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自古红楼出才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晴了

    如果早个几十年穿越,也就罢了,偏偏自己穿越过来的这个时空,应该就是毕升正活蹦乱跳的时候,总不能强抢了人家的版权吧,唔王洋不由得为自己所剩不多的廉耻和节操很是沾沾自喜了一番。

    对于万彬的疑问,王老司机当然有的是理由。王洋表情十分凝重地指了指自己的脑门。想必万兄也知道王某失忆之事吧?但是不知为何,毕升这个名字,却一直在我的脑子里边,所以,我就想要找一找这个人,看看是不是他与我失落的记忆有关系。

    之前若不是万兄曾经言及,你家中在那黄州之地,也有不少的产业,王某还真不知道该委托何人去寻

    听到了王洋之言,万彬这才一脸恍然的模样,顿时拍起了胸口,一脸的英武伟烈。既然是与王兄身世相关的大事,万某一定会尽心去办,请王兄放心,最多两三个月之内,必有消息传回来。

    如此,王某多谢万兄了。王洋一脸感激涕淋地模样道。

    感激怎么能没有酒呢,有酒怎么能没有菜呢?再加上合同也已经弄出出来了,于是,两人决定大吃大喝,很嗨皮地从中午一直喝到了华灯初上。

    喝到此刻,万彬已然喝得口歪眼斜,叫嚣着要叫几个大长腿的妞过来陪酒,气的李师师那丫头片子直鼓眼珠子,最终,还是王洋把这货给送出了房门,交给了他的手下送回府去。

    回到了房间,李师师正在收拾着那一桌的残羹剩菜,看到王洋之后,赶紧过来扶住走路也有些摇晃的王洋。主人你也是,喝那么多干嘛,看您走路都快走不动了都。

    没事,今日你家主人我开心。王关哈哈一笑,坐到了榻上,接过了李师师端来的温度适中的凉茶一饮而尽道。

    主人,那个叫毕升的黄州人,跟您的身世有什么关系?李师师坐在王洋的身边,眨着那又清彻的汪汪水眸道。

    你也知道你家主人我失忆不许翻白眼。王洋瞪了一眼这个八卦的小丫头片子,清了清嗓子继续道。总之呢,那位叫毕升的人,是一位很厉害的家伙。

    他的才华能跟主人您相比吗?

    当然比不了。王洋撇了撇嘴,满脸自信与自傲地道。能够与我才华相媲美的人,这个时代没有,未来也绝对不会有。

    嗯,当然了,主人你才是最最厉害的。看到王洋那副自信得都快无法无天的样子,李师师笑得一双水眸都弯成了两眼月牙泉。

    对了主人,你能不能教一教师师学画画。看到王洋心情如此大好,李师师打蛇随棍上地道。

    你想学?王洋扭过了头来看着李师师道。

    嗯,行吗?李师师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看着王洋道。主人你画得那么好,字也写得那么好,师师很想学

    王洋打了个酒呃,不以为然地道。这当然没有问题了,不过你如果想要学习的话,那就必须认认真真的知道吗?学习的时候要是调皮,是要被打屁股的。

    李师师先是俏脸一喜,旋及听到了最后一段话之后,下意识地手掩臀后,清丽白晰的脸蛋顿时腾起了一朵红云。依依姐姐果然说得没有错,主人果然是个大流氓

    嗯?你这丫头嘀咕什么呢?王洋没听清楚李师师的自言自语。

    师师是在夸主人您呢,您真不愧是这个世界上最体贴,最善良的好主人。李师师赶紧讨好地笑着说道。

    这话顿时让王大爷很是眉开眼笑不已。那是当然,也不想想,天底下,有哪一位主人像你家主人我这样彬彬有礼,才华横溢,德智体美劳样样皆全,想我自幼苦读诗书,三岁

    看样子这货真是酒多了,自顾自地在那洋洋得意的自我吹嘘,听得白眼频翻的李师师最终干脆就继续去收拾案几,时不时有一声没一声地附合一两句。

    当赵佶踏足到了那考院大门外的那一刻,忍不住也深深地长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哪怕是那童贯再想办法,但是,考院之内可是有好几百号人蹲在里边吃喝拉撒。

