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样样稀松

    二十贯钱却是唐依依表示的谢意,话说得委婉,只说是给小波添些应用之物,算是相处多年的情份。

    这个女的在人情事故上有一套啊!徐齐霖心中感叹,要说是买诗,那多俗;这多好,既让徐齐霖明白她的感激,也显出她重情重义。

    打发走了送信人,徐齐霖坐在椅中,唤过小波,把卖身契递给她,笑道:“拿去,自己可要收好啦!”

    小波捧过契约,眼圈红了,一下子跪倒,哽咽道:“谢谢小郎,谢谢阿郎,谢谢……”嘴上谢着,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哭声也大了起来。

    徐齐霖有点心酸,这卖身契一写,就成了物件,碰见心善的还好,若是家主苛薄,就根本不当人看,打死都不犯法。




第五十一章 武才人拜访
    徐惠笑了笑,说道:“武才人过奖了。你我差不多是同时入宫的吧,论年岁,武才人还大过奴家的。同是宫中姐妹,实是不必如此客气。”

    武才人赶忙说道:“学长为师,奴家实是才学疏浅。虚长几岁,却是惭愧。今番前来拜见,还望充容不吝赐教。”

    徐惠是个江南软妹子,知书识礼,虽知武才人言不由衷,也不好拒绝,便谦虚几句,依着自己的理解,回答了武才人所提的几个诗赋的问题。

    没错,这位武才人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武媚娘,武则天。

    只不过,徐惠和武则天差不多都是在长孙皇后病逝后入的宫,也都被封为才人,但命运却是大相径庭。

    作为一枚新鲜的花蕾,徐惠的才情在入宫不久便有了展现出来的时机,绽放出自己的生命之花。

    她识书文、通韵律、懂书画、解君意,让失掉长孙皇后的李世民甚是宠爱欢欣,很快就由才人升为婕妤,又升为充容,位列九嫔。

    而武则天虽然也努力表现自己,更是一遍遍的渴望,但却是一次次失望。直到李二驾崩,武则天还是才人,十二年如一日,也真是可以。

    两人的境遇差别如此之大,原因是多方面的。

    论才情,武则天虽长徐惠两三岁,却是并不及她;论颜值,两人可能各有千秋,但徐惠却多了几分书卷气的恬静柔美。

    更重要的是性格上的差异:武则天是刚强露于外,有些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狠绝;徐惠看似软妹子,却是把刚强表现在坚持原则,属于外柔内刚。

    比如历史上记载的武则天驯服狮子骢的事迹,什么先用铁鞭抽,再用铁锤砸马头,要是马儿还不驯服,便直接一刀捅死。

    李二一听吓了一跳,这般心狠手辣,哪里是个女人该有的。但碍于众人在场,只能“呵呵”而止。

    不管此事有没有,但武则天的性格确实是其不受待见的重要原因。

    李二虽是帝王,但与大多数男人也是差不多,希望处理完政事后,能在皇宫内或者家庭里找一个“温柔乡”来舒缓。

    而且,李二更喜欢象长孙皇后那样温婉的贤内助,而不是一个强势的铁娘子。徐惠的性情禀性便与长孙皇后很是相似,得宠也就并不稀奇了。

    眼见着徐惠得宠,自己却是处于深宫受到冷落,武才人很是不甘心,更是想知道其中的原因。

    说白了,武才人此次携礼拜见,是来向徐惠套近乎,是来取经的。

    徐惠何等聪明,难道连这个都看不出

    但她不管是有大智慧,深知“争即是不争,不争即是争”;还是恬淡的性子,从不参与妃嫔争宠的事情。

    所以,徐惠是应付着武才人,你问我就答,但只限于诗赋文学。其他的,她不说,也不提,心里明白装糊涂。

    武才人此次前来拜见,也只是混个脸熟儿,以期长相交往,也不能过于急迫。所以,两人谈诗论文,似乎十分融洽。

    正在此时,宫人前来禀报,徐小郎已至,在外等候传召。

    “乃是我家小弟,年幼贪玩儿,我恐其荒废学业,常召来考问。”徐惠不提李二召见之事,只说自己要考较,可谓避重就轻。

    武才人赶忙起身告辞,顺便还恭维道:“徐家书香门第,又有充容时时督促,小郎日后定是才华出众,名动京城。”

    徐惠谦虚了几句,送武才人出了宫殿。

    徐齐霖擦着汗水,见老姐送出一位美女,也不知是宫中哪位贵人,赶忙躬身闪在路旁。

    “徐充容,汝家小郎既识礼,亦是一表人才呢!”武才人走过徐齐霖身旁,脱口又夸赞了一句。



第五十二章 姐姐的命运
    徐惠看到如此盛赞,不由得心中欢喜,也知小弟的爱己之情,感动之余也便不好再训导徐齐霖。

    “小弟爱我,却是太过赞誉。”徐惠欣赏着这千古名诗,心中美滋滋,却还要表示谦虚。

    徐齐霖轻轻摇头,无比真诚地说道:“姐姐是桂花花神,超凡出尘,国色天香,此诗却也难形容万一。”

    徐惠掩嘴而笑,神情欢悦,心道:单凭此诗,小弟亦可名动京城。但少年易骄,还是不能过于骄纵。

    徐齐霖一眼看到武才人送的礼物,不禁笑道:“这是刚才那位武才人送的礼嘛,是来向姐姐学习取经的”

    徐惠说道:“媚儿也是有才学的,相貌也是上佳,只是个性过于刚强。刚而易折,这个道理她慢慢会懂的。”

    武才人,媚儿,武媚儿!

