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夫攻略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云上的悠悠
江氏读书虽少,却也知道腊
第三百七十八章 弟弟之心
郑世子进来后,江氏便想把自己藏起来。但这显然不可能,于是,江氏便寄希望于郑世子会因为有外人在,会顾忌郑家面子,不要针对自己。
郑世子若是知道江氏的内心,一定会说,你想多了。不,他不会说。因为,江氏已经和他没什么关系了。
眼下,听闻张老夫人让自己教孙子,郑世子忽然笑了笑。
他唯一手把手教的,只有一个郑智啊!
少年疯狂入魔时期,他就想着报复张姨娘,找了堪称角色的江氏来让张姨娘痛苦。他成功了一半,他爹遇到江氏后,就那么地傻傻地将人娶回去,很是打击了张姨娘一番。结果,江氏的战斗力太渣,那么好的局面,都能让张姨娘翻身!
从张姨娘翻身那天起,江氏在郑世子眼中,便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
最后,让郑世子放下魔怔的,不是江氏对张姨娘的打击,而是妻子的宽慰,还有那个傻愣傻愣的天真郑智。当年,他要了郑智过来,不过是要挟江氏,哪知道郑智会把自己当做一切。那么点的孩子,天天叫着别人母亲,却以为母亲是外人,把他这个非亲非故的坏人当做至亲的人。
后来,郑世子明白自己带弟弟的方式不对,到了儿子那里,他已经把慈祥和蔼又严厉得父亲扮演得极其完美了。准确地说,他已经非常成熟了,青年时期的愚蠢,自然不会再犯。但没了那些傻愣傻愣的行为,他和儿子的互动,也就没了和郑智的那份亲昵,没有血缘,却依然相依为命的亲昵。
是的,相依为命。
在郑世子和世子妃一直没有儿子的时候,郑世子还和世子妃说过玩笑——实在不行,将来就把整个侯府交给老三吧。
世子夫人是郑世子少年时期过来的人,见他笑了,知他八成又想起了曾经的趣事,知他一时半伙不会搭理别个,只好自己接话:“老安人客气了,世子如今不大管事了,且世子文韬武略四个字,只占后一半。这文涛嘛,还是要看我们家小四的。”
说的再好,那还是拒绝,张老安人脸上失落难掩。
被老安人拉着的少年张祜,因自小没有父亲,比别个更要强,也比别个更敏感。世子夫人的婉拒,在他看来就是明拒。他原本过来是想帮姐姐的,一看这架势,第一反应是,这样的高门,我姐姐去了,也会被人瞧不起,还是不要姐姐嫁过去了!
而顾遥那里,原本就因为张冰莲有些扶弟,已经有些不大痛快了。这会儿见张老夫人意图如此明显,便更加不喜。
哪知,郑聪忽然接话:“大嫂客气了,文韬武略,我都不及大哥的。”
这是妥妥地帮着老安人说话啊,世子夫人笑意不变,心下却已不喜。郑世子看向郑聪,问:“婚事成了,那是你的小舅子,你让我管”
若郑聪答一个是,郑世子立马带着妻子走,以此来标明自己的态度——他们两口子,不可能给天下所有人撑腰。
郑聪却觉得大哥和自己说话,已让自己受宠若惊了,忙道:“并非如此。我之事,便该我来做。只是大嫂说大哥文韬武略不够,我不认可。”
听到这个回答,郑世子没那么不高兴了,便道:“你大嫂那是客气罢了。”
如此不要脸的说法,顾遥十分不客气地笑了开来,世子夫人也是哭笑不得。另一侧,张老安人脸色也好了不少。至少眼下来看,郑家这三房还是很和谐的,郑世子待弟弟们也不错。呐,顾氏这个弟媳妇当着外人面笑他他都不恼,便是证据。
隆平伯夫人自然也看出来了。她心下一转,面上笑道:“早知老夫人和世子都来,也该拉着大嫂过来,让她见识见识。”