    这几天的天气都还很是燥热,再夹杂上汗味啥的,那种滋味,着实让人很有一种渡日如年之感。

    不过让赵佶满意的就是,自己这一才化名参与此番州试,却十分的顺利,所有的题目都答得很嗨皮,就是不知道最后能拿到第几,不过赵佶十分笃定,自己肯定能够通过此次州试。

    公子,您可算出来了,快请上轿吧这个时候,等候在不远处的高俅得见赵佶之后,赶紧指挥着软轿朝着这边跑了过来,朝着赵佶一礼之后,掀开了轿帘。

    怎么不问一问我考得如何?赵佶点了点头,迈步走进了软轿之后,放松地靠在轿内,悠然地问道。

    伴轿而走的高俅听得此言,不禁笑道。在下见殿下神采飞扬,想必此番殿下州试必是十拿九稳了。

    那是自然,对了,先生那边,可有什么问题?赵佶满意地一笑,闭着眼睛继续问道。

    高俅不敢怠慢继续说道。殿下放心,在下已经前去探望过先生,先生情绪尚好,没有什么大碍。而先生听闻那赵明诚被抬出了考场之事后,很是开心。

    好,很好,孤总算是给先生出了一口气,先回府吧,孤要梳洗一番,然后去拜见皇兄,好跟皇兄讲一讲这几日的趣事,等明日,再去拜会先生




第149章 走,去给太皇太后问个安去(第二更)
    第149章

    大宋皇宫之内,比那赵佶大不了多久的大宋天子赵煦此刻正无所事事地斜卧在凉榻之上,看着跟前的歌舞,由着一名身娇体软的丽人给自己敲打着双腿。

    跟前的歌舞虽然显得十分的动人妩媚,可是赵煦的目光却显得那样的散漫,瞳孔根本就没有聚焦,也不知道他正想些什么。

    就在此时,一名小宦官走进了殿内,然后沿着一旁小跑,来到了赵煦的凉榻旁边,小声地禀报道。官家,端王殿下来了

    赵煦总算是回过了神来,两眼一亮。哦?我十一弟来了?让他们散了吧,让十一郎赶紧进来,这小子居然好好的亲王殿下不当,非要去那考院里边学那些人,还真是

    那些舞者向赵煦一礼之后,恭敬地退散而去,不大会的功夫,一身亲王服饰,显得十分规矩的赵佶迈步进了大殿。

    看到了这位年纪与自己相差不大的十一弟,赵煦的脸庞上总算是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十一郎,快快过来,让为兄看看,这几日在那考院里边想必是吃了苦头了吧?

    臣弟拜见官家赵佶先是恭敬地行了一礼之后这才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道。还好吧,就是那考院里边味道实在是重了些,特别是最后一日,可是把臣弟给熏坏了,连吃东西都没有一点味口。

    听得此言,赵煦不禁放声大笑起来,指着那赵佶连连摇头。我早就说了,去那种地方是要吃苦头的,可是十一郎你偏偏不听。

    臣弟也知道官家是一片好意,只不过,臣弟终究觉得自诩才学过人,若是不经检验,说不定其他人还以为臣弟我是自吹自擂来着,所以才下定决心去试上一试。赵佶坐下之后笑着解释道。

    赵煦开始询问起了赵佶考得如何,赵佶自然是老老实实的一一作答,自然还穿插着一些关于考院之内的趣事,当然,关于把那赵明诚给整得饿昏过去,最终被送出考场之事,被他以春秋笔法给带过。

    赵煦不禁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这些人,也着实是太过锦衣玉食了,其他的举子都能忍得,他凭什么忍不了。

