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样样稀松

    鞠文泰的意思就是:你是鹰,我是野鸡;你是猫,我是老鼠。虽然你强我弱,可离得辣么远,咱们谁也管不着谁,别老指手划脚行不行

    当然不行,从军事和经济的角度看,“高昌国”位于唐朝通往西域各国的交通要道,是唐朝经略西域不可绕过的地方。

    何况,焉耆和伊吾已经向唐老大哭诉被人欺负了。要是不替小弟出头,别人岂不是觉得跟着唐老大混没有出路万一西域诸国因此而倒向西突厥,那情况就严重了。

    所以,要么高昌臣服,要么出兵降服,李二陛下只有这两条路可




第九章 粥棚再遇
    尽管已经是七八年以前的事情,现在的唐朝恢复得很快,并不象麴文泰以老眼光所看待的那般穷困潦倒。但要支撑远征高昌的军事行动,依然有着非常大的压力。

    马周所说的十室九空并不为过,李二陛下也认为远征将使数郡在几年内难以恢复,不由得叹了口气,但脸上的线条又很快棱峻,显是决心已定。

    除非高昌改弦更张,否则,李二陛下定要远征讨伐,劳民伤财也在所不惜。

    马大秘观察李二陛下的神情,便知其已决意远征,不禁暗自苦笑。

    物资的筹措运输,军队的调动集结,还要再加上朝中反对的声音,要远征高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

    粥棚前的空地上,已经或站或蹲地有几百号人,有的三五一伙,有的独自一人,眼巴巴地等着施粥。

    等的时间长了,人群难免嘈杂喧哗,一个站在粥棚前的大汉不高兴了,黑着脸高声叫道:“午时开饭,还有一刻钟。规矩呢,再讲一遍,都听清楚……”

    “娘,那人说了,吃饭不要钱。”一个枯黄瘦弱的小女孩由母亲牵着,边走边高兴的说道。

    “乖啊,等会就可以吃饱饭了。咱快点走,要不就抢不上了。”妇人爱怜地摸着女儿的头,同时感觉饥火难耐,脚步匆忙,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旁边一个老者伸手扶了一把,好言安慰道:“不用抢,要排队的。嗯,就是一个一个挨着来,乱抢要被赶走哩!”

    几口大锅内的杂粮粥冒着热气,里面加了盐,还有蔬菜,弥漫出米香,对饥肠辘辘的难民来说真是难得的美味。

    对,排队啊!旁边的一个跛脚男子咧了咧嘴,再次提醒自己可别忘了。

    不知是哪个善人开的粥棚,煮得又稠又香,可要求也多,不守规矩便要吃苦头。

    嗯,其实也挺好,那个惯于恃强凌弱的无赖不是被揍了一顿赶走了嘛,对老实人来说,有规矩还真是个好事儿。

    “会木工的这边来,会瓦匠的到这边,铁匠这边,光有力气的这边来……管饭管饱,每天一稀两干,还有两升米的工钱……”

    几个象是官府小吏的人在另一边摆好桌子,几个汉子在桌前冲着人们吆喝着。不时有男人走过去,怯生生地询问具体章程。

    尽管喝粥饿不死,可也撑不着。本身的特长,还是力所能及的工作,还能从中得到米粮,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毕竟,只想喝粥混日子的懒人还是少数,而老弱病残则不在此列。

    两升米就是四斤,一个人做工,不仅能吃饱,连家里人也能吃上粥饭,还不算是好事吗

    “咣咣咣!”

    铜锣声终于响了起来,人群嘈杂喧嚣起来,粥棚前的壮汉大声叫道:“施粥时间到,排队,排队,不准争抢。”

    又有几个护院模样的汉子,横眉立目地走出来,紧盯着排队的人群。

    来过的难民都知道,对拥挤插队的人,这几个汉子会毫不客气地给揪出来,还少不得一顿拳脚。

    人流在几口大粥锅前慢慢移动,浓稠的杂粮粥一大勺一大勺地盛进百姓手中的器皿里。

    那对母女排到了,手里只有一个豁了边的破瓦罐,都是怯生生的模样儿。

    舀粥的上下打量了这对母女,看着小丫头眼巴巴地直舔嘴唇,不由得抽动了下嘴角,大勺连盛,直到将破瓦罐装满,还叮嘱了一句,“新来的吧,饿得久了,不可吃得太急,晚上还会再开粥呢!”

