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学霸的星际时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汉唐官人

    与此同时,发动机外部的供氢装置也被启动,甲醇在经过反应之后,生成了氢气,氢气经过低温压缩,几乎变为液态氢气,但是由于温度的原因,并没有完全液化。

    这种高密度的氢气,足够了。

    在发动机中经过涡轮增压之后,被送到反应堆内部的导管中。

    氢气瞬间被通入导管中,导管延伸到反应堆的每个角落,如同人体的大肠一样排列在反应堆中。

    压缩氢气的温度很低,吸热能力非常强,反应堆的温度立马就被控制住了。

    而被加热的氢气,受热膨胀,使得导管中的压强达到了最大。

    这种导管材料也是姜晨提供的,最高可承受上百兆帕的压强。

    而且这种导管的导热能力很强,可以更好的让内部的氢气吸收反应堆中的热量。

    高温高压缩的氢气最终被送到喷嘴处,从喷嘴喷射出来。

    “呼呼呼……”

    大家能够听到,外面仿佛传来极强的风声,从画面中也可以看到,发动机尾部,喷射出足足四五米的淡蓝色尾阎。

    这种尾阎跟化学反应不同,它喷射出的尾阎,全部都是氢气。

    由于地面上有氧气,氢气被喷射出来之后,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出现的火焰。

    如果是在太空中没有氧气,发动机喷射出的,是纯正的氢气,不带火焰的。

    姜晨跟李岳恒他们时刻关注着电脑屏幕上各个参数。

    推力:208吨。

    推力传感器传过来的数据是实时的,这台核动力发动机,已经算是完全启动了。

    此时也算达到了它的最大推力,二百吨。

    徐顺武的关注点跟姜晨不太一样,他更加关注的是发动机启动过程中反应堆的温度,各管壁的压强,喷射氢气的温度以及速度这些数据。

    “两百吨的推力,已经超过我们甲烷发动机了。”郝顺国看着数据,有些激动。

    如果这款发动机能让他用在火箭上,他有把握做出月球轨道五十吨载荷的火箭。

    一个火箭研发工程师,最爱的自然是发动机。

    “第一次试车结束!”

    徐顺武对着旁边的一位工程师说道。

    这次试车的时间,只有一分钟,但是这一分钟里面,已经能看出很多东西了。

    试车结束了,工程师按下熄火的按钮。

    核动力发动机的熄火,也比普通发动机要麻烦的多,首先是控制棒直接插到底。

    核反应堆在高灵敏的控制棒作用下,内部中子被快速吸收,反应堆瞬间熄灭。

    氢气的断送要比停堆稍微慢一些,目的是为了带走多余的热量。

    很快,发动机尾部的尾阎就消失了,整台发动机也恢复了平静。

    “计算比冲!”徐顺武下达命令。

    试车了一分钟,其比冲已经可以计算出来了。

    消耗的工质,与发动机获得的冲量,只要这两个数据就可以计算出比冲的大小。

    “比冲880秒!”一位工程师报出了这个数据。

    姜晨心跳加速,八百八十秒的比冲

    “我的天呐,真的是八百八十秒,你真的做出来了。”李岳恒也完全不敢相信,比冲超过八百的发动机,就这么诞生了

    之前姜晨要做核动力发动机的时候,他还一直觉得他好高骛远,没学会走呢,就想跑。

    但是万万没想到,这才多长时间,核动力发动机竟然已经完成了首测

    “徐高工,测试的结果怎么样”姜晨心里激动归激动,还是要稍微忍耐一下。

    “从目前数据来看,问题不大,但是我们的氢气转换箱跟涡轮泵的衔接还有些问题,使得氢气的制备并不那么灵敏。

    还有喷嘴的扩张比可能也存在些问题,数据上有点错误,还要再次计算。

    还有反应堆停堆之后冷却时间,与计算结果也有些出入。

    不过这些都是小问题,这次测试总体来说还是很成功的。”

    徐顺武也很兴奋,这是他主导的核动力发动机第一次整机测试。

    虽然测出了许多问题,可是他们能走到整机测试这个阶段,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行,你现在继续带领队伍一边测试一边修改,争取做到零问题,关于火星登陆计划,我们需要提上日程了。”