    赵佶眼珠子一转,笑眯眯地朝着赵煦言道。官家,说起这位赵明诚,在入考城之前,还发生了一件不小的事情,恰巧就涉及这位赵明诚,说不定还有其父国子司业赵挺之也牵涉其中

    赵煦不禁微微一愣,目光落在了赵佶的身上,赵佶有些不太好意思地笑了笑。事情还涉及到了臣弟些前日子所拜的先生王巫山

    就是那个编出了《千手观音舞,又在那中秋文会之上,以一首《木兰词轰动整个汴梁的王巫山?赵煦扬了扬眉头,兴趣大增。

    赵佶点了点头,先是打量了赵煦的表情一眼,然后小心翼翼地说道。不错,可惜巫山先生,因为赵明诚父子,被抿于考院之外

    赵煦这下子可真是大吃了一惊。等等,你是说,那位王巫山,被拒于考场之外?到底怎么回事,十一郎你且说详细一些。

    赵佶自然把当日所见所闻,详尽地一一知会了跟前的赵煦。

    赵佶说罢,赵煦那张年轻的脸庞透着一股子阴郁,坐直了身躯,手指轻轻地在扶手上敲击着,赵佶很是识趣的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小口的抿着茶水,静待赵煦开口。

    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赵煦缓缓地起身之后,走到了那殿中,此刻,月高悬于夜空,站在殿中,正好能够看到那弯明媚的弯月。

    对于这位王洋王巫山,同样十发喜好文学艺术的赵煦可谓是神交已久,只是一直未能得见罢了。

    不过,虽未见人,却经常能够见识到其作品,不论是那只令金明池晚宴大获成功的《千手观音,又或者是那一首首令人沉醉而又心弛神往的佳作。

    都让赵煦越发地觉得欣喜,自己的父亲神宗皇帝在位之时,有苏东坡这样的天纵之才横空出世,而如今,自己登基为帝之后,亦有像王洋这样的惊世才子显名于世。

    不正说明了,父皇之灵在天庇佑于自己吗?之前从十一郎赵佶那里听闻其结交到了王巫山之后,难得有时间离宫的赵煦很是开心,特地交待这位十一弟要与其多多结交。

    而后,十一弟拿回来的王巫山的书法,以及他的画作,都让赵煦惊为天人,越发地觉得这位王巫山绝对是自己登基以来最大的发现。

    可是谁又能够想得到,这样的一位英才,居然会因为这样的事情,被拒于了考院之外,这样绝了王巫山州试之路,岂不是让这等贤才为家国社稷效命的时间被多耽搁三年吗?

    重要的是,这样的事情,可不仅仅只是时间,更会伤了对方的心啊

    好一个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说得好!思绪如潮的赵煦看到一抹阴云掠过,盖住了那弯明月,忍不住有些愤愤地一拂大袖,顿声喝道。好一个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如此才情,如此人物,却被一个小吏拒之于门外。

    赵煦深吸一口气,走回到了榻前坐下之后,忍不朝着赵佶问道。十一郎,当时你为何不站出来?

    官家,臣弟当时十分愤慨,已然决意出来替巫山先生说项,可是却被巫山先生所阻赵佶听出了赵煦那显得平淡的口气后边蕴含的嗔怒之意,不敢怠慢,赶紧辩白道。

    听罢之后,赵煦不禁连连摇头。想不以这位巫山先生品性德操如此高洁,与之相比,那赵挺之简直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一名宦官提着一个食盒走了进来。官家,您的雪耳莲子羹已然好了

    嗯,放下吧,我一会再吃。赵煦摆了摆手,示意那名宦官退下,不过旋及一扬眉。回来,还有多余的吗?让他们多盛上些,朕一会过去给太皇太后问安。

    看到那名宦官领命匆匆而去之后,赵佶一脸迷茫地看着赵煦,心说官家你不是最讨厌那老太婆的吗?

    似乎查觉到了赵佶的疑惑,赵煦朝着赵佶笑了笑解释道。这件事,为兄觉得应该跟太皇太皇她老人家好好的聊一聊,国之干才,焉能由其流散于民间,那赵挺之贵为朝庭大臣,做得也着实太过份了。

    朕虽未能临朝,但也该表达一下自己的意见。此言说罢,赵煦的表情不禁显得有些黯然。



第150章 官家都知道冲哀家使小性子了(第三更求订阅)
    第150章

    官家心忧社稷之心,令臣弟敬佩,只是,太皇太后那里赵佶一想到那位一向刻板守旧,重要的是几乎从来没有见过她笑脸,似乎永远都板着一张老脸的太皇太后高滔滔,就忍不住缩了缩脖子。

    跟那老太婆见面,总是会让人很不舒服,而这位应该是自己曾祖母的老太婆,在自己跟前,永远都显得那样的刻板与陌生,陌生得让人害怕。

    为兄当然知道你在想什么。看到赵佶那副犹豫不决的模样,赵煦不由得心中一暖,抬手拍了拍赵佶的肩膀笑道。为兄是官家,就要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哪怕是太皇太后到最后还是不理会朕,朕依旧要让太皇太后明白朕的心意。懂吗?