    “谢谢,谢谢。”母亲没口子的道谢,提着瓦罐和女儿匆匆走到一旁,小丫头一直盯着冒



第十章 楼盘预售
    售房处是一座二层木制小楼,在数天之内赶工完成,无论是外表,还是内部装潢,都显得比较粗陋。

    而此时,徐齐霖和马大秘正在二楼喝茶闲谈。

    尽管钦佩徐齐霖预售房屋的奇思妙想,可马大秘还有些疑虑。毕竟这是新事物,只是一片地基还没弄好的空旷所在,凭着几张宣传单,便有人来买

    所以,今日散朝后没有什么紧要事情,马大秘便骑马赶到城外,先来参观一下。

    今天,也正是预售前的展示。在一楼,来见识一下的,真有意购房的,打听价钱和交工日期的,各色人等还真不少。

    等到马大秘看到了一楼摆设的楼房缩微模型,原来的疑虑便全部打消了。

    大大小小的楼房都用木头雕成,从东至西排开,南面的按照南一、南二编号,北面的则是北一、北二。

    按照编号,另一面墙上则贴着楼房的具体内容,什么面积、楼层、标价等等。

    这样一来,可就不是满眼空旷,只能凭空想象来揣测将来的房层是什么样了,可谓是一目了然。

    而且,大路两侧的楼房共是一百多间,但预售的只是其中的半数,还大小都有。剩下的楼房也说得清楚,待建成后只租不卖,公开竞拍,租房合同两年一签。

    精明的人立刻就明白其中的意思:一个是一次投入、终身受益;另一个则是随行就市,租金涨落不定。

    也别说终身受益,便是干上十几年的买卖,甚至是更短的时间,买房的钱也差不多就能和房租相抵。以后继续经营,岂不是等于白省了一笔房费

    还有一点,令前来参观的人们不得不佩服这经营者的算计。

    按照买房的章程,后天开盘预售,如果一房只有一人来买,自然是按标价成交;如果一房有多人争购,那不好意思,竞价吧,价高者得。

    这有点类似于后世的饥饿营销,人为地降低商品数量,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

    但是不是假象,恐怕也只有在市场上,在购房的数量上进行检验了。

    马大秘在一楼由徐齐霖陪着看了一圈,原来的顾虑消除大半。这么搞,连他都觉得要买个铺户不容易。不仅房源不多,还很有可能和人争抢。

    马大秘可能说不清现代用语,但买到就是赚到,好象就是这种类似的心理。

    这下子放了心,马大秘又被徐齐霖邀请到楼上,奉上茶水,闲聊起来。

    初唐时,饮茶风尚局限于东南、西南,北方饮茶者很少,多集中于寺庙僧侣。

    但制茶技术已经比西汉时有了进步,发展出了饼茶,就是用蒸青法紧压制作而成,很好的保留了茶的香气和内含物质。

    徐齐霖从寺院中购买了饼茶,却不用当时的煎茶法,也就是煮茶,而是用的冲茶法,在宋朝又叫点茶。

    马大秘看着徐齐霖将饼茶碾为碎末状,放进茶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并用茶筅搅动,茶末渐渐上浮,形成粥面。

    其实,这已经很象抹茶。反正徐齐霖懒得钻研,这么弄喝起来味道不错,那他就是专家,是宗师,谁让茶圣陆羽还没生出来,谁让起源于宋朝的点茶还没出现呢!

    马大秘接过徐齐霖双手捧过的茶汤,轻轻啜吸,细细品味,笑道:“齐霖此种调茶手段确是新奇,这味道嘛,也还可以。”

    徐齐霖笑了笑,说道:“喝茶有助于身体健康,某是个懒人,不取煮茶之繁琐,便用此冲泡之法,也别有味道。”

    马大秘微笑颌首,说道:“齐霖总是能独出心裁,却又于实际中合用,难得。”

    &nb



第十一章 跨界我最牛
    最近比较忙,暂时保持一更,说声抱歉,很快会恢复两更,感谢大家继续支持。

    徐齐霖心中有了粗略的想法,再听到关于远征高昌的意向,也完全明白了李二陛下赐《管子》的全部意图。

    这其中,固然有赞赏此次房地产开发的意思,但背后还有着些许的期望。可巨大的钱粮物资压力,自己真有办法加以解决,或是缓解吗

    而徐齐霖对于李二陛下的心情也很是理解,实在是战争有些频繁,百姓的负担很大。

    要知道,武德年间战争不断,主要是对内的削平割据、统一国家。

    从贞观元年开始,唐朝也没消停过,转向了对外战争,跟东、西突厥打,击党项羌,击吐谷浑,平獠人叛乱,与吐蕃的松州之战,几乎是大打小打、无年不打。

    而在农耕时代,战争的消耗是极惊人的。比如汉武北击匈奴,不仅把爷爷和老爹二代人积攒的钱粮全部花光,还“海内虚耗,户口减半”。

    只以粮草为例,出动数万军队,背后就要有数量相当甚至是数倍的民伕转运;千里的距离,水陆转运差不多是对半消耗,陆路转运则三七或二八消耗,山地转运则消耗更大,甚至能达到九成。

    当然,战争也是有缴获的,可入不敷出,抵不过消耗呀。

    所以,在贞观年间,人口并没有大幅增长。百姓的生活也算是安定了,但负担还是很重,离过上好日子还差之甚远。

    尽管如此,从徐齐霖的角度来看,这战争还是得打。不豁出血本,怎么能打出和平安定不服就揍,揍到服为止,又是多么地令人扬眉吐气

    至于史书上所说的永徽年间的民生比贞观时更胜一筹,那还不是李治他老爹的功劳

    东突厥灭了,薛延陀完了,西突厥、高句丽残了,周边小国多数都臣服了。民生搞得好,能离开这样的大环境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现在的唐朝,现在的李二陛下很缺钱。别的不说,大明宫可是还烂尾在龙首原上呢!

