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锋行三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苍山浅陌

    刺客伸出的右手直接被撞成了鸡爪子,口吐鲜血倒飞而出。

    桌上的药膳不偏不倚的洒在了刺客的左腿上,瞬间他的左腿上便是漆黑一片,同时还有沙沙声响起,一看便知这药膳还有剧毒。

    紧接着郑和一甩手中拂尘,狠狠的扫在了刺客的脸上。

    郑和的这一手拂尘可与于吉的不同,郑和扫过之后,刺客的脸上尽是血痕。

    就在这时,守在门外的典韦和许褚飞也似的带着一群影卫冲了进来。

    “竖子安敢”

    典韦进屋后直奔刺客,蹲在了刺客的身前。

    许褚也是虎目圆瞪,一把便拎起了奄奄一息的刺客。

    许褚攥紧了拳头,这要是一拳打下去,准打的这个刺客脑浆崩裂。

    许褚恨不能一拳打碎这刺客的脑袋,自家主公在眼皮子底下遇刺,这使得许褚怒火中烧,气愤万分。

    刘锋赶紧开口止住了许褚“仲康且慢!”

    许褚一愣,不解的把目光投向的刘锋,但还是听话的放下了拳头。

    刘锋冷声道“将刺客交给徐良处置,孤要知道是谁想要暗害孤!”

    最后一个孤字落下,书房内的众人都觉得温度下降了几度,屋中的杀意甚是骇人。

    可那刺客却是不知死活的叫嚣道“哈哈哈,狗贼,你杀了老子吧!老子是不会说的!”

    这刺客倒是有心思咬舌自尽,但典韦刚一进门就给他的下巴卸了,他实在是有心无力。

    刘锋冷笑道“从前不知有多少人与孤说过这样的话,但到最后他们还是开口了。到了锦衣卫那里,你会明白,死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

    刺客听后不由得打了个哆嗦,刚才还坚定无比的信念竟然是有了那么一丝动摇。

    这时典韦和许褚以及一众影卫跪倒在地“末将失职,还望主公责罚!”

    刘锋笑骂道“都给孤滚!别耽误孤批阅公文!”

    随后此刻被送到了锦衣卫的天牢,典韦和许褚则是带着士兵在燕王府搜查,看看是否还有刺客的同党混进了燕王府。

    徐良将审讯的工作交给了来俊臣,




第四百三十九章 年关将至
    

    还好孟珙在上次的事了后便休了孙德的妹妹,要不然孟珙的这颗脑袋想要保住,还得刘锋花些心思。>

    半月后,包拯亲自监斩,孙德的三族被刽子手杀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闹市之中,百姓们看着眼前的血腥一幕,连大气都不敢喘。

    ……

    长安城,李儒府上。

    李儒端坐在书桌前,手中捧着一杯清茶。

    李儒轻轻嘬了一口茶水,心中暗暗想到:“时候差不多了!”

    李继隆站在李儒的桌前,笔直的身子宛如一杆钢枪一般挺立。

    李儒缓缓放下了茶杯,随即把目光投向了李继隆:“王彦章、王彦童兄弟可曾改变了主意”

    李继隆面露苦笑:“兄长,那王彦章的脾气又臭又硬,死活说董卓不死绝不改换门庭,真是气煞我也!”

    李儒的嘴角微微上扬:“那若是董卓死了呢”

    李继隆露出了错愕的表情:“兄长何处此言那董卓虽然身体日渐衰老,但一时半会也死不掉啊!”

    原来谨慎的李儒并没有将具体的情况告知旁人,就连被他视作心腹的李继隆,他也不曾将内情说出半句,所以李继隆压根就不知道董卓的生死都在李儒的一念之间。

    李儒冷笑道:“吾要叫他三更死,谁敢留他到五更”

    李继隆脸上的震惊转为了一抹狂喜,看来自己飞黄腾达的日子就要到来了!

    都是自幼读文习武,谁不想建功立业封侯拜相呢

    如今李儒的话,便是在暗示李继隆他离这一天不远了!

