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和我的三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rd孤竹无名

    这时,这些郡县的老百姓听说能在龙之团的领土上吃上饭,为了活命,又有大量灾民扶老携幼郑群结对的来到了龙之团的领土上…

    。

    熊晨飞招来了陈登,想要征求他对目前大量难民不断涌入的看法。“元龙,如今天下大旱,诸多郡县颗粒无收,我欲囤积粮草,不知可否”

    熊晨飞见陈登没有回答,自己就先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了

    “自古物以稀为贵’,大旱必定导致粮食收成锐减,若能提早囤积,不管是留着以备不时之需,还是以后拿来卖钱,都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听到这里,陈登眯起了眼睛说道“囤积粮草以备不时之需,可;若为赚钱,不可。”

    熊晨飞思量半晌,点头同意。

    二人后来商议,多囤积粮食总是没错,就开始四处收购粮食。

    江南的的粮食都是一年两熟,日子一天天过去,等到收割庄稼之后,刘表和孙权领地上的农户们个个欲哭无泪。

    地震加上旱灾使得粮食减产十分严重,有些农户甚至颗粒无收。

    汉代虽灾年可以减税、甚至免税,但是东汉末年,汉室朝廷名存实亡,国库空虚。

    各地军阀割据混战使得很多诸侯的藩库也是十分空虚,哪里还有多余的钱量来赈灾

    再加上老百姓还要缴纳算赋、口赋、更赋等诸多赋税。

    一时间,很多家庭散尽家财、甚至卖掉田地才能够缴纳赋税。

    失去田地的百姓背井离乡,成为流民,大汉未的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这一日,寿春城内十分的热闹。熊晨飞和陈登身着便装在寿春城内搞调研,看看百姓对于现在的生活还有什么不满意,现在的政策法律还有什么不妥的。

    因为作为一个穿越者,他知道实践出真知的重要性!

    熊晨飞也是这样要求麾下的文臣武将…

    龙之团颁布的的一些政策固然有些惊世骇俗,但在历史上可都是经过实践的优秀的政策。

    不过由于时代不同,还是要考虑一下具体实施会不会出现问题,需不需要根据情况进行改进。

    而且这些东西光是空想肯定想不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下来调查,看看百姓和士子们对于现在的政策有什么不满,或者还有什么需求。

    当然,本来这些事情肯定不能让熊晨飞这个统帅和陈登这个大佬亲自来干了,一般都是让麾下的小吏来处理。

    不过刚好最近熊晨飞比较清闲想要看看自己治下的百姓的真实生活状况。

    再加上有意观察一下陈登是否真的有能力,干于是他们二人便穿着便装来到寿春街头…

    走在大街上,眼见诸多从外地逃难而来的百姓衣衫褴褛,食不果腹,很多人瘦骨嶙峋,表情木然的缩在墙角。

    熊晨飞不由心中酸涩,独自叹道:“天灾不断,朝政败坏,豪强、富户趁火打劫,平民百姓何其无辜”

    “官府虽每日散粥,奈何人多粥少,如此多的难民如何能够吃饱”

    这时,熊晨飞亲眼看到,一位风尘仆仆的老人因为身体虚弱,又领不到粥,一下子倒在了地上。

    只能看了这个世界一眼,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那一眼,包含了太多的留恋与悲楚。

    他还看到过一位母亲,上身干瘪,瘦骨嶙峋,只能割破手指,用鲜血喂养婴儿。

    他之前曾经听闻他流民的悲惨生活,熊晨飞还没有感觉,亲眼见过之后,才会被深深的震撼住。

    熊晨飞虽然记不清楚黄巾起义在哪一年爆发,他只知道,因为全国大旱,庄稼颗粒无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农民才在张角的带领下,纷纷揭杆而起。

    历史上所描述的,与现在的情况居然如此相近。

    即使这些灾民不是自己治下的百姓,熊晨飞也不会不管他们的生死。

    于是他连忙招来寿春县令,让他每天施两顿粥,如果再饿死一个灾民,熊晨飞就要拿他是问。

    粮食不用管,他自会想办法凑错…

    “老丈,您最近生活的怎么样啊”

    来到寿春乡下一个一个民屯家里,随意找上了一个须发斑白的老人,熊晨飞就开始聊了起来。

    人老成精。在这个平均年龄不过二十多岁的战乱年代,能活到四五十岁都算长寿的了。

    要想调查龙之团麾下百姓的生活情况,找这些老人准没错。

    在这个以孝治天下的年代,在偏僻的小乡村负责管理的都是些族老。所以说老人的话语权和见识才是百姓中最广的。

    “很好啊!老汉的大儿子在龙之团当兵吃粮拿饷,小儿子出去帮工赚钱了。”

