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小七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甜火火
封家小公子围在小七身边:“师傅,听说您生擒了贼首,真是太厉害了,那日我见到您投壶,就知道您是个绝顶的高手。”
小七:“封小公子,我这边还有很多事情要忙,你先回家吧。”
封小公子很听话,立刻带着两个小厮离开了。
()是,,,,!
第154章封小公子上门
【】(),
城楼上,知府和鲁将军分别站在淮南王世子两侧。
知府点头道:“我记得这个小捕快是王师爷举荐的,不错不错,确实是个人才,回头要好好的嘉奖一番。”
鲁将军见小捕快身后周百户那点头哈腰的样子气闷不已,这周百户平时在军中也算勇猛了,这次居然被那群二楞子捕快给抢了风头,实在太没用了。
其余的捕快除了押大黑脸的几个,剩下的都围在小七身边。
“柳副捕头这次真正要升官发财了。”
花喜儿:“都是副捕头了,上面还有陆捕头,小七这官还能往哪升,不过发财却是真的了,五百两可不是小数目。”
王旺财:“五百两呀,柳副捕头,这次你必须得请客。”
花喜儿:“不请客的时候,你们不是也天天都到我们家吃的,回头我得跟头儿建议一下,把你们的月俸分出一半给我们两家。”
李四虎:“喜姑娘,千万别,银子少了我娘会拿擀面杖揍我的,那可是要存下来娶媳妇的,这样吧,我家城外种了很多菜,下次我多拿些菜去你家抵饭钱。”
…………
封小公子离开后,对小厮阿旺道:“师傅让我先回家,不知道师傅的家在哪里,你先去打听打听,我们好回家。”
小厮阿旺抚额,心道我的公子哟,人家七女侠是让你回自己的家。
但是他不敢说出来,只能小跑着去打听了。
第一次去师傅家,不能太寒酸了,于是封小公子带着另外一个小厮去了西城,采买了一大堆礼品。
阿旺打听到七女侠的住处后,满头大汗地找到自家公子。
“公子,小的已经打听到了,七女侠的家就在离南城门不远的地方,小的现在就带您过去。”
封小公子到小七家的时候,天已经不早了,牛氏和阿福都回来了,不过小七和花喜儿还没回来。
小厮阿旺敲院门的时候,阿福和柳大河两人正在院子里逗来福玩。
听到敲门声,阿福跑去开门,见敲门的是几个陌生人,正要询问。
封小公子抢先开口道:“这里是七女侠的家吧,我是七女侠的徒弟,请问你是?”
阿福有些怔愣,随口答道:“我是小七的哥哥。”
“原来是师叔呀,”封小公子自来熟,直接揽住阿福的肩膀走进院子,两个小厮没听到命令,所以还在院外待命。
牛氏听到动静出来,很是生气,对怀抱来福的柳大河抱怨道:“小七的衙门里经常来一堆人吃白饭,现在又快到饭点了,这人肯定也和他们一样过来蹭饭吃的。”
柳大河把牛氏拉进屋里,悄声道:“不要乱说话,被客人听到多不好。”
牛氏斜了眼院子里的封小公子,咕哝道:“跑别人家蹭饭,脸皮都不要了,还会怕被人说吗?”
