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兵到帝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吐槽是福
当然,那些身居高位的人因为站得位置太高,在享受高处风景的时候反倒不如下面人变换阵营来的容易,最后往往只能选择与自己所处的阵营阶级共生死!
因此,丑化在这个时代对敌人造成的影响远不如后世民族意识觉醒后那么严重,小民顶多恐惧而不是拼命,大部分的士绅富户也不会向不可战胜的敌人顽抗,除非敌人出动了他们的根本利益!
比如说农民起义最喜欢喊出的‘均田’口号。
只要有人敢打出均田口号,在收复下层贫民民心的同时,也相当于得罪了这个时代最有力量的地方士绅阶级。
地方士绅阶级都是有钱有人的地头蛇,真要是拼了命反抗,整个国家打成一片白地是基本操作!
这就是为何历来农民起义都会对地方造成惨烈损失的根本原因!
反倒是高层之间的争权夺利,对地方的损失影响不高,因为高层都知道保护支持自己的士绅阶级,不敢喊出类似‘均田免赋’的口号,不会引起大规模地方实力派的反对,自然不会在每一寸土地上燃起战火。
在这个民族意识没有觉醒的时代,士绅阶级也就是知识分子才是真正需要安抚的层次,因为他们掌握着舆论走势和大量的土地!
而这个时代中,土地是跟人口和财力直接挂钩的!
士绅阶级就是一个个大地主,他们的土地上有的是佃户,家里也养着大量的杂役护院等青壮,再加上历代积累的金银,拉起一支队伍真心不要太简单……
虽然这种地方民壮队伍水分很大,但整个士绅阶级联合起来的力量,足以形成一片人海!
甚至可以决定国家命运走势!
异界大唐的地方士绅阶级掌握的力量无疑比地球历史上更加强大,因为绿皮的存在他们普遍掌握着一支或几支类似雇佣兵的家丁。
和平时期这些家丁护院就是镖师护卫,战争时期就是包围地方士绅阶级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有力铁拳!
这就是为何西域大战连连,地方士绅阶级受到的波及却不大,只有少数势力庞大想要争权夺利打出一片天下的大家族才被卷了进去的原因!
地方士绅阶级受到的波及不大,说明地方的生产秩序也没有遭到彻底破坏,这就使得李察打下的地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恢复濒临战前的生产秩序,李察需要做的仅仅只是换一批忠于自己的官僚去接管原官府留下的权力空白部分。
同样的道理,吐番远征军也不敢引起西域汉人士绅阶级的大规模反叛,至少在解决所有对手之前不敢,在这方面松赞干布和李察的政治理念是相同的,这也是最适合西域地区的管理方式。
西
178 十万辅助军
实际上,在和谈期间双方的战争准备都没有停歇,松赞干布忙着收拢兵力和建立以疏勒军镇到于阗军镇一线的防线。
尉迟家族则散尽家财,在吐蕃人的支持下表现出了一个地方顶级大族的底蕴,拿出了所有的家丁护卫再加上招揽的一批亡命徒雇佣军,重建了一支尉迟家族私军。
龙乐天则带着上万核心主力离开老巢,在与松赞干布会盟后,向着葱岭以北方向缓缓推进,这时候龙乐天与李察之间的停战协议已经沦为废纸,龙乐天显然打算屯兵北面,分散李察的兵力。
若是李察抽调主力到北面防备龙家主力,南面的疏勒到于阗防线压力就会大减,哪怕李察抽调一千精兵也是值得的。
在松赞干布为首的三家联盟中,李察总共也就不到5000道兵。
野战军团在之前的会战中战损过半已经打残了,因为没有俘虏到足够的汉人士兵,至今没有完成补充……
野战军团是普通人类组成的军队,在如此巨大的损失下,即便取得胜利很长时间之内也无力再发起惨烈的攻防战,不过用来当作守城部队倒是绰绰有余。
其实,李察也正是这么打算的,不满编的野战军团在休整了少许时日后,就像北面开赴,用来防备北面的龙家军。
野战军团的兵力虽然不如龙家军,但在守城的情况下配合当地的守备军团,足以支撑很长一段时间。
不管是对李察还是对三家同盟而言,北面都不会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原因很简单。
北面是龙家的势力范围,即便打赢了好处也会被龙家吞掉,而吐番远征军的地盘都在南面,尉迟家族的老巢更是南面的于阗军镇,他们只要不是具备舍己为人的大无畏思想,是绝不会抛弃自己的老巢地盘去帮助龙家打天下的……
哪怕吐蕃人和尉迟家族狗急跳墙,也不会做这种为他人做嫁衣的蠢事……
因此,李察仅仅将折损严重的野战军团调往北面,一个道兵都没有抽调过去。
反观南面,李察的队伍就显得咄咄逼人了,大城池吃不下,但那些乡镇李察可不会放过,他亲率3000多边军精骑,如同蝗虫过境一般在敌对势力范围中横扫过去。
拥有武力依持的地方汉人士绅阶级李察不会动,那玩意就跟马蜂窝,捅穿一个容易,但会引起整个南面汉人士绅阶级的同仇敌忾,相当于给自己拉一个强悍的敌人,傻子才会那么做……
更何况,打有着高墙大院的汉人士绅阶级大地主,哪有打穷得叮当响的色目人贫民村庄容易
准确来说,李察压根没有遭遇战斗,基本上骑兵铁蹄一到,色目人贫民就散了……
为了凑足足够的炮灰,李察这一次也算发狠了,所有不能上战场或干体力活的男丁全部斩杀,女子更是只留下年轻和样貌不难看的当军妓。
松赞干布的吐蕃人已经被李察打怕了,只要李察不进攻大城池,坚决不出战,任由李察的队伍在外面掠夺人口。
这种肆虐一直持续到大明王2年3月初旬。
加上会战中俘虏的吐番战俘在内,李察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云集了超过十万青壮炮灰!
