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在上:弃女神医有点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岚主
丽姨娘哽咽着道:“老爷,娟儿这些年过的是什么日子,您都看在眼里,妾身争过吗抢过吗”
秋远江不吭声,脑海里浮起一张秀丽的小脸,一双看着他的眼里里满是畏惧和瑟缩。
再想想秋岚雪,同样是他的女儿,境遇是天壤之别。
他也曾告诫过刘氏,让她莫要做那苛待庶女之事。可刘氏不听,他也拿她无法,便不再管了。
其实他内心是清楚的,不是他拿刘氏无法,而是他压根就不愿意多管。
就像枉死在西北山村的那个丫头一样。
他明明什么都知道,却总是装聋作哑,当什么都不知道。
临到头,那丫头死了,一切都无可挽回,他再来后悔,又有何用
想到西北那个丫头,又想到丽姨娘和他生的这个孩子,他的心狠狠的抽痛了两下。
丽姨娘哭着说道:“老爷,娟儿也是您的女儿,您难道忍心她将来被夫人随便配出去,嫁给一个粗鄙穷困之人”
刘氏的性子秋远江知道,手狠手辣,又十分小心眼。
她本就恨毒了这些姨娘以及姨娘生的庶女,怎么可能会让这些庶女嫁得好,没将她们配给乞丐就算不错。
“可就算我明儿带了娟儿去,她就能拼得一个好前程”秋远江有些怀疑,不知这丽姨娘究竟打着什么算盘。
丽姨娘见老爷松了口,赶忙擦去颊上泪痕,“老爷不必担心,娟儿是个有福的,这些我也一直在教她,琴棋书画说不上多精通,却也拿得出手,模样又像极了老爷,俏丽可爱,谁见了都会多看两眼的。”
谁都爱听好话,秋远江也是一样。
丽姨娘趁热打铁,“妾身也不求娟儿能嫁入什么豪门,只要是个上进的读书人就行。”
上进的读书人。
秋远江立时明白过来。
秋闱刚过,正是举子们出来应酬交际的热闹时候。丽姨娘是要让人帮着物色一个有潜力的举子。
别看现在举子们只是举子,得来年春闱一开,每个举子都有金榜提名的可能,这便要看各人眼光了。
而许多寒门出身的举子,尤其是外地来京赴考的举子,根本
第163章 金票
若说今日京都城有一处最热闹的地方,那便非许太傅家莫属。
秋岚珺知道宋翎今日有事不能过来,身后突然少了个跟屁虫,竟有点不适应。
“备车。”秋岚珺朝正在理药的伙计道。
经过几个修整,药房里的损破已然修复,药柜里的药也正在重新整理着,该拿到的赔偿也已经拿到。
便是掌柜和几个伙计的伤药费,也都分下去。
药房里一片喜气洋洋,每个人都干劲十足,恨不能多长出两只手,快些把药房再开起来。
“好嘞!”伙计飞奔而去,仿佛身上有用不完的力气。
秋岚珺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去拿药箱。
掌柜凑了过来,“路大夫,您一个人去吗”他倒是有些担心,今儿没有宋将军作陪,万一路上遇着什么事——
秋岚珺道:“嗯。黎府离咱们这也不远,没事的。”她说完便拎着药箱往外走。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她都习惯自己一个人处理所有事。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宋翎原意护着她,她拒绝不掉,便只能由他去了。
但她也不会因为宋翎而去改变自己的人生道路。
马车一路往黎府去,暗中跟着的人蠢蠢欲动,也试着动了,却没有一次成功。
正如秋岚珺所料,有人要害她,也有人要保她。最关键的是,要保她的人比要害她的人厉害,那她还有什么好怕的
进了黎府,黎府的下人脸上仿佛要开出花儿来,个个对她恭敬非常,弯腰时恨不得弯成九十度。
刚进黎大公子的院子,黎老爷也不知从哪里蹿出来,乐呵呵的迎到她面前,“路大夫您来了,快些请进。”态度那叫一个好。
这不是她第一次见黎老爷,却是第一次见黎老爷对她露出这样真心的笑容。仔细看的话,还能从黎老爷的眼中看见一抹感激之色。