封小公子看了眼身后,突然想起来两个小厮没跟进来,忙朝着院门喊道:“阿旺、旺旺,你们俩个还不进来。”
然后牛氏就见到两个身上挂满礼物的人走进院子。
封小公子对阿福道:“师叔,初次登门,这些都是送给你们的礼物。”
阿福目瞪口呆,“这也太、太客气了。”
牛氏已经热情地迎出屋子,“这位公子实在太客气了。”
然后牛氏扯住小厮的衣袖,“来来、东西放到这边屋里来。”
阿福觉得自家老娘的做法有些过头了,连忙带着封小公子去了自己的屋子。
……
晚上,收工之后,花喜儿邀请了陆捕头去家里吃饭,路上又偶遇了李四虎。
牛氏正在灶间炒菜,见到小七的同僚又跟过来蹭饭,对着几人哼了一声,因为灶间声音比较嘈杂,陆捕头几人并不知道牛氏不欢迎他们。
牛氏因为感激封小公子带来的华美绸缎和各色礼品,采买了很多菜回来。
很快菜就摆满了一大桌。
陆捕头高冷,话很少。
李四虎坐在陆捕头身边说了几句客气话,“真是太不好意思了,今天又给我们做了这么多菜,下次少做几个。”
家里桌子太小,装不下所有的人,客人们由家里的男人们陪着在屋里用饭,小七几人是挤在灶间里吃的。
吃完晚饭后,封小公子舍不得走,一直围在小七身旁“师傅、师傅叫个不停。”
李四虎悄悄同小七道:“这可是封万宝的宝贝儿子,万一等下天黑被人绑架了,封万宝会把整个衙门都砸掉的。”
说完李四虎几人强拉着封小公子离开了。
封小公子被拉扯着,还不忘回头对小七喊:“师傅,我明天再过来。”
小七望着他们的背影感叹:“幸亏只有这几个过来吃饭,如果新招的那些捕快部过来,我娘肯定不让我进门了。”
“不过李四虎实在太能吃了,一餐都吃五大碗米饭,和我的饭量差不多了,再多吃几顿,咱们真快要断粮了。”
花喜儿:“其实我只想请陆风一个人过来吃饭,李四虎和张果子太滑头了,每次都能在收工的路上偶遇。”
小七和花喜儿走回院子,和阿福一起逗来福玩。
牛氏走过来,捶胸顿足道:“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他们饭量太大了,我们两家就快要被他们吃断粮了,你们也知道的,现在米面的价格涨得离谱。”
牛氏:“小七,我跟你说,你下次再带同僚过来吃饭,我可就罢工了。”
花喜儿掏出一块银子递给牛氏:“嫂子,陆捕头他们是我邀请来吃饭的,这个月的菜钱我来出。”
牛氏接过银子走进屋里,将钱匣子打开,笑着把银子放了进去,她目测这块银子应该够两个月菜钱了,真是赚了。
小七和花喜儿散完步走进屋子。
花喜儿双手托着脑袋坐在书桌边,“小七,明天开始我帮你娘一起做菜,好好学一学你娘的手艺,我觉得陆风挺喜欢吃你娘做的菜,书上都说了,想得到男人的心,就要先抓住男人的胃。”
小七拍拍花喜儿的肩膀,“喜姑姑你一定会成功的。”
花喜儿:“现在城外的隐患暂时解决了,我们抓紧时间把铺子开起来。”
小七坐到花喜儿身边,两人面对面,大眼对大眼。
“嗯嗯,喜姑姑说的对,赚钱才是硬道理,咱把藏在井里的珠宝取出来当掉用来开铺子,等赚了钱就可以用帮助更多穷苦人了。”
花喜儿:“我这些日子在城内巡逻,发现彭州城里的读书人挺多的,但是笔墨铺子不多,不如咱就开个笔墨铺子吧。”
小七:“这个主意好,听说陆家那位在京城户部衙门做官的就是靠科举上位的,所以彭州城的人都很崇尚读书。”
()是,,,,!
第155章出城施粥
【】(),
:
山羊胡子逃跑了,大黑脸被抓了,城外现在没人再闹事。
木知府派人将城外整顿了一番,亲自带着王师爷和两个儿子一起出了城,将城里捐的厚衣物一一发到灾民手中,只是物资有限,不能人手一件。
木子灲兄弟脸上一直挂着笑容,尤其木子灲,笑起来非常有感染力,从木子灲手上接过衣物的人,都叹木子灲是神仙下凡。
自从周百户丢了鲁将军的脸,鲁将军看着周百户就烦的很,把往城外送物品维护秩序的事交给了周百户。
周百户带着官兵们把救灾的物品送到城外,小七同一众捕快们一起在城外架起火堆。
此刻十口大铁锅正在火堆上烧着,里面煮的是米粥,等着领粥的灾民围在锅前用力地吸着鼻子,真是香呀。
李四虎和张果子穿行在灾民中间,“大家排好队,不排队的人不能领粥。”
封小公子跟在李四虎身后,重复道:“大家都排好队、排好队。”
