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行三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苍山浅陌
刘锋笑着拍了拍贺若的肩膀,对着贺若说到:“得贺若兄弟,孤不胜欢喜!”
贺若这个耿直的汉子径直跪倒在地:“俺,参见主公!”
“恭喜宿主获得贺若效忠,忠诚值满值,为死忠。”
刘锋笑着扶起了贺若,轲比能在一旁笑着说到:“兄弟,得说臣参见主公。”
贺若憨厚的笑了笑,挠了挠脑袋。
晚宴依旧没喝酒,刘锋全军上下上至刘锋,下至士兵,行军作战途中全部不得饮酒,这是规矩。
这日,轲比能带着近百万鲜卑族人随着刘锋赶回了幽州,刘锋早就做过了交待,每至一处,便留下一部分鲜卑族人,命当地官员登记注册,分与房屋田地。
随着乌蒙郡的开发,幽州的土地更多了,毕竟东北平原这块宝地,养活这百十万人完全不在话下,房屋一直在翻新扩建,所以住房和田地都不存在什么问题。
至于粮食就更不缺了,此时的玉米虽然没有成熟,但干玉米和玉米面还是有不少的,土豆更是数不胜数,这玩意的产量实在不低,并且便于储存,幽州的不少土地都种上了土豆。
刘锋一行人到了涿郡,刘锋把二十余万鲜卑士兵都留在了涿郡,战马留下一部分,其余战马和牛羊等牲畜都送至马场进行饲养。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刘锋的马场已经出具规模,优良战马交配产子,可以说刘锋的战马正在变得越来越多,其余牛羊等牲畜也是数不胜数,当真是琳琅满目。
187年6月,刘锋率军回到了蓟县,蓟县的文武群臣全都在城门口迎接,除了手下的官员,小周瑜也跟在刘伯温的身旁,前来迎接刘锋。
蔡琰和貂蝉虽然心中思念刘锋,但这个年代,妇道人家不好抛头露面,她俩也没什么办法,也只好在王府中等着刘锋归来。
在刘伯温的带领下,群臣跪地齐声说到:“臣等,恭迎主公凯旋归来!”
刘锋笑着说到:“诸位兄弟快快请起!”
待群臣之身后,刘锋对周瑜说到:“徒儿,为师不在的这些时日,可曾用功读书每日有没有早起晨练”
周瑜恭敬的回答道:“启禀老师,徒儿每日都有用功读书,晨练也是一日不落。”
刘锋满意的点点头,宠溺的摸了摸周瑜的小脑袋,然后说到:“诸位兄弟,随孤回城一叙!”
回到王府中,刘锋和群臣依次坐下,这时刘锋发现了台下有两张生面孔,一人三十岁上下年纪,一身儒士打扮,另一人二十多岁的样子,同样一身儒士打扮。
刘锋心想这估计是新来投奔于我的人才,不过文官不同于武将,武将总身形兵刃上总能看出一些,这文官大多都是儒士打扮,什么也看不出来,想到这刘锋朝这俩人扔了个查询过去。
“正在查询,请稍后,查询结果:张昭,武力53,统帅78,智力99,政治105,阵营:无,对宿主好感度:98;枣祗:武力62,统帅73,智力88,政治95,阵营:无,对宿主好感度:99。”
刘锋在心里暗笑,东吴赫赫有名的二张居然来了,这可真是意外之喜!
张昭,徐州彭城人。黄巾之乱爆发后,张昭为避战乱而南渡至扬州,这怎么来了幽州,估计又是自己穿越所带来的蝴蝶效应。
而枣祗也不是等闲之辈,曹老板的屯田制就是他提出并加以实施的,95的政治当个地方太守绰绰有余。
刘锋本来还犯愁打下的地盘没人治理,手下文官不够,这不想瞌睡就来了枕头。
刘锋笑着问道:“不知这二位兄弟是何人”
刘伯温拱手说到:“启禀主公,这两位乃是您走后招贤馆招纳的贤才,这位兄弟是张昭,另一位兄弟是枣祗,两位都乃郡守之才,还望主公破格录用。”
刘锋说到:“好,既然如此,鲜卑之地新建一郡,名为泰康,命枣祗为泰康太守!命张昭为辽东太守,原辽东太守沮授调回蓟县,继任副军师!”