世子夫人是知道顾遥内定人选的,闻言少不得问一句:“是了,正要问呢,贵府大夫人为何没来”
张老夫人瞪了次媳一眼,叹息一声,道:“老大家的,早已吃斋念佛多年。大房这俩孩子,一直跟着我,吃了不少苦头。好在两个孩子也算争气,不是我自夸,便不是那拔尖的,也都是好的。大丫头针线管家一把好手,祜哥儿县试三
第三百七十九章 世子所爱
张郑两家会面的次日,郑聪来找顾遥:“三嫂,张大姑娘很好。”
“你喜欢她什么啊”
顾遥这般老司机大方地问着,青葱稚嫩的老少年郑聪,却红了耳根。墨迹了会儿,郑聪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只道:“张祜昨日和我说,他一直在努力,要做姐姐的依靠。”
若真如此,倒也还好。
顾遥便道:“那我也不啰嗦了,便去和大嫂母亲说一声,替你提亲。”
虽然有些不好意思,郑聪依旧郑重抱拳,诚恳地说:“三嫂辛苦。”
顾遥也不客气,这事,她的确辛苦。成亲是在侯府,江氏不中用,世子夫人会负责一部分,但是六礼,却是顾遥一个人处理。这样的事顾遥第一次做,中间细节不知道多少,加上时间紧急。是的,时间紧急。算来算去,永乐北征还有两次,这就意味着,接下来的必定有两场战事,郑聪随时可能上战场。
只见的那一面,张冰莲是个乖巧听话的,世子夫人便没有意见。为了给顾遥省事,她在顾遥去见江氏前,叮嘱道:“你只说定下张姑娘便是。”
打这马虎眼,江氏能听不出来
事实证明,江氏真的没听出来,顾遥无语半晌,回家准备了七八日,方请了官媒去张家提亲。
张冰莲到底还是对这桩亲事存了一段心思,惴惴不安多日,听到郑家媒人来了后,一颗不安的心,终于落定。看着弟弟欢喜的面庞,张冰莲与母亲商议:“依三夫人的性子,我若成了郑家人,只怕不好贴补娘家。嫁妆除了公中的,娘这里一两都别补了。”
大夫人原是富农之女,在张家处于“燕王叛军”之际嫁进来的,又是青年丧夫,对这些人情往来并不懂。不过,她不懂有不懂的好处,从来不瞎指挥。不会养儿女,便将一双儿女托给了婆婆。这会儿婚事这些,她依旧不懂,照旧丢给婆婆。
听了闺女的话,她温柔浅笑,道:“我听你祖母的。”
如果老夫人说不贴,那她就不贴,说贴,哪怕要她全部家当,她也不会说一个不字。
张老夫人那里也不着急说话,只道:“总要看郑家下的聘。”
张家原本以为这事总要一年半载的,哪知,纳彩问征之后,郑家搬出了尘大师,欲将婚期定在六月。怪道郑家如此着急采纳问征,原来是着急成亲。可是,六月啊,谁家把亲事定在六月!
但郑家言谈恳切,又有了尘大师的旗号,张家老夫人略作思索,点了头。孙女嫁人可以不在,嫡子成亲若还不在,郑侯这爹便太不近人情了。
得到具体的日子后,郑侯遣人回来说了句:“知道了。”
来人也是送银子的。
郑聪是亲儿子,嫡子,这是郑侯最后一个任务,没什么不舍得的。来人揣了一叠银票,约莫五千之数;另外还有宣府的千亩良田。宣府的良田,也抵不过江南的中田,但总归是那意思。
郑世子接到东西后,很快算出了价值,沉默片刻后,道:“都送给顾五。”
世子夫人不大明白这意思,替顾遥确认了下:“都给四弟做聘礼的意思”
“做什么聘礼!万两银子聘礼,比我们当年多了四前两,还少”
世子轻哼,说这话时,完全忽略了郑智这个不正经养子,那也是万两下的聘。就在世子夫人以为他又要贴补三房时,世子又道:“给张家那么多聘礼,还不知道回几个银子。小四看着傻愣愣的,这点田给他做私房。”
世子夫人就知道自家男人刀子嘴豆腐心,当即道:“这就去办。今后还说世子待几个弟弟不好,我定不饶他!”