“黎老爷。”她微笑着拱手一礼。
黎老爷忙道:“日头大,快些进屋说话。”说着又作出请的姿势,恭敬非常。
秋岚珺也不客气,径直往房门处走去。
无论在哪个时代,拥有真本事的大夫,都会受到人们真心的尊敬。
走进黎大公子的寝居,室里亦是一片喜气洋洋。
黎夫人正拉着黎大公子的手抹泪,面上却满是笑容。
“母亲,快别哭了,路大夫来了。”黎公子坐在桌畔,一抬眼便瞧见那道纤细的身影逆着光走进屋里。
那个将他从黑暗深渊里拉上来的人,正一步步走到他面前来。
“今日如何”秋岚珺朝黎夫人点了点头,便算是见了礼,随即又朝黎公子问。
黎公子赶忙起身,面上是难掩的笑意,“已经能握拳了,虽然还不能用力,可我感觉到,一天比一天好了。”
秋岚珺上前,二话不说便拉起他的手,仔细查看伤口。
路大夫的手很纤秀,起码比起他的手来,显得尤其纤绣,像是——女孩的手。
他垂头,看着那张仔细认真的脸,弯眉凤目,俏鼻巧口,一张鹅蛋脸和女孩没什么两样,可偏偏是个少年。
黎公子皱了皱眉,心情有些失落,又不知自己失落个什么劲。
“恢复的很好,复健一定不能松懈,可依据情况增加强度,这样更有利于恢复日后的功能。”秋岚珺说着便松开了黎大公子的手。
黎大公子看着自己被放开的手,心里有些莫名的情绪蹿起,愣了一下。
“律儿,路大夫跟你说话呢!发什么愣”黎夫人轻唤。
黎大公子回神,面上闪过一抹尴尬,随即朗笑道:“路大夫为黎律治好废
第164章 厚脸皮
众人顿时了然。
以路大夫这样的医术,若真的开门收诊,莫说四方街里的那几家医馆药房,便是整个京都城里的大夫都要面临失业。
了然的同时,也为他的豁达不争而动容。
年纪这样小,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可看这路岚,却哪有半点血气少年的模样。
说话做事那一派的沉稳淡然,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个童姥呢。
“往后少不得要去打扰路大夫,还望路大夫莫要拒之门外才好。”黎老爷笑眯眯道。
秋岚珺也笑,“只要是黎公子的手什么问题,随时都可以来找我。”
黎老爷面上的笑容微僵,却没有当场拉下脸来,只干笑着应声。
这小子是不知道他们黎家在京都城的势力吗他这个黎家家主亲自给他递上橄榄枝,他竟不要
黎大公子面色微暗,却也没说什么,只默默看他收了箱子,然后就走了。
就走了!
待人一走,黎老爷面上的假笑便绷不住了,皱眉道:“这路大夫本事确实不错,只是也太傲了些。”
黎大公子左手握着右手,指腹轻轻在伤处摩挲,声音低沉,“他有傲的资本。”
黎老爷噤了声,面上的郁色却没消散。他们黎家在京都城根深叶茂,在整个大周都算是有响亮名声的存在。
而他这个黎家家主,常年被拥着捧着的存在,今儿却被一个小子下了脸面,如何能不郁闷。
黎大公子扫了父亲满布阴霾的脸一眼,淡声道:“路大夫不是寻常人,你莫要以看寻常人的眼光去看他。他医术精湛,有妙手回春之术,将来少不得还会有求于他,莫要得罪,交好为宜。”
黎夫人忙道:“是啊!律儿说的是,有这样医术的人,脾气古怪些也是正常,你没见太医院里的那些太医吗眼睛长在头顶上,医术却不见得有这么好。”说着话锋一转,“玉儿成亲三年无所出,吃了多少药都不济事,若非有咱们黎家镇着,她那婆婆怕是早就将玉儿扫地出门了。”
黎玉是黎家长女,三年前嫁给了刚入翰林院任编修的贺知文。贺家在京都城没什么根基,能进翰林院已经是他们耗尽家财方才得来这么一个小官职。
娶了黎家长女后,十里红妆入库,加上黎家在京都城给他运作,不过短短三年,贺知文便已经坐上京府通判一位,势头正好。
近来贺知文连破两桩大案,十分得上边赏识,过不了多久又要升官。
那贺家眼看发迹了,贺老太太便似乎忘了从前黎家的帮衬,开始窜撮贺知文纳妾,明里暗里讽刺黎玉是个不下蛋的鸡。
要不是惹不起黎家,她恐怕已经做主要休妻了。
黎夫人最心疼这个大女儿,回回见面都哭红眼。
