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训夫攻略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云上的悠悠

    路知府淡定道:“令郎虽口称郑智之妻知袁方身份而窝藏之,然则,他已经也绝非今日才知之。待本官验证,若情况属实,令郎身为朝廷命官,罪责不下郑智妻。本官如今不过带人回衙细审,不止令郎,郑智也是要配合本官查案的。”

    陈四身上的官职,虽只是个北京皇城的闲职,没有任何权利。即便如此,那也是朝廷官员,比一无所知的后宅女子犯事,要严重得多。陈二老爷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见儿子跟着袁方郑智几个一并被带走,二老爷赶紧回家求救泰宁伯。

    泰宁伯早已离去。

    宫城内,泰宁伯不听黄鱼儿啰嗦,直接命人绑了送去顺天府衙。又召了下属,去赵王那里报信:“只管说都是小四招的。”

    下属心惊,依旧称是。

    泰宁伯望着赵王府方向,目光冰冷。若是汉王在此,弄这些小动作,他还能忍一二。赵王么,不值得费那脑子。

    袁方一口咬定顾遥不知他身份,他的言辞有理有据:“方家一案乃十几年前旧案,郑三奶奶那会儿不过两三岁还提,后来此事甚少被提及,她如何知道”

    是的,顾遥的年纪不可能知道,除非有人特意告诉她这件事。告诉她那个人,反而居心叵测。而陈四不同,他可大了顾遥足足十岁,才是知道过往的那一个。

    在泰宁伯的配合下,路知府很快拿到了更多的证据。泰宁伯替孙儿求情,免了责罚,只摘了陈四身上的闲差。路知府判定顾遥不知者罪减一等,罪按郑智请求,由郑智承担。郑智的量刑,由辽东都司裁决。至于袁方,总要等朝廷旨意。在那之前,蒙学馆照旧开着。

    陈四认为这他和设想的完全不同,快急哭了之际,赵王那边也派人丢了句话:“四爷好自为之!”

    在祖父的提醒下,陈四后知后觉地认识到一件事,路夫人乃蒙学馆的出资人之一。他动袁方,就等于动了路夫人的利益,路知府的利益。

    陈四呢喃道:“怪道王爷不让揭开袁方的身份!”

    泰宁伯立即冷了脸,喝道:“除了背着我设计袁方,坑害妻弟,可还有别的”

    陈四立即道:“没有!世上哪有祖父不知道的事!祖父今儿不知道,明儿也要知道的,孙儿再不犯糊涂了。”

    信你有鬼。

    但是,像所有长辈一样,泰宁伯认为孙子本性不坏,只是被人利用了。他厌恶赵王,对孙子,只有一点要求:“日后切不可莽撞了。我这老头子还能活几日你爹也好,你大伯也好,他们至今还没什么要职,只有泰宁伯这个空爵,并没有用的。”

    陈四糯糯不敢言,但神情不服气,是肯定的。

    泰宁伯看在眼里,叹息道:“你啊,若是再不努力,将来必靠妻族的。你今日拖郑智这点子后踢,他日便是他高飞的起点。不信不信,且看老头子的预言是否对吧。如今你身上也没了官职,去辽东吧,从小兵开始,一点点往上走。”

    故事的结局,为何是这般陈四如今只剩一个念头了,我去可以,从小兵坐起也可以,他郑智也要如此!

    他小心翼翼地同祖父确认了此事,泰宁伯直接粉碎了他的希望:“多大点事那袁方都不见得死,何况一个替妻顶罪的武榜眼兴许没先前好,但是一点,惩罚会很小。”

    为了证明孙子的愚蠢




第二百六十八章 彻查学馆
    唉,原来,再多的解释,都不如自己感受来得深刻,顾遥叹息。事发至今,不过十来个时辰。但是,像袁方这样的承认错误,顾遥不知已说了多少次,任凭郑智如何规劝都不好使。如今想来,郑智后来不说了,不是因为认可自己有错,是懒得劝了呐。