    “我和大儿媳妇在家种地顺便教孙儿读书习字,这日子过的是越来越好了。”

    换了身普通百姓衣服的熊晨飞虽然身材魁梧,但看起来不过是个青年,因而老人也没有太过在意,像唠嗑似的随口说道。

    不过熊晨飞想听的可不是这些,这种话已经听了无数遍,一开始还觉得欣慰,但现在早就听腻了。

    他直截了当地问道:“您最近生活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

    老人对于熊晨飞没什么戒心,张口就来道:“现在吃穿是不愁了,但粮价太低了,今年的粮价足足比以前低了三成。”

    “种的粮食虽然够吃了,但卖不了多少钱。我大儿媳现在都打算和我小儿子一起在城里帮工了。”

    熊晨飞心中一凛,暗暗记下。这个问题反映的人不少,但由于耕牛的大量出现、先进的农具的普遍使用以及大量荒地的开垦,九江郡的粮食今年产出的有些太多了。

    家家户户有余粮不说,光是扬州府库多出来的粮食都够整个九江郡再吃一年多了。

    毕竟九江郡地广人稀,土地、耕牛、农具一到位,水利工程再加上肥料和一些耕种的小技巧。原本一人也就分得不到十亩地,而现在只要你想种,三十亩地都能租给你。

    这粮价降低三成已经是龙之团一直不断高价收购、控制粮价的结果了。

    要不然今年的粮价都能跌到两成不到。

    粮价疯狂下跌,受害的是九江郡百姓。龙之团尽力也只能做到这一步。

    不过好在还有曹操、刘表、孙权这些冤大头,龙之团手中多余的粮食还可以高价卖给他们。

    要知道,古代耕种所得的粮食并非那么少,一人耕种供给三人之用还是能够做到的。

    但为什么粮食一直这么匮乏除了天灾的原因外,更多的是因为人为,主要就是当地的不良士族和豪绅。

    他们可都是靠着剥削百姓获得的利益。

    &nb




第十一回呼风唤雨
    时间又过去了近两个月,江南的大旱还是没有缓解的迹象,就这几个月涌入龙之团的灾民就已高达一百五十万人,相当于龙之团原有人口的近六成,即使富庶如龙之团也有点扛不住了。

    更重要的是如今已经深秋,再不下雨或者下雪的话就将严重影响来年的春耕和播种…

    与此同时,寿春城也开始流言四起…

    大致的意思就是说红色代表了大汉,就是因为熊晨飞斩杀了那条大赤蛇,破坏了汉家的国运,上天震怒这才降下了地震和旱灾…

    熊晨飞听到这种谣言也是哭笑不得,这种荒谬之言也只有这个时代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才会相信。

    不过,他暗忖这种谣言的快速传播肯定事出有因,想必就是孙权或者曹操这两个和自己有着直接利益纠葛的势力才会暗中散布。

    于是,熊晨飞一方面命令巡防营和谍报营理清谣言传播的源头,加紧排查搜捕城内的敌方细作。

    另一方面,熊晨飞决定利用自己从后世学习的知识尝试在这个时空搞一次人工降雨…

    。

    在寿春城冠军侯的书房中,熊晨飞召开了一个秘密会议。

    参加此次会议的只有贾诩、庞统、徐庶三个谋士和张郃、高顺两员大将以及自己的妻子陈艳和岳父陈仓。

    而另外一个妻子左潇则有孕在身没有参会。这些都是熊晨飞绝对信任的核心成员。

    熊晨飞首先表明了他想祭天祈雨的想法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但当他说到自己祈雨的方法时登时引起所有人的轰动。因为熊晨飞想要使用的方法有点不一样…

    他想用的方法主要源自于他以前偶然在《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

    “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

    这是我国最早的实施人工降雨的记载了。

    这场“祈雨”蕴含科学原理就是降水首先需有凝结核和足够的饱和水汽。

    其次,崖上,渊中,在局部较封闭地形,通过燃烧木材使得空气上升形成上升气流。

    再加上,气温降低,水汽易达到饱和状态,从而形成降水。

    同时,熊晨飞也知道在他那个时空从皇帝到知县,每遇天旱,都要设坛祭祀。

    古人的人工降雨方法首先要筑一个高台,“作法者”手持特别明亮的宝剑和八卦镜对准天空的某个方向做各种奇异的动作。

    其实这是一种刺激“含水云层”产生摩擦的做法。

    古人在人工降雨时请壮汉擂鼓敲锣。这方法是为了让声波刺激云层产生摩擦。

    正是由于光波和声波的刺激,云层中才能产生电,正负电荷又产生水。

    要知道,降雨看起来是非人力所能左右的。然而,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观点已成为过去。

