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行三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苍山浅陌
于是刘锋便绞尽脑汁的进行了思考,到底该如何丰富人们的娱乐活动,
恰巧那日刘锋便装出行,在街上刘锋看到了一伙以表演蹴鞠谋生的杂耍板子。
这和现代的足球杂技差不多,就是以脚、肩、膝、头等部位颠球,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以求得赏钱,讨口饭吃。
看后刘锋很高兴,大方的让郑和过去赏了一锭金子,人也不容易,能帮就帮一把!
蹴鞠杂耍班子的班主见了金子,乐的嘴都咧到了耳朵后,对刘锋和郑和好顿千恩万谢。
回到王府后,刘锋便开始着手研究发展蹴鞠的相关事宜。
在刘锋与一众大臣的齐心协力下,蓟县的皇家足球场很快便修建完毕了。
即便现在已经是十月时节,但转冷的天气依旧不能阻挡刘锋举办比赛的热情。
现代足球的比赛规则被刘锋加以改良,印刷成册,在蓟县的街头免费发放。
见刘锋对此很是热衷,大臣们纷纷卯足了力气对这第一届蹴鞠比赛大力宣传,尽量让其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
刘锋在虎卉营中挑选了十六名灵活的士兵,组成了燕王府球队。
同时刘锋又在治下张榜招募三支民间球队,来参加第一届蓟县足球比赛。
接着刘锋便陷入了忙碌之中,因为虎卉营的士兵虽然个个身强力壮,但多数士兵压根就没踢过球,这要是上了场都得让人给踢花了!
经过了十余天时间的训练,十一名参赛的首发队员已经基本懂得了配合,他们也明白了各自的身份。
说起来这都是刘锋的功劳,刘锋按照他们每个人的特性,给他们分别安排了最适合他们的位置。
门将、前锋、后卫、中场都已划分完毕,他们等待的,便是月底的那场比赛了!
这些虎卉营的士兵都是军中精锐,平日里的配合便都非常默契,在熟悉了足球的规则后,他们在球场上的配合也变得很是默契。
十月末,蓟县第一届蹴鞠大赛正式举办。
比赛当天,观赛的百姓将球场围了个水泄不通,刘辩与何皇后更是唯恐天下不乱,带着御林军竟是也来观赛了。
来都来了,刘锋自然不能将这娘俩赶回去,于是刘锋只得苦笑着把刘辩给迎接了过来。
到了刘锋近前,刘辩低声说到“皇叔,您可是不够意思,这么有趣的比赛都不知会小侄一声!”
望着雀跃的小刘辩,刘锋摇头苦笑没有说话。
看刘辩这架势,刘锋要是接过话茬他非得上去踢球不可。
刘锋可不敢让这小祖宗上场,这细皮嫩肉的,万一磕着碰着,朝着的那帮老家伙还不喷自己一脸口水!
比赛采取抽签的方式,两队轮班上场比赛,时限则是以两炷香的时间为期。
两炷香的时间,也就是现在的一个小时。
比赛采用淘汰制,四队比试一场,淘汰两队,经过休息后晋级的两队再决出个冠军来。
燕王府代表队自然是要第一个上场的,穿着整齐队服的燕王府代表队缓缓入场。
他们穿的球服与现代的球服并无太大差别,这也是刘锋的杰作。
燕王府代表队的球员身上,都有着一个大大的燕字。
燕王府代表队的球员迈着整齐的步伐入场后,顿时掌声雷动,欢呼不止。
随着裁判一声哨响,第一局比赛正式开始。
比赛一开始,燕王府代表队的球员便展开了雷霆攻势,没过多久前锋队员便是一脚怒射夺得了头彩。
随后燕王府代表队势如破竹,接连几脚射门连拿了数分。
这支民间代表队的水平很是一般,其中也有个人能力较为突出的,但总体配合不强,所以他们毫无悬念的败了。最终这场比赛的比分是7比1!
这还是刘锋暗中授意放水的结果,要不然踢个零封出来并不是什么难事。
要是放开了踢,燕王府代表队能进的球可不止是七个!
第一场比赛结束后,
第三百八十五章 法正归燕
白袍青年这是何方神圣刘锋闻言一愣。
片刻后,刘锋开口道“带进来吧!”
