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从小兵到帝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吐槽是福
不错,现在的吐番王国只剩下一支人数不过三万的近卫军了,再也没有第二支武装力量……
:。:





从小兵到帝王 329 南下建国
可笑的是,这三万人的吐番王国最后力量,其中近半是女兵、老头子和童子军!
松赞干布很清楚,他已经无力回天了,剩下的只是明国何时进攻的问题。
因为当时东亚大陆的绿皮呈现出横扫的优势,连唐国首都长安都被洗成白地,曾经一统东亚的大唐就此成为历史尘埃,所以松赞干布抱着侥幸的心里,以为明国会在这股绿皮潮流中损失惨重,从而无暇估计自己这不足百万人口的吐番小国……
吐番王国青壮男性虽然没剩下多少,但女人却剩下很多,还有一大批不到10岁的孩童,只要坚持十年时间,吐番王国的下一代就可以参军了!
到时候,对于全民皆兵的吐番王国,又可以拉出将近十万青壮,侵略是想都不敢想,但自保应该可以吧。
现在吐番王国募兵条件非常宽裕,下到11岁男童,上到40岁老头子都必须参军!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普通人,平均寿命都远没有达到40岁呢!
平民阶层能活到40岁的都算是‘高寿’了,丧心病狂的松赞干布竟然让高寿老头子参军打仗!
不过也就这种方式可以在十年后勉强拉出十万大军了……
毕竟女兵的规模不能扩大,不然的话谁去种地生孩子培养下一代吐番战士?
为了促进生育,松赞干布早已在吐番王国颁布一夫多妻制度,甚至规定一个健康成年男性,至少需要娶三个老婆才行!
否则就要交罚款!
如果能娶三十个老婆,吐番朝廷可以免除该男子的兵役,毕竟每天要给三十个老婆播种,这男的能活下来就不错了,服兵役就太惨无人道了……
虽然这道法令对女性非常不公平,但在这个时代,全世界都找不到一个对女性公平的国家……
就在松赞干布美滋滋的静坐东亚大陆绿皮和人类血拼的时候,形势变得越来越不好,人类竟然挡住了绿皮的攻势!
而且绿皮大军犯下的战略性错误让松赞干布目瞪口呆,集中兵力逐个击破这个连均是外行都明白的道理,绿皮竟然华丽跳过了!
不过松赞干布想到对方是绿皮,也就理所当然起来,绿皮的脑回路从来都跟人类不在一条线上……
绿皮的‘战略失误’可把松赞干布害惨了,他还没当上半年的中央集权的吐番王,缓过劲来的明军就浩浩荡荡的杀了过来!
当初被击败的一万多西域军团也全部补满了,满编的2万多西域军团作为先锋部队直接挺进吐番山区!
松赞干布简单对比了一下自己的三万老弱妇孺组成的‘近卫军’,和两万杀气腾腾,在明国中战绩辉煌的西域军团,果断选择了避战!
这根本没得打!
当初松赞干布发动三大战役,消灭所有反叛吐番部落酋长,意气风发,军队士气高昂的时候都拼了个杀敌一千自损一万才击败西域军团一半的实力,现在自己只有三万老弱妇孺,还怎么打?
然而,不打的话,明军大步推进,早晚会碰到松赞干布,他总不可能带着三万人在深山老林里打游击吧……
这可是三万人啊,每天的粮食消耗就是一个恐怖数字,打不了几天游击,三万人就得饿死一半!
最重要的是,明军采取了不放过一处吐番人部落据点的洗地模式。
这里并不是指大屠杀,而是大移民。
李察觉得吐番这片土地消耗的也差不多了,是时候将人口不足百万的吐番人融入大汉民族的家庭中了!
要知道,剩下的吐番人绝大多数都是女子,融合起来十分方便!
因此,明军进入吐番后是一路走一路‘移民’,将所有看到的吐番人都迁移到人少地广的大西北地区,打散了和汉人杂居在一起,然后还对汉人光棍免费发老婆!
理所当然的,明国境内也是一夫多妻制度,毕竟明国是典型的穷兵黩武国家,早就出现了男少女多的现象,再不执行一夫多妻的话,女人就找不到男人生孩子了!
