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样样稀松
贞观十年,李二陛下调整分封子弟十七人为王,除五人年幼,其余十二人均下诏之官。
唯独对相州都督李泰,却把他留在身边,似乎已有废立太子的用意在内。
而且,李二陛下对李泰的宠爱一日甚于一日,不仅经常带着他四处游幸,甚至短短一日见不到他,也要派自己养的一只名为“将军”的白鹘去送信,一日之内鸿雁往返数次。
因为李泰肥胖,李二陛下担心爱子如此圆滚滚的模样,上朝参拜的时候一定会很辛苦,特许他乘着小轿子到朝所,更是前所未闻。
同时,李二陛下还准李泰在王府建文学馆。
要知道,当年李二为秦王时,便有天策府的班底和幕府。不同的名字,相似的用处,不得不让包括李泰在内
第九十四章 治世和盛世(求收藏求推荐)
嘿嘿,吹什么大气要不是缺钱,那个大明宫的烂尾工程就扔那儿了
徐齐霖赶忙躬身施礼,谢恩遵旨。
李二陛下放缓了语气,教导道:“若不是郢国公奏与朕知,有朕替你挡着,那宇文、崔、韦三家怎地不来扰你比这三家更势大财雄的,怎能看你闷声发大财朕是为了让你能专心造纸,早日成功。”
啊哦!原来是这样啊,我还纳闷这三个家伙怎么不来了呢这宇文士及还真有意思,把这事还奏报给李二,图的什么呢
徐齐霖口中唯唯,心里却翻腾着各种猜测,却实在有些看不懂宇文士及这个佞臣。
“齐霖哪,你年纪尚小,岂能把赚钱当成主业”李二陛下苦口婆心地说道:“你头脑聪慧,多读些书,如何不能成就一代才名”
才名财名!
咋啦,赚钱不行啊,好象不务正业似的。朝廷不赚钱那你喝西北风啊!
徐齐霖听这话有些不高兴了,眨巴眨巴眼睛,说道:“陛下,微臣虽不喜读书,可也一直把‘经邦济世,强国富’作为志向,努力将某的知识和能力奉献社会,造福我大唐百姓。”
“嘿,朕教导你,你还不太服气。”李二陛下斜着眼睛看着徐齐霖,说道:“怎么,只做出了几件值得朕封赏的事情,就骄傲自满、妄自尊大啦”
徐齐霖赶忙陪笑道:“微臣岂敢。陛下的教诲,微臣自是牢牢记在心里,微臣只是想解释一下,赚钱并不是什么坏事。小到个人,大到国家,若是能不缺钱财,岂不是能干更多有益于民的事业”
顿了一下,他又说道:“陛下宽仁,体恤百姓,实行轻赋薄役之政。若是朝廷钱财充裕得可免除杂役,而雇民工役,岂不是更使百姓称颂”
李二陛下想了想,摇头道:“免除杂役,历朝历代都没有过,谈何容易”
徐齐霖也知道不容易,不过是画个饼,打个比方罢了。
他挠了挠头,说道:“陛下自登基以来,实行休养生息之政,于隋末大乱之后迅速安定社会,现今政治清明、言路畅通、人心所向,百姓安居乐业,称为‘治世’已是当之无愧。可要再上升一个高度,达到‘盛世’,微臣觉得还差些火候。”
李二陛下轻捋胡须,心中得意。从历史记载上看,可称为治世的,到目前为止也不过六个,盛世更是只有一个。登基十二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自然是值得骄傲。
“齐霖,那你看要达到武帝盛世的水平,本朝还欠缺哪些”李二陛下心中喜悦,语气愈加缓和。
徐齐霖装模作样地想了想,说道:“微臣觉得汉武时虽是威名远播,四海臣服,但百姓过得并不轻松。盛世之称,稍嫌勉强。”
李二陛下眼睛一亮,要是这么说的话,那青史留名的第一盛世岂不是大有希望于自己手中成就
徐齐霖看了一眼马大秘,微不可闻地挤了下眼睛,心说:来呀,白话几句,没看我都说得嘴干啦
马周微微一笑,拱手道:“启奏陛下,现下社会安定,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牛马布野,外户不闭,终岁断死,刑只二十九人,史书称为贞观之治可谓实至名归。”
李二陛下摆了摆手,自谦地说道:“文景时,太仓有不食之粟,都内有朽贯之钱。本朝比之,尚有不足啊!”
你还知道尚有不足啊
徐齐霖暗自
第九十五章 商业房地产(求收藏求推荐)
“齐霖详细说来。”李二陛下听到有这好事儿,赶紧示意徐齐霖快点讲。
“微臣遵旨。”徐齐霖略微想了想,整理了下思路,开口讲述起来。
唐朝是一个商业十分繁荣的朝代,但在初唐还未表现得太过明显。至少要等到唐军灭高昌,打开通西域之门,巩固了丝路贸易之后,才逐渐走向了顶峰。
即便如此,邸店这种供客商堆货﹑交易﹑寓居的行栈也已经出现,只是很少而已。
另外,长安的东西市也开始出现了铺面小、容纳商人少的弊端。为了更好地做买卖,东西市的很多商人把商品摆在铺面的前面,也就是“偏铺”。
可是偏铺的出现对市容市貌有很大的影响,朝廷是不允许商人随意乱搭棚子,破坏原有的建筑的。
等到打通西域,连通中亚各国后,胡商将大量涌入长安,这就蕴含着绝大的商机,是一个能赚得钵满盆满的发财路子。
就算是现在,对于日益拥挤狭窄的东西市,再加上长安的人流辣么大,来往的商人辣么多,建邸店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由政府出资建场所,招揽商人进行商业活动,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招数。想想后世的市场,买个地号摆摊,还需要竞拍角逐呢!
