不反了还待何时,我告诉你们,我二姨家的大表嫂的表妹夫的邻居家的妹妹就在知府家当丫头,她偷听到知府和那些富商们说以后还要涨价呢,不单是盐,还有粮食,不管是哪个地方运来的粮食他们都会拦了送到自己的私库里,然后再高价卖给你们,他们这是不想让你们活了。”

    还有的跟百姓说南夷的日子过的有多好。

    “哎呀,你们可不知道,南夷的盐便宜着呢,一个铜板就有好大一堆,足够我们吃半个月一个月了,我们家那婆娘啊,就是看着盐便宜,做饭的时候可着劲的放盐,真是咸死我了,还有啊,南夷那边修的路可好了,又平整又光滑,还特别干净,萧三爷说了,这样的路要修满整个南夷,不只府城有,底下的各县里乡里都要有,甚至于每一个村都要有至少一条大马路,我们那里税也低啊,官府让百姓干活都会给钱的,你瞧我这脸,瞧见了没有,早先比你可瘦的多了,自从萧三爷当政之后,哎哟我每天吃的饱饱的,这才养了几个月就养的这么胖了,我家婆娘还嫌弃我,催着我减肥呢。”

    “你们可不知道,我们南夷现在胖子可多了,好些人家的婆娘都胖的跟个球似的,一个个的直嚷着要减肥,要瘦下来,可吃的太好啊,没办法,今儿硬是饿一天,明儿看到好吃的就又可着劲的吃了。”

    这一个个说的越川府的百姓都是羡慕嫉妒恨了。

    好些人私底下就开始琢磨了,怎么萧三爷不在越川府啊,要是他在越川府,越川的百姓日子过的该有多好啊,他们也想吃的胖成球啊,也想有那净嚷嚷着减肥的婆娘,也想走一走平整又光滑的大马路。

    萧元这些水军撒出去,没有多长时间,就搞的越川府民心越发的浮动。

    这只是水军的力量,还没算狗仔呢。

    那些狗仔更是无缝不钻。

    没几天时间,什么知府后宅的二三事,哪个富商家的姨太太和谁怎么着了,什么哪个官员上青楼了,哪个官员在青楼一掷千金,还有谁和谁斗富了,反正都让他们打听出来,然后又通过水军传播出去。

    这就更引的百姓恨的咬牙切齿。

    他们都快饿死了,那些当官的却还在寻欢作乐。

    想想人家南夷的官中是怎么辛苦的,怎么为民作主的,南夷的风气有多清正,他们更是恨那些当官的。

    然后,还有水军在他们跟前念诗,什么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啊之类的诗,这些诗让百姓们又是难过又是伤心又是悲愤。

    水军们四处挑事,这一个个星星火点撒出去,过了一个月,就成了潦原大火。

    而这个时候,大部队已经悄悄的赶到了越川府附近。

    大部队和越川府这边的水军联系上了。

    这天晚上,越川府的官员和富商们还是和平常一样,吃的饱饱的,搂着通房小妾睡的死死的。

    暗地里,水军们开始活动起来。

    他们在这边已经发展了很多越川百姓加入他们。

    他们带着这些百姓到了府城粮仓,悄悄的把守门的那些兵勇给结果了,又打开粮仓快速的开始把粮食运出去,运完粮食就开始点火,除了粮仓,还有知府衙门以及几个富商家的后院也都点了火。

    火一点头,他们就开始带着人喊了起来“不得了了,失火了啊,着火了,快来救火啊,坏事了,粮仓着了,这不是要人命么,大家赶紧的,张家的后院也着火了,大伙赶紧趁乱抢点粮食吧,要不然可别想活命了。”

    大家一看粮仓都着火了,真是急的什么似的。

    粮仓要是没着火,大伙还有点希望,实在过不下去了,官府应该也会施些粥什么的。

    可粮仓里的粮食要是都烧没了,那可真就别活了。

    到了这个地步,那真是个个都红了眼啊,全都拿起武器来抢富户,抢粮仓,抢盐什么的。

    南夷的人就趁乱悄悄的开了城门。

    南夷的大部队不费吹灰之力就进了越川府城,知府那边才被人叫醒,董大已经带兵进来把整个衙门团团给围住了。

    知府一醒过来,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呢,刀就架在脖子上了。

    董大和李臣书快速的掌控了越川府,然后派人给萧元报信。

    萧元就让萧瑾和萧令整备兵马,和董大那边的人两边夹击平阳,在年前,彻底的把越川府和平阳府收归已有,他一下子就拥有了五府之地,这五府几乎是占据了江南以南的大部分地盘,除了西南边还有几个土司之外,可以说,萧元拥有了大齐南方几乎一半的土地。

    他又亲自带兵向外扩张,除了这五府之外,又占据了西南的一些领地,还劝和了几个土司归降,更是如一把锋利的尖刀一般,直指整个江南。



第一千零九章 乱世尊荣77
    萧元把半个南方占领之后,都还没来得及维稳就该过年了。

    这个年萧家过的十分忙碌。

    因着老太太过世不久,过年的时候,倒是没有大操大办,安宁只是找了好绣娘给孩子们一人添了两身新衣服,家里的姑娘们就多打了两套头面,旁的都没了。

    府里也没有挂红灯笼,也没有贴春联,这年过的素淡的紧。

    除夕的时候,萧珏去请老太爷到他那里过年,老太爷说什么都不去,一个人在小宅子里过年。

    好在那个宅子里倒是有人伺侯,不怕他无聊。

    等过了年,安宁就更加忙碌。

    她要忙着过问春种的事情,还忙着去南夷的各县各乡里田间地头上走一走,等着天气一热起来,去年种的秋稻以及小麦就该收割了。

    再有就是安宁实验种的那些红薯土豆也快收了,安宁还要准备一个庄子专种红薯土豆,顺便改良品种。

    萧元这边也忙的紧。

    他要稳定局势,还要把派出去到各地探听消息的探子传来的一些信息汇总,然后从中找出一些有用的东西来。

    再有,萧元还要跟北边的朝庭打交道。

    如今西北那边有人反了,西南也有人反,江南各地也有一些活不下去的百姓造反,大齐狼烟四起,萧元这个时候不动比动强,他给景庆帝递了请安折子,顺便跟景庆帝讨官。

    景庆帝这个时候光是对付四处的乱匪就足够头疼了,根本无力去征讨南夷,萧元递的讨官的折子向景庆帝表示了顺服,这倒是让景庆帝挺高兴的。

    在景庆帝眼中,南夷就是荒蛮之地,不值一提的地方,便是真叫人占了也没什么,关键的是,占领南夷的这个没有反朝庭的意思,愿意做朝庭的官,这便好。
1...361362363364365...3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