当然,明国的一夫多妻是自由性质的,不像松赞干布那般还强行规定男子必须娶三个以上的老婆……
至于娶三十个老婆免除兵役这种奇葩制度更是不可能出现。
特么的一个月才30天啊!
由于吐番王国极度缺乏男性青壮,明军到来后根本无法抵抗,再加上移民和分田分地的政治宣传,吐番的移民工作还是很顺畅的。
到了西北大区跟汉人结成家庭,自然也就有田产了……
西北大区可都是均田入户的封建小农经济!
在明军大规模推进移民下,松赞干布更没有抵抗的资本了,打游击战连当地人的支持都消失不见了!
在经过了一系列激烈的思想挣扎后,松赞干布终于下定了决心,他带着一批忠于自己的吐番人还有近卫军的家眷们,举族向南方迁徙。
整个吐番王国被松赞干布拱手相让!
松赞干布的影响力还是蛮大的,再加上吐番人没有被汉家文化融合,这一迁徙松赞干布带走了将近20万人!
差不多是当时吐番人口的四分之一了!
这20万人浩浩荡荡的南下进入更加落后,到处都是热带雨林的东南亚地区!
那里因为瘴气横行,一直都没有融入东亚大陆的主流,人口稀少,文明落后,甚至部分部落还停留在青铜器乃至石器时代!
这就是松赞干布南下迁徙的原因,他带的人好歹也是铁器时代的……
欺负一下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落后部落不成问题。
当然,松赞干布和移民首先要克服的是东南亚恶劣的生存环境!
后来松赞干布带领的移民因为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且大多数都是老幼妇孺,死了一半多,最终只有不足八万人定居下来。
松赞干布不断吞并所占地区的部落和人口,他带领的吐番人在吞并战乱当中因为人少渐渐被当地人同化,最后松赞干布不得不放弃吐番的国号,根据当地人的习俗建立了暹罗王国!
当然,这都是后话。
:。:




从小兵到帝王 330 吐番武士
松赞干布南下迁徙的事情李察很快得到,但他并不知道后来到东南亚那种充满瘴气和热带雨林地区的松赞干布真的带人建国了!
现在的松赞干布在李察眼里就是丧家之犬,不得不闷头跑到东南亚不适合人类居住的蛮荒之地。
不错,在这个时代当中,东南亚就是农耕文明的禁地,大量的热带雨林和瘴气,让过去移民的汉人根本无法适应,连当初的唐军都在东南亚的瘴气环境中损失惨重!
因此,东亚大陆连商路都没有与东南亚链接,这一点倒是与李察前世的地球历史截然不同。
东南亚就仿佛东亚人类的禁区一般,除了土著就是猴子……
理所当然的,顺利拿下吐番王国,没有爆发任何战斗的明军,没有尾随松赞干布追过去,因为李察很担心自己的军队会被热带雨林团灭掉……
虽说系统兵很难会因为水土不服得病,但东南亚雨林中的毒蛇猛兽也足够让军队吃上一个大亏,最重要的是在那种环境下很容易迷路,最后集体失踪在热带雨林当中!
在李察眼里,失去了吐番王国基本盘,只带走了20万老弱妇孺和他那支笑话一般的近卫军的松赞干布已经无法对自己产生任何意义上的麻烦!
更不用说威胁了!
接下来,进入吐番的明军主要工作变为组织移民工作。
不光是将吐番人移民到西北地区,还有将西北地区的汉人移民到吐番适宜生存的地方。
而且吐番人也不是百分百移民,那种主动投靠明国的吐番人会被留下,作为给移民过来的汉人光棍的福利老婆……
不错,比起吐番人强制性被移民到西北大区,西北大区的汉人移民就福利多多了,不光每户可以得到十倍的田产,适龄男性还能免费派发一个吐番老婆!
美丑无法确定,但肯定年轻能生孩子!
来到吐番的汉人移民获得的可都是吐番人开发好的熟田,不用额外开荒!
可以说,只要移民到吐番大区,立马就能成为一个地主!
明军在占据了整个吐番王国后,将这里设立为吐番大区,吐番大区的面积可一点不比西域大区小!
只不过大多数都是不适宜人类生存的高原罢了。
不出意外的,占据了吐番大区后,李察获得了久违的帝国时代系统的提示音,点亮了吐番大区配送的地域兵种——1万名吐番武士!