为了震慑这十万青壮炮灰,李察甚至不敢一次性将他们全部带上,绝大部分都在后方依靠守备军团和地方巡捕房分成一部分一部分看管,然后根据李察需要在一点点向前线运送。
这样
179 惨烈的推进
血腥的拼杀和人类临死前的惨叫声围绕着疏勒军镇的城防工事。
一层层辅助军组成的人潮靠着各种简易的攻城器械,向疏勒军镇发起一**最原始,但也最有效的蚁附攻城!
一个长相普通,但带着一个黑色眼罩的独眼男子挥舞着手里的长刀,驱使着手下的兵丁向前冲锋。
赵厉看着高大石墙后面的垛口,眼中夹杂着无奈和畏惧。
“唉,这已经是我今天第二次被安排冲锋了,手下的兵丁已经不足50,战损过半,也不知道这种填命的战斗啥时候是个头……”
赵厉停下身形,向后面远处只能看到一道兵线的督战队望了一眼,脑子里回想起出发前的军功许诺,咬了咬牙跟上了自己士兵的后屁股继续向前。
“汉人的军爷说了,登不上城墙大家回头都要被十一抽杀!
那些这段石墙,今晚大口吃肉喝酒,每人都有娘们暖床!
战死者指认的家人亲朋可以获得10枚唐币的赏钱!”
赵厉走在自己这个百人队的最后面,挥舞着长刀给手下兵丁打气道。
他是辅助军中为数不多的汉人。
赵厉原本是一个亡命徒,被官府抓捕后编入了刑徒队,结果刚好赶上安禄山起兵西域大乱。
理所当然的,刑徒队上了与人类交锋的战场前线。
赵厉原本跟随的小节度使兵败后,没有任何节操底限的他和其他侥幸存货的刑徒队成为吐蕃人的俘虏。
随后赵厉毫不犹豫的投靠了征召青壮的吐蕃人,几经辗转后,成为吐番前锋主力大军中的辎重队一员。
给吐蕃人当辎重护卫士兵本是一份美差,不成想松赞干布战败后,赵厉这种没有配马的辎重队民兵被彻底抛弃,赵厉以自己丰富的投降经验成为了李察的俘虏……
后面的流程赵厉无比熟悉,无非是从吐蕃人的阵营进入了李察的阵营,甚至赵厉因为汉人的身份,一上来就在辅助军中谋取了一个百夫长的位置!
虽说辅助军中的武官位置原则上依凭武力和众推决定,但负责当裁判的都是汉人,赵厉仅仅需要私下里表示出投诚的意愿,就依靠汉人血统轻松当上了辅助军的百夫长!
在辅助军里,百夫长可以说是中层武官和基层武官的分界岭,准确来说,只有到了百夫长这个职务,才会真正意义的进入军官的行列。
同时,手底下掌握了一百号小兵,在战场上也具备了一定的保命能力。
赵厉本就是亡命徒出身,还在军队里厮混过,战场经验也十足。
结果几场大战打下来,赵厉手底下的兵是死了一批又一批,但他的小命却始终握在手里。
这在阵亡率极高的辅助军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赵厉虽然没有立下什么军功,但却因为熬资历渐渐达到了升职的临界点,百夫长前面的‘临时’二字更是早已去掉。
不出意外的话,攻下疏勒军镇赵厉就可以升职,如果他运气好立下一些军功,甚至可以以汉人的身份直接晋升到正千户!
数次血战下来,第一辅助军已经向真正的军队开始蜕变,也逐渐受到了李察的重视,只要一直胜利下去,未必不是一条出路!
震天的喊杀声很快盖过了赵厉的呼喝,他们距离前面的石墙已经只有几十步距离。
&nb
180 旋起旋灭的兵变
经过数日的拼杀,疏勒军镇最外围的石墙已经没有多少箭矢,这使得赵厉安全感大增,同时也让他的人更容易登上了石墙!