    “放眼朝堂,既能谏议政事,又擅经营获利的,除了齐霖,又有何人”马大秘充满期待地望着徐齐霖,“若是既能远征高昌,又显陛下仁德,不加赋税于民,齐霖便立下大功,授实封不在话下。或还可加官进爵,再获封赏。”

    徐齐霖嘿嘿一笑,完全明白了。

    自己为啥独特,在官员中最会赚钱,在经营的商人当中品阶最高。很牛掰吧,跨界巨星嘞!

    而且,就算自己想不出办法,远征高昌也是势在必行。大不了重复原来的历史,老百姓负担再重一些,数郡的经济几年不能恢复,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

    李二陛下也是打着这样的主意,虽有期待,但并不依赖。

    嗯,这时候不表现,什么时候表现

    何况,自己本来就有后着的。现在嘛,不用城东城西的工程全部完工,只要预售达到目的,两边工程的款项筹齐,便可以建言奏报啦!

    “依马兄判断,这远征高昌的时间可能在几时”徐齐霖并没有立刻给马大秘准确的回答,而是谨慎地询问。

    马周沉吟了一下,说道:“至少也要在一年之后吧!”

    徐齐霖点了点头,说道:“马兄良言,某已尽数记下。有没有办法,还要待某细思。”

    办法肯定是有,但得一股子一股子的往外冒。哗啦,整个大瀑布,别把李二君臣给淹着。

     



第十二章 仓诸、物流、服务一条龙
    徐齐霖对此是完全有信心的,而随着金光门、春丽门外的房产开发,他的建议便更有说服力,更有理论依据。

    如果提前把邸店开向全国各地,方便物流、仓储、交易,方便商人运输、居住,无疑是一项具有前瞻性,且稳赚不赔的买卖。

    但徐齐霖不想干得这么宏大,而是要把这事业交给中央政府去办,算是小小地缓解一下朝廷的财政情况。

    如果是中央政府去办,可谓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因为已经有着现成的邮传、住宿的所在,那就是驿站。

    自隋唐以来,驿传合一的制度继续发展,“驿”代替了以往所有的“邮”、“亭”、“传”。

    因此,唐朝驿的任务包罗万象,既负责国家公文书信的传递,又传达紧急军事情报,还兼管接送官员、怀柔少数民族、平息内乱、追捕罪犯、灾区慰抚和押送犯人等各种事务,有时还管理贡品运输和其他小件物品的运输。

    当然,任务多也意味着驿的等级高,按照驿夫数量,驿站大小,唐时把驿站分为六等,从一等驿有驿夫二十人,直到六等驿只有二至三人。

    不管驿站的大小,徐齐霖看中的是驿站的地理位置,以及每隔二十里一个的距离。

    二十里呀,对于行商运输的人来说,不管你是一天百里,还是一天几十里,早点休息或贪点黑,都不太会错过宿头,要守着货物在野外过夜。

    所以,徐齐霖的想法便是在驿站旁边建邸店,或由驿丁管理,或租赁给个人,说是承包也行。

    要知道,驿站都是处在宽阔的驿道上,也就是陆地的交通主道,人、车必经,位置十分便利。

    另外,挨着驿站开设的邸店,也能给人安全感。行商走路,还是有可能遇上强盗,住进黑店,就象孙二娘的包子铺那样的。

    驿站里的驿丁,可都是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一些处于关隘要塞的驿站,还有兵丁驻防。这些,无疑都将使住宿歇脚的商人放心不少。

    放眼大唐,现在就有陆驿一千三百多个,分布于七条主要道路之上。

    如果每个陆驿旁都有一个邸店,既能供行商旅行之人歇脚住宿,又能给运输的货物提供遮雨挡雪的仓库,物流、中转、服务一条龙,唐朝的商业将更快地迈向繁荣。

    徐齐霖停下笔,轻轻呼出一口长气,转动着有些酸痛的手腕,暂且歇息片刻。

    一股洗浴后的清香飘了过来,斯嘉丽走过来,将茶碗里的残茶倒掉,重新续上热茶。

    其实她一直在旁边看着,但却怕打扰徐齐霖,便耐心等着他停笔歇息。

    “困了便自去睡,我再检查一遍也要休息了。”徐齐霖喝了口热茶,伸手揉着眼睛。

    斯嘉丽没应声,上前给徐齐霖按摩头颈和肩膀,待他发出舒服的哼声时,才柔声道:“阿郎,那个跟着马车的小乞丐……”
1...2728293031...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