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训夫攻略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云上的悠悠

    看出郑智待顾遥不同,宋海棠才有此说。

    顾遥却恼了,这半年来,就连顾知县,也曾哀怨地表示,要多留姑娘几年,叫顾遥不要过早看上别人。顾遥知道那个别人特指郑智而非沈从君,从来不觉得心虚,只是恼火,一如眼下。

    “我和他非亲非故的,拿什么和他要你可是在我这存了钱的,再乱说,我昧下你的银子。”

    恼羞成怒,便是此地无银。宋海棠很想这么说,但是,顾遥下一句的威胁太狠了……宋海棠卖柿饼的银钱,是瞒着宋家两口子的,和秋菊两个日以继夜做柿饼时,只道是做来送给顾遥的。这半年,宋家得顾遥照顾颇多,宋二郎夫妇想着那柿子并不值钱,便随俩人折腾了。

    除去成本,宋海棠姐妹前后两个月,能做八百斤柿饼,起码剩五吊钱。五吊钱老大一堆了,隔家里不合适;换作银子,不小心丢了,或是叫别个瞧见,宋海棠非得哭死不可。

    宋海棠思前想后,把私房全丢顾遥这了。无关别的,顾遥这小一年帮她更多,如果她贪了这点银子,宋海棠也心甘情愿送出。

    “顾姑娘这就不对了!谈钱,太伤感情了。”玩笑了一句,宋海棠收起嬉皮笑脸,正色道:“我只叫姑娘拿钱和郑三爷买而已,姑娘干嘛恼”

    顾遥语噎片刻,旋即道歉:“抱歉,我的错,不该谈钱。”

    宋海棠大度地笑了笑,这叫顾遥更不好意思了,她抱怨道:“都是郑智和我爹两个,一个总来我家串门,次次带着路右石,害我爹误会。我爹日以继夜,得空就来和我说这个那个的。哎,我就想嘛,我爹都误会了,那知府夫人不知该怎么想了,真是烦人的紧。”

    宋海棠的烦心事就更多了,但她没有说,只道:“干嘛在乎别个如何想”

    一语惊醒梦中人。

    对啊,自己怎么在乎个外人的想法了这个变化,怎么来的

    嗯,顾遥想起来了。

    近几个月,商哥儿在羊奶的喂养下,身子大好,乐颜也正是派了过去,将他照料得很好。琴姨娘所有的不满,全都消失在儿子甜甜的笑容里。无关乎地位和未来,自己的孩子越来越好,这是为母者本能的开心。

    庶母弟弟安分,爹爹各种娇宠,自己才退化得如此严重。

    宋海棠这句,真乃及时雨啊。

    顾遥真心感激,忙对宋海棠道:“你说得极是。对了,你家里如何了来年的养殖场,可用我帮忙”

    “家里比去年好多了,养殖场我想同何家合作,若有需要,我会和你讲的。”

    漂亮的宋海棠都这么努力了,自己还有什么偷懒的




第六十四章 厚颜无耻
    宋老爷子是阮家庄有名的种田好手,可惜,老人家前年冬月就过世了。去年,因宋大郎要进学,宋家的三十亩田,是宋二郎一个人折腾出来的。待到秋收,一算产量,竟比老爷子在在时少了整整一倍。即使圣上免了宛平的租子,但依旧不够宋家开销。