当赵厉看到麾下士兵全部涌上石墙却没有遭遇多强抵抗后,才小心翼翼的承托着门板一般的大盾攀爬上去。
长期的作战和曾经亡命徒的经历让赵厉养成了一副好体格,很快他就攀登上了石墙,数十步开外还有零散的战斗,赵厉一方占据着绝对人数优势,石墙后面不断攀上来系着红色头巾的辅助军士兵,拿着质量一般的兵刃武器涌上来,地上则散布着尸体和跪地投降的吐蕃人……
地上投降的吐蕃人远远不如死去的尸体多……
投降的吐蕃人大部分都面色惨白,一副体力不足的虚脱模样,很显然是经过长时间战斗濒临脱力才不得不投降。
让赵厉感叹的是,自己周围红巾军的尸体远超吐蕃人的尸体!
不过赵厉知道,这在上面人眼里不算什么,只要攻下这段石墙,他们就算立功了!
赵厉登上石墙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去战团指挥战斗,而是就近抓了几个小兵将投降的吐番俘虏看押起来,这些人可都是一笔笔军功,即便军功是平摊到整个百人队的,他身为正百户也能获得最大的一份功劳!
俘虏的吐蕃人一般都会被送往后方重新整编,筛选出愿意给李察效命的士卒,然后用不了多久就会补充进第一线的第一辅助军团。
因为赵厉就曾经收到过自己在第一场攻城战中俘虏过的吐番人,最后又变成补充兵进入自己的队伍!
通过询问赵厉得知,那些不同意投降的吐番战俘最后都永远的消失了……
正是在生死威逼下,才会有大量吐番战俘系上红头巾!
按照李察定下的战场规矩,上了战场拔出刀剑后,所有头顶没有系上红头巾的人都是敌人!
很快,赵厉前面的战斗结束,人数处于劣势,并且体力消耗极大的吐蕃人根本抵挡不了源源不断涌上来的红巾军。
战斗结束后赵厉简单统计了一下自己下属的兵丁,这一次进攻又少了十几个面孔……
赵厉进行一番统计后,向上级报告就算完成任务了,用不了多久,新的补充兵就会抵达他的百人队。
赵厉知道,凡是战损过半的百人队都会优先补充兵源,虽然补充的兵员军事素质堪忧,但个个都是适龄男性青壮,只要教会他们应懂的‘规矩’,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炮灰……
为了自己的小命,赵厉都会给新兵留下一个印象深刻的‘欢迎仪式’,让他们明白在这里谁才是老大!
如果不让新兵对自己服服帖帖,上了战场赵厉指挥不动手底下的小兵可就是失职!
军官不会经历十一抽杀律,但一旦战场失职,就会直接被军法官带走,运气好的会被安排在第一轮冲锋的‘敢死队’,运气不好的会被当成典型当众斩首。
至于运气好坏,则取决于上面人的判定标准……
虽说赵厉本身是汉人,就算失职一般也不会被斩首,最多在敢死队里走一遭,侥幸活下来还能重新回到队伍里当官,但赵厉并不想拿自己的小命去赌!
敢死队是每一次战役都会重新抽调组建的特殊队伍,每一次战役的敢死队队员都不一样,因为侥幸活下来并完成敢死队任务的队员都可以回归到原来的队伍里。
只是敢死队的阵亡率却足以让全军上下噤若寒蝉!
李察大军攻城都是直接拿人命填,辅
181 拉锯消耗
染着黑红色血迹的土地上,一排十多个色目人被捆住了双手摁在地上双膝跪着,每一个跪着人后面都有一名全副铁甲的冰冷大汉。
李察骑着高头白马从旁边缓缓巡视而过,跪着的色目人或是麻木,或是对李察破口大骂,或是冲着周围人哀声求饶……
他们正对面是一群被卸除了武器,脸色一点不好看头上戴着红头巾的色目人和吐番人。
“意图谋反,斩!”
噗噗噗……
十几名佩刀如同机器一般齐刷刷落下,被五军营步兵押着的十几颗头颅滚落在地上,血液将土地染得更加红颜。
正对着站‘军姿’的辅助军士兵们中情不自禁传出一连串倒吸凉气的声音,一名不知是不是因为胆小的色目人红巾兵双腿一软,没撑住倒在了地上,旁边看守的五军营步兵立刻冲了进去将倒地的色目人红巾兵拖了出来。
这个过程中凡是不遵守军纪出声的红巾兵都会被其他五军营步兵拖出来!
整个临时行刑场有着数十个,每一个观看方阵都有数百人!
很快,因为各种原因被拖出来的红巾兵被当众宣布,编入下一轮进攻的敢死队!
站在人群里的赵厉忍不住吞下了一口唾沫,长呼口气,自己总算是熬过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