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漫威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度方
赏罚之道,是立军的根本。
赵昱声音无比洪亮,便是这校场广大,五万人齐聚,每个人也都能听的清楚。
这五万人,赵昱之前让吴三桂等人下令调兵的时候,就排除了他们的家丁标营。这种赵昱是不要的。
标营兵马,是这个时期的一大特色。其中都是将领家丁,与将领捆绑在一起。就算再精锐,要来却不好指挥,也是无用。
眼下这五万人,虽然比各镇总兵的家丁标营差了个档次,但却正是赵昱需要的。他们差只差在平素的吃喝,还有装备方面。其他的地方,也差不了多少。
只要吃喝供应充足,训练得当,很快就能成为精兵,可堪一用。
吴三桂等人站在赵昱身后,这时候也都是面无表情了。
若这五万兵马之中,他们的家丁标营也在,也许还能做些手脚。但可惜,赵昱早有准备,不要标营。
就算他们此时忽然开口,鼓动这些兵马不听赵昱命令,怕也没多少愿意听他们的了。
而且他们也不敢。
五万兵马又如何
赵昱会怕
怕是反手打死他们,一切皆休。
只能保持沉默。
赵昱带这些总兵过来,就是表明,他们是同意的。也是一种安抚军心的手段。赵昱是不怕这些人作怪的。若是作怪,直接打死。
就算是总兵,那又如何
赵昱本来就不在乎什么朝廷,什么大官。最多辞官而去,回青云观。难道还有人能奈何的了他把他抓去斩首,明正典刑
这是底气。
若不是他只一人,没有神仙分身无数的手段,实则也看不上这些兵马。
待得一番鼓动、承诺之后,赵昱下令各部兵马先按原本的编制,就地修整。这才又与马科、吴三桂等人,重新回到总兵府。
“马总兵,得罪了。”
&n
三十四章 绕道东下指亳州
将是入冬。
今年中原地区天灾不断,先是大旱,后是大蝗。尤以河南为甚。
其易子相食者不计其数。
曹孟德有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不独乎汉末,此时也不外如是了。
百姓活不下去,而不得不从贼。流贼愈发壮大、势力猖獗。
尤其因气候之故,变幻莫常。尚是深秋,骤然寒冬气候,黄河便眼看着就要结冰。那不计其数的难民更是难以存活,由是愈加疯狂。
李闯起于山陕,去年被洪承畴击破,而远走关中,至于河南。因天灾之故,**相随,转瞬就又拉起一支流寇,今年初便一围开封。
开封一干守将竭力抵抗,李闯无功而返,只得退走。
时有丁启睿继杨嗣昌后,为兵部尚书,督河南、江南、关中之兵,责于剿贼。然则丁启睿浑然不知兵事,控制不住各方军队,又贪生怕死,除了捞好处,浑然没有涓滴能为。大半年以降,竟无能为力,反而李闯、献贼势力愈发庞大。
赵昱辽东兵马未至,闯贼二围开封,消息传到京师,上下震动。于是崇祯皇帝下旨,令太子朱慈昊立刻出发,前往河南,督师剿贼。
又起用孙传庭,以兵部侍郎,督师山陕兵马,使即刻出发,配合太子,绞杀流贼。
皇帝下旨,太子没可奈何,等不到赵昱兵马,只得先行一步。
太子带了随身骑兵,与王翊圣、李庚一道,奔河南而走。留李玉清在京师坐镇,粮草调动皆托付于赵公明。
太子谓李玉清道:“使传讯于赵昱,令其直扑河南。”
又谓赵公明道:“一应粮饷调度,切莫出了岔子。”
二人自是郑重应诺。
太子又道:“我自离京,那牛鬼蛇神必有动作。军师须得为小王盯紧,免得这些蛀虫坏了小王大事。”
李玉清道:“太子放心便是。上有天子支持,下有万般助力,一应粮草军饷,也不为其掐死,任凭他动作,也只在太子掌握之中。”
太子自是知晓,皇帝皇后,都支持他。麾下又有李玉清、王翊圣乃至于赵昱等人襄助,失败的可能性实在太小。
不过太子思虑纯熟谨慎,道:“那等人物虽则干不得大事,但坏事的本事,却不小,疏忽不得。”
李玉清应诺不提。
太子抖了抖缰绳,叹道:“这大好河山,断断不能败坏在小王的眼皮子底下...走!”