    宋婆子见孙女多,就想卖一两个。她才放出风声,人牙子便登门,给了二十两的高价,单买宋海棠一个。

    海棠娘从小就是没大运的,非常死板,一听这价,便起了疑心,问了好些人,才知道闺女要被卖进不干净的地方,拿刀逼宋婆子把人要回来。

    刀刃对的是她自己。

    宋婆子不应,海棠娘真个儿抹了脖子。与此同时,原主知道了自己要被卖进脏地方,在人牙子那里撞了墙,现代的宋海棠得已重生。

    海棠娘都抹脖子了,秋菊一路哭到里长家,直嚷着奶奶卖了姐姐,还逼死了她娘,求里救救他们。

    秋菊这一闹腾,宋婆子只得趁人牙子没走远,将孙女要了回来。她损失了二十两银子,还得拿钱替海棠娘买药,破了大财。恼怒之后,直接便断了二房的口粮。

    也不是断,就是逼着二房每天交够四十个钱,才有饭吃。

    宋二郎若是能找到活儿,四十个钱倒不是事。可他三天里,只有一天能有个四十个钱的大活儿,下剩的便要海棠娘带着闺女做绣活贴补。

    宋海棠虽会织毛衣打毛衣,但不会针线。为了活下去,她带着秋菊两个进山砍柴。一大捆柴很重,她挑不动,就用圆木糟了简单的滑轮,虽然用起来很费劲,但总比挑不动的强。

    每天能卖两小担,她只说卖一担。两文钱,一文拿来买个馒头,与秋菊姐妹俩分了吃;另一文攒着,存创业本钱。结果,才攒到二十二文,她爹在城里做工时伤了腿。

    见奶奶面露厌恶,她当即挖出私房,塞给那大夫,哀求那大夫:“求大夫帮忙说严重一些。要不,我奶还整日叫我爹干活,也不看我爹都累成啥样了啊!要不是因为累,我爹能受伤吗”

    大夫看她可怜,没要拿些钱,照旧帮她说了话。

    大夫说得很技巧,他说:“若不好好养着,这腿得废。”

    便宜祖母忽略了条件,只听进了最后四个字,不顾外面的天寒地冻,将他们一家五口分了出来。

    一大家人,哪家都不收留他们。里正看不下去,给了块空地,叫他们赶紧盖间茅草房对付一冬。可宋婆子根本没给他们家分钱,茅草房都盖不起来。

    无寸草遮身时,是何家好心,帮宋家整的茅草房、垒的土炕。

    越往冬里,柴越值钱,宋海棠就越开心。为了多砍一担,她天一亮就出门。秋菊这个小丫头,不管宋海棠起多早,她都会陪着,还说:“我帮不上忙,只能陪着二姐了。”

    话虽如此,她多少能帮衬一把,俩人一天能弄三小担,挣九个大钱。

    那阵子柿子便宜,一文钱能买四个,十文钱能买五十个。她存了一个月的钱,买了一点子糖,一地窖的柿子,天天做柿饼。

    第一批做好时,年已过完了,柿饼没人买了。若卖,价格贼低。宋海棠一咬牙,把柿饼全存了。

    且过完了年,绣活也少了,她娘和大姐俩人的收入,不够支撑全家的肚皮。秋菊饿得前胸贴后背,都没说过一句“咱们卖柿子吧”,或是“去找奶奶吧”。

    没有,什么都没有,一家人就是这么硬抗过来的。

    遇到顾姑娘,她们的坚持,总算有了回报,家里日子这才好了起来。过去一年虽然很辛苦,但是收获很多,比如秋菊,这一年再没捱过饿。

    &nbs



第六十五章 两肋插刀
    “还有钱在哪呢哪呢”在得知家里并非一贫如洗的情况下,宋二郎极为欢喜,紧接着意识到问题,他定定地看着海棠娘,问:“家里有钱,我怎不知”

    “有的,有的。”海棠娘忙不迭说道,生怕晚一息,宋海棠就会被卖掉。见宋海棠不动,忙推了她一把,催促道:“快告诉你爹。”

    不等宋海棠说话,宋二郎已怒瞪闺女:“你背着我们藏钱”

    二房虽然一直没几个钱,但是,确实都是海棠娘收的。海棠娘若是藏钱,便也藏了,宋二郎并不觉得有什么。闺女藏钱,事情就非常严重了。

    “她爹,别气,她没藏,她手里也没个钱。海棠啊,赶紧把事儿都告诉你爹。”

    半晌不说话的宋海棠,深呼吸了数口,一脸为难。

    先前在县衙时,顾遥主动要将养殖场护在自己的名下,还叫何婆子和宋海棠当场立了契约。何婆子当场要送给顾遥两成分红,宋海棠不理解,但看在何婆子待自家好的份上,没吱声。

    这一刻,宋海棠感激何婆子的通透,感谢顾遥的接下来的那番话。在母亲的催促中,宋海棠又磨蹭了会儿,方一脸为难道:“我说了,你们,可别外传啊。叫顾姑娘知道是我们家传出去的,以后定不帮我们了。”