    臣弟鲁钝,不过臣弟一定会坚决地站在官家您这一边。赵佶抬起了头来,看着这位比自己大不了几岁,却已然眉心的川字纹犹如刀刻斧啄一般明晰的九哥,用力地点了点头大声地道。

    这才是父皇的好儿子,我的好弟弟。走,咱们现在就去给太皇太后问安去。赵煦看着这位年轻而稚嫩的弟弟满脸的坚决,心中一暖,放声大笑着站起了身来,大步朝着殿外行去。

    官家怎么想着到老婆子这里来啊?原来端王也来啦,快快过来坐下吧一身常服,显得犹如一位普通老妇人一般的高滔滔嘴角微微一弯算是笑过,然后把手中的朱笔搁下说道。

    太皇太后还是这么操劳,孙儿也无法替太皇太后分什么忧,今日正好十一郎入宫,所以就一起过来向太皇太后问安。赵煦朝着高滔滔一礼之后笑着解释道。

    有劳官家和端王了。高滔滔淡淡一笑,示意那身边的宦官接过了那食盒,有些疲惫地揉了揉眉心道。官家这几日读史读得如何?

    赵煦朗声言道。范卿这几日在教授孙儿读《春秋,不过孙儿觉得《春秋名篇虽多,但是太过久远,故尔这两日自己在翻读《史记,今日恰巧翻到了《孝武本纪

    话这才说了不到一半,高滔滔却突然开口打断了赵煦之言。官家能够用心读史,有心于前人之言,大宋能够有官家这样的天子,实乃我大宋之福泽也

    可惜哀家今日已乏,不然倒该好好的听一听官家的见解。高滔滔淡淡地说道。

    而被高滔滔打断了话头的赵煦眉头一挑,脸色有些难看,却也无可奈何。是孙儿无能,有劳太皇太后操劳了。

    然后就是一阵难堪的死寂,最终赵煦忍不住开口道。今日十一郎入宫,倒说起了关于此番开封府州试的一件趣事,想必太皇太后应该会有兴趣

    说到了这,赵煦朝着赵佶使了一个眼色,赵佶可不敢向赵煦那样坐着与太皇太后交流,赶紧起身一礼之后,这才将那王洋被拒之于考院门外之事娓娓道来。

    而高滔滔却是面无表情的听完,这才微微颔首,示意赵佶坐下,然后把目光落在了赵煦的身上。不知官家准备如何处置此事?

    赵煦抬起了头来,看着高滔滔,沉声言道。太皇太后,孙儿以为,此番赵卿之所作所为,太过冒失,为人臣者,当心系社稷,为国举材,而非

    赵煦侃侃而言说了半天之后,这才停下了话头,而高滔滔的脸色却丝毫不变,只不过等赵煦言罢,这才缓缓地摇了摇头。官家此言是有些道理,可是,治大国若烹小鲜,官家的眼界,不该放在这些芝麻绿豆的小事情上面

    那赵挺之虽然有些过失,但是终究还是遵律而行,那王巫山虽薄有才名,但我大宋才子何止千万?户籍之事虽小,但终于是国家之大策,焉能不照章而行?

    随着高滔滔的轻言曼语,赵煦的脸色越来越黑,心里边怨愤之极,却偏偏又不敢在这位积威久已的太皇太后跟前有所表露。

    最终,实在是听不下去了的赵煦站起了身来。天色已晚,还请太皇太后早些歇息吧,莫要过于操劳,伤了身子才是,孙儿就先告辞了

    言罢,也不等那高滔滔同意与否,便撩起前襟,快步朝着殿外行去,而赵佶见得这一幕,不禁一愣,赶紧起身朝着高滔滔一礼之后,这才快步追了上去。
1...5960616263...5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