    毕竟是第一次测试,有问题是肯定的,只有不断找到问题,解决问题,这款发动机才能成为一款稳定的发动机。

    “不进行第二次点火了吗”郝顺国在旁边问道。

    “第二次点火暂时不行,我们的中子存储设备,目前只能支持一次点火。

    这牵扯到我们另一个设计,新型中子存储设备,可以点火之后自动补充中子。

    不过暂时还没有完成。”

    姜晨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核动力发动机作为又一项划时代的产品,肯定有很多困难,我希望你能不畏艰难,解决掉所有问题。”

    “我肯定会的!”徐顺武肃然起敬!

    到了这里,首测就结束了,总的来说也算成功,姜晨跟李岳恒他们离开了任丰,回到银河空间去了。

    刚到基地的第二天,侯云龙就找到了姜晨。

    &nb




第234章型基地材料配方(花里未散万赏加更!)
    而今天,他们的任务,就是确保材料生产不会出现问题。

    实际上他们所生产的材料一共就两种,一种是水泥,另一种是钢筋。

    只有钢筋混凝土铸造的基地铸壳,才能达到标准。

    “银河空间想要在月球上生产水泥,可是光靠石灰石打成粉末,就能做出水泥了吗”

    有人提出疑问,不确定银河空间是否可以在月球上做出可行性的水泥。

    对于大家的疑问,自然是难不住解说人员。

    “大家可能对水泥有一定的误解,过去没有现代化水泥的时候,人们使用石灰石加火山石粉末,一样可以做出水泥。

    只不过与现代水泥相比,他们制作的水泥缺少了各种特性,比如快速凝结,抗酸性水泥、抗碱性水泥。

    这些特种水泥在月球上完全用不到,他们最能用到的,就是普通水泥。

    而且据我所知,银河空间大量往月球运送石膏,目的就是在月球上配出快速凝结属性的水泥。

    除此之外,其他特性都是次要的,而且水泥的质量要求也没有那么高。

    毕竟他们计划的基地,只有一层,加上月球低重力环境,一旦凝结之后,就算水泥质量差点,也不会影响工程。”

    听到解说人员的讲解,大家才了然,原来是这样。

    “我一直以来的感觉都是在月球建造基地,质量肯定要比地球高的多才行,看来是我误会了。”

    “是啊,解说给我们科普了。”

    实际上确实如这位解说说的一样,想要在月球建造一座各方面用料跟地球标准一样的建筑,目前几乎是不可能的。

    材料跟器械都不足,好在他们在月球上并不是要建造上百米的高楼大厦。

    而且月球重力低,就算水泥钢筋质量差点,也不会出现地球上的危险。

    就在所有人观看直播的时候,方强跟舒佳峰已经站在了转移机器人的跟前。

    一共有两辆转移机器人,它们相较于运输机器人,更加小,自重只有一吨多。

    这两台机器人的任务,就是把成堆的矿石运送到加工机器中。

    “报告测控中心,各方面已准备完毕!”他们两个把各个方面都检查了一遍,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之后,开始向地面基地汇报。

    “开始启动!”李岳恒下达了启动的命令。

    “收到命令!”方强走到一连串的加工机器跟前,按下了总启动按钮。

    当这个按钮被按下去之后,首先是机器上的绿灯亮了起来。

    这表示矿石加工系统都没有问题,随即,停靠在加工设备跟前的两辆转移机器人行动起来。

    它们缓缓朝着一堆矿石开去,在第一块矿石跟前停了下来。

    它的上方有一个大的卡钳,大小刚好可以把矿石卡住。

    像一只巨大的蚂蚁,搬运着一块矿石往回走。

    它来到了矿石加工机器的第一节,这一节最前面有一个筒状结构,看起来直径能有三米的样子。

    筒状结构的下面,已经深深的扎根到月壤当中,这是为了稳定自身加的支柱。

    转移机器人把一块石灰石运送到圆柱铁筒跟前,前臂往上一举,轻松过了圆通的最顶端。

    随后把矿石往里面一丢。

    在矿石被丢下去的同时,方强站在旁边能感受到地面在轻微的颤抖。

    众位观看直播的人,也都看到了,铁桶装置在不停的抖动。

    这种抖动如果在地球上,肯定会发出很大的声音,然而在月球上,却什么都听不到。

    “大家看到的这个装置,是银河空间设计的碎石机,将大块的矿石初步打碎。”