    顾遥轻声问袁方:“为何道歉”

    袁方叫她问住了。

    要他承认自己原本姓方有错这话,他说不出口,因为,他长这么大,没姓过一天的方。但是,近日之事,又是他原本姓方引起的。

    顾遥见他无言,便道:“昨日搜出来的字条,突然出现在了舅舅舅母手里,而他们又不曾来过蒙学馆,便只能说明蒙学馆出了内鬼。袁夫子若有错,便是错在没管好这蒙学馆。”

    袁方却不肯承认:“偷个东西罢了,各方高手也做得到。”

    “不可能!”顾遥斩钉截铁地说完,随即用手一指四周,道,“很早之前,我便同郑世子处雇佣了几个人,来守着学馆。若有外人进出,他们即便拦不下,也不会不知道。”

    路夫人适时插言:“府衙小吏定期巡逻,也会来此,是我特意关照过的。”

    也就是说,蒙学馆从建立那天起,就表明这不是普通的私塾,而是有背景的私塾!哪个想打学馆的主意,不好意思,抱歉,我们府衙公堂见。

    连路夫人也这么说,袁方立即敛容问她:“夫人之意,也要彻查蒙学馆”

    路夫人哪是这个意思,她只是实话实说。然而,看到顾遥湿漉漉的眼睛,到嘴的话已变作:“是,查下总没坏处。”

    说完,路夫人便后悔了。她今天过来,并不是为了这个啊!

    不大会儿,蒙学馆在读的一百零七位学子聚集在武场的空处,那里空间最大。高台上,顾遥与路夫人均在做,这是已经好多年没有的画面,久到别人忘了,这学馆,其实是这二位一起努力建出来的。高台下,郑聪看着嫂子,纳闷心眼只有针尖大的哥哥,怎舍得把人放出来呢

    作为年长者,路夫人咳了两声,打断下头嗡嗡的讨论,放声道:“这几日,学馆里有人盗了袁夫子的一样物件,差点害死袁夫子,害得更多之人无书可读。我要说的是。这个学馆,从建立第一天起,就不怎么进账。这样的一个学馆,只因某些人自私的想法,便差点毁于一旦……若是你们不愿意读了,请直说。我在这把话说了,哪个不愿意读了,我全额退你们的学费!”

    她的话音刚落,底下炸开了锅。发声的,包括学子,也也包括几位夫子。

    那几位夫子,不过是几位不通庶物的秀才。这几年,在学馆吃好喝好之外,还能免费借阅各种书籍,他们自身都明显感觉了进步。蒙学馆对他们来说,不仅是衣食父母,还是希望。所以,他们各个希望学馆能更好。听闻路夫人这般话,大家少不得问个仔细,问的路夫人差点成了一无所知的路人。

    袁方并不愿接话茬,但是,当路夫人望来的刹那,他依旧接了,还道:“是以,把大家召集起来,让大家好好想想,身边的同学或者夫子,哪位有不同于往日的表现。想到了,他不说的,你替他说。不要觉得这突然抓得很重,过去,所有的压力都有人替你们抗了。现在,到了抗不动的时候了。散场吧,都仔细想想,午饭过后,还在这里,袁某静候各位佳音。”

    郑聪得益于嫂子在的缘故,根本不等到中午,便将事情的始末弄得一清二楚。不等顾遥发话,郑聪道:



第二百六十九章 絮叨母爱
    郑智来接顾遥的时候,却闻顾遥又去了府衙。听闻那俩人才离开没多久,郑智索性先陪弟弟聊了会儿,方起身去府衙接人。

    坐在马车上,顾遥的心底很纠结。

    是的,纠结。

    生下七七后,尤其是七七对她超常的依赖,让她有一种感觉。七七想要星星,自己也要满足她!郑智一边说自己溺爱孩子,一边比自己还要疼七七。这就是父母,他们这对年轻的父母。