辽东地域辽阔,本来沮授也不是干太守那个活的
第一百零四章 李靖出征
在任命了庞德、轲比能等人的官职之后,武将官职如下:
岳飞、薛仁贵二人为武将之首,岳飞任平北将军,薛仁贵为平东将军;
杂号将军如下:李靖为讨逆将军,李存孝为飞虎将军,宇文成都为天宝将军,关羽为荡寇将军,颜良为破虏将军,张郃为平难将军;徐晃为平虏将军,刘仁轨为横海将军;张辽为安远将军;黄忠为安夷将军;太史慈为安众将军;升高顺为鹰扬将军;
偏将军如下:高宠、尉迟恭、徐良、杨再兴、陆文龙、文丑、典韦、许褚、廖化、文聘、蒋钦、乐进、蹋顿、第五钧、庞德、轲比能为偏将军;
裨将军如下:戴宗、管亥、阙机为裨将军;
校尉如下:周仓、裴元绍、如罗、贺拔、叱利、丘敦、丘干、贺若为校尉。
随即刘锋把部队也进行了重新划分:
燕云骑三千人:李存孝为主将,宇文成都为副将;
虎卉营五千人:典韦为主将,许褚为副将;
锦衣卫五千人:徐良为统领,戴宗为副统领;
神臂营五千人:太史慈为主将,贺拔为副将;
逐浪军一万人:刘仁轨为主将,文聘、蒋钦为副将;驻守渔阳;
浮屠骑三千人,为重甲骑兵,高顺为主将,阙机为副将;
苍狼骑两万人,张辽为主将,庞德为副将,驻守涿郡;
新建一营,名为背嵬骑,由乌桓骑兵和鲜卑骑兵组成,共八万人,分为四部:
一部以薛仁贵为主将,杨再兴为副将;驻守涿郡;
一部以轲比能为主将,乐进为副将;驻守辽东;
一部以张郃为主将,陆文龙为副将;驻守上谷;
一部以赵云为主将,叱利为副将;驻守北平;
破军营增至八万人,下设六部,岳飞、李靖两部两万人,其余每部一万人:
一部以岳飞为主将,第五钧、裴元绍、贺若为副将;驻守涿郡;
一部以李靖为主将,高宠、如罗、丘敦为副将;驻守乐浪;
一部以关羽为主将,周仓为副将;驻守涿郡;
一部以颜良为主将,管亥为副将,驻守泰康;
一部以徐晃为主将,文丑为副将;驻守北平、辽西;
一部以黄忠为主将,丘干为副将;驻守玄菟、辽东;
除此之外,刘锋又特意成立了一支部队,专门作为蓟县的守备部队,要不然每次出征都得从别处抽调守备部队,太过于麻烦,蓟县守备部队主将为尉迟恭,副将为廖化,兵力一万。
这么算下来,刘锋麾下骑兵十万,步兵八万,水军一万,弓手五千,重骑兵三千,锦衣卫五千,燕云骑三千,虎卉营五千,蓟县守备部队一万,各郡郡兵三千,算上乌蒙和泰康,十二郡合计三万六千人,也就是说刘锋手下的部队已经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量,那就是二十五万七千人!
看似这个数量惊人,但郡兵不能算在内,而且新投军的鲜卑士兵也都没经过系统的训练,没有形成战斗力,没法拉上战场,要想投入战斗还得经过一番训练才行。
有新人加入了,洗脑工作是一定要进行的,但这回不用刘伯温亲自出手了,刘伯温已经培训出了一批专门负责给士兵洗脑的手下,只要派他们前去便可。
最后刘锋命人召回李靖,把李靖召回自然是有任务交给李靖,刘锋打算派李靖带着兵马去把扶余和三韩打下来,最后再去倭岛看看,现在如果没记错的话,倭岛应该由邪马台女王统治,还是个母系氏族。
前世的刘锋作为一个学历史的,自然对那段刻苦铭心的历史牢记在心,让刘锋深有感触的,一段便是倭岛所带来的历史,另一段则是五胡乱华的悲惨历史。
倭岛入侵不用说了,相信每个人都牢记这段历史,刘锋作为一个愤青,自然是对倭人带着无比的痛恨,所以邪马台王国,是一定要灭的!
第一百零五章 光阴似箭
187年7月,李靖率三万骑兵,两万步兵,一千锦衣卫浩浩荡荡的开拔了。
此番出征,以李靖为主将,徐庶、沮授两人为军师,关羽、周仓、高宠、如罗、丘敦、轲比能、乐进等人为副将,统兵五万前去征讨扶余等地。
187年9月,高句丽平定,得百姓数十万,高句丽国王及王公贵族后宫嫔妃全都被李靖押送回蓟县;
187年10月,蓟县招贤馆得一贤才,定陶人董昭来投,刘锋欣然接待;
187年12月,扶余平定,扶余国国王并王公贵族后宫嫔妃被押解至蓟县,再次得百姓数十万;
平定了扶余,由于到了冬天,李靖率部就此修整,待来年春天再战;
188年5月,三韩平定,马韩,辰韩、弁韩三国,得百姓数十万;
同年5月,招贤馆再得一贤才,淮阴人步骘来投,刘锋亦欣然接待;
188年6月,李靖率麾下五万士卒,并刘仁轨水军,对倭岛展开了激烈的进攻;
188年7月,蔡琰为刘锋产下一女,刘锋为其起名为刘宛,取宛在水中央之意;
188年8月,邪马台王国覆灭,邪马台女王连同十余万百姓被李靖押解回蓟县听后刘锋发落。
188年9月,李靖班师回朝,刘锋率领蓟县文武前来迎接。
庆功宴上,刘锋升李靖为平南将军,命李靖在蓟县修整半月,随后再做安排。
刘锋把扶余、高句丽、三韩的地盘化成两郡,一郡命名为长白,另一郡命名为兴安,命步骘为长白太守,董昭为兴安太守,倭岛设县,名为倭县,归长白管辖;