世子却道:“很是不必。我待老二和小四确实普通,今后也没打算改。三弟成家立业便罢了,咱们两个儿子,将来的孙子,三弟的三个儿子,这些人够我忙活的,哪有功夫管别人”
第三百八十章 替你分产
永乐二十一年五月初二,郑智以幼弟成亲为由,摆脱皇太孙归家。只他还不曾和媳妇温存,便被弟弟拉去救火,确切地说,救未来四弟妹家的火。
听完郑聪的请求,郑智欣慰颔首,拍了拍弟弟的肩膀,笑道:“好,你也长大了,三哥替你出面。”
回去后,如此这般与顾遥说了一番,顾遥当即柳眉直竖,因道:“我就说张冰莲是个扶弟魔!”
“何谓扶弟魔”
“对弟弟不计成本地奉献,扶弟成魔,就像姚飞飞那样。”
郑智笑道:“何至于此你相中张大姑娘下扶幼弟持家的本领,却又嫌她有弟弟要照看。我便问你一句,你是想她将来只为郑家做牛做马,不再管弟弟了么”
“我没这个意思。”
顾遥有些气短,这语气,自然硬不起来。
郑智想着她打小谁都不靠的性子,笑了笑,没与她计较这些小事,规劝道:“姚太太那里,她有五万家私,帮了弟弟一万,成本虽有些高,那也不是不计成本的,远不到你口中的扶弟魔。再说张大姑娘,她并没有给娘家攒钱,不过是接夫家的势,为自己那一房谋利罢了。而且,我认为这样更好。”
“怎么说”
“张祜自幼没了父亲,便比别个孩子懂事些。反之,隆平伯夫妇自私自利,若助张祜脱离叔父,将来定和小四想扶相持。他们两个都是文武皆通的路子,且脱离了隆平伯的张祜,便能一心一意走科举之路,能替小四完成愿望,不是更好么”
顾遥只见过张祜一面,看不出更多,便道:“那张祜,真的像你们说的那样好么我听来的,这孩子秉性有点弱啊。”
郑智叹道:“他那处境,强起来不过是自讨苦吃罢了。且按你和小四所言,那张大姑娘也是个温柔和善的姑娘,像想是他们大房便是这类人。我若不是被蒙在鼓里,又是大哥养大的,只怕还不如张祜那孩子呢。换位思考,你站在张大姑娘的角度想一想。”
这个换位,顾遥换的比较困难。
抚平妻子皱起的眉头,郑智笑道:“再退一步,那是小四要考虑的事。我只看他能为张大姑娘打听这么多,还要去撑腰,便说明张大姑娘能让小四长进,只这一点,我对这门亲事没有意见。”
“我也同意这么亲事的,要不,干嘛促成呢只是说,说有点小风险,小瑕疵罢了……”在郑智的解说下,顾遥毫无节操地改了说辞,并补充道,“我知道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只是,我只是怕给四弟找了个不合适的妻子。”
这话一出,郑智方懂了顾遥的不安,便道:“我看很合适!再者,是你发现,小四自己相中的,要有什么,那也是小四自己的事。”
顾遥这才不说什么。
隆平伯府那里,却还在闹腾。
隆平伯夫人只肯出两千两银子给张冰莲,老夫人二话不说,直接去了祠堂哭诉,诉隆平候去的早,诉长子去得早。隆平伯赶来请人之际,天色已暗,老夫人非常强硬地表示:“你爹在时攒了多少家私,我就不说了。只说你大哥,也是为这伯府送了命的!将来小辈我也不管,只你这一个侄女一个侄儿,必须按嫡子嫡女的份额来。”
隆平伯夫人也跟了来,防的就是这个,立即插言道:“我们当初成亲便是这些银子,嫡子嫡女便是这个份额,没多的。”