    前世,我好像不比七七差多少的说。我那么可爱,他们两个做父母的,究竟是怎样狠心才能抛弃自己顺着这个逻辑,顾遥想不通。

    因为路夫人这些年的表现。

    路夫人先是极宠姚飞飞,后又善待自己。她似乎知道自己就在大明,但是,找不到自己。像上一次,她似乎已经确认事实了,结果又晕了过去。那之后,顾遥嫁人住进侯府,不便日常出门是其一;怕刺激路夫人,路知府不怎么让她们二人见面是其二。

    总之,这是自上次“气”晕陆夫人之后,顾遥第一次来府衙。

    后衙很安静。

    路右石夫妇不在,家里又没有孩子,这两夫妻使唤的下人又有限,便造成了偌大的院子,像无人居住的景点,美丽又安宁。是以,缓步在青石路上,顾遥的心,逐渐安定下来。

    及至厅房,顾遥已能平稳地扯出笑脸,来应对路夫人准备的那堆像小山一样的礼物。

    穿着方面,没有一张布匹,全是衣衫。亲子杉、小孩子的衣衫、顾遥单独的衣衫,四季都有,大小几十件,没有半年,是做不出来的。

    吃的,确切的说是药。不仅有各色药材,还有一堆药丸。

    路夫人絮絮叨叨地说道:“听闻北疆缺少药材,你幼时因为大病,多亏了孟家,还有那唐湘湘才被救回来。我就想着,七七比你当年还小,这药材少不得,每一味药丸我都注明用途和剂量了。用不着最好,万一要用,有比没有强。”

    母爱无声是伟大的,但是,顾遥认为,母爱通常都很絮叨。一件小事,母亲都能联想到很多,比如青春期只是和男孩子一起放学回家,便会被妈妈念叨个不停。那些妈妈,生怕孩子因此有个什么不好。那会儿,顾遥只能羡慕地看着同学抱怨,她则回到爷爷奶奶那里,静默无言。

    逼退眼泪,顾遥低声道了句:“我替七七,谢谢你。”

    没有用您,缺少了那份尊敬,却显亲昵,路夫人顿时眉开眼笑,又道:“辽东那边的回信,少说还有一个月。再一个月,天气便凉了。我再趁这个月,给你们做点路上吃的吧,可好”

    顾遥点了点头。

    路夫人便又絮叨起来:“七七越来越大,零嘴是必不可少的。你们这一路风餐露宿的,热水很难弄,我来想想办法吧。”

    路知府赶回后院,便见二人似母女那般,一个絮絮叨叨地说着,一个静静又不舍地听着,画面很温馨。路知府心道,因为我昨日帮了她,她在还么

    没来由的,路知府心底忽然升起一股无名怒气。

    待到门子来报:“保定候府郑三也来接其夫人。”

    路知府果断进屋,打断二人说话,直接道:“郑智也来接人了。”

    他的口气不好,路夫人却眉开眼笑,道:“这是从蒙学馆找来的吧好,好,我不留你了,快些跟他回家吧。”

    见妻子真的很开心,路知府便又有些不好意思。不管怎样,顾遥让妻子开心,自己没道理摆脸色。想了想,他和顾遥一道出门。

    路上,路知府问:“今日你怎这般乖巧”

    顾遥没什么情绪地明知故问:“知府大人指的是什么”

    路知府已经很肯定了,因道:“你讨厌我。”

    &n



第二百七十章 与你无关
    郑智打量的视线太过明显,顾遥立即将路知府夫妇抛之脑后,歪头问道:“怎么了这般看着我做什么”

    我问了,你会说吗郑智看着顾遥,犹豫着不知道问还是不问,便道:“没什么。”

    没想好,那就先别问了。

    顾遥却道:“这么说就是有什么。”

    郑智立即看着顾遥,坚定道:“真没什么。”

    顾遥想了想,道:“是想问路家吗”

