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训夫攻略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云上的悠悠

    “那你说哪”

    “虽然我没去过帝都,但听过‘东富西贵、南贱北贫’这句话,酒楼开在东边吧。”

    听她说没去过帝都,顾遥忙凭着两世记忆,画出了一份怪异的顺天地图,按照宋海棠说的,将二环内分成四部分。就着独一无二的地图,三人讨论起来。

    首先,顾遥相中的地方是单牌楼街。

    单牌楼街在出城主干道的末端,道路两旁商铺林立。因离现在的城门较近,却又是南北走向,铺面很便宜,与顾遥很少的本金,非常相称。

    除了那处,还有一处便宜又热闹的地方,便是海子河附近。

    海子河本名积水潭,后世也是这名,处于运河末端,人来人往的,各种交易市场都有。相对的,因为人员混杂,那一处的店面并不贵。

    最合适的地方,自然是宋海棠口中的“东富”,皇宫正东的在灯市口。

    身为目前顺天府最繁华的街道,即便这里的店铺不及后来夸张,却也不在三个小姑娘所能承受范围内,除非她们找到贷款的地方。

    纸上谈兵好一会儿,姚飞飞拍板:“海子河附近我也算熟,直接划去吧。我比较偏向灯市口,钱少可以把摊子铺小一点,如果单牌楼合适,又能省钱,铺大一点摊子也可以的。这样吧,我们先去单牌楼瞧瞧,如果不合适,再回灯市口。届时,顾遥回家也方便。至于海棠,今晚你就别走了,跟我住几日。”

    宋海棠笑道:“正有此意。正好借着得空,给我姐姐再添些嫁妆。”

    在姚家,姚飞飞只一个弟弟和自己关系还凑合,只是姨娘翻来覆去地说,不过是叫她做个伏地魔。时日久了,她和弟弟逐渐生分中。总而言之,她没感受到兄弟姐妹的好处,便劝宋海棠:“你就那几个钱,都花没了,过两年看你拿什么给自己准备嫁妆!”

    “哪有自己给自己准备嫁妆的我的嫁妆不是有你们么!”

    当然,这只是玩笑话,没人放心上。三人两辆车,前往单牌楼去也。三妹子坐一车,跟着顾遥、姚飞飞出门的,坐在后头一辆。

    单牌楼街,在西城主干道的中段的巷子里。

    那巷子颇窄,只有四五阔步的样子,最多允许两辆马车并行。这还不打紧,更糟糕的是,往南才走百丈远,街道风格大变。所有商铺只清了自家门口的那一块,未情理的积雪上,深一块浅一块,显然被水浇过;路过小巷口的时候,隐隐闻到一股尿骚味,不晓得哪个不怕冻的,竟在道旁解决个人问题。

    脏乱之外,行人稀少,这种地方,绝不适合开酒楼。

    顾遥咳了咳,不好意思道:“很多年后,这里不是这般。




第三十一章 天降鸿福
    按凤城习俗,顾遥这么大的孩子,吃溏心蛋最是长身子。溏心蛋的蛋黄是半凝固的,腥极了。顾遥起初抗议,几年下来已经很习惯了。反倒是这会儿突来个全熟的,整个人都不大对劲的感觉。

    再忆起一早不见人影的玉娘,顾遥嘟囔了句“有古怪”,叫住张泉:“泉哥哥,今日是什么好日子,怎煮的熟蛋”

    张泉垂首不语,顾遥便撂下筷子,绕到张泉面前,弯腰,由下而上,看少年。

    少年勾人的桃花眼里,哀伤与不舍并存,且红得过分,不似哭过,更像一宿未眠。

    还未看完,顾遥便叫顾老爷子拽了回来,只听老爷子道:“你不是喜欢吃全熟的蛋吗是俺特意叫张泉煮的。”

    “是么我已经不喜欢吃全熟蛋了,这个,留给泉哥哥吃吧。”