    宋二郎砸吧了口焊线,道:“你赶紧讲,没人传的。”

    咳了咳,宋海棠道:“是这样的。先前,姑娘说何奶奶不容易,得帮衬她一把,就和我说,要留一部分钱拿去同何家弄个养鸡场,本钱何家出大头,我们家和姑娘出小部分。卖鸡卖蛋,靠着顾家;喂养鸡鸭什么的,却要娘和姐姐来喂,届时顾姑娘得二,咱家和何家各得四成利。”

    不过出点人工,就能和何家一样分钱,宋二郎喜不自胜。更喜的是,自己并没有拿钱,还能得钱——不对啊,闺女转来的钱,也是自己的啊!宋二郎裂开的嘴角随即瘪了下去,他板着脸,说:“顾姑娘有这话,那你该早告诉我的。”

    “是顾姑娘不让说的!再说一次,这事可不能外传,叫那四个长工知道了,顾姑娘就该厌我们了。”

    宋海棠连哄带蒙,惧于知县老爷,宋二郎到底闭了嘴。

    永乐五年的新年,如期来到。

    年初二,路知府邀顾家吃席,顾知县带了顾遥一个去的。见顾遥四处看,慈祥温和的路知府问她:“在瞧什么”

    在顾知县的鼓励下,顾遥看着路知府,直述本意:“路夫人才认下的义女。”

    路知府个子不高,又是坐着,从他的角度,恰看到顾遥偏国字的方正脸型,看到那一脸理所当然,无所畏惧。这是官场上的人,梦寐以求的状态。

    路知府以为自己懂了,懂了顾知县偏疼闺女的心。他笑了笑,亲切地与顾遥解释:“姚家是金陵人,早家去过年了。”

    提到这个,路夫人就郁闷。

    花了功夫从金陵挪到顺天,闺女却是家住金陵,极少的时间在顺天。自己的运道怎就这么差呢问她怎知姚飞飞就是自己前世的闺女

    这还用问

    姚家姑娘以十岁稚龄,研制出各种精致罕见的首饰,皆从永乐元年开始的。再一打听,姚家姑娘约莫半年前,与海子河落水,救起后性子大变,这不是穿越,是什么

    时间,地点,行事皆对得上。兼之,姚飞飞点头的小动作,和闺女小时候一模一样;兼之,姚飞飞的算术和自己一样糟糕,这不是母女,又是什么

    话虽如此,决定认下姚飞飞的时候,路夫人心底竟莫名心慌。找姚飞飞确认,她不是没想过。可她怕,怕闺女知道真相后,反而恼恨自己,会怪自己没忍住公婆刁难,叫她小小年纪没了娘。

    路夫人走神的功夫,路右石已和顾遥说上话。

    &nbs



第六十六章 顶风作案
    腊月二十二,张胜拉着年礼未进庄,就叫宋二郎截住了。

    张胜笑呵呵地解释:“宋郎君不急,今年家里头事儿多,忙活这么久,姑娘才将账目捋清。为表歉意,四个长工那里也有赔礼,我先与他们送去。”

    一大车东西,四个长工每人得鱼两尾、猪肉十斤,并各色干果。除了明面上的东西,每人还得了六吊钱,比去年还多分了一吊,同别人家比,已经很好了。可看着那一车东西,没一个心里痛快的。

    张胜看在眼里,不由艳羡宋海棠的福气。

    姑娘之所以叫自己大张旗鼓地送礼,明摆着偏宋家,就是要替宋家撑腰啊。

    环顾一圈,细细记下四人的神色后,张胜才替顾遥传话:“姑娘说了,今年大家辛苦是一方面,宋海棠功不可没。宋家年礼多一些,望几位海涵。若有那不明白的,四处问问同样弄棚子的,便知这里头的缘故了。”