    徐齐霖眨着眼睛,突然明白这位武才人是谁了。千古女帝啊,尽管自己不喜欢。

    想到武则天,便想到了将来发生的种种事情,想得越多,徐齐霖越是皱起了眉头。

    并不是怕武媚儿和老姐争宠,未来的女帝现在还嫩着呢,在李二一朝不太可能有出头之日。

    要不是没羞没臊地勾搭上了李治,武媚儿最终也只是出家为尼,青灯古佛伴其一生。

    徐齐霖想到的是老姐也会有相同的结局,就算不为李二殉情,若无子女的话,也将在寺院里孤独终老。

    就是这样一个轻染云笺皆锦绣、清雅如出尘仙女的美人,竟只活到二十四岁,便殉情而亡,实在令人心痛惋惜。

    徐齐霖看着老姐吟诵诗句,又拿起笔,在团扇上细细书写,心中顿时生出无限感伤。

    如何改变呢,自己有这个能力改变姐姐的命运吗

    徐齐霖想到这些问题,突然觉得自己实在是很自私。光想着赚钱快活,也倚仗了姐姐,却从没考虑过让姐姐也幸福快乐。

    徐惠在团扇上把诗写好,轻轻扇风让墨迹快干,抬头看见小弟皱着眉头正盯着自己,稍愣了一下,便笑着说道:“小弟不必担心。陛下见召,也只是私下里问询,回答得不如意,亦不会怪罪。”

    徐齐霖苦笑了一下,拱手道:“小弟明白,却不是为此事发愁。”

    “家中可有烦心事”徐惠问了一句,又叹了口气,说道:“大哥的性子我是知道的,徐管家虽还老成,但能力稍嫌不足。听小昭说,如今是小弟在操持府内诸事,可真是辛苦了。”

    徐齐俜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家里有吃有睡就成,油瓶子倒了都不扶的奇异品种。

    “也不算辛苦。”徐齐霖沉吟了一下,说道:“庄子上已料理清楚,府上也增了进项,大哥可以安心读书,姐姐也不用老是周济。”

    徐惠点了点头,说道:“姐姐还是那句话,不可尽让杂事缠身,还是要用功苦读。”

    徐齐霖也不执拗,说道:“姐姐放心,小弟从未息了上进之心,虽是道路有些不同,却也是异曲同工。”

    徐惠张了张嘴,又把话打住。今天不好把话说得太重,免得影响了小弟心情,在陛下见召问询时失态失礼。

    姐弟俩说着闲话,也讨论几句诗词,直到宫人来报,请徐齐霖至千秋殿见驾。

    在太极宫中,两仪殿是内朝,是皇帝与宗人集议及退接大夫之处。

    因在禁内,只有少数大臣可以入内和皇帝商谈国事,故举止较为随便,这里也经常是皇帝欢宴大臣与贡使之处,李二便多次在此殿宴请五品以上官员。

    而千秋殿在两仪殿的西侧,平常是李二休息的地方。

    徐齐霖随着宫人来到千秋殿,一路上还皱眉苦思,只为让姐姐不走历史上的老路。



第五十三章 入吾彀中矣(求收藏,求推荐)
    今天是小年,祝朋友们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对,对,敬仰得很,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

    徐齐霖见礼已毕,和马周分别落座,静等着李二问询。可没想到,却是马周得到李二的颌首示意,先开了口。

    “文林郎此前所写有关科举之谏议是极好的,只是似乎还有未尽之意。”马周缓缓说道:“如其中诗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竟是半阙,令人欲罢不能。”

    徐齐霖挠了挠头,说道:“只是草稿,尚未完善,让马舍人见笑了。”

    “如今可完善了”李二略带揶揄地说道:“是敝帚自珍,还是不舍藏私,或是担心朕没有封赏”

    “这个——”徐齐霖迟疑了一下,躬身拱手道:“若是陛下不吝封赏,那微臣自是充满干劲儿,畅所欲言。”

    李二陛下没想到徐齐霖这般直接,愣了一下,不由得翻了翻眼睛,说道:“你小小年纪,封赏太过,岂不骄傲自满,固步自封”

    你就让我傲娇不行啊小气!

