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从小兵到帝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吐槽是福
因为即便是他手下的背嵬军,大部分士兵也是怕死的,从战场上一支支由于伤亡过大主动退下来的部队就能看出。
在枪骑兵和背嵬军步卒鏖战的时候,龙骑兵也没有闲着,他们不断依靠机动优势在战场外围游走下马打黑枪,一旦有大股背嵬军步卒冲上来,他们就上马走人!
很快,背嵬军步卒就放弃了对龙骑兵的攻击,专心消灭被围困的枪骑兵。
因为不消灭枪骑兵,他们就无法进攻后面的骑兵炮阵地。
当最后一个枪骑兵倒下的时候,大军已经厮杀到下午,在火炮的轰击和枪骑兵舍生忘死的杀伤下,背嵬军步卒死伤惨重。
而这时候,骑兵炮的炮弹无论是实心弹还是霰弹都已经消耗殆尽,正开始向后撤退。
岳飞付出这么大代价自然不会眼睁睁看着明军炮兵撤走,他还指望俘虏一些送回到南宋后方进行仿造研发呢!
不过在背嵬军步卒拖着疲惫的身体追击的时候,之前如同泥鳅一般专门打黑枪的龙骑兵突然变得英勇起来,掩护骑兵炮撤退!
在李察的命令下,骑兵可以死光,但火炮必须全部撤回,即便撤不回来也要全都毁掉,绝对不给敌人留一门火炮!
系统兵的执行力是毋庸置疑的!
龙骑兵先是用火枪不断射击迟滞和杀伤背嵬军步卒,在背嵬军步卒接近骑兵炮队伍的时候,龙骑兵干脆拔出马刀发起了冲锋!
这一下背嵬军再也无法追击……
又一场血腥的肉搏大战开启。
双方厮杀到夜幕降临后,岳飞只能不甘的看着骑兵炮消失在夜色当中,剩余的零星殿后龙骑兵成为发泄的对象。
这场战役后,背嵬军步卒损失达一万五千人,彻底丧失了进攻能力!
背嵬军不是系统兵,如此巨大的伤亡下不进行一段时间的休整根本无力再战……
最后,岳飞只能无奈的带着5000残余背嵬军撤回四川防线……
死伤狼藉士气低迷的背嵬军已经经不起另一场战斗了……
在背嵬军战场上打赢实际上却输掉的同时,第一支出发的两万由地方卫戍部队伪装的岳家军跟3万沙洲军碰撞在一起。
这是一场菜鸟互啄的战斗,因为沙洲军人数更多以微弱的优势取得了胜利!
最关键的是,战败的假岳家军很多人被冲入沙洲军中,沙洲军的人数立马回升到4万多人!
不过在炮灰沙洲军取得大胜的情况下,最后一路明军却打了一场惨胜。
三万岳家军主力被没有火炮跟进的1000多掷弹兵和7000多近卫军追上后,双方爆发了一场惨烈大战,整整厮杀了三天三夜!
最后三万岳家军虽然被全歼,但掷弹兵全灭,近卫军只剩下了两千多人……
李察用巨大的伤亡将岳家军的反击彻底扼杀,没有一支成建制的敌军突入明军大后方!
:。:





从小兵到帝王 411 第二次反击
大明14年2月,岳家军发起的这场反击以失败告终,不过在外界看来这场反击战没有胜利者,因为明军的损失也非常大!
和炮灰无异的沙洲军损失没有人看在眼里,南宋关注的永远都是李察那只核心主力,全员装备了名为燧发枪的先进武器和大量先进火炮的军队!
岳家军反击战结束后,出动的岳家军只有半个背嵬军步卒回到防线中。
明军的核心主力则只剩下2000多近卫军,以及没有直接参与战斗,一直在充当斥候侦骑的系统轻骑兵没有多少折损。
除此之外,明军的所有火炮都得以保留,这对李察而言无疑是一场巨大的胜利!
炮兵实在是太贵了……
损失如此巨大,原本就被当作炮灰士气低迷的沙洲军开始变得蠢蠢欲动,只是沙洲军的中高层都来自于西域军事学院的毕业生,所以很难掀起真正的兵变,在处理一些典型刺头后,沙洲军的骚动被强势镇压下去。
但这次骚动让岳飞看到了沙洲军作战能力的进一步下降!
