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小七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甜火火
小桃红热情挽留,“姑娘们再坐一会吧,好不容易来一次,我很想让你们听听我和宏郎的故事。”
老婆婆吃了一块红枣糕,咕哝道“小桃红姑娘,你的故事我都听了好多回了,老婆子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小七三人看天还早,而且小桃红姑娘甚是热情,着急向她们倾诉,就留下了。
小桃红声音很是清脆婉转,
“我原本是苏州天香楼的头牌,能歌善舞,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十六岁那年我遇到了宏郎,他当时是第一次来天香楼,是和家里长辈一起带着族里筹的钱同人谈生意。
他丰神俊逸、文采飞扬,坐在一堆客人之中很是醒目,如同鹤立鸡群。那日,我出场唱了一曲助兴,宏郎他第一眼见到我就喜欢上了我,我也一眼就注意到了他,此后我们日日在一起,片刻不分离,正是你侬我侬……”
说到这里小桃红脸上洋溢着幸福的表情,她似乎沉浸在当初那些美好的日子里不可自拔。
“宏郎他本是苏氏嫡系公子,苏家是苏州当地大族,
苏氏一族其实早就衰败了,凑来准备做生意的那些钱是苏氏一族最后的救命稻草。
一个月的时间,宏郎他为我花光了族里凑来做生意的钱财,被族里发现之后,就将他逐出了苏氏一族。
宏郎他从小是锦衣玉食长大的,没吃过一点苦,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因此离开苏氏一族之后,很快就流落到街头,。”小桃红说到这里眉头紧皱,似是在为宏郎流落街头吃苦受罪心疼。
“我让丫鬟送了几件首饰给宏郎,他当掉之后在苏州城里租了处地方临时落脚。
宏郎毕竟是因为我才被苏氏一族除族的,他为我付出了太多,我很爱宏郎,不能辜负他为我做的一切。
于是我装作病重,让老鸨同意我低价赎身,我把所有的积蓄都用来赎了身,然后同宏郎一起离开苏州,到了彭州。
宏郎过习惯了富贵日子,日子突然变得贫苦,令他很快就变得消极起来。”
小桃红笑了笑,“这也是人之常情,任谁遇到了和他同样的事也都会一样消极的,正是世人所说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你们说是不是?”
花喜儿,“我们没有经历过那样的遭遇,所以没有发言权。”
小桃红接着道,“后来钱快花光了,我就找各种杂活来做,帮别人缝补、浆洗衣裳……赚的钱不多,日子过得很清苦。
为了让宏郎对生活充满希望,我拿了一个随身携带的带锁的箱子告诉他,这里面还有很多首饰,每过些天就可以拿一件出来当掉,作日常开支用。”
小桃红苦笑,“你们应该也猜到了吧,其实箱子里并没有我所说的很多首饰,里面只放了几件衣裳和少许铜钱。
宏郎一直想把箱子里的首饰部拿出来当掉,我找了各种理由来拒绝他。
有一日他带着箱子偷偷地离开了。
这是他第一次抛弃我。”
小桃红说到这里,抹了抹眼角。
“后来他回来找我了,他应该是离开之后打开箱子什么也没找到,一个人在外面生活不下去才回来的。
可是那又怎么样呢,他是为了我才变得一无所有的,我愿意重新接受他。
就这样,又过了一年清苦的日子。
有一天,他带了一个穿着华贵的中年男子来家里,告诉我说,他把我卖给了这位李姓富商作妾,得了一百两银子。
这是他第二次抛弃我。”
小桃红脸上带着哀伤,
“李姓富商把我带走的那一日,他流着泪同我说,他是不忍心见我跟着他吃苦,所以才把我送走的,他会用那一百两好好做生意,等赚了钱就把我赎回来。
我跟着李姓富商离开彭州,但是我心里一直都没办法对宏郎忘怀。
后来我给那李姓富商讲了我和宏郎之间的故事,没想到那李姓富商却是个大义之人,不仅放我回去找宏郎,还送了五十两银子给我们用。
等我回到彭州,找到宏郎的时候,他穿着破破烂烂的衣裳正同一群乞丐抢东西吃。
原来他从富商那里得的银子一个月没到就被人骗光了,他吃不得苦,于是沦落成了乞丐。
经过了这一次,宏郎他有所感悟,对天发誓绝对不会再抛弃我第三次。
我手里有富商给我的银子,就和宏郎一起来到这偏远的凤凰镇,在这里租了间房子。
我偶尔去戏园子唱唱戏赚些钱财,宏郎经常为我洗手做羹汤,我们的小日子过得很是和美。”
小桃红说到此处有些声嘶力竭,
“这次不怪宏郎,都是那吴百万的错,我们本可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是他抢走了我,是他用权势逼着宏郎离开的,那吴百万实在太可恨了。”
说到动情处小桃红用帕子擦干眼角,闭上失神的眼睛,再次睁开,就变得不一样了,眼里立刻有了光彩,“我要留在这里等宏郎回来,他一定会回来找我的,一定会的……”
待小桃红说完之后,小七三人谁都没有安慰她。
三人心情沉重地告别小桃花。
回去的路上,梨花语气里带着气愤,“这小桃红姑娘真是傻。”
小七也攥紧拳头,“真是气死人了。”
花喜儿拍了拍小七的肩膀,“你比我们都小,哪里懂什么情情爱爱?”
