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夫攻略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云上的悠悠
浓浓的酸味扑面而来,顾遥立即上前,撒娇:“虽然忙,我每天都想你的嘛,再等几日,忙完这一段,我就来陪你!”
“几日哼!后日便是腊八,这年就近了,你会来陪我你信不信我不知道,我是不信这话的!”
顾遥看着无限靠近的郑智,有心推他离开,却又惧于他的黑脸,不好太过分……
忍了。
好一会儿,顾遥一阵拳打脚踢,方获得自由。自由的第一件事,便是撅嘴。
郑智这不要脸的家伙,竟然去解了她两件衣裳的扣子。得亏这是冬日,只两件衣服的扣子,什么用都没有。可郑智这行为,绝不可纵容!
泪水吧嗒吧嗒地掉落。
不过浅尝辄止的郑智,心底无比慌乱,面上却恶狠狠道:“不许哭!你哭起来的样子特别可怜,我会更想欺负你了!”
顾遥情绪酝酿到位,根本听不见他说什么,径自哭道:“我们没定亲没成亲,又是青天白日的,叫人看见,我是不是要被浸猪笼!”
“不会——”
被人看见没说完,顾遥断章取义,截话:“你不会,我会啊!不浸猪笼,名声有瑕,你又是这样的出身,我还哪能嫁给你……”
郑智皱眉,严声道:“胡说什么!我的出身,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么”
“出身这东西,是世人在乎的又不是我!郑世子,或者郑家又不会揭这个。别个看来,我没你长得好,没你出身好,再传出我们俩有私情的话,他们一定骂我不知羞耻了!”
一个不怎么在乎别人看法的人忽然拿这个说事,这不是闹情绪郑智迅速决定不说话了,就这么静静听着,听顾遥各种杞人忧天。
唱了半天独角戏的顾遥,发现郑智的眼神越来越不对,那渐渐凝聚的宠溺,是怎么一回事哭好使以后得常哭
这个,臣妾做不到啊!
顾遥立即收泪,哀怨地看向郑智。考虑到自己这会眼睛肯定红的像只兔子,她和郑智保持着最起码一丈的距离。
怎么不走更远一点
屋子就这么大,难不成她要跳上房顶况且,这房顶也就一丈高而已……
在那尴尬了会儿,顾遥还是回到郑智身边。比无耻,她真不是郑智对手。
“不可以再这样了!”严肃声明后,顾遥再提正事,“银子你用了吧我只问你手头,现在能给过我多少”
郑智年满十五周岁后,手头又有了银子,便同郑世子要了一批人,自己训练,完全归他个人所有。
他要求下属,绝对忠诚。
代价便有些大,具体的说,费银子。也得亏郑智拿私房砸进乡思,要不,根本养不起人。
自己有多少银子,郑智知道,但他每个月的开支,心算半晌,郑智依旧没捋清,索性不捋了,直接问顾遥:“你想要多少银子”
“要多少你给多少”
顾遥猜测着某人的心思,语气已有些不稳。郑智满脑子
第一百七十六章 我来宠你
郑智还不到二十,虽有些无耻,下限却还在,且他要面子的。他花超了银子在前,顾遥没发怒,只是要管账权。管账又是个辛苦活,要这个,还不是为了自己自己又有什么理由不答应呢
是以,郑智立即痛快道:“好,归你管。这事比较辛苦,你抽一成做私房吧。”
说得跟我想要银子似的,顾遥气鼓鼓地看着郑智,不满道:“抽什么抽!虽然我没什么银子,但我也不需要买什么啊,要银子做什么”
这不是气话,也不是反话,就是确确实实的事。
顾遥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和姐妹们相处得好,不打眼、不争不抢是关键。穿的带的用的,她都没那么在意。衣服嘛,穿着舒服就好,样式和颜色,不重要。话说回来,她这般“邋遢”,却还能入郑智的眼。郑智的审美异于常人是主因,第二个,顾遥正是如花似玉的年华,不装扮,也是极美的。
至于吃的,顾家带来的厨娘,手艺不赖,她还能接受。不接受也不行啊,掌家的大伯母,又不会因为不合她的口味,就换打太康带来的厨子。
又不用养家,又不需要买这个那个的,读书的开销,也有人管着,顾遥对这样的日子非常满足了。
何况,老夫人和顾同知两个,见她总是不及别人,想着她是个没亲娘的孩子,多少也贴补一二。老爷子那里就更不说了,虽然扣扣搜搜的,对她已经是全家最大方的了。
这三人贴补,不少人人心知肚明。二夫人小李氏,便是其中之一。李家的姑娘陪嫁不少,这点小钱,她们也不怎么看在眼里。重要的是,顾同知每次给,都会提前和她说一嘴。