李二陛下听明白了,魏王李泰听明白了,马周也听明白了。但是,由度支部出资建设,这是没有先例的事情。
再者,这算不算为民争利,政府算不算涉足商业,这也是一个不太好界定的事情。
李二陛下捋须沉吟,迟疑着说道:“听着是有些道理,但要朝廷实施此事,怕是不容易。”
李泰颌首赞同,说道:“父皇所言极是。要朝廷出资,还涉及商贾,很难。”
马大秘望向徐齐霖,猜测着这小子画个大饼是不是有别的意图。
徐齐霖笑了笑,露出两颗真诚的门牙,说道:“朝廷也可以不出资,只划出些土地,微臣照样能办成此事。”
李二陛下审视着徐齐霖,嘿然一笑,说道:“没想到齐霖已经是个富翁,竟能拿出巨量钱财。”
“微臣也没多少钱。”徐齐霖赶忙澄清,说道:“至多五六千贯而已。”
嗯李二陛下很是狐疑,问道:“就五六千贯,你要建多少邸店,不是一两个吧”
徐齐霖说道:“微臣有一个妙法,只要自投几千贯左右,便能建成百多间的邸店或商铺。这个,说是说不太清。若是陛下恩准,给微臣划出两块土地,微臣便试试这法子,也算是敢为人先,为朝廷探索一条创收之路。”
李二陛下想了想,再次仔细打量徐齐霖,犹豫着是不是该给他这个便利,看看这创收新路到底为何
“你这臭小子,不会全是好心,定然会借此捞上一笔。”李二陛下哼了一声,说道:“一次讲清楚,你还有什么条件”
“嘿嘿,这个——”徐齐霖讪笑了两声,说道:“微臣的要求对于富有四海的陛下来说,就是从指头缝里漏出的一点点。比如,返还微臣垫付的钱财,然后再建十赏一。”
建十赏一,好象挺清楚,就是徐齐霖建好十个邸店能白得一个。
李二陛下乐了,为自己能洞悉这个滑头的伎俩而得意。
徐齐霖趁热打铁,继续蛊惑道:“朝廷只是划出两块土地,不用出一文钱,却能白得百多个商铺。就算只收租金,每日至少获利近万。有这近万钱财,陛下是仁心恤民,还是赏赐功臣,何其方便”
 
第九十六章 再见李四胖(求收藏求推荐)
“小郎又在作画啦!”斯嘉丽端来一盘洗好的杨梅,便挨着徐齐霖坐下,拈起一颗送到徐齐霖嘴边。
徐齐霖歪头吃到嘴里,一边继续画图纸,一边略带含混地说道:“你也吃。”
嗯,斯嘉丽应了一声,乖巧地拿起扇子,轻轻地给徐齐霖打风。
徐齐霖好半晌才算大体画完,扔下炭笔,仔细端详着自己的设计,笑着问道:“某要在城外建商业区,总能捞个十几家店铺,光收租金就爽歪歪呀!”
斯嘉丽也看着图纸,问道:“城里有东市西市,还有商人愿意到城外做买卖”
“当然有啦!”徐齐霖自信满满地说道:“东市西市已无发展空间,还要受到营业时间和宵禁的限制。远道客商和大宗商品交易都需要邸店,利润丰厚着哪!”