    随后李儒又交待了李继隆一番,李继隆便告退离开了。

    李继隆离开后,李儒便开始盘算该何时动手。

    如今已经是接近年关,是在年前便动手还是等过了年

    李儒的脑海中闪过和董卓这些年共同经历的一幕幕,董卓总体来说对他还是不薄的。

    要不然,就让董卓过完这最后一个新年

    但很快,李儒便否定了这个主意,因为李儒之心已经是路人皆知了,全长安城唯独董卓不知道这件事。

    要是放董卓出来过年,那董卓的亲族肯定会有人对董卓提起此事,这便得不偿失了。

    除非董卓连过年也待在那处偏殿内,只有这样李儒才能让他过完这个年再去下面报道。

    要不然,让马郎中去试试

    想到这李儒的嘴角突然闪过了一抹自嘲的笑容:李儒啊李儒,平常你不是一直以冷血自诩,如今怎么沦落成了这个境地

    思虑再三,李儒还是想让马郎中去试试,董卓若是肯老老实实的待在那处偏殿内,李儒便暂且放他一马,让他好好过完这最后的一个新年。

    若是董卓不识相,那李儒也只好在年前便送他上路了。

    李儒的口中喃喃道:“董卓啊董卓,这便算是我李文优为你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吧!”

    想罢李儒派人唤来了马郎中,李儒吩咐了马郎中一番,马郎中一脸疑惑的离开了李儒的府上。

    这李儒不是恨董卓入骨么如今怎么又改变主意了

    疑惑归疑惑,马郎中还是乖乖的按照李儒的吩咐去做了,李儒的命令,借他两个胆子他也不敢违抗。

    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马郎中说完后,董卓丝毫没有犹豫的便将此事答应了下来。

    马郎中告知董卓过了年他的病情便能痊愈了,但过年这段时间,董卓还需在此暂住静养,以免受到打扰影响康复。

    董卓想了想,这么久都挺过来了,也不差这十天半个月,反正过年也没什么意思,董卓和家里人又不是那么亲,对他来说过年和寻常时节并无太大的差别。

    而且这段时间董卓迷上了练武,在他看来在这偏殿练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就这样,董卓便一口将在这处偏殿过年的事情答应了下来。

    殊不知董卓却是在鬼门关走了一圈,若是董卓刚才说个




第四百四十章 喜迎年
    春联一贴上,燕王府的门前立刻便增添了几分过年应有的气氛。

    随后刘锋为郑和等人解释了春联为何物,郑和等人听后都是佩服不已。

    紧接着,刘锋眼睛一转,派人召甄俨来王府觐见。

    为何突然叫甄俨前来这是因为刘锋发现了一个商机。

    虽然这商机不大,赚的钱可能也不是那么多,但蚊子再小也是肉,穷怕了的刘锋还是觉得这事可行。

    甄俨来到燕王府后,刘锋对着他交待了一番,一脸懵的甄俨听的是云里雾里。

    次日,整个蓟县的百姓都在疯狂的求购红纸。

    其中原因无他,正是因为刘锋昨日心血来潮所发明的春联。

    就在这时,甄俨宣布锋行商行有大批红纸待售,百姓们蜂拥而至,争相购买红纸书写春联。

    但这只是其中一部分百姓,还有许多百姓要不就是不识字,要不就是不懂书法,买了红纸也是白买。

    这也没关系,为了能够多赚些钱,呸,是为了百姓们能够过好这个年,刘锋让锋行书院文院的学生连夜赶制了一批春联,也一同交给锋行商行出售。

    不过这价钱,自然要比红纸贵上许多。

    但蓟县的百姓们现在一个个都过上了好日子,自然不会在乎这些散碎银两。

    就这样,蓟县百姓们不管会不会写字,懂不懂书法,都是如愿以偿的将春联张贴在了他们的家门口。

    整个蓟县,到处都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春节气氛。

    刘锋却是不知道,他这一心血来潮,可把他的老泰山蔡邕给坑惨了。

    蔡邕的书法堪称当时一绝,他的飞白体独树一帜,可谓是汉末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蓟县的达官贵族们哪里看的上那些寻常的春联,他们纷纷购买了上好的红纸,提着礼物来到蔡邕的府上拜访,以求一副高大上的春联。

    上门拜访之人,不少都是蔡邕的故友,老爷子也不好推脱,只好一一答应了下来。

    于是乎,蔡邕的府上便出现了这样的一幕蔡邕一边在纸上挥毫泼墨,一边在嘴上骂着刘锋……

    四季长安,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家;