这是尊重。
因为有夫婿的尊重,小李氏才不像大夫人方氏那般辛苦,辛酸。顾遥也算乖巧,小李氏便也偶尔给她添些东西。分量和质量虽远不及给顾珍的,顾遥很感恩,每次回报对应价值略小一些的东西外,还会在顾同知面前说小李氏的好话。
顾同知和小李氏,因为共同养着顾遥,夫妻关系逐渐亲近,连带着顾同知和顾珍、顾珺这些儿女逐渐亲近起来。又有了幼子的出生,二房的氛围,总体来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愧是行二的。不出头,也不垫底,很符合顾同知中庸的性子。
是以,仔细论起来,顾遥不穷。
因为家庭和睦,乡思赚来的保障金,便不需要用了。郑智又需要,她才把钱丢给郑智使的。
且说郑智听了顾遥的说辞,心里十分难受。
顾遥为何不买东西说来,都是自己的错,因为自己用了她的银子啊!百姓家都知道,嫁汉穿衣吃饭,这个,顾遥还没嫁他呢,就开始倒贴钱了。
凝望着顾遥,郑智轻声问道:“遥儿,为何对我这么好”
嗯这话怎么来的顾遥疑惑地看着他,反问:“不对你好,要对哪个好”
一句话,撕裂郑智难得的温柔。郑智是个独霸欲很强的人,下属,他连郑世子都不肯分享,何况是女人呢对哪个好顾遥,对沈从君,一直很好很好。郑智因为知道俩人没什么,又是真的想独自拥有顾遥,才勉强接受了她的这个“污点”,却总是会想起。
一旦想起,便会狰狞着脸,怒吼:“你还想对别人好”
“孩子的脸,说变天就变天,抽。”
再漂亮的脸,生气起来也不好看,伤眼睛。顾遥使劲,欲推开郑智的脸,无果。惹不起,躲得起,顾遥索性闭上眼睛,开始念叨数字。
方才从杂草中看过一遍的数字,她竟记了个七七八八。
算完后,睁眼看向郑智,道:“我发誓,你这账目一定有问题。统共养了四九
第一百七十七章 菊落宫家
顾遥最后从郑智这里取走了一千五百两。
在她走后,因青山管账不力,郑智严厉教训了他一顿,还要扣他饷银,来节俭开支。最后,在青山的死缠烂打、赌咒发誓下,这项惩罚不了了之。
顾遥只出一千五百两,自然被姚飞飞喷了一顿。
宋海棠预计何福本次科举没戏,便打算和何福在京城再待三年。一来供何福在国子监读书,二来,经营下乡思。
至于顺天府,宋海棠才收到一封信,彻底没了后顾之忧。
首先,顺天府的女官身份,从第一年种玉米至今,已有五个年头,顺天府治下,绝大多数农夫已掌握了种植技巧。所以,宋海棠这女官,已属于挂名收点小钱阶段。去年,宋海棠已经不下田了,顾同知下田的日子也逐渐减少。
第二个,乡思客栈。乡思的事,有顾遥,有郑家,还有那些老熟人,已经步入正轨,她这个“总经理”,其实已经不太需要了。
最后,她原本放不下的,只有宋家。更确切的说,她放不下的,是宋秋菊那只小尾巴。那只陪伴她度过了两世为人,最艰难的小尾巴。
才收到的信,便是宋秋菊写来的。信里,宋秋菊说,她定亲了,自己给自己定的,未婚夫是蒙学馆里头的少年,叫宫华。
再找顾遥问了一嘴宫华的事后,宋海棠笑了。
去年秋收后,宋秋菊在海棠的帮助下,弄了个小绣庄。名字叫绣庄,只有一间店面的那种。虽小,却也是稳定地赚钱中。
宫华家便在铺子后头。
得知寡妇宫婶努力做针线,是为了供养儿子读书时,只识了两年字的宋秋菊,很是热心地,教宫母花式刺绣,给宫家添生计。
起初,宫母感激她,但不曾有想法。
因为身份,开绣庄,那也是商户。宫家努力供儿子出来,不想他娶个商女。然后,半年处下来,宫母忍不住动心了。宋秋菊,性子好,人漂亮又能干,温柔大方,还识字,色色都好。
有舍才有得。
宫母便想,老秀才不少的说。没准儿子一辈子举业无望呢啊呸呸,我儿子才不会!总之,纠结了许久的宫母,那日看着高大英俊的儿子,终于忍不住了。
婚姻大事,极为重要。宫华想了想,依着宫母的意思,打着给送成品的名头,去了绣庄。
一进门,少女泠泠的声音,自帘后传来:“烦请离去。店小,不接待男子。”
这么直白的拒绝,宫华不以为意。在豆腐巷,宫家的人,才是最直的人,直到“傻愣”那种。
宫华举起手中的包袱,因道:“我姓宫,巷西第三条胡同第二户,便是我家,我娘说你去过的。我娘身子不适,让我把包东西送来。”
一听是宫家,秋菊掀帘而出,关心地问:“宫婶子哪里不适”
少女盈盈秋水目,目光温柔,暖人心脾,宫华说不话来,红着脸侧首同时,不答反教导起宋秋菊:“姑娘独自守着这铺子,最好,不要接待男子。”
迂腐!