    这一次,郑智没有犹豫,直接点了点头。顾遥轻哼,凑到郑智肩头,在他耳畔道:“哥哥,你又在套我啊……”

    直接生活两年,合在一起的日子却不足一年。顾遥训夫计划执行得七零八落,反倒是被夫婿各种套路。比如方才,这招叫以退为进。明明有什么,偏说没什么,吸引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主动告诉他自己心底的事。

    若非同路知府夫妇的关系太过匪夷所思,顾遥又叫他套路了。虽被套路,但顾遥被套得很开心。最直白的逻辑,素爱直来直去霸道的郑智,单套路自己一个,证明他心里有自己。

    见顾遥暗自得意,郑智反凑近,问道:“你是不是,很喜欢我逗你”

    是的,逗。顾遥认为的套路,在郑智这里,就像是逗猫逗狗一样的玩。猫儿狗儿还极其喜欢这种运动,互相成全,不是很好嘛

    “喜欢不喜欢的,你看不出来么”顾遥不答反问,不愿让郑智看出自己的心底的真实想法,她转移话题,“我同路家的事,等我想清楚了,再同你说。你也不用问路右石,他不知道的。目前来说,只路知府一个知道,路夫人的记忆出现过问题,也是不记得的。”

    顾遥这般说了,郑智便不再追问,只确定一点:“他们只会对我们好,可是”

    这个,顾遥没法保证,因道:“这就是我要想清楚,和弄明白的地方。现在,我不认为他们只会对我们好,还可能会不管我们。”

    “非亲非故的,不管,那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见问,顾遥确定闭嘴。统共没几句话,就叫郑智把信息套了个七七八八,再说下去,自己只怕把两世为人的事都和盘托出了。

    太恐怖了。

    感谢天,感谢地,郑家到了。俩人下车,匆忙的脚步都是一样的,回家看软萌的闺女去。

    看见父母,郑七七终于破涕为笑。接下来却面对了一个大难题,面对着父母同时张开的怀抱,小丫头犹豫了。娘满脸都是担心,爹满目都是心疼,怎么办呢啊,有了,小丫头同时伸出两只肉嘟嘟嫩乎的小手,左右牵母亲,右手牵父亲,人则紧挨着母亲的腿,抬头仰望父亲,甜笑。

    顾遥揽着闺女,嗔了句:“小人精。”

    一家三口就这么手牵手回了房,羡煞一众下人,尤其是寒香。寒香的肚子已经隆起,里头是男是女未知,但很值得期待。青山由于太努力,已经脱离郑家,入了密云卫的军籍,如今是一名总旗。陪郑智北上的名单里头,便没有他们两口子。

    京城虽远,但道路平坦。路知府上奏的折子,又是六百里加急,很快就摆到了永乐皇帝的面前。在那之前,这奏折,相关人员已经知道了。皇帝陛下看奏章的时候,太师姚广孝求见。

    永乐皇帝直接道:“不见。”

    这是帝王少有的任性了。殿外,姚广孝得到这样的回复并不意外,漫步在大殿前,并不离去。约莫一柱香后,殿内传来永乐皇帝厚重的嗓音:“传姚太师。”

    年过花甲的老太师,三步并作两步走到殿前,直接道:“老臣一直在。”

    老小孩老小孩,永乐皇帝摇了摇头。起兵至今,也快二十年了,不光太师老了,自己也过了天命之年。

    &nb



第二百七十一章 七七去处
    新任辽东指挥史郭谱,与曾经的曹国公李景隆有私隙。他下了这个易令,幕僚也规劝过他。他理直气壮地说:“降职是必须的,也不能在我眼皮底下。真来了定辽中卫,我必看他不顺眼,三天两头找他不痛快,那样更糟糕。”

    辽东都司大小数十卫,偏偏往最远的铁岭卫丢,这不是不待见,是十分不待见。辽东的大部分卫所,都有孟善的旧部,就是顾老爷子的子侄辈,也是有的,只有铁岭卫例外。
1...6768697071...1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