虽然沙洲军通过吸纳战俘将人数恢复到4万多人,但由于明军核心主力数量的急剧下降,他们已经拿不出足够多的督战队押着沙洲军上战场送死了!
明军的骑兵部队几乎被横扫一空,战争遮蔽的效果也大大降低,如今岳家军不再如同以往那般是完全的瞎子聋子,而是勉强可以跟明军分庭抗礼。
毕竟如今明军只剩下几百个轻骑兵,岳家军虽然没有成建制骑兵部队,但几百个侦骑还是能拿出来的。
李察自然也知晓自家骑兵不再占据绝对优势,所以对侦骑探索范围也进行了缩减,双方前线的侦查能力已经被拉到同一水平线。
这无疑让岳飞信心大增!
这次反击虽然没有功成,但也起到了巨大作用!
要知道,防线中还有数万岳家军主力呢,而且背嵬军步卒经过一番休整和补充后,仍然可以继续派上战场鏖战!
由于督战兵力的缩水,李察无法再驱使沙洲军送死一般强攻四川防线的土堡要塞。
这又成为岳飞看到胜利的一大铁证!
于是,在大明历14年3月份,仅仅经过一个多月休整的岳家军在岳飞的命令下,再次出击!
毫无疑问,这一次岳飞的战机把握的非常好,没有足够督战队看押的沙洲军兵力虽然占据优势,却在跟岳家军作战中一触即溃!
或许是李察知道沙洲军靠不住,所以这次连火炮都没有派出,这让岳家军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
沙洲军装备的武器和岳家军都是同样的标准——大刀长矛加火绳枪……
自然而然的,被岳家军打的连他妈妈都不认识了……
岳飞在取得一场胜利后,充分发挥出了他的指挥才能,不断调兵遣将对败退逃亡的沙洲军进行围追堵截。
短短一周的时间,四万多人的沙洲军就被岳家军全部歼灭,从建制上彻底被抹掉!
岳家军能如此顺利围歼沙洲军,与明军主力一直缩在最后面,还大步后退有不可分割的原因。
消灭沙洲军后,岳家军从中吸纳战俘,不光将自身损失不足,人数还突破了6万大关!
而且在岳飞的各种许诺下,被吸纳的战俘因为原本就是宋军体系内的,作战欲望非常高,和在明军治下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毕竟岳家军是把他们当成自己人(本来就是宋军),而李察将他们当成炮灰,这帮战俘愿意为谁卖命都不用过脑子……
失去了沙洲军作为屏障后,明军的封锁线名存实亡,最后由于李察带着自己的系统兵和亡灵军团大步撤退,连最后的‘名’都没了……
岳家军在岳飞的带领下正式拉开了南宋北伐的序幕!
后方的四川防线自然也就变得无用,明军大步后撤,岳家军屡战屡胜,外人看来这是北明要完犊子的节奏啊!
因为人人都知道北明在暴君李察的统治下就是一个穷兵黩武的贫困朝廷,李察的主力只要被打没了,北明就是一吹就倒的沙堡!
事实似乎也正向着外人所推测的那般,收复失地的折子接连不断的送入南宋朝廷,南宋朝堂上欢声不断,宋太祖高兴之余再次开始了无遮大会,一次性跟上百个妙龄少女在宫殿里进行不可描述的事情……
结果本就亏空的宋太祖身子是与日惧下,但一心想要让自己的子孙遍布整个东部大陆的宋太祖仍然依靠太医们的神丹妙药,进行着日日夜夜的操劳……
而这些太医之所以敢不断敬献神丹妙药,与背后的太子集团密不可分……
南宋一片大好的形势下,随着宋太祖的身子骨越来越差劲,宫廷里的争斗也变得越来越激烈!
在南宋朝廷的乐观心态下,四川所有的守军都放弃了防线,被冲入因为第一次反击实力大损的岳家军。
结果岳家军的兵力数目直接膨胀到十万之巨!