    就在讲解员话音刚落的时候,大家就已经看到,与第一个装置链接的传送带上面,开始出现石灰石碎块。

    这些碎块大小像鸡蛋一样,慢慢的被传送带运送到第二个装置。

    碎石机很多人都见过,但是在月球上使用碎石机,很多人还都是第一次见。

    打碎的石头被运送到第二个圆筒装置,这个装置依然是一个碎石装置。

    只是与第一个碎石机不同的是,这台碎石装置不仅可以把鸡蛋大小的石灰石进一步打碎成小拇指大小。

    同时也可以均化原料,把矿石中的杂志给分离出去。

    从第二个装置中出来的原料,看起来就很规整了,大小都是小手指一样,形状也都一模一样。

    这些形状规整的石灰石被运送到第三个装置中,这个装置的目的是混合其他原料。

    如果按照地球上的生产工艺,这一步需要加入的原料可能有燃料、熟料、混合物等等,目的是让成品的水泥有不同的属性。

    然而在月球上,这一步里面添加的,只有石膏而已。

    之前郑高峰在做整个系统的时候,有考虑过要不要把这一步给省掉,因为只加石膏的话,第二步就可以混合进去,没必要单独再来一个装置。

    后来想想,还是没有省,虽然他们现在加入的混合物只有石膏,但不代表以后不会有其他混合物。

    这一步还是需要的,可以为以后省不少的麻烦。

    经过与石膏的混合之后,石灰石开始被送入下一个装置。

    这个装置相比其他所有装置,都要大的多,看起来像个炉子。

    因为这一步是水泥的熟料烧成,只有经过了这一步,才能提高水泥质量,使之成为真正的现代化水泥。

    炉子使用的是氢气作为燃料,氧气为助燃剂,整个炉子自成系统,氢氧燃烧之后,产生大量的热量,生成水。

    热量被矿石吸收,水则是被收集起来。

    经过了这一步烧料之后,最后一步也相当重要,虽然最后一步的反应装置看起来不是很大,却是这四个装置中最耗费能量的。

    因为这一步是水泥的粉磨,经过上一步,石灰石其实已经被烧成了水泥,但是只有把块状水泥粉磨成适宜的颗粒度。

    这样才能增大水化面积,加快水化速度,满足水泥浆体凝结、硬化的需求。

    最终,经过了四个步骤,在设备的最后端,一辆特殊运输车早已等候多时,它的车厢开口对着传送带的末端,专门等待接生产出来的水泥。

    “真的出水泥了,我没有看错吧”

    所有观众都瞪大了眼睛,设备的最末端,确实有源源不断的水泥运送下来,落进运输车的车厢里。

    而且这水泥看起来跟地球上的似乎区别不是很大。

    “我的天呐,银河空间真的做到了,只通过四步反应装置,就把水泥给制作出来了!”

    “oh,我简直不敢相信!”

    ……

    所有人看着出产的水泥,震惊不已,虽然他们都做好了心理准备,可是在亲眼见到的时候,还会觉得不可思议。

    但是当画面切换到另外一边的时候,更多人简直要把下巴都要惊掉了。

    因为另一边的设备,最终的产物,是一条条小拇指一样粗的钢筋。

    虽然这种钢筋挺细的,而且看起来也完全没有地球上质量好,可这确确实实是钢筋。

    “我们看这边,舒佳峰正在帮助矿石转移车把一块矿石放进碎石机中。”

    解说人员开始解说起来。

    这时候大家才发现,每一次转移车过来的时候,舒佳峰都要用手去帮助一下,否则转移机器人没有办法准确的把矿石给放进去。
1...979899100101...1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