    如今人类也可以“行云布雨”了,这就是人工降雨。

    我泱泱中华的先民在很早之前就有过人工降雨的记载,而进入现代后首次实现人工降雨的科学家,却是杰出的美国物理、化学家欧文朗缪尔。

    欧文朗缪尔十分理解干旱季节时农民盼雨的心情,他经过深入地研究,终于搞清了降雨的奥秘。

    原来,地面上的水蒸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团便是“云”。云中的微小冰点直径只有0.01毫米左右。

    这些微小的冰点能长时间地悬浮在空中,当它们遇到某些杂质粒子(称冰核)便可形成小冰晶,而一旦出现冰晶,水汽就会在冰晶表面迅速凝结。

    使小冰晶长成雪花,许多雪花粘在一起成为雪片,当雪片大到足够重时就从高空滚落下来,这就是降雪。

    若雪片在下落过程中碰到云滴,云滴凝结在雪片上,便形成不透明的冰球称为雹。

    如果雪片下落到温度高于0度的暖区就融化为水滴,这就是雨。

    但是,有云未必就下雨。这是因为云中冰核并不充沛,冰晶的数目太少了。

    当时,流行着一种观点:雨点是以尘埃的微粒为“冰晶”,若要下雨,空气中除有水蒸气外还必须有尘埃微粒。

    这种流行观点严重地束缚着人们对人工降雨的实验与研究。

    因为要在阴云密布的天气里扬起满天灰尘谈何容易。

    朗缪尔是个治学严谨、注重实践的科学家。

    他当时是纽约州斯克内克塔迪通用电气公司研究实验室的副主任。

    在他的实验室里保存有人造云,这就是充满了电冰箱的水蒸气。

    朗缪尔想方设法地使冰箱中的水蒸气与下雨前大气中的水蒸气情况相同,他还不停地调整温度,加进各种尘埃进行实验。

    1946年7月中的一天,骄阳当空,酷热难耐。朗缪尔正紧张地进行实验,忽然电冰箱不知因何处设备故障而停止制冷,冰箱内温度降不下去。他决定采用干冰降温。

    固态二氧化碳汽化热很大,在-6度时为365。09焦耳/克,常压下能急剧转化为气体,吸收环境热量而制冷,可使周围温度降到-7度、-8度左右。

    当他刚把一些干冰放进冰箱的冰室中,一幅奇妙无比的景象出现了:小冰粒在冰室内飞舞盘旋,霏霏雪花从上落下,整个冰室内寒气逼人,人工云变成了冰和雪。

    朗缪尔分析这一现象,认识到尘埃对降雨并非绝对必要,干冰具有独特的凝聚水蒸气的作用。

    温度降低也是使水蒸气变为雨的重要因素之一。

    之后,他不断调整干冰的量和温度高低,发现只要温度降到-40度以下,人工降雨就有成功的可能。

    朗缪尔发明的干冰布云法是人工降雨研究中的一个突破性的发现,它摆脱了旧观念的束缚。

    朗缪尔决心将干冰布云法实施于人工降雨的实践。

    1947年的一天,在朗缪尔的指挥下,一架飞机腾空而起飞行在云海上空。试验人员将207千克干冰撒入云海,就像农民将种子播下麦田。30分钟以后,狂风骤起,倾盆大雨洒向大地。第一次人工降雨试验获得成功。

    朗缪尔开创了人工降雨的新时代。

    根据过冷云层冰晶成核作用的理论,科学家们又发现可以用碘化银等作为“种子”,进行人工降雨。而且从效果看,碘化银比干冰更好。

    碘化银可以在地上撒播,利用气流上升的作用,飘浮到空中的云层里,比干冰降雨更简便易行。

    当然,在汉末是无法制造出碘化银和干冰等作为“种子的,熊晨飞只能用自己的方法来人工降雨,舒缓旱情…

    从这些古代和现代关于人工降雨的知识中,熊晨飞了解到要实现人工降雨需要三个方面的必要条件。

    &




第十二回荆州剧变
    经过寿春巡防营和谍报营连续奋战一周后,终于捣毁了曹操、孙权隐藏在寿春的谍报网络。
1...2425262728...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