    春回大地,红梅含苞傲风雪,绿柳吐絮迎新春;

    不知多少副春联在蔡邕的笔下诞生,总之刘锋是打了一天的喷嚏,刘锋还好奇这是怎么一回事……

    ……

    这天,刘锋坐在书房中,书桌上摆着一本破旧的古籍。

    这本古籍是前几天糜竺送给刘锋的新年礼物,也不知糜竺是从哪弄来了这么一本古籍。

    本来刘锋过年是不收礼的,但看过了这本古籍,刘锋决定破例收下它。

    当然了,刘锋也没亏待了糜竺这个大舅哥,刘锋从燕王府的宝库中找了几件珍宝赠给糜竺作为回礼,糜竺也不是个矫情之人,略微客套了一番便收下了刘锋的回礼。

    这本古籍明显已经经历了许多年头,封面上只有两个用大篆书写的两个字越甲!

    在前世,刘锋曾经看过这样一幅对子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而这本古籍中记载的,便是鼎鼎大名的越甲训练之法。

    这样的宝贝摆在眼前,刘锋自然不会为了什么所谓的原则问题而将其拒之门外。

    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便是用这三千越甲一雪前耻,成功复仇灭掉吴国。

    历史上关于勾践复仇夫差的讨论众说纷纭,五花八门。

    有人说是西施的美人计使夫差丧失了斗志,有人说是范蠡的绝世谋略才是影响最后战局的关键,也有人



第四百四十一章 朱升献计
    长安城,李儒府上。>

    年关已过,李儒也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接下来,便到了动手时候了!

    这段时间陶商和杨坚二人也没闲着,他们二人也都做了不少的布置,静待李儒出牌。

    至于董卓,依旧待在那处偏殿内,每天都在演武场挥洒汗水。

    如果刘锋能够看到董卓的数据,他一定会惊奇的发现董卓的武力竟然回到了他巅峰时期的数值。

    最近董卓也是春风得意,小董的情况越来越好了,他的身子也越来越硬朗了,只待小董完全康复,董卓便要重出江湖,带着所向睥睨的西凉铁骑再度让世人震颤!

    但董卓的远大抱负,注定是无法实现了。

    因为李儒已经在谋划他该怎么死,是毒杀还是暗杀,这些都在李儒的一念之间。

    ……

    陶商府上,陶商与一位老者坐在桌前。

    这老者须发皆白,但身子极为魁梧,声若洪钟,一点也不像一个垂暮的老人。

    陶商对待老者的态度也很是耐人寻味,陶商对待这个老者出奇的恭敬。

    “老先生,不知您考虑的如何了”陶商开口问到。

    老者点头道:“老夫已经考虑好了,为国除贼,乃是我辈应做之事,你不必多言,需要老夫做什么,你知会一声便是,老夫豁出去这把老骨头又有何妨”

    陶商听后很是高兴:“老先生深明大义,陶某深感佩服!”

    随后陶商对老者交待了一番,老者听后点了点头,示意他已经知晓。

    紧接着,陶商让人去杨坚府上给杨坚送了一封手书,杨坚看了信后便带着一队护卫来到了陶府。

    二人彻夜相谈,具体谈了些什么无从得知。

    ……

    这天,李儒接到了一份意外的请柬。

    李儒看着手中陶商发来的请柬,嘴角露出了一抹讽刺的笑容。

    “想暗害吾那吾便如你所愿!”

    李儒将手中的请柬撕的粉碎,嘴角的冷笑让人不寒而栗。

    李儒冲着门外吩咐道:“将吕奉先找来,告知他带上部将,速速来吾府上议事!另外让元霸来见吾。”

    “诺!”门外的李继隆应诺一声,随即大步离去。

    李继隆离开后,李儒依旧在冷笑:“想将吾留下,可你得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啊!”

    以李儒的智商,自然不会不明白这份请柬下隐含的信息。

    与其说是请柬,还不如说这是一份战术。

    请柬不过是一个由子,李儒明白,陶商和杨坚,这是想和他做一个了断!

    即是如此,那李儒便如他俩所愿,上门赴宴!

    李元霸一直被李儒雪藏,也是时候让世人知道擂鼓瓮金锤的威力了!
1...125126127128129...1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