噼啪一声马鞭响,滚滚烟尘之中,策马而走。
...
赵昱所率五万大军,迤逦一路,眼看至多一两日,便就要抵达京师,却有太子遣人快马传讯。
“闯贼二围开封,天子怒急...太子领旨奔河南而走,着小人传讯于赵参将,令赵参将不必至京师,直扑河南即可。”
又道:“沿途行军路线,一应粮草供应,赵公明大人已安排妥当。”
说着便取出一卷地图,道:“先至通州,然后掉头南下,由固安,入保定府、过真定、顺德、广平,至大名府,直扑开封。”
言罢,传讯者又取出一封书信,交于赵昱,道:“这是李军师嘱托交付参将的书信,小人不敢观瞻,参将大人自观之。”
于是退到一旁。
大军行进不提,赵昱自策马立在路边,打开书信,一目十行,几个呼吸的功夫,就把信中所书,看了个通透。
斟酌片刻,赵昱把书信递给一旁杨和,道:“你先看看。”
杨和只觉赵昱信任,信中感激,连忙接过书信很快看完。
赵昱便问:“你认为,我该怎么做”
又道:“李军师言道,闯贼围开封,献贼东下亳州,侧里英、霍山区有革左五营流贼。流贼大略形势如此,是先奔开封破闯贼,还是绕道东下,至亳州,破献贼、革贼”
杨和合上书信,沉吟片刻,道:“流贼不比鞑子,一个‘流’字,便可说明一切。以属下只见,未免流贼复起,须得一战而尽全功。”
他目光灼灼,望着赵昱:“李军师来信,用意很明显。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参将领大军五万,正是要参将灵活作战,不被流贼牵着鼻子走。”
“你是意思是...”赵昱略略思忖:“当东下亳州,先破献贼、革左”
“然也。”
杨和道:“闯贼围开封。开封乃中原重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若得寻常,自当该奔开封解围。然则却不能保证一定能将闯贼全数剿灭。就算开封一战,能将闯贼剿灭,是时献贼、革左必定得到消息,一旦遁走,便就是个难事了。”
“不如先悄悄绕道,东下亳州,破献贼、革左。献贼、革左知开封重要,定料想不到朝廷援军不去开封却奔亳州,毫无防备之下,必败无疑。”
“然后回师北上,与太子一南一北,两相夹击,闯贼必败。”
“如此,方能将流贼一网打尽也!”
杨和说的是神采飞扬,赵昱听的是连连点头。
“言之有理!”
抚掌道:“既如此,便先去亳州。”
然后摆手招来传讯者,道:“我意统兵东下,绕道至亳州,先破献贼、革左。然后挥师北上,与太子夹击闯贼,一战而尽全功。”
详细解释一番,赵昱道:“你且再跑一趟,去京师将我的打算告知李军师与赵公明先生
三十五章 油皮兵头不入眼
要至亳州,路径自不与去开封相同。
尤以要包抄献贼、革左,于是赵昱大军先至保定,然后望东南,第三日,便到了河间府。
这几日急行军,除了赵昱,这五万大军,没有几人能面色不变。都已疲敝。
于是便在河间府外寻了地方,扎下营寨,休息了一个白昼,入夜才启程,南下山东。
又四日,过济南府,至兖州府。
赵昱安排妥当,七日刚到,大军口粮将绝,正好到了兖州府的宁阳附近。
便安营扎寨,令杨和带上人手,去宁阳又取了七日干粮,顺顺利利。
赵昱不得不为太子的准备抚掌赞叹。
只要他想,任何一个县城级别的地方,他都能拿到粮饷。可见太子目光之深远,赵公明安排之周虑。
怕是多年以前,太子就预见到了现在的情势。
正是借了他皇帝嫡长子,储君的身份,才能做到这一切。否则换个人来,就算十年、二十年,也不一定有这份家业。
当然,只凭身份,也不一定能做到。太子有雄才,赵公明有能耐,两相和一,才是正理。
而且太子为军队准备的干粮,与寻常干粮却也不同。寻常军中干粮,若以五谷杂粮所造,实则已属上乘。但这年头,军中的干粮,多以糠麸做成,根本难以入口,饱腹都做不到。