吐番武士其实就是吐番部落战士的加强版,武器达到了精铁级别,甲胄达到了轻型锁子甲级别,是纯粹的近战肉搏兵种,没有配弓弩等远程武器,但会使用标枪或飞斧投掷。
这些吐番武士的战斗力不算悍不畏死的士气,差不多相当于当初吐番王国颠峰时期,各个部落酋长们的护卫队水准。
比起当时松赞干布用全套华丽唐式装备全副武装起来的精锐禁卫军还要差一个等级。
吐番大区主要的移民都是围绕着被李察命名为吐鲁番的吐番大区首府周围地区,这里是吐番王国曾经的王都所在,也是最肥沃的土地,吐番大区中少数大面积平坦且海拔不是太高的地域。
‘自动生产’吐番武士的吐番军营自然也坐落在这里,为了保护这栋帝国时代系统建筑,李察特地恢复了吐鲁番的行政首府位置,并大批向这里移民,其他地方没有迁移走的吐番人也被拉到这里定居充实人口。
随着一万名穿着轻型锁子甲,拿着刀枪盾牌,背着飞斧或投掷标枪的吐番武士走出军营,李察在吐番大区的统治根基算是牢牢扎了下来,同时也获得了一支新的机动军队!
李察特此将一万名吐番武士建制为吐番军团。
东亚大陆在帝国时代系统中总共八个大区,如今已经有三个被李察纳入统治当中,帝国时代系统对李察的作用也开始超越最开始的明朝气运系统。
这也算是系统升级的一种蜕变了。
唯独不变的是,随着李察的势力扩张,气运币获取的难度再次提升,这次占据了整个吐番大区,竟然没有获得一枚气运币!
而且前线与绿皮的血战,基本上也很难获得气运币了……
现在李察的气运币收入几乎停滞下来!
也就是说,李察的气运币能兑换的士兵属于绝版了……
好在大量帝国时代兵种更加廉价,同样悍不畏死,还能自动补充,性价比远超过气运币兑换的兵种,在兑现了一批先天境东厂提督作为保镖之后,李察基本上就不再依赖于明朝气运币系统了。
这一万名吐番武士的加入,大大增强了明军近战肉搏兵力不足的问题。
因为明军对抗绿皮的战斗中肉搏兵种损失极大,补充起来非常费力,自然攒不下来多少肉搏近战兵种。
而这一万名专业的肉搏近战吐番武士,大大缓解了这一问题,李察打算在火枪兵成军后,将吐番武士打算编入用来保护火枪兵输出。
比起样样都会,但却比较平庸的西域军团,吐番武士军团好歹能跟绿皮兽人对抗一下。
如果是西域军团跟绿皮兽人大军对上,陷入近战肉搏之后,至少需要三个西域步兵才能勉强对抗一个绿皮兽人,还未必能赢!
毕竟西域步兵只能算是轻步兵,近战肉搏不是他们的专长,每一个西域步兵都配上了弓箭,他们更类似于兼职了远程兵种和近战兵种的综合型轻步兵。
大明11年2月,明国征服整个吐番王国,设立吐番大区,松赞干布带领部分吐番遗民南下不知所踪。
这一消息传入南宋后引起了轩然大波!
要知道,在乐观的南宋朝廷上,一直都将吐番人当作牵制明国的一个隐藏杀手锏,就等着编练完新式火枪混编军团后,联络吐番人双线夹击明国,再加上绿皮持续不断的进攻,明国就相当于三线开战,足以让明国率先在绿皮的潮流下崩溃!
只可惜,这一切都建立在南宋朝廷的臆想上……




从小兵到帝王 331 东逃日本
南宋朝廷对吐番人的了解很少,准确来说,一直处在东亚文明边缘地域的吐番王国,在汉人的印象里一直存在感很低。
只有西域和吐番人自己明白他们内战后的处境多么可怕!
当时松赞干布击败西域军团,完成吐番王国统一后,为了避免引起南宋朝廷的窥视,打肿脸充胖子大肆吹嘘,引起了南宋朝廷的兴趣。
双方私下里建立了未来的反明同盟!
并不了解吐番现状的南宋朝廷还在做着借用绿皮的手灭明美梦的南宋朝廷,没想到同盟建立不到半年吐番王国就垮了……
甚至松赞干布连做样子的抵抗都没有进行,明军进入吐番王国他就带着遗民南下逃难去了!