    类似的话,顾遥不知多少次,张泉早已习以为常、婉拒的话都懒得讲了。这一次,少年却突然别过脸,肩膀一颤一颤的,隐隐约约传来抽泣声。

    张胜受伤,张泉没哭;张胜离开,张泉没哭。现在哭,顾遥要还不知道出事了,两世算是白活了。

    见顾遥色变,“啪”的一声,老爷子摔了筷子,怒斥张泉:“多大的人了,哭什么哭还不滚。”

    张泉就那么背着身子离去。

    顾遥敛容,看着老爷子问:“爷爷,可是有事”

    顾老爷子一口气秃噜半碗面后,方道:“俺要去顺天府。”

    顾遥颔首,表示自己知道这事。

    朱棣第三子,赵王朱高燧,去岁到了顺天,镇北京。小孟明周岁宴那日,赵王派人送来贺礼并邀请贴——邀请辽东地面上的官员子弟入顺天,打猎、赛龙舟。

    打猎还好,但是,跑顺天府塞龙舟,顺天府的水资源条件,不怎么够的,船只就更感人了。

    不过,皇家的面子还是要给的。辽东地面上,孟善带头,允了孟家子弟出席,四品官家子弟,纷纷响应,凑了二十名不足弱冠的少年。少年们需要领头人,辽东指挥佥事一共四人,少顾老爷一个,不叫个事。兼之老爷子儿子在顺天,孟善特点了老爷子带队南下,后日,即三月二十六,便要出发。

    顾遥依着记忆中父亲的身板,日熬夜赶的,缝了件简版的儒士春衫——就是把老大一块布,缝出两袖子,配上腰带,简单得不能出去见人。

    老爷子起身,边走边道:“俺走时,会带着你。你,快吃,吃完去收拾东西。”

    回家!

    当年初来乍到,她磨磨蹭蹭不肯接受事实。离开宛平,顾遥方知自己多想有个父亲。这几年但凡遇点事,她就忍不住想,这要是在宛平,有爹在,才不会那这般可怜!

    可她越想,事情就越不按她期盼的。如今,她已半放弃状态,哪知,天降鸿福,可以回家当小公主了!

    额,不对,这么突然,难道——“爷爷,可是有战事吗”

    “没有的事,别多想。”

    说完这句,老爷子人已到了门口,顾遥饭都没吃,追了上去,锲而不舍地问道:“没有战事,怎叫我走得这般急”

    “俺现在有事,回来与你细说。”

    顾遥只得折回,与才反应过来的冬雪撞到一起。

    冬雪紧张地问:“顾姑娘,真,真要走啊”

    顾遥知她是本地人,不瞒她:“回顺天我必然乐意的。只是这么多年了,我运气就没好过,突然天降鸿福,我不适应啊。”

    冬雪张了张嘴,欲言又止,顾遥便道:“有话直说。”

    “是姑娘你叫奴婢说的!姑娘都叫侯爷收作孙女了,运气多好啊!叫皇帝认作闺女,也就这样了吧”冬雪挥舞着小拳头,义愤填膺地说着。

    额,照你这么说,那我这



第三十五章 一别经年
    与四年前相比,宛平变化极多。

    城外外的荒田少了,村落多了;城内的商铺增了一倍不止,商铺样式不再是简单的粮店、布店,还有景德瓷器店、山西醋行等,应有尽有。

    见顾遥目不转睛地盯着外面,孟晖策马挡住她的视线,酸道:“这里比凤城好多了,只怕不用几日,你便会将荒凉的凤城忘之脑后。”

    顾遥嘲笑他:“宛平就叫好了真真没见过世面。起初,我爹要来宛平做县丞时,我家祖母抱着他大哭,口呼‘我可怜的儿啊,怎就这般命苦,好好的,怎去那等荒凉又多风沙之地’”

    她学得惟妙惟肖,孟晖好生笑了一会儿,才问她:“你怎晓得你祖母说了什么”

    “顾妈妈先前是我祖母的人,她和我讲的。”

    一旁听着的孟瑄,忽插言:“你先前离开北平时,四岁还是五岁能记事了”