太子准备的干粮,不但五谷杂粮俱全,其中还混杂有肉松。不论干吃,还是泡水,味道都还不错。
至少在吃的这方面,军中没有一人抱怨过。
这一路行军过来,赵昱一边在实践中印证兵书的道理,一边也不曾放松了对军队的训练。一边急行军,一边训练。
行军喧哗者,十鞭。扰民者,五十鞭。害民者,偿命。
又观察军中中低级军官的能为,那等草包,不尊军纪者,或杀之,或一撸到底,能者上。将有能力的提拔起来,把无能的摒除,不但加强了赵昱对军队的控制,还使得军队的气质,产生了质的改变。
如此,赏罚分明,短短七日时间,这支军队,就逐渐有了不一样的模样。
军令下达,急如风火。
这支军队就有了一个能如意运转的战争机器的模样。
在宁阳修整一日,夜间再次启程。
赵昱策马中军,杨和跟在一旁,亲兵张统领在另一侧护卫。
杨和脸上更加瘦削了,但精气神,却跟高昂。一双眼睛,自有精光,偶尔闪烁。
他望着前不着边后不着际的大军长龙,叹道:“待得至凤阳府,这支军队就格外不同了。”
道:“将军手段果然非同寻常啊。”
赵昱失笑摇头:“哪里是我手段寻常只是世道混乱,世态炎凉。赏罚分明而已,并不难以做到。”
杨和摇头:“难难难。将军且看,这万里江山,各处大军,不知几多。又有几个将军能做到呢人心贪婪,如斯而已。”
赵昱默然片刻,振奋道:“待得太子登基,妖氛自然一扫而空。”
杨和颔首称是。
当夜,大军便出了兖州府,天亮时分,就到了徐州。
这支军队,较之七八日之前,必定强悍了不止一筹。一则能吃饱。虽是干粮,却足额,五谷之中还夹杂肉松。加之急行军拉练,使得那黄皮寡瘦的许多士兵,脸上终于多了一抹血色,更加精神。
至少气力,比之以往,要充足的多。
二则军纪方面,终于能勉强做到令行禁止。
赵昱毕竟有威名,兵卒们愿意听他的。而且干粮供应充足,吃的又不错,让士兵们更加认可。
由是在履行军纪这方面,大略已经符合真正的军队的要求。
又七日,这支军队终于有了精兵的模样。
原本这五万大军,来自于辽东不同的总兵麾下。但不是老弱,除了那些总兵的标营,这些乃是中坚力量。基础的军事技能,是合格的。
只要将军纪,饮食,赏罚等方面,做到位,自然就能形成精兵的军势。
所谓将熊熊一窝,将乃兵之胆。
赵昱如斯凶猛,又处事公平公正,行事雷厉风行。说实话,这些士兵们觉得跟着赵昱,安全,有前途。
种种因素叠加,这才有了这等变化。
凤阳府,到了。
凤阳乃是太祖家乡,号为中都。
崇祯八年,献贼破凤阳,掘了太祖皇陵,此等恶行,实在令人发指。
如今六年已过,皇陵重修,然则却已不复往日矣。
赵昱所率五万大军,入凤阳,在怀远外扎下营寨。怀远就在凤阳北,不过几十里路。赵昱不打算去凤阳,他瞄准的,是寿州、霍丘。
革左五营,老回回马守应、革里眼贺一龙、左金王贺锦、争世王蔺养成、改世王刘希尧,这五个贼头,就在这一带活动。
其中,霍丘是这些流贼的大本营,寿州也在他们的控制之下。
实则不论怀远还是凤阳,都在这些流贼的窥伺之中,瑟瑟发抖。
如今凤阳总兵乃是黄得功,与泗州总兵王宪,合守皇陵。赵昱也不打算去见这两个总兵。在赵昱眼中,地方总兵,比辽东各镇的总兵,更入不得眼。
一句话,看不上他们。
所谓杀良冒功,在地方军队,最是盛行。辽东还要好一些。为什么呢因为辽东各镇的敌人,是鞑子。杀良冒功风险大,容易被认出来。
但中原各地方军队,就没有这些顾虑。因为流贼,本就是活不下去的农民转化而来。每每这些地方军队打不过,或者没追上流贼,只要看到村庄,先杀了再说,把人头拿去,谎报军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