但战斗力却不增反降……
因为四川地方卫戍部队出身的士兵一下子占据了岳家军近半的数量,如果再算上之前收编的战俘,岳家军真正的老兵精锐已经不足一半了……
不过岳飞仍然力排众议进行这种鲸吞式的扩军,原因无他,岳飞需要大量的兵力对收复的失地进行驻守。
那些补充进来的地方卫戍部队名义上归属于岳家军,实际上被岳飞单独编制守备部队留在收复的失地上维持治安,防备明军小股部队的反扑骚扰。
同时也能维护岳家军的后勤路线。
随着明军大踏步撤退,双方的前线很快再次来到了西北地区的平原地带。
到了一望无垠的平原地带后,岳飞本能的警惕起来,即便明军的撤退还在继续,岳家军收复失地的脚步也主动变慢。
谨慎的岳飞开始整点士卒和民夫在各个城镇要点修建堡垒要塞。
原本的城墙都被撤退的明军拆除了,这可是一件大工程,岳飞又不愿意轻兵冒进,进攻的脚步自然而然的就慢了下来……




从小兵到帝王 412 南宋朝廷的命令
“这个岳飞还真是谨慎,按照他们这个修法,用不了几个月我们又要面对大量的村寨堡垒了。”
吉纳维芙看着报告抱怨道。
这可是事关这次战略的重点!
外人不知道内情,但吉纳维芙可知晓,利用14年税收获得的两万气运币招募的一万枪骑兵已经移动到前线,就等着岳家军深入到平原地区主力出击,一举歼灭岳家军主力,拿下岳飞的忠狗头颅!
对南宋而言岳飞是英雄,但对李察的北明而言岳飞就是他统一东部大陆最大的绊脚石!
“不用着急,岳飞不是南宋的皇帝,这么好的形势下岳家军的进攻却停滞不前,耗费大量人力财力修造看起来没啥用的土堡要塞,你觉得南宋朝廷那帮人会当这个冤大头么?”
李察胸有成竹的对吉纳维芙安慰道。
到了大明历5月份,李察的预测就爆发了!
修建土堡要塞花费的钱粮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征调当地的民夫就算不给工钱,也要给口饭吃啊!
毕竟岳家军不是土匪军,是讲道理的正规部队!
所以从修建土堡要塞开始,南宋朝廷本就不富裕的钱财就如同流水一般哗哗往外流……
岳飞不管财政,为了战略需要自然觉得修建土堡要塞作为战术支撑点是必须的,明军的骑兵战斗力岳飞很清楚,现在岳家军已经没有成建制骑兵,一旦在平原地区被明军主力击败,明军只需要出动一支骑兵就能将岳家军追杀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到时候就不是损失多少兵力的问题,而是整个岳家军都会折戟沉沙!
所以,必要的土堡要塞修建就是保证岳家军安全的一个个节点。
同时也能保障缺少骑兵的岳家军后勤线路不至于被切断。
然而,岳飞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后面的南宋朝廷可就受不住了!
如今南宋朝廷打仗的钱财不是来自于税收,而是来自于那些恐惧于北明的民间富商和地主乡绅阶级!
他们辛辛苦苦捐献的战争税不是给岳飞修土堡的,而是让岳家军进攻北明的!
而且就算从战略角度来看,南宋朝廷认为现在岳家军占据了绝对优势,明军主力就剩下不足万人,还修个屁土堡要塞啊!
明军不断后撤给整个南宋朝廷造成了一种错觉,李察的主力部队无力跟岳家军正面会战……
不光是南宋朝廷,岳飞也产生了明军主力打不过岳家军的观念,修筑土堡要塞不过是为了以防万一罢了。
最重要的是岳飞担心李察会切断自己的后路。
明军大后方有轻骑兵遮蔽视野,岳家军的侦骑无法穿过去查探,所以并不知晓明军的大后方虚实。
万一李察又藏了一队骑兵呢?
不用多,几千骑兵就足够切断岳家军后路了。
只可惜,后方的南宋朝堂上并不知晓前线的苦楚,他们眼里只有不断的胜利和畏缩不前的岳家军!
最重要的是,南宋朝廷和民间捐助的有钱人士不想让自己的钱财花费在无用的土堡要塞上面!
一旦涉及到利益,就有无数人去推动,如今的宋太祖已经被众多妙龄少女压榨得躺在病床上,一天的时间里清醒的时间还没有沉睡的时间多……
所以朝堂上已经是太子集团开始摄政。
太子集团不像宋太祖,宋太祖单靠个人威望就能牢牢压住岳飞,但太子可没有这个个人威信!