    四人真实想法如何,无人得知,里头丁二最会说话,张胜话音才落,他接着话茬道:“姑娘做主就是,哪用跟我们讲我家邻居弄了一亩的菜棚子,一年统共挣了三四吊,还不及我们几个得的一半,这都是海棠的功劳,哪有可醋的”

    另外三个强颜欢笑,附和,宋二郎还极其没眼色地催张胜快些去自家。

    送走张胜和宋二郎,同伴啐丁二:“你眼睛再小,也能瞧见那满满一车东西吧!不过是个丫头片子而已,哄了姑娘喜欢,就能得那些!瞧瞧宋二那贼眉鼠眼的样,我这心里就不得劲。”

    丁二垂眸轻蔑一笑,道:“我不比老哥精明,做事就图一痛快。不看别个,单凭在顾家做事比自己单干挣得还多,兄弟我就没二话。”

    耳听三个蠢货犹自念叨,来年要如何如何的话,丁二憨憨一笑,只说家里还有事,径自家去了。

    他的发小阮小六,靠着自己给的主意,也整了个棚子。每次家来都是唉声叹气,只道给顾家做事,实在是太明智了。比如那宋海棠,背靠知县这颗大树,地痞都不敢惹。他们这些小民,不过丈宽的地方,一日就要二、三十个大钱。单这一个,顾家菜棚子一年不知省多少出来,他们才能跟着分点肉渣吃。

    丁二家去后,和媳妇念叨了几句。丁二家的会意,同何福娘聊天时,“不小心”说出了口,顾遥没多久,便知三个长工不安稳,早早做了准备。

    宋家那头,顾遥不仅给了她家鱼肉干果,还给了一石麦、一石稻、一石谷、一石豆。另保定候府那边送了不少料子过来,顾遥取了匹最普通的花布,又花四百钱买了匹普通的蓝布,添了进来。

    宋二郎见着这些东西,总算知道顾遥为啥不给宋家钱了。

    这么一车东西,少说四五吊钱,还给啥现钱啊!

    盼了许久,只盼来东西,送老娘年礼的钱,宋二郎钱袋子都快翻烂了,愣是没舍得拿出来。不肯拿钱孝敬老娘,忍了忍,决定把年礼,除了粮食部分,全部送给老娘。

    宋海棠同意才有鬼。

    “他们不缺吃的,粮食不用送。两样布,顶多各裁一丈送去。我们几个若不添新衣,叫顾姑娘知道,她必恼的。”

    宋二郎虽总想占顾家便宜,却不敢惹顾家人,只得退了一步,留下粮食和大部分布料,其余的吃食全部拉给了大房不算,还把这几日才攒的蛋,捡了一百个,送了过去。

    鸡蛋好说,别个儿,已到年跟前,哪儿买去海棠娘无法,只得去何家买了两斤肉、一只



第六十七章 心照不宣
    会不会因为去年蔬菜大棚多了七八家,她爹信了大棚子不怎么挣钱宋海棠如此猜测着,一面惨兮兮地道:“我同顾姑娘借了十两。”

    宋二郎不管这个,只问:“这十亩田,真是咱家的了”

    宋海棠点头,再次重申道:“还欠了顾姑娘十两银子。”

    这下,宋二郎彻底信了,顿时乐得找不着北了,同海棠娘两个,笑得极其渗人,秋菊听见,隔着厚重地棉衣挠胳膊。

    他们乐,宋海棠更乐。永乐皇帝的迁都令下来后,顺天府不仅来了好些平民,也来了很多商人——利益催人动,金陵姚家的成功,哪个看了不眼馋

    这些人受不住白菜萝卜,反季蔬菜并不愁卖。前提,你有路子。

    不好意思,顾遥有这路子。

    姚飞飞再次来到顺天府,顾遥就登门拜访了。姚飞飞做了路家的义女,但因路知府为人敦厚,商路并未打开多少,姚家只能赚个隐形福利。

    顾遥才讲明来意,姚飞飞都没和别个商议,直接拍板,接下反击蔬菜的生意。不过,当时姚飞飞当时说的话,蛮打击人的。
1...1516171819...1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