斯嘉丽不是很懂,但徐齐霖这么说,她还是点着小脑袋,说道:“小郎聪明绝顶,干什么成什么,肯定能赚大钱。”
徐齐霖呵呵一笑,伸手摸了摸斯嘉丽的脸蛋儿,说道:“好好学算数哦,到时候帮我收租管理,稳稳地一个小富婆没跑。”
斯嘉丽拿出布巾,笑着给徐齐霖擦额头的汗珠,脆声道:“什么小富婆呀,奴家就是小郎的丫环,夏天打风,冬天暖床,能把阿郎侍候得妥贴舒服,奴家就心满意足,要钱又有甚用”
徐齐霖听得舒坦,用剽窃的诗换来的小丫头还真是不亏,真是贴心殷勤。
“你有这个心哪,某就高兴喜欢。”徐齐霖轻轻抚了抚斯嘉丽的头发,说道:“自从把你要来,侍奉得也是尽心周到。可你还能一辈子做丫环所以,我会慢慢给你安排好日后的生活。”
“阿郎好心,奴家自是知晓。”斯嘉丽一双碧眼感激地望着徐齐霖,说道:“可奴家还小,在阿郎身边再做十几年的丫环也是使得。等到奴家长大,阿郎若是不喜欢了,再打发奴家也不迟。”
“漂亮机灵又可爱,怎么能不喜欢呢!”徐齐霖双手捧了捧斯嘉丽的脸,笑道:“别胡思乱想了,去把孙木匠夫妇叫来,某有差使交他去做。”
斯嘉丽听得夸奖,喜不自胜,抱了徐齐霖一下,把脸在徐齐霖的身上贴了贴,才转身出去。
………………
一大早,徐齐霖便带着伍菘等下人出城,赶奔造纸工坊。
在工坊,叫上张诚和工匠,把应用器物装上车,入城前往皇宫。
“张兄不必紧张,便按平日操作进行便可。”徐齐霖发现张诚的神情有些不太对劲儿,便在旁宽慰道:“陛下宽厚,纵使有些小差错,一个演示而已,亦是不会见罪。”
“是,是,下官不紧张,不紧张。那个,陛下自然是宽厚的,宽厚的。”张诚连连点头,但紧张似乎并未削减。
一两句宽慰便能让人消除紧张,徐齐霖也知道没那么简单。谁能比得上他呢,有个好姐姐罩着,还可以仗着年纪小,最重要的是心里缺乏对皇权的敬畏。
再看那几个印刷工匠,更是连张诚也不如。
徐齐霖索性不说了,自己把神态放松,希望能影响到他们。
到了宫门处,早得到吩咐的小黄门已在此等候。几个侍卫搜查过后,才放行入宫,并且跟随在侧,以防意外。
早朝还未散,徐齐霖等人被引至千秋殿外等候。徐齐霖让工匠们把器物都卸下,摆在殿前的树荫下,整理准备完毕后,便让他们先乘凉休息。
张诚和工匠们席地而坐,老老实实的样子,眼睛却四下张望,一脸的新鲜和敬畏。
&nbs
第九十七章 上善若水,争即不争(求收藏求推荐)
停顿了一下,徐齐霖总结性地说道:“佛家有云:争即是不争,不争即是争。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微臣的心得:该是我的就是我的,不用去争;不是我的争也无用,又何必强求呵呵。”
李泰起初还笑眯眯的样子,可越听越觉得徐齐霖好象意有所指,并不是简单地说明什么是大智慧。
但徐齐霖说话的样子又有点不象是在教他点他,最后的心得更是有些玩笑的意思。
听明白也好,听懂却不去做也罢,徐齐霖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有着无比诱惑力的皇位在前,又有几人能心态平静,静等着馅饼从天而降,砸到自己头上
“齐霖的学识还真是渊博,精通佛家、道家之语。”李泰收摄心神,笑着赞道:“自谦是小聪明,本王看却是大智慧。”
“贪恋钱财,热衷官阶,下官哪来的大智慧”徐齐霖自嘲地笑了笑,说道:“俗不可耐,杂而不纯,某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齐霖实在是太自谦了。”李泰随口说了一句,目光转向旁边,那里又走来了几个人。
徐齐霖也看到了,又得站起身迎候见礼。特么的,这舅舅当得好没意思。
走来的人中有晋王李治、晋阳公主小兕子,后面则是相随侍奉的宫人。
徐齐霖上前正要见礼,小兕子已经咧开小嘴,摆着小手连声道:“免礼,免礼。”
还是俺这外甥女懂礼貌,别看岁数小,可比李四胖和腹黑治强多啦!
“多谢晋王殿下,多谢公主殿下。”徐齐霖本就不愿意礼来礼去,赶忙就坡下驴,冲着小兕子露出两个门牙,一脸和蔼亲近的笑容。
李治也不稀罕这躬身一揖,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笑着说道:“听说徐小郎又发明了新物事,本王和晋阳便赶来观瞧。”
徐齐霖伸手指了指麻布盖着的物事,说道:“陛下恩准,下官把操作人员和这新物事都带进宫,等陛下散了早朝,便来御览观看。”
“早朝也快散了。”李治点了点头,说道:“那咱们便稍坐等待吧!”
“殿下请。”徐齐霖伸手相让,闪到一旁。
李治走过去与李泰见礼,小兕子走过时却冲着徐齐霖使眼色,压低声音说道:“徐小郎,我找你有事儿,过来说话。”
徐齐霖不明所以,随着小兕子走到旁边,等着小公举吩咐。
小兕子四下看了看,跟前没有旁人,便眨巴着大眼睛望着徐齐霖,带着些许求恳的神情说道:“徐小郎,你能给我画套画本儿吗”
“画本儿”徐齐霖愣了一下,苦笑道:“殿下,你要想看,我让小昭借给你便是。”
小兕子嘟起了嘴,摇着小脑袋,上面的丫髻晃啊晃的,不乐意地说道:“我想要一套自己的,老是管小昭借,心里怎能舒服”
说着,她拉住徐齐霖的手,一下一下地摇着,撒娇道:“徐小郎,你就辛苦辛苦,给我画一套呗。嗯,你想要什么,只要我有的,都给你,绝不吝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