所以太子集团一直将岳飞当作朝廷稳定的巨大隐患,遍观各路宋军,只有岳家军最是强大,战绩辉煌,如果岳飞起兵造反的话,太子自问很难镇压岳家军,如果岳飞再占领了四川,就是一个妥妥的割据军阀!
没钱的南宋朝廷已经远不如当初了!
本就国库空虚的太子集团自然不愿意继续填岳飞那个无底洞,天知道那些名义上修建土堡要塞的是不是被岳家军中饱私囊,成了岳飞扩充势力的军费?
现在岳家军已经成了南宋的顶梁柱,太子集团没有宋太祖的威望,自然不敢轻举妄动,不然的话被废掉太子身份都不是不可能。
既然不能直接动岳家军,只能从其他方面想办法,而且不能自己一个人用力,要拉拢整个利益集团去对付岳家军!
于是,太子集团开始利用民间富人阶层和朝廷中众多大臣对岳家军的不满发力,直接切断了对岳家军修建土堡要塞的钱粮供应,并且严令岳家军进攻北明!
光发布命令自然力度不够,在摄政太子的主持下,南宋朝廷干脆给岳家军一个期限,在规定期限内不攻占某个地区,连基本的军费都会切断!
这个命令就非常要命了,南宋朝廷控制各路大军最好用的手段就是管控钱粮。
和前唐不同,南宋所有的军队隶属于国家,实行军政分离,地方财政税赋是向中央政权缴纳的,地方驻军无法直接从地方上得到任何钱粮。
连本土驻军都要依赖中央财政拨款,更何况是出征敌国的岳家军?
在发布这道命令的同时,韩家军和杨家军也陆续抵达四川地区,防备岳家军突然造反杀回四川这处聚宝盆!
四川可是南宋朝廷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作用仅次于江南地区!
岳飞接到命令和韩家军杨家军的动向后,自然立马猜到了朝廷对自己的防备。
不过岳飞丝毫没有对朝廷出现什么逆反心理,南宋朝廷或许不知道,但岳飞身边的人都知道他这个人就是彻彻底底的愚忠分子!
背后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很多人都见到过,毕竟岳飞经常跟士兵们共同操练,热的时候脱掉外衣是很正常的现象。
这也是岳家军向心力极强的缘故,哪怕是后来投靠岳飞的大将,对岳飞的个人魅力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无私且爱国的人自古以来都值得敬重。
于是,哪怕岳飞明知道放弃土堡要塞的修建轻兵出击的风险,仍然按照朝廷的命令带齐6万岳家军核心主力,按照朝廷下达的命令攻过去!
在岳飞踏出这一步的时候,岳家军未来的命运就已经注定!
:。:




从小兵到帝王 413 精忠报国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句话在李察前世十分流行,但在如今这个君主时代里,战争则是由君主的意志所决定的。
越是中央集权的国家,战争的爆发和停止越是充满不确定性和戏剧性。
因为站在最高的那个人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动战争,理智一些的帝王或许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战争是否应该发动,而一些喜怒无常,或者干脆就是脑子和野心不成正比的帝王,发起战争的理由则毫无根据……
这也是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奇葩战争的原因。
当然,除了帝王的意志外,战争的发动与坐在朝堂上的利益群体也有很大的关系,他们虽然无法决定战争动向,但却可以利用自己的能量去影响战争。
比如说最常见的蒙蔽皇帝,制造一些假的,或者半真半假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消息,不断在帝王耳边宣传。
时间久了,帝王们的判断力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实际上,太子觉得岳飞威胁太大,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身边的人日积月累灌输的!
岳飞忠肝义胆的名声可不是单纯在背上刻四个大字‘精忠报国’就能传开,更多的是岳飞崛起以来的行事风格。
连民间很多人都知道岳飞是忠臣良将,上面的人理应也知道。
只可惜,在这个通讯非常落后的时代里,高层的信息和民间的信息经常会不对称。
像是皇帝太子这种在深宫里生活长大的人群,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都来自于身边的人和朝堂上官员的汇报,如果这些人有意隐瞒或者干脆不说,他们哪里知道真正的事实?
因此,地球历史上皇帝闹出不知道鸡蛋多少钱这种笑话就很正常了,实际上除了开国皇帝外,九成皇帝都不知道市面上的基本生活物资的物价……
岳飞威胁论在太子这里大行其道,不光是因为岳家军的强大,更多的是岳家军的强势挡住了一大群人的财路!