小七把拳头松开,“对,我们不能生气,生气老的快。”
花喜儿,“小桃红姑娘已经决心要等她的宏郎,她很固执,没人能劝得了她。”
小七,“喜姑姑,梨花姐,你们说小桃红姑娘能等到宏郎吗?”
花喜儿,“小桃红姑娘的宏郎只要不出意外,五百两花完之后应该会回来找小桃红姑娘的吧。”
小七,“那他们以后能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吗?”
花喜儿,“幸不幸福还真是不好说,甲之砒霜,乙之蜜糖。”
。
()是,,,,!
第95章 外乡人
【】(),
庆安九年秋日里,柳家村来了两个外乡人,据说是父子俩。
两人赶着一辆驴车,车上放着三个框,一只筐装着少半筐的粗瓷大碗和粗陶罐,??一只空空如也,另一只装着花里胡哨的东西,据说是用来表演变戏法的道具,会在晚上给村里人表演变戏法。
村里偶尔也会来几个这样的小商贩,卖的东西可以用钱买,也可以拿粮食换,但一般都是农闲的时候来,像这样农忙的时候过来还是有点少见的。
村里人很节俭,缺了口的盘子碗依然用着,舍不得换新的,因此老汉父子俩的生意很冷清。
天都快黑了,碗和陶罐也没卖出去几个。
最近这些天,村口都没有妇人在一起聊天了,因为现在正是秋收农忙的时候,妇女和大一些的孩子也是要下地的。
但是有一家人除外,鸭蛋爹和鸭蛋娘就不喜欢干活,他们家只有两亩田,却是租给别人家种的,每年只收些租子。
鸭蛋爹平生最喜欢的事就是吃,卖两个女儿的钱也基本上都用在吃上了,此刻他才从镇上买了一只酱鸭并一小坛酒回来,打算晚上回家好好喝一杯,走到村口刚好遇到两个外乡人。
“老乡,行行好,晚上可否在你家借宿一晚?”外乡老汉可怜巴巴地问道。??
??鸭蛋爹摆了摆手,“去去,谁和你们是老乡,明明操着外地口音还想同我攀老乡。”
鸭蛋爹一甩袖子离开了。
这个时间,田里干活的村人陆续从田里回来。
外乡老汉又问了很多人,没有一个村人应下。
说起来村里其实是有些忌讳外乡人的,而且大部分人家本来住房就不宽敞。
过了一会,柳大河骑着驴踏踏踏过来,老汉拦住他,“老乡,行行好,能不能让我到你家住一晚,我是做小本生意的,从很远的地方来的。”
老汉指着驴车上面的小半筐碗盘,“背井离乡的,生意也不好,眼见着天黑了,不知道老乡能不能让我父子借宿一晚?”