    这多年,顾遥不知露馅几多,一切都是聪明伶俐上,这会儿也是。她一脸得意道:“不过记住了三、四年前的事,有什么难的”怕他还问,顾遥又道,“这里可不是凤城,往后我再难瞧见的,十一叔和晖大哥别捣乱了,叫我安心瞅几眼吧。”

    孟家叔侄同时收声,离开顾遥视野。

    街道的热闹,离不开熙熙攘攘的小商贩,他们见缝插针,亮着嗓门吆喝,吸引着行人的注意力。

    人群里,两个满是补丁蓝褂的小姑娘,极其扎眼。小的那个看着和比顾遥还小,大的那个只大一点,顶多大顾遥一两岁,也不过十岁出头。除了年纪小,俩人都瘦,风一大就能吹走的感觉。

    姐妹面前一筐柿饼,柿饼被切成数块,放在一个白磁盘上,红彤彤得,瞅着极其诱人。每一块柿饼上,都插着细细的小签子。大一点的小姑娘,操着字正腔圆的普通话:“甜而不腻的柿饼,欢迎品尝。大娘,尝尝,并不碍的;这位小哥,来一块吧,可甜了。”

    多么熟悉的画面,多么熟悉的字眼,顾遥立即扬声道:“爷爷,我要买那柿饼。”

    他们这行人四五十号人,除了一辆马车,清一色的汉子,泰半又是朝气蓬勃的少年,本就极其吸引眼球。这么一停,街道上的行人声音都小了几分,将大部分心思都放在这边。

    顾老爷子面露犹豫。

    他不应,顾遥趴在车窗上,目露哀求:“爷爷,求求你了!”

    孟瑄看着顾遥瘦了一圈的脸,想着她这一路受到的委屈,更恼老爷子的无情,见顾遥这般哀求,老人家还不应,少年道:“顾佥事不放心,我陪丫头去买。”

    他开了口,自己必能如愿,顾遥当即安下心来。

    老爷子沉思片刻,果然道:“李鱼那一组四人留下,刘通,你带其他人先行去兴化寺胡同安歇。”

    其余少年疯狂赶路一个月,这会儿见了更热闹的集市,哪有不闹腾的,只还没出头鸟罢了。这会儿见有人起头,小二十号人普通领了军令,齐刷刷下马,叫嚷起来,场面热闹又混乱——完全在老爷子的预料之中。

    老爷子看着孟瑄不说话,孟瑄轻笑,撩下摆,横立街头,道:“服从安排是你们的职责,不服气的,打赢我再说。”

    自己什么样,大家心里有数。能打过孟瑄的,众人纷纷将视线落到沈从君身上。

    “我走。”

    沈从君看了顾遥一眼,吐了俩字,带头继续前行;孟晖看了欺负人的叔叔一眼,跟上;其他人你看我,我看你,跟上。

    老爷子刚才袖手旁观,这会儿便由孟瑄主导,任他领着顾遥去柿饼小贩那里。

    “这东西怎么卖”

    十四岁的孟瑄已过六尺,高大俊朗,一身贵气,还有方才的霸气,偏问话又是这般清亮



第二百五十八章 友好往来
    郑慧很快调整好心态。

    不管是嫡兄还是三弟自己的本事,能请来这么多人,结果就是,武安侯府、自己的娘家,只比先前更胜一筹!除了老爷子,其他人都来给自己娘家弟弟捧场,就是最有力地证明。

    才这么作想,二夫人张氏跳了出来,拉着郑慧来到石榴树下,拉长了脸,像啃了一树生石榴的表情,张口抱怨:“我们二爷和世子好歹是同父所出,我爹又是世子爷的表兄。不管怎么算,都是我们和大哥大嫂更亲,他们偏着个外人做什么!”