正所谓站得越高嫉妒的人越多,更何况国家的财富是固定的,岳家军拿的多了,其他军队拿的自然就少了。
既然无法在真正的实力上跟岳家军相提并论,当然要走其他的‘捷径’。
古往今来,多少英雄好汉倒在了小人算计中?
实际上,政治玩得就是权谋,只有真正的小人和奸雄才能把政治玩明白,真正那种赤胆忠心很单纯的人,在政治上不是被玩死就是当烈士……
岳飞很聪明,但他对忠诚的态度胜于一切,所以即便他知道这次朝廷对他的限期进攻是有人恶意攻讦的结果,仍然没有去做不利于南宋稳定的事情,而是谨遵圣谕,带着岳家军最能打的主力出发。
甚至连那些用来充数的地方卫戍部队都没有携带,只因为岳飞需要他们弹压地方,维持治安!
只有保证了治安老百姓才能安稳过日子继续生产,老百姓能稳定生产过日子了,朝廷才能获得更多的税赋,从而积累更多的钱财用于战争和国力恢复。
一切都是为了大宋!
只要大宋能千秋万世,岳飞愿意付出自己的性命!
当然,岳飞这么做也不是说真正的无私,他所求的不是权势和财富,而是身后名!
岳飞要的就是后世人提到他的名字,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为爱国忠臣!
在这一点上,岳飞就超越了大多数南宋高官,人生苦短,何不在自己站在高处的时候给后世留下美名?
只要名声留下了,哪怕北明取胜,只要南宋百姓还活着代代传下去,岳飞就永远都是那个精忠报国的忠臣!
至于愚忠的名声,在这个时代本身就是美名……
这个时代的人还是很朴实的,没有李察前世那种乱七八糟的负能量思想,什么人不为己天地诛在这个时代是要遭万人唾弃的理论……
这个时代讲究的是与人为善等等正能量,哪怕是官员们私底下做了再多的坏事,明面上也会努力维持自己清正廉明的形象。
没看衙门大堂上都挂着牌匾么?
社会的主流声音是与人为善,对铜臭味充满鄙弃,对与金钱为伍的商人更是打心眼里看不起。
社会中的富豪在老百姓眼里别说偶像了,不被人戳脊梁骨就算名声好了……
这并不是说仇富心态,而是社会中流传着品德高于金钱的风气。
当然,这也是李察前世现代社会的人嘲笑古代社会的人愚昧不堪的原因,在金钱至上社会中生活的人是无法理解这个年代的人,连饭都吃不饱还整日里想着对他人施善的理念……
更无法理解古代村民民风淳朴到愿意无偿接纳外乡人在自己的屋子里住一宿!
这在李察前世人的三观里基本上可以跟傻子划等号了……
也就是俗称的防人之心不可无……
善人和好人在这个时代是被称赞的榜样,但在李察前世那个充满了金钱崇拜理论的现代社会中,却是傻子的同义词……
当然,位居高位的李察还感受不到这种淳朴的民风,相对于民间风俗,官场无疑更加黑暗。
朝廷的黑暗迫使岳飞踏出了灭亡的那一步,在岳飞主力尽出之后,李察立刻得到了消息。
没有连绵的土堡要塞作为临时据点和退路,李察立刻发动了他早已藏好的1万枪骑兵!
这可是李察用了一年的税收兑换出来的!
在之前的作战中,枪骑兵的表现无疑最是抢眼。
胸甲骑兵防御力足够,但冲击力不足,而且因为负重太多,无法长途奔袭。
龙骑兵则根本没有冲击力,只能当作辅助打黑枪的兵种,唯有枪骑兵在正面战场上最是抢眼!
而李察现在最缺少的就是正面战场的冲锋骑兵!
不出意外的,岳飞的主力与带齐了炮兵部队的明军遭遇了。
这一次岳飞没有躲避,因为明军的兵力很弱。
步军只有两千多人,全部充当着火炮的护卫。
炮兵则是30门骑兵炮、10门康格里夫火箭弹、20六英寸榴弹炮、10挺帕克尔炮。
:。:




从小兵到帝王 414 炮毙
无论是李察的亡灵军团还是双头巨人都没有出现。
这不是李察藏拙,而是李察害怕吓跑了岳家军……
1...105106107108109...1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