柳大河见老汉瞧起来年纪和自己的父亲柳全差不多,就动了恻隐之心,对老汉道:“行吧,叔,没地方去就去我家吧,我家杂物间可以将就一晚,还望你们不要嫌弃。”
老汉对着柳大河连连作揖,“谢谢你了,你真是个好人。”
柳大河带着老汉去了自己家,阿福和小七听到院子里的声音忙迎出来,见到柳大河带了陌生人进来有些诧异。
柳大河朝阿福招了招手,“阿福,等会帮着把这头驴喂一下。”
阿福点了点头,“知道了,爹。”
柳大河将老汉父子安排在杂物间。
牛氏心里有点不高兴柳大河的自作主张,“你怎么能随便带外人来家里,咱们家房子就这么几间,一点都不方便。”
柳大河向牛氏赔着笑脸,“菊花,天有些凉了,不在屋子里过夜人会吃不消的,这次是我自作主张了,下次再遇到这种事情,肯定问过你再做决定。”
“晚饭做好了没?你等一下多烧点热汤,送一大碗过去,我看大叔他们只带了些干巴巴的煎饼。”
牛氏虽然有些不开心,但还是依着柳大河说的做了,盛了一大碗汤让阿福端给外乡老汉。
柳大河家的院子还算大,吃过晚饭之后,外乡老汉说是要表演变戏法,在院子里点了两堆篝火。
村里平时鲜少有娱乐活动,听说外乡人要表演变戏法,这可是稀罕事,自然要过来凑热闹的。
很快村里大人孩子就都过来了,把院里挤得满满当当的。
外乡老汉把驴车上的两个空筐拿下来,倒扣在地上,朝围在边上的小孩子们招了招手,“来,哪个小童帮我一起表演,表演完了我奖他一颗糖豆。”
柳大魁家的小蟹听到糖豆两个字,忍不住诱惑站出来。
老汉指挥小蟹蹲下,把筐子罩到小蟹身上。
“大伙瞧好了。”
“一、二、三,”老汉数了三声,把罩着小蟹的筐子打开,大伙发现筐子下面居然空空如也,小蟹竟然不见了。
柳大魁媳妇受了刺激,尖叫一声立刻就跑到筐子旁边,拉住外乡老汉的衣裳,“把儿子还给我,快把儿子还给我……”
老汉把筐重新扣到地上,再次数,“一、二、三。”
小蟹从筐里钻出来,见自家娘泪流满面的样子,很是不解,“娘,你怎么哭了?”
柳大魁媳妇紧紧抱住小蟹舍不得松手。
二蛋抱着臭鸭蛋的胳膊又笑又跳,“我的个天哪,这是什么变戏法,实在是太厉害了。”
小七对梨花道,“梨花姐,你有没有觉得这外乡人有些邪门?”
梨花怀里抱着小老鼠,看起来有些怔愣,“我这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变戏法,瞧着是挺新奇的。”
外乡老汉从荷包里拿了两颗糖豆递给小蟹,小蟹放到嘴里,“真甜,真好吃。”
小孩子们见到糖豆都双眼放光,围在外乡老汉旁边讨糖豆吃,闹到很晚才散场。
晚上睡觉前,牛氏很慎重地把门从里面闩好,嘴里咕哝了一句,“防人之心不可无。”
柳大河笑了笑,“菊花,你这句话是跟小七学的吧。”
小七点头,“喜姑姑教我的,然后我又教了娘和哥哥。”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牛氏又给外乡老汉送了一大碗汤。
老汉看起来很感动,连连对着牛氏拱手作揖,还客气地拿出一个新陶罐送给牛氏。
牛氏立刻就开心了,一个陶罐要好几文钱呢,家里只有两个陶罐,一个放盐巴,一个放猪油,哪里舍得买第三个陶罐,这不第三个就来了。
外乡老汉拿出糖豆给小七和阿福吃,小七和阿福都拒绝了。
同往常一样,吃完早饭阿福去村外放羊顺便给兔子割草,还不忘记带上他的小画板,小七则是去花家找花喜儿练武习字。
小七出门的时候,邻居家的几个孩子正围在外乡老汉身边讨糖豆吃,这个时间村里的大人和一些岁数大些的孩子基本上都下田忙秋收了,只剩下岁数比较小的孩子留在家里没人管。
牛氏去田里转了一圈,回到家里就打算做午饭,结果发现自家的芦苇锅盖没了,找遍了整个院子都没找到。
但是她在院子的角落里发现了几个新陶罐,牛氏觉得这外乡人未免太大方了些,离开的时候居然送了这么多新陶罐给她。
()是,,,,!
第96章拐子
【】(),
做完午饭,牛氏听到外面声音很嘈杂,就决定出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她走出院门见到很多人围在一起说话,觉得很奇怪,按理说不应该呀,现在正是农忙的时候,村里人哪有时间闲聊?
牛氏好奇地走上前听了一耳朵,发现大伙正在说村里丢了小孩子的事,牛氏听了大吃一惊。
村里小老鼠和柳富贵的儿子小石头都不见了,柳富贵和柳二狗一家人坐在地上,哭得眼泪鼻涕一大把。
二蛋站在一旁道:“我早上去田里的时候路过村口,见到小老鼠和小石头正跟在外乡人身边讨糖豆吃呢。”
牛氏脑袋嗡的一声,连忙对大伙道:“孩子该不会是被外乡人偷走了吧?”
牛氏指了指自家的院子,“那外乡人把好多没卖完的陶罐放在我家院子角落里,我家的芦苇锅盖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可能是被外乡人拿去盖筐了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