提及这个,老夫人就更气了,她一边抹泪,一边说:“老二啊,当初
第三百八十一章 恰被人知
把大房的东西还回去,隆平伯没有夫人那么大的意见,本来就是哥哥家的东西,给侄儿没什么。但是,张祜找了郑家、顺天府尹过来,便过分了。
“你们要,说一声便是,找这么些外人做什么有娘再,我还能占你这个小辈便宜不成”
隆平伯夫人不满丈夫如此言语,补了句:“便是老夫人不在,我们自己有银子,也不稀罕占你们便宜。”
这话说得很在理,老夫人也去说张祜:“先前和郑家来往不多,你们姐弟便这么信任他们,太鲁莽了。”
张祜攥紧了拳头,张冰莲立即道:“好叫祖母知道,无关信任。请了官方的人,郑家的人,还有二叔祖母在场,防的便是郑家也贪点小便宜。”
是的,大房得的那点东西,以张冰莲的数算能力早就估算了价值,绝对不超过万两。这几年的经营情况,根据她观察所得,多为二婶借着大房的铺子,为二婶自己的陪嫁谋利,实在不值得郑家去贪。
张冰莲的话音刚落,隆平伯两口子脸色便不大好。老夫人却是放心下来,随即,眼泪却忍不住滑落。
放心的是,大孙女不傻,防着郑家的同时,也防了次子一家。伤心的是,次子两口子到底是贪了大房孤儿寡母的东西,还叫人家知道,两房摆明已经生了嫌隙。
“那便分吧,把我的家当也一并分了吧。”
老人家叹了口气,做了决定。
老夫人发了话,碍于孝道,原本就不好拒绝的隆平伯两口子,只得回去准备。张冰莲则示意弟弟去扶老夫人,自己也扶了一边。
“祖母,你是天底下最好的祖母,也是最好的母亲。”
一句话,老夫人的泪流得更凶了。
张祜按照姐姐事先教的,想着这些年的苦楚,眼泪啪嗒啪嗒落下,落到了老夫人的手上。少年说:“父亲去的早,孙儿一早便知道要比别个难一些,也做好了准备。旁的难处,孙儿都能平静以对,偏来自亲人的黑手,实在是……”
老夫人一听这话里有话,忙问:“你说亲人的黑手,你二叔二婶真做了什么不成”
张祜道:“是铺子的事。”
“铺子远在江南,你怎知铺子有事的”老夫人精明一世,立即抓住漏洞。
张冰莲接话:“祖母可听过姚太太”
老夫人颔首,道:“怎会不知悦己的东家。”
姚飞飞以娘家姓名冠江南,姚记的首饰,随着她的出嫁而易主。曾经的姚记多么辉煌,如今便多落寞,取而代之的是悦己,姚飞飞个人的悦己。便是老夫人身上,也能找出两件悦己的首饰。古朴不张扬,老夫人甚爱之。
张冰莲笑了笑,尽管黑暗中没人看得清,她依然笑得很开心,她道:“姚太太与郑三夫人是至交好友,同为大理寺路少卿的义女。孙女因和郑四爷定亲,又是郑三夫人做的媒,同姚太太有几面之缘。她才从江南过来不到一年,说江南那里好多人都卖铺子,建议我们不要卖。真看好顺天府,在顺天府另开便是了。”
老夫人想到别人谣传姚飞飞的财富,便道:“那是个搂钱的主儿,听她的想是没错。”
老人家这么说的另外一个原因,她本身就不赞成卖铺面。
这时,张冰莲却道:“她随口举了个例子,说鼓楼南侧的丹凤街上,那家齐记小点,便有些可惜。”
“这么巧齐记的房契在我手里,别个还能怎么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