    徐齐霖嘀咕道:“甘罗十二为相,也没人说他小。”

    嘿,口气不小,还敢自比甘罗李二陛下被气乐了,马周也是莞尔。

    “文林郎人小志高,令人钦佩。”马周笑道:“只是这半阙诗,半章谏议,总要完整方显才识吧”

    徐齐霖想了想,回忆起这是少年学诗的范本《神童诗》里的诗句,虽记得不全,但凑出四句还是可以的。

    清了清嗓子,徐齐霖朗声诵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好,好个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马周脱口赞道:“格律工整,却又浅显易懂。便是三岁小儿,亦能明白其意,从而发奋图强。”

    李二陛下微微颌首,对这四句诗也是颇为满意,缓和了语气,开口说道:“朕向来不吝封赏,宾王便是一例,齐霖尽可畅所欲言。”

    徐齐霖略微想了想,觉得可以白话一番,或许能博个更大的封赏。自己有权有势,再受李二青睐,改变老姐的命运岂不是更加方便

    而且,李二作为皇帝,打压世家的心理是肯定的;马周出身寒门,对世家的态度也是显而易见。

    所以,科举制度的完善于皇权有利,于寒门有利,自是投了李二和马周的心意。

    想到这里,徐齐霖向着李二和马周拱了拱手,说道:“既是如此,那某便畅所欲言,若有不到之处,还望陛下恕罪,马舍人亦不要怪责。”

    李二陛下颌首应允,马周又鼓励道:“陛下向来不以言论罪,文林郎尽可大胆言说。”

    “陛下圣明。”徐齐霖先惠而不费地拍上一记马屁,略微整理了下思路,才侃侃而谈。

    之前他所写的科举制度的完善,确实只是皮毛。这次不加保留的阐述,可是把宋、明两朝的成功经验全盘搬出,糟粕则有意删除。

    比如什么三年一考,使举子不必来往奔波,并增加取中名额;加考策论,以使举子学而有用;解、省、殿三级考试,考官临时委任,并锁院不得与外界交往;试卷要糊名、誊录,并且由多人交叉阅卷评判……

    这一长篇大论起来,李二陛下和马周越听越是惊奇,越是对徐齐霖刮目相看。

    这小子,腹中果然有料,如此周详细致,如此面面俱到,真是难以想象乃是十二岁少年研究出来的。

    李二陛下面色愈加平和,赞赏之色已是掩饰不住。

     



第五十四章 拉动内需,扩大消费(求收藏,求推荐)
    马周大概猜出李二陛下的心思,史上虽有甘罗十二为相的记载,但要真给徐齐霖太高的官职,还真无法让政事堂大佬们通过。

    也就是说,李二陛下给的便只能是散官、爵位这样的恩赐,以及金银财帛。

    即便是这些,也要有个限度,这尺寸,还真是不好拿捏把握。

    快点呀,有那么难嘛,俺还等着回家吃饭呢!

    徐齐霖咽了口唾沫,继续眨巴眼睛,期望着名利双收,满载而归。

    马大秘到底是经验丰富,笑着对徐齐霖说道:“文林郎,依某看,科举制度的完善,也只是提供了公平的环境而已。寒门要出贵子,又谈何容易”

    从古到今,读书仕进都是成本很高的事情。而古代的寒门,也并不是后世所指的平头百姓。

    说白了,古代的寒门是相对于显赫的世家而言,多是中小地主或落魄贵族,在经济实力上可以供家中子弟读书科举。

    那些比寒门还惨的阶级,是身处底层的农民、工匠,他们成天为衣食奔忙,想供出读书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至于商人,更是连科举的资格都没有。

    就连后世,也有“寒门难出贵子”的论调,并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

    连徐齐霖也得承认,良好的教育和金钱联系紧密。比如各种兴趣班要钱,扩大阅读面买书要钱,奥数英语培训班要钱…….

    当然,事无绝对,寒门子弟逆袭的例子也很多。

    面对残酷的现实,寒门子弟也只能以坚韧与刻苦,付出千百倍的辛苦,用奋斗去告诉世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而不是水到渠成的童话。

    徐齐霖转向马大秘,缓缓眨着眼睛,心说:这是要贬低我的科举改革之策,就象讨价还价,借此少给我封赏嘛

    李二陛下在旁说道:“宾王所言甚是。这科举完善之策,没有十数年之功,怕是看不到成效。”

    徐齐霖看完马大秘,又去看李二,觉得以一辩二比较困难,但也得试一试才甘心。

    “陛下但求贤才,而公平竞争产生的必然是有才学之士,又何拘世家或寒门”徐齐霖说道:“世家子弟对陛下的忠诚度或许不如寒门,但也不可一概而论。若遏此扬彼,岂不是有违陛下不问家世、唯才是举的初衷”

    停顿了一下,徐齐霖接着说道:“完善科举制度,本意只是公平。陛下欲扬寒门,也不是没有办法,但却是另一个包罗复杂的问题了。比如教育资源的倾斜,财政上的补贴,公共图书馆的建立……”
1...1213141516...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