明军完全是在吐番王国进行了一次武装游行和大移民!
这让南宋朝廷如何不惊?
然而,正当南宋朝廷紧急磋商,做新的战略计划针对明国的时候,女真金国那面又传来噩耗!
三韩之地的民力有限,女真人人口是硬伤,经过一年多的消耗战后,女真金国的防线终于全面瓦解,哪怕只是一支绿皮偏师,但架不住绿皮的繁殖力啊!
春天播种秋天收获之后,绿皮兽人不光补充了损失,更是数量大量增长,结果女真金国那脆弱不堪的防线被一击而溃,被绿皮一路追杀到三韩之地的南方尽头。
在大明11年6月份的时候,女真金国带着一直没有舍得跟绿皮血拼的数万旗人精锐,乘坐着一年来打造的‘逃亡’舰队,连战马都不要了(主要是装不下……),把三韩之民当作诱饵用来迟滞绿皮大军的进攻,乘船向东逃去,前往传说中的东方日出之地的岛屿国度。
那片地域跟东亚大陆隔海相望,曾经派遣使者给大唐上过贡所以有了记载,只不过当时大唐的主要扩张精力都放在陆地上,所以没在意一个隔着海洋的一座小小岛国。
据说那个岛国还不是中央集权,所谓的天皇只是一个傀儡般人物,真正掌权的是幕府将军世家,不大的岛国到处都是分封的大名诸侯,比大唐的节度使权利还大!
这么一个国家理所当然无法引起大唐的注意,最重要的是,通过当时自称为日本王国的使者进献的贡品,大唐朝廷发现日本王国穷得要命,在大唐随处可见的事物,在日本使者眼里竟然成了难得一见的宝贝……
如此穷困之地还孤悬海外,自然无法引起大唐的窥视!
不过这个日本王国却被记载下来,女真人自然也知道,所以成为了他们逃亡的目标!
女真人在进攻三韩之地的时候,发现当初日本使者带来的航线图拓印版本,就将日本列岛当作了自己最后的逃亡保留地。
当绿皮势不可挡后,女真金国就启动了逃亡日本列岛的战略规划,用三韩之地的民众抵挡绿皮不过是为了拖延时间,好打造足够运输数万人的舰队。
向南宋和明国称臣,也只是女真金国求存的另一条希望。
只不过没等到宋明两国痛殴绿皮,女真金国首先撑不住了,自然只能选择逃亡日本列岛……
当年日本王国的使者就是在三韩之地登陆的,这里是距离日本列岛最近的地方!
至于女真金国为何不选择坐船前往东南沿海宋国地域,这与女真金国高层的私心有关,他们还拥有数万能征善战的旗丁武士,自然不甘心沦为宋国的附庸!
而且女真金国高层担心投靠宋国后,会被南宋朝廷扔进与绿皮的绞肉机战场上,女真人的精华就剩这么点了,连保卫本土的时候都不舍得拿出来跟绿皮血拼,更何况是为了宋人卖命?
于是,女真人选择前往战力羸弱的日本列岛,在大唐记载中,日本人的军事力量十分薄弱,数千人的战斗就能称之为‘合战’了,也就是中原王朝决战的意思!
既然如此,女真人带去数万能征善战的旗丁武士,平推日本列岛给自己弄个天皇当当,应该不成问题吧……
欺凌弱小,向来是女真人最擅长做的事情!
跟绿皮血拼他们不敢,但殴打日本小朋友女真人从上到下那叫一个士气高昂!
就这样,三韩之民成为了绿皮的下酒菜,为女真人最后的精华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由于运输舰队载力有限,女真人连那些主动投靠自己,把老婆都献出来伺候旗人大爷的三韩包衣奴才都扔弃了!
整个运输舰队上,清一色的全都是纯种的女真旗丁武士,连女人都少得可怜!
女真旗丁武士都等着去日本列岛抢日本女人传宗接代呢!
不是女真旗丁武士绝情绝义,而是他们准备的造船时间太短,以至于仅仅满足运载数万旗丁武士,既然选择去日本列岛打天下,自然要能打的旗丁武士优先上船,其他人只能靠后了……
只要女真人中的贵族才被允许携带家眷。
三韩之民就此彻底被绿皮屠灭干净,女真一族也只剩下上船的数万人残留,这场绿皮浩劫进一步增加了东亚大陆的苦难!