董昭、步骘数据如下:“董昭:武力58,统帅64,智力88,政治92,阵营:刘锋,忠诚值:100;步骘:武力65,统帅72,智力92,政治95,阵营:刘锋,忠诚值:100。”
在打下这四地之后,刘锋没有再进行扩兵,而是选择把这四地的百姓教化为民,因为刘锋手下的士兵已经够多的了,也完全够用,没必要再继续征兵。
至于这几国的国王,刘锋选择把他们都先关一段时间,让他们先老实老实,冷静冷静,之后再决定他们的去留,毕竟现在各国的百姓刚刚归顺,要是把他们直接释放整不好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来,所以只能先委屈他们这些国王君主一段时间了。
刘锋特意去看了看邪马台女王,还别说,这女王长得还真不赖,穿着也挺时尚,身材更是劲爆,只见她柳眉秀眸,鼻梁挺翘,小嘴红润如樱桃,一身粉色紧身薄衣,将她玲珑凹凸的绝妙身材展现的淋漓尽致,娇躯丰腴,媚惑至极,用前凸后翘这个词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刘锋扔了个查询过去看了看这邪马台女王的数据,发现这女王数据还真是不错:“邪马台女王:武力x,统帅71,智力93,政治96,魅力:105,阵营:无,对宿主好感度:80。”
当刘锋看到80的好感度的时候也是吓了一条,想了半天也没明白这是为啥,难不成自己派人把她的邪马台王国覆灭了,她因此崇拜自己
真是奇怪,这邪马台女王八成有受虐倾向,刘锋在心里嘀咕道。
但刘锋并没有对这个美貌的阶下囚做些什么,只是欣赏了一番,便匆匆离去了,因为再多待会,会不会发生
什么,这个刘锋心里也不太确定。
之后刘锋又去看了看其余各国的国王,由于语言不通,加上刘锋懒得跟他
第一百零六章 刘锋的抉择
假如刘锋倾力和董卓一战,刘锋这些年辛辛苦苦攒下的家底就全拼光了,那可真是一战回到解放前,一战过后,刘锋一下就又变成了穷光蛋。
退一步讲,就算刘锋把董卓打了个全军覆没,又能落得什么好处呢
若是刘锋直接率军入驻洛阳,力拼董卓,覆灭董卓麾下十万西凉骑兵,这样一来,汉室的江山是保住了,三年五载也不会跳出第二个董卓,一段时间之内天下人所看到的的都是一副祥和的景象。
可刘锋若是真这样做了,那刘锋即便是熬到死,也不过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罢了,因为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汉室威望仍存,即便刘锋身为江都易王后裔,可他想登上那九五之尊的位置,也可谓是难于上青天。
道理很简单,一旦有一天刘锋上位,那便是是名不正言不顺,别人不会说这汉室的江山是刘锋一手打下来的,只会说刘锋是一个狼子野心之人,是一个窃国逆贼!
这样的结局可不是刘锋想要看到的,所以刘锋也只能将这洛阳交到董卓手中,历史的车轮不会停滞不前,少帝继位,大将军何进把持朝政,一向和十常侍集团不对付的何进一定会召各路诸侯进京讨贼,这样的话诛杀十常侍也必然会发生。
于是董卓进京也就成了定局,十常侍集团的覆灭,何进的身死,一切都会按历史的轨迹发生。
刘锋也知道,董卓这个灭绝人性的西凉屠夫最终会火烧洛阳城,洛阳这个数朝古都,会在董卓的手中毁灭,可对此,刘锋没有一点办法。
一将功成万骨枯,如果不这样做,刘锋之前所做的一切就都白费了!
所以刘锋只好在心中对洛阳的百姓说一声对不起,此刻刘锋的心很痛,为洛阳城的百万生灵而心痛,对于未来发生的一切,刘锋有心阻止,但他,无法阻止,也不能阻止!
他必须要让董卓进洛阳,让董卓这个残暴的西凉屠夫给予这摇摇欲坠的大汉江山一记重击,要不然,汉室的威望仍在,刘锋要做的,就是让董卓把汉室残存的最后一层遮羞布扯掉!
只有这样,在刘锋一统这支离破碎的汉室江山时,在日后刘锋登上九五之位时,这天下的世人才不会说刘锋是狼子野心的窃国逆贼,不会给刘锋安上莫须有的骂名;
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承认这天下都是刘锋所打下的;
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认为刘锋荣登九五,是理所应当的!
为将者,不拘泥于一城一地之得失!在这个乱世中,想成就一番基业,必须心狠手辣!妇人之仁,只能是自取灭亡罢了。
想到这刘锋也就释然了,做自己该做的就好了,想太多,反而会畏手畏脚,瞻前顾后,于是刘锋把这些都抛到了脑后,不再去想这些烦心事。
次日,刘锋打点好行装后,和刘伯温交待了一番,又和两位夫人道了别,之后便带着李存孝、徐良、典韦、许褚四将,点齐百余燕云骑,出了蓟县快马加鞭赶赴洛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