小七站在粥锅旁,望向不远处的木子灲,“长得太好看了,美得不似凡人,所以百姓们才觉得他是神仙。”
花喜儿:“又被美色诱惑啦。”
小七摸着肚子道:“喜姑姑,书上不是说秀色可餐吗?可是我看了这么长时间的美男,肚子还是很饿。”
花喜儿拉起小七向赵婆子走去,“赵婆子带了点心的,你先吃点垫垫肚子。”
城外现在秩序好了很多,花婆婆和赵婆子都过来帮忙了。
花婆婆忙得团团转却很开心:“这样的事正该我帮忙,我小时候逃荒跟家里人都冲散了,后来回家乡也没找到亲人,多希望当年我那些亲人也能得到这样的厚待。”
花喜儿从赵婆子那里找了点心,递给小七。
小七吃着点心,感觉肚子舒服多了。
封小公子瞧小七吃的香,也讨了一块点心放入口中,“嗯,好吃,师傅,我们今天忙完之后,还去你家吃饭吧,你家的菜很好吃。”
小七“我觉得你可能是吃惯了山珍海味,突然换了口味所以才新鲜。”
木子灲发完衣物带着小厮阿墨走过来,修长的身姿立在小七面前。
“小七姑娘,有没有需要帮忙的?”木子灲开口问道。
“暂时没有。”小七看向眼前的美男,木子灲身上穿得依旧是白色的衣服,只是不像上次那件绣着金线,头顶也没戴金灿灿的摇钱树,而是插着一根碧绿的玉簪。
众人一起忙着施粥。
很快,碗就用完了,很多灾民排在锅前望着锅里的粥流口水。
赵婆子面露难色:“知府提供了不少粮食和锅,碗的数量却远远不够。”
小七:“我去买碗。”
木子灲:“阿墨,荷包拿来。”
等阿墨把荷包递到木子灲手上,木子灲直接把鼓鼓的荷包递给小七。
小七打开荷包一看,里面又是满满的金花生。
小七想着老是白拿知府公子的钱也怪不好意思的,就客气道:“木二公子改天有时间可以去我家做客,我娘做得菜很好吃。”
封小公子跟在一旁重复:“很好吃—”
木子灲:“多谢小七姑娘盛情邀约,改天一定登门拜访。”
封小公子见碗没了,蹦蹦跳跳跑到小七面前,“师傅,我知道哪里有碗,走,我带你们去拿碗。”
封小公子带着小七和一众捕快去了离南城门最近的封记作坊,把里面的碗搬光了。
一般的铺子还真拿不出这么大数量的碗,封家作坊不一样,自己做自己卖,很有实力。
就算是这样,仓库里也只有四千个碗而已,数量上大概是城外人数的一半左右。
很快作坊里的伙计就引了掌柜出来,掌柜是个白白胖胖的中年男子,他见到封小公子忙问好:“少爷,是老爷让您来的吧,我们封老爷真是个大善人呀。”
封小公子胡乱点着头。
李四虎听到掌柜的话撇了撇嘴,头次在彭州城里听人说封万宝是个大善人。
小七拿出荷包准备付钱给掌柜,封小公子拦住她道:“师傅,这是我家的,不用给钱。”
掌柜见封小公子对小七毕恭毕敬的,忙到旁边铺子里买了四大罐酱菜出来,递给正在装车的小七:“只喝粥不吃点盐味可不行,这酱菜我出钱,姑娘拿去分给灾民们吃吧。”
小七:“掌柜真是个大善人,还得麻烦再赶工做些粗碗出来,我们还要再买几千个。”
封小公子跟在一旁重复小七的话:“抓紧赶工。”
掌柜笑得眼睛眯成了缝:“少爷您尽管放心,我一定会督促伙计们抓紧时间赶工的。”
四千个碗很快经过南城门运到了城外。
花喜儿:“你们这速度可真是快呀。”
小七站在大锅旁,一脸遗憾:“多亏了封小公子才能这么快买到碗,可惜数量还是不够。”
花喜儿拍了拍小七的肩膀道:“这个数量已经不少了,咱让喝完粥的人把碗交上来,洗了再重复用就可以了,不过若是能人手一碗当然更好。”
花婆婆帮着一起把新买来的碗放到烧开的水里面,对边上的人道:
“城外很多人生病了,知府大人派了几个郎中来看诊,郎中说让咱们煮一锅开水,用过的碗收回来之后在开水锅里煮一煮再用,这样可以防止疾病传染。”
旁边帮灾民舀粥的妇人听到花婆婆的话点头赞同:“花婶子说得有道理。”
锅里的粥熬的很稀,花婆婆几人没觉得有什么不好的,官府准备的粮食虽然不少,但是城外目测得有七八千人,而且每天还有四面八方赶过来的灾民,煮得这样稀也不知道能撑几天呢??
排着队领粥碗的灾民也一点都不介意,他们已经很多天没吃上热乎的了,现在能领到这样一碗稀稀的热粥,已经是老天爷开恩了,拿到粥碗的人个个脸上笑开了花,嘴里不停地讲着感谢官府的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