接着郑和便带着一个白衣青年走入了书房内,这青年举止从容,丝毫没有半点的慌乱。
刘锋见此也是新生好奇,这青年究竟是谁
还未等刘锋查询,这青年便拱手朗声道“扶风法孝直,参见燕王!”
刘锋顿时就是瞳孔一缩,法正那个差点把隆中对实现的男人
听了法正的大名,刘锋也是坐不住了,赶紧起身相迎“有失远迎,还望先生恕罪!”
法正也被刘锋的变化弄懵了,自己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怎能受此待遇
法正很是惶恐的说到“燕王言重了,小子哪里受得如此大礼”
法正这么一说,刘锋才意识到失态了。
不管法正日后成就如何,现在他都不过一个声名不显的毛头小子,自己这么做确实不妥。
但话已经出口了,还得想办法圆回去。
总拿老许做幌子,这次刘锋决定换个人。
于是刘锋笑道“孤麾下的袁相师颇有识人之能,早些时日他便与孤讲大才法孝直回来投孤,一听说孝直的名字,孤这心中便甚是欢喜!”
“哎呀,袁相师竟是和您提过小子的名字”法正很是惊喜的说到。
此时郑和已经识趣的退下去了,要是单论眼力见这一块,郑和并不输于和珅。
趁着这个功夫,刘锋查询了一下法正的数据。
“巅峰法正武力64,统帅98,智力106,政治103。”
“当前法正武力62,统帅95,智力105,政治101。”
智力与政治双项破百,统帅过95,各项数值都已趋近巅峰数值了啊!
这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此时刘锋开心的像个猴子……
寒暄了几句,刘锋真诚的冲法正说到“孝直,这次来了便别走了吧不知法正可愿留下辅佐孤成就一番霸业”
法正这次来便是为了来投刘锋的,面对刘锋的橄榄枝,他又怎么会拒绝
法正躬身行礼道“法孝直参见主公!今后臣必为主公肝脑涂地,尽心辅佐主公!”
“哈哈哈!孝直快快请起!”
刘锋笑着扶起了法正,脸上的笑容甚是灿烂。
二人坐下后,刘锋开口道“孝直,不知你从何处而来”
法正笑着说到“启禀主公,臣乃是……”
接着法正便把有关他的事情告诉了刘锋,同时他还告诉了刘锋益州的近况。
为何法正会如此了解的益州的近况原来当日给刘璋出招的那个白衣青年,便是法正!
本来法正想要投刘备,但那日人群中一观,他发现刘备并不是他心目中的主公。
不认刘备为主,法正便是白白跑到了益州。
法正寻思着,这不能白跑一趟啊,临走给刘备添点堵吧!
于是法正便面见了刘璋,和刘璋长谈了一番。
现在劝阻刘璋不让刘备入川肯定是来不及了,而且刘璋麾下的文武也不是没有劝过,都是一点效果没有。
法正心思敏捷,他见刘备入川已成定局,在纠缠下去也没什么意思。
于是法正从益州的大势出发,仔细的给刘璋分析了一下益州的局势。
分析完之后刘璋茅塞顿开,赶紧请教法正应该如何去做。
法正便给刘璋出招一竿子把刘备支到了牂牁,有心无力便是刘备此时的真实写照。
事了之后法正便也离开了,能做的就这么多,他对刘璋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临行前他还教了刘璋几招,免得刘璋被刘备很快干掉。
做完了这一切,法正便动身寻找心目中的雄主。
最终他的目标定在了盘踞兖州徐州的曹孟德,以及坐拥四州之地的燕王刘锋。
其实起初法正是想投曹操的,因为燕王麾下文武实在是太多,他怕去了得不到重用。
但他到了刘锋治下之后,便打定了主意要投刘锋。
因为不管是地处边陲的并州,还是古老富饶的冀州,都是被治理的井井有条。
在这乱世之中能让百姓如此安居乐业,不投靠这样的主公还想投靠什么主公
第三百八十六章 汉中张鲁
这下袁绍可犯了难,他也知道张鲁盘踞汉中多年,乃是汉中的无冕之王。
虽说名义上张鲁是刘璋的看门狗,但谁都是心知肚明,张鲁早已有了自立之心,只不过是现在没和刘璋决裂罢了。
张鲁在汉中发展五斗米教多年,汉中的百姓多是张鲁的信徒,只要张鲁振臂一挥,那青壮士兵可谓是数不胜数。
司行方说的也没错,就算强夺了汉中,到时汉中的百姓再给袁绍来个起义,那袁绍那就欲哭无泪了。
那咋办呢刘璋惹不起,张鲁也不好欺负,怎么都不好办啊!