宋秋菊不喜他这态度,便道:“我先前说过了,小店不接待男子。记性不好,还指责别人,书白读了不成!”
拉直了柳眉,方才温柔似水的少女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不可碰触的高冷。这个绣娘,到还真是不同啊。宫华只注意看宋秋菊了,压根不曾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还在说:“记性和读书没关系,书读了,就不会白读。”
宋秋菊挑了挑眉,终于想起来豆腐巷关于宫家的传闻,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啊。
少女感慨过后,去收拢桌子上的包袱,嘱咐了宫华一句:“宫婶子平日里最是节俭,实在太不舒服,活计便不着急先做。该请大夫的时候,你们别由着她倔,直接去请。若是差钱,来我这里取便是。我今日不得闲,明日再去瞧宫婶子。”
&nb
第一百七十八章 顾谨婚事
顾遥添了一千五百两,又找人把一万两的铺面,讲到了九千五百二十五两。
只从这数字,便知讲价那人多不容易。实在这,一万两本来就是跳楼甩卖价。五间三层小楼、黄金地段的铺面,的确值这个价。
盘下铺子后,下剩的便是熟门熟路的事,宋海棠姚飞飞两个便能搞定。
顾遥则继续陪唐湘湘折腾析产分居的事,再不处理,马上就过年了。过年总要出了正月才能处理,鬼知道那时候会出什么变动。
像极其理智的宋海棠,叹息过后,便不搭理这事。用她的话说,人的主观能动性最重要。顾遥起初不信邪,忙活了俩月,方知宋海棠多么睿智。
唐湘湘自己,差点一天一个样。
儿子喊几声娘,她便心软,去和顾遥诉苦。顾遥想着宋海棠的嘱咐,便说:“你要不改,那我就依你,不弄这事了。”
可最近因为离开家,不仅能见到孩子,还得到了夫婿的关注,唐湘湘便又不想回去。
这不,果然,顾遥担心的事发生了。邱家人提出年后再说这事,要一家人一起过最后一个团圆年,唐湘湘应了。
在唐湘湘点头的刹那,顾遥仿佛看到了这事托黄的画面。出了正月才能办,二月就开始会试,不管是顾遥还是蹇尚书那边,都腾不出手。会试、殿试、武举过忙完,顾遥等人也要回北京了。
“这事,可不就黄了”
当着蹇张氏、顾家几小只的面,顾遥如是道,又厉声叮嘱几个姐妹:“将来你们哪个像唐湘湘这样,我打死你们。”
为何不打唐湘湘打了没用啊。唐湘湘两世为人,四五十年的固有性格,实在是太难改变了。这几小只不同,还有可塑性。不说这几只,就是蹇张氏,眉宇也渐渐舒朗。
蹇张氏没性子,便是最大的性子。
她很随和,怎样都行,又对蹇尚书有一种天然的惧怕,这才被蹇家人揉搓。如今,在侄女的榜样下,蹇张氏有了女子的自信。娘家给力,她腰杆自然直了许多。
其二,唐湘湘情商低了些,本事确实不错。
才两个月,蹇大姑奶奶面色红润了许多。蹇大姑奶奶直性子,依旧张姨张姨的叫,态度却是好了不少-——先前当蹇张氏是敌人外人,这会儿当蹇张氏是个亲人,不是母亲的亲人。
这样一来,蹇张氏的日子,比先前不知好了多少。
这不,年节里,蹇家邀顾家做客,老夫人打头,大家伙全去了。大夫人方氏,土生土长的京城人,才进门就成为主角;谢氏呢,好歹在京城待过几年的人,和顾御史同朝为官的,还留在京城的,多都升了官职。
妇人们徐通家之好,或是光明正大地回娘家,你说说儿子,我说说夫婿;或是有那贴心的手帕交,再说几句私房话。年节,美好的存在。
对小姑娘来说,年节就更有意思了。
前提,她们过了被审视那一关。顾家,尤其是长房,此番南下,为的是给顾谨找个婆家。过去几个月,不管是上心的顾大老爷,还是敷衍的方氏,都没找到合适的人选。
今日来蹇家做客,几个姑娘一番打扮后,顾谨,理所当然地成为最出色那个。唯一能在颜值上和她一较高下的顾尘,因为已定亲,特挑了一身极其不衬她的深红色衣裳。只这一点,便知顾家还是很为顾谨考虑的。
不过,顾谨到底年岁大了,不少人都介意,反而盯着另外几个的更多一些。三房两个孩子定了亲事,二房的顾遥,孟善早就有言在先,人选他挑,顾家过目。
顾大爷如今跟着孟世子呢,顾家自然忙不迭答应。
下剩顾珍和顾迎两个,能在京城找个婆家,好,也不好。所以,顾珍两个倒也不是很积极。此番南下,姐妹两个都是来玩的。带着这种心态,两个姑娘一个直爽,一个娇柔,不过半日,已好几个人凑到老夫人跟前打探消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