可这病,怎么治也治不好。
如今女儿还年轻,还算拢得住夫君的心,时日长了,谁又说得清呢
再说了,她生不出来,也不让妾室进门延嗣,让贺家断子绝孙,这事也说不过去。
如今有了路大夫这样的圣手,她仿佛又看到了希望。
黎老爷明白夫人所想,面上的郁色很快就散去,只皱着眉道:“可这小子已经说了,只管律儿的手伤。”
黎大公子道:“路大夫并非不近人情之人,明日我随母亲一块去路氏药房请他出诊。”
想到明日,黎大公子的唇角微微勾起。
许府
许家大门外可谓是车水马龙,各路达官贵人争相而来,几乎整条街上都停满了马车。
宋翎最不喜欢的就是凑热闹,尤其是被一群大姑娘小媳妇盯着看的场合。
他翻身下马,目不斜视的走进许府大门,仿佛那些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少女们都不存在。
“这就是征北将军”一位少女盯着青年远去的背影问。
 
第165章 拍板
刘氏气的咬牙切齿,却又不敢贸然冲出去大闹一场。
今儿来赴宴的,大多都是京中权贵,随随便便出来一个都比他们秋家强。
更何况,敢在大庭广众给她母女下脸子难堪的人,能是一点身份都没有的寻常人
她拼命吸着气,告诉自己要忍,一定要忍。
小不忍则乱大谋。
只要女儿嫁到好人家,有了身份地位,谁还敢在她们母女面前说三道四
几个骄横的小姐见无论她们怎么讥讽笑骂都不见有人应声,连出马车都不敢,便又觉得索然无味了。
跟这种缩头乌龟斗法,实在没甚意思。
于是几位小姐甩着香帕子施施然走了。
二人不敢出来,还是后头赶到的秋远江见她们没下车,叫了她们一声,母女二人这才下了马车。
虽说赴的是寿宴,可前来赴宴的许多贵妇们都存了给自家尚未婚配的儿女相看的意思。
这不,偌大的花园里,年轻的小姐们三三两两的聚着。贵妇们也三三两两的在园子里逛来逛去。嘴上说是赏花,可眼睛都没往花朵上瞟一眼,始终在这些花季少女们身上扫来扫去。
刘氏凑在一群贵妇身边,显得格格不入,没有人理她,也没有人赶她,她便也厚着脸皮跟着,时不时插上一两句嘴。
“那个姑娘瞧着面生得很,模样真是俊俏,也不知是哪家的姑娘”一位身穿宝蓝色绸裙的妇人指着远处荷池边赏花的黄衣少女道。
“没见过,模样还真是挺俊的。”有人附应。
“先前进来时我瞧见一眼,好像是秋家小姐。”一位妇人道。
原本缀在贵妇群后头的刘氏一听这话,赶忙绕到前头去看,果然瞧见她们关注的那位黄衫女子,不就是她的宝贝女儿秋岚雪么。
她心里乐开了花,心道你们这些自诩高人一等的贵夫人们,生得出像雪儿这样娇美柔丽的女儿么
“秋家就是坊间传闻要让二女儿顶替亡故的大女儿嫁给宋将军的秋家”一位贵夫人皱眉问。
这一问,在场的几个贵夫人便都皱了眉。
“在京都城做官,又姓秋的,好像只此一家。”
几个贵夫人都收回了目光,眼里满是轻蔑与不屑。
“我可听说秋家那位夫人是继室,亡故的秋家大小姐是元配所生。打小便被送去北边乡下养着,说是去养病的,这一去就再没有回来过,真是可怜呐!”一位贵夫人感叹道。
“若不是身上系着与伯府的婚约,那孩子恐怕早就没命了,还能容她活到现在”一位身穿暗银对襟长儒裙的夫人道。
“说起来那秋夫人也是够狠,那么大的姑娘,说没了就没了。这是眼瞧着自己女儿大了,可以替姐出嫁了呀!”
秋家和宋家的事原本知道的人并不多,可刘氏不甘心,偏要让自己的女儿挤进长宁伯府,这才自己在外头造谣。
想要将没影的事编成真事,让全京都城的百姓为他们秋家鸣不平,以舆论的狂嘲来迫使宋家妥协。
可谁知,宋家非但没有妥协,反而在民间烧了一把火,将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抖露出来,舆论风向一夜反转,秋家的名声瞬间就臭了。
但这些刘氏不知道啊!她还以为舆论的风向依然倒向她这一边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