    亲爹是世子爷的表兄,你却是世子爷的弟妹。

    张氏好不知羞地说着张郑两家乱辈分的丑事,郑慧赶紧打断:“二弟妹不可胡言乱语!你上来边说偏着外人,谁是外人了又怎偏了”

    “老三,不就——”张氏下剩的话,被郑慧瞪了回去,便诺诺改口,“大嫂先前就说了,凡孩子的礼,皆有各房自己收,还礼则是公中的。那顾氏这才十六七岁,以后还不得年年生啊!”

    郑慧冷漠道:“若为这个,你醋不着。大嫂既然这般说了,你也生就是。说起来,二弟妹进门比三弟妹还早近一年,年岁又大人家四五岁,也该多生几个,为二弟开枝散叶了。”

    张氏因为守母孝,本就晚嫁了三年,进门快两年了,又不曾生育。以致比郑智还大八岁的二爷郑用,至今无一儿半女。不过,郑用经常留宿大营不归家,张姨娘又一直在宣府。张氏心里急归急,倒没什么太大压力。这会儿被大姑子提起,心中怒火丛生。

    “表——夫君他三两个月才家来一次,我一个人如何生孩子”

    郑慧则道:“密云卫又不是什么荒凉之处,还是你打小住着的地方,你为何不跟着二弟看在双重亲戚的份上,我与你句忠言,这女人啊,还得指着儿子。”

    像她,那般看不上陈四,不也和他生了个儿子吗

    而有娘家,有儿子,便能在后院立得稳稳的,不必去管那些庸脂俗粉。二弟妹这种娘家几乎不存在的,完全是为了拉扯张家一把才定下的妻子,真的是只剩儿子这一个依靠了。

    张氏闻言立即蔫了。

    正因为密云卫是她打小生活的地方,这会儿才不想过去住好么侯府虽然只有她一个,但是在侯府,什么都不做就有月钱,一个月五两呢;不用辛苦做针线,就有绫罗绸缎可以穿,季季年年有新衣;不用下厨挨火烤,便有山珍海味可以吃……

    人间天堂,不过如此吧你要我如何舍下这天堂

    打死郑慧也猜不到她的心思,只当她是不想陷入娘家的那一滩泥水,不由叹了口气。实在想不明白姨娘怎就能为了娘家,把唯一的儿子给坑成这样!但凡换个妻子,也比如今强不是

    难不成,二弟不是姨娘亲生的郑慧忽然想多了。

    长叹数口,郑慧最后一次嘱咐:“别不舍得吃穿,攒点月钱都给家里了。”

    这是郑慧小时候,张姨娘长干的事。张姨娘不仅拿自己的月钱去补贴娘家,还扣了郑慧姐弟两个的,一并补贴了过去。张氏听了这话,委屈道:“那是我爹娘兄弟,能不管么”

    又是这样的调调,郑慧懒得理她了,借口开席,离开了张氏。

    前院,郑聪,作为快十岁的大男孩了,因哥哥不在,不好老跑嫂子那里,这个月可把他给憋坏了。这会儿,看看七七的眼睛,再看看郑智的,说一声“像”;再看看鼻子,补一个“更像”;看了看细长柔嫩的小手,再看看哥哥骨节分明的丑手,一脸庆幸地说“还好”。

    便有人为他:“什么还好”

    以郑智对弟弟的理解,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立即拦道:“闭嘴!”

    郑聪听他有鬼,端着肉呼呼的漂亮的脸蛋,回问话之人:“侄女手脚长得好,还好不像三哥。不是我这个做弟弟的不敬兄长,哎,你们瞅瞅,我三哥这手,是不是特别丑”

    郑智的手伤痕累累,指



第二百五十九章 命运之手
    顾遥抱着珍珠米似的闺女出现在娘家人面前,顾老爷子的目光就没离开过七七。和自家重孙女作比,郑家的实在是太招人喜欢了。

    老爷子已经八旬了,家里的大小事都不搀和了。顾珍的亲事,他也只说了句“人还是要厚道些的”便罢了。但他说这话,在顾家没有说服力。老爷子这一生距离厚道,大概是人间到天上那么远。
1...6465666768...1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