不过经过绿皮这么洗地之后,如今东亚大陆上的文明只剩下了汉人一脉,聚居在北方的游牧民族胡人、保留自己民族特色的女真人和三韩之民都消失不见了。
西域地区的色目人早已被李察用屠刀和一夫多妻制度同化得差不多,吐番人也得到了类似的待遇。
南方在以汉人为主体的宋国崛起后,那些乱七八糟的土司也在节度使混战期间和世家大族一样被灭掉,残余的最后也被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宋太祖顺手收编。
宋太祖秉承了唐国的政治理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土之上生存的自然只能是一个民族,一种文字,一种语言!
结果,本来就被大唐同化一多半的南部各个民族,经历过战乱后人口大减,反倒是促进了占据多数的汉民族的同化融合。
再加上南宋的强盛和国家荣誉感,哪怕是东亚大陆西南方的异族也都被同化掉了。
:。:




从小兵到帝王 332 宋太祖的理想
这个世界的汉族和李察前世地球历史上的汉族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因为这个世界的汉族一直都很强大,培养出了极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就是俗称的极端民族主义……
当然,在这个世界的汉人可不觉得他们自己很极端,而是理所当然的把自己当成了优越的民族。
人都是向往强者的,汉族建立的庞大帝国展现出来的强横,自然让那些不是汉族但没有什么民族概念的蛮人和胡人羡慕,随着汉人的征服,这些人因为长相和汉人差别不大,都主动和汉民族融合在一起。
而汉族的朝廷也在这方面大力支持,扩充自己的人口。
这个时代没有特定的民族划分界限,大多数人都是‘以貌取人’,样貌差不多的人,哪怕文字语言不同,只要愿意归顺,都可以成为自己国家的人。
其中虽然有地域黑之类的歧视链,但这个歧视链并不严重,在统一的语言文字教育下,几代人下去差不多就融合了。
毕竟这个年代没有网络,不在一个地方生活的人很难有交集,自然也就无从谈起所谓歧视了。
外来户不是移民就是官兵的家眷,本身就会受到朝廷官府的照顾,自然不会受到歧视,再加上官府朝廷强制性的民族融合政策,在这个世界汉民族的扩张非常有效。
在大唐时期扩张在整个东亚达到了巅峰,除了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实在是去不了外,其他地方的东亚黄种人差不多都被同化成了汉人。
像是三韩之地的民众和东北山林里的女真人之所以没被同化彻底,主要是因为那里太偏僻,在汉人眼里属于蛮荒,所以同化力度很弱。
即便如此,女真人和三韩之民也接受了汉语和汉族文字,只不过民族文化特色没有彻底消解罢了,如果唐国还能再存在个一百年,哪怕是这种边边角角的蛮荒之地的民众也会被同化为汉人。
当然,汉人同化的只是和自己样貌差不多的,那种一看就不是一个种的色目人,基本上没有被同化的资格……
因此,伴随着大唐的扩张,东亚大陆的色目人不是被屠杀殆尽就是迁徙到了色目人聚居的西域地区,整个东亚大陆已经开发的地域,差不多都被汉家文化所同化。
这为李察后来崛起进入东亚地区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
因为李察本身就是汉人,明国的征伐在普通人眼里是正常的王朝更迭,而不是异族入侵,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朝廷打朝廷的,民众自己过自己的,哪怕被强征入伍,也是那种一触即溃的青壮民兵……
哪怕被金钱激励起来,士气也不会太高。
这与对抗绿皮是有本质区别的。
不然的话,李察当初那几千亡灵军团再牛比,也不可能打败十几万唐国勤王军!
女真人远遁日本列岛后,整个东亚大陆就只剩下了两个国家,南宋与北明!
当然,这是民间的称呼,虽说东亚大陆北方大部被绿皮占据,明国只拥有西北地区,但绿皮并不是人,自然不会被东亚人类算在内,民间也就习惯性将明国称之为北明。
随着大量唐国遗民被南宋接受,宋国的人也渐渐得知了北明所采取的均田免债政策。
这让整个南宋的地主乡绅阶级产生了极大的恐慌!
1...8283848586...1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