要不然再回羌胡老铁那可那也太丢人了!
走的时候袁绍还信誓旦旦的说欢迎人家有空来益州做客,现在就这样灰溜溜的回去了
不行,我袁本初乃是堂堂四世三公之后,岂能如此丢人现眼
正当袁绍一筹莫展之际,审配给袁绍献策,说是可以给张鲁修书一封,问问张鲁的看法。
毕竟袁绍乃是四世三公之后,就算如今落魄了,也不是张鲁他一个土皇帝能比拟的。
落毛的凤凰不如鸡那也得分是什么品种的凤凰!
像袁绍这种四世三公优良血统的高贵凤凰,到了什么时候都比鸡强!强的还不是一点半点!
而且张鲁如今已俨然形成了自立之势,一旦益州的黄巾叛乱被平定,刘璋腾出手来肯定是要收拾张鲁。
张鲁不可能坐以待毙,若是袁绍修书一封,张鲁很可能会变成袁绍的盟友,二人合力对抗刘璋。
审配分析完后,袁绍不禁拍手叫好,好像说的真是这么回事。
李文忠等将也都对此表示了同意和赞许,可以说审配的主意在袁军上下全票通过。
那就,修书一封送给张鲁
权当死马作活马医,就算张鲁拒绝了袁绍也没什么损失,顶多就是丢点人,也不会掉块肉。
这个程度的丢人,袁绍还是能够接受的!
袁绍思虑了片刻,随即便打定了主意。
接着袁绍亲自提笔给张鲁修书一封,信中的客气程度可能是袁绍这辈子最卑微的态度了。
信的大意就是说你张鲁有能耐啊,五斗米教远近皆知,人人信奉,汉中让你治理的牛β啊,百姓安居乐业,你手底下那是人才济济,兵强马壮啊!
夸完了张鲁,袁绍便开始了卖惨。
想我袁本初乃是四世三公之后,但现在却让人把底裤都打丢了,混的多惨那就别提了,董卓那个狗贼,杀我叔父一家不说,现在还要把我赶尽杀绝,我实在是没地去了,你张鲁看看能不能收留我
信的最后,袁绍再度夸耀了张鲁了一番。
你张鲁才是真正的有能耐,那刘璋算是个什么玩意,他也配当这益州之主还有那土包子,织席贩履的大耳朵,就老刘家这俩玩意也配掌控益州
要照我袁本初看,你张鲁才有益州之主的风范,别人谁也不行。
要是你张鲁愿意接纳我呢,我就带着这三万多人去投奔你,要是你将我拒之门外,那我袁本初也不说啥,转身就走绝无二话。
信写完后,审配检查了一遍没有什么问题,随即便派遣心腹前往汉中将此信交给张鲁。
……
且说汉中的张鲁近日来和刘璋闹的不太愉快,原因就是刘璋让张鲁派兵讨伐黄巾,让张鲁给拒绝了。
刘璋回信破口大骂张鲁,说张鲁忘恩负义,狼心狗肺。
张鲁也不是什么善茬,自然没有惯着刘璋,也回信给刘璋一通臭骂。
就这样,二人结下了梁子,虽说没有彻底撕破脸皮,但离那一天也不远了。
张鲁的自立之心早已滋生,这几天张鲁时常想着,要不然就反了算了!
但说得轻巧做起来可就难了,张鲁翻来覆去好几天,也没做出最后的决定。
张鲁的经历其实也颇为传奇,这汉中基业固然与张鲁的奋斗离不开干系,但最关键的是,人有个好爷爷。
天师张陵,乃是张鲁的亲爷爷,一手创下了五斗米教,也就是天师教,百姓尊称其为“张天师”。
张陵设立道官祭酒,以统治道民。
道民有犯小过者以悔过自新为奉道之主旨,并用符水咒法为道民治病。
张陵死后,五斗米教的教主便传到了张鲁的父亲手中,到张鲁这已经是第三代了。
如果按照历史发展,过不了多久,刘璋便会和张鲁结下梁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