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农女有田有点闲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饭团开花

    王老柱瞪一眼张婆子“你才糊涂这种名声是能随便要的你说咱们珠儿有福气,人家当真了,以后干啥都要找珠儿沾福气,成了还好,要是没成,背地里下些话来,珠儿还能有啥名声再说了,这七里坡就这么大,全村老小除了地里,就指望着这山货活,人家辛辛苦苦一年,采的山货都没咱们珠儿带人去采一次多,一次两次这样也就算了,次数多了,谁看不出来咱们采多了,人家就少了,天长日久的,谁心里能痛快咱们家人再多,可要是犯了众怒,到时候,别说是五家外姓人,就连自家亲戚,只怕都容不下咱们。到时候,你觉得这七里墩还能有咱们家呆的地头发长见识短,就看到眼前这点子东西就迷了眼都给我把嘴闭好,出了这个门,谁问都不能说,谁要是嘴快说出去了,家法伺候”

    家法这种无上**一出,除了王永珠,大家都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庄户人家,能有啥家法,不就是揍呗,就是揍人的器具不同,用那两掌宽的板子,抽个十几二十下,基本上不在床上躺个十天半个月,就别想下地。

    见王老柱是动了真格,不是开玩笑随便说说,连张婆子都得了不是,谁还敢老虎头上做窝,屋子里的欢声笑语一扫而光,就连小金勺,虽然听不太懂爷爷在说啥,可看大家都不笑了不说话了,也乖巧的躲到了江氏的身后,怯生生的伸出头来看。

    张婆子虽然被王老柱当着孩子的面怼了,面上有点过不去,不过仔细一想,当家的这话说的没错。

    世人都是恨别人有,恨自己无。

    七里墩的人都靠着七里坡为生,如今这几年也不知道咋回事,朝廷收得税赋比前些年又加重了一成,地里的收入,交完税赋,基本能糊口就已经算年成不错了。

    自己家日子宽裕,是因为老三是秀才,能免掉一半的税赋,加上当家的手艺能贴补家用,这一大家子的日子才能过得去。

    本就因为这个有些招人眼红了。

    再传出自家闺女有福气,上山从来不空手,好东西都论筐往家搬,次数多了,那些连肚子都混不饱的,在七里墩也不少,一般都是家里孩子太多,负担太重的。

    要么是当爹娘的身体有病养不起这么多孩子,要么就是爹娘管不住的游手好闲的混子。

    这些人要是穷疯了饿急了,那是什么事情都能干出来的。

    想到这里,张婆子这般彪悍的人,都忍不住打了个寒噤。

    忍不住的后怕,还是当家的稳得住,看得清。

    不然这要是闺女名声传出去了,只怕轻则闺女名声彻底坏掉,重则,恐怕这个家都保不住了。

    背上吓出一身白毛汗的张婆子脑子转过来,立刻严令,家中所有的人,出去都不许再提这事并且勒令王永珠,以后不许再上山。

    就算是上山,也不许再采那么多山货回来,又警告家里的孙子孙女,要是敢带老姑上山,打断狗腿。

    吓得小豆丁们噤若寒蝉,连连点头保证。

    王永珠又是感动,又是无语。

    既感动王老柱和张婆子一片拳拳维护自己的心,又无奈,“爹,娘,哪有那么吓人,我估摸着是因为我以前很少上山,对山里又不熟悉,随便走走,不如其他人对山里哪里有啥心里都有数,反倒那些被他们忽略的地方,被我碰到了。就是碰巧而已,没那么玄乎你们也别太担心了”

    王老柱一想,倒也有可能,不是说灯下黑么村里人对七里坡太熟悉,那些估计不会有好东西出产的地方,一般无人去,也许就是让闺女给捡漏了。

    这么一想,自己也松了一口气,还是叮嘱家人,这些天都老实些,别说出去。

    本来因为一顿好吃的,而热烈的气氛,因为这一出,彻底的冷了下来。

    王老柱也不多说,这些天,因为老四亲事得了十两银子,大家都有些发飘。

    不泼瓢冷水,只怕将来要惹出乱子来。

    默默地收拾了碗筷,大家都回屋歇着。

    只不过,王家人此刻都睡不着。

    大房里,林氏将金斗三兄弟都叫过来,仔仔细细的询问了一遍上山的事情后,眼睛一亮。

    等几个孩子都睡着了,她推醒早就睡着的王永富“当家的,当家的,快醒醒”

    王永富被从睡梦中推醒“咋了,出啥事了”

    林氏兴奋的声音都在发抖“当家的,我问过金斗他们了,他们说今天挖山药的那一片,依照他们的经验,估计还有一半没挖完。本来打算明天去挖的,不过他们回来的路上,遇到跟老四一起上山的李家兄弟和宋家那小子了,还给了他们几根山药,你说要是他们顺着金斗他们的脚印去把那块地找到了,把山药挖完了咋办”

    王永富眼睛都睁不开,迷迷糊糊的“那就让人家挖呗,本就不是咱们家的。再说了,爹说了,不让孩子们上山了。”

    “你”林氏气得踹王永富一脚。

    “你是不是傻啊爹和娘不让孩子们上山,可没说不上咱们上山啊。我想好了,明日我跟你一起出门,我去地里,你去山里把金斗他们今儿没挖完的山药都给挖回来,不能便宜别人,听到没”




第八十九章 断然拒绝!
    王永富又困又累,含糊的答应了一声,又睡过去了。

    林氏喜滋滋的睡不着,盘算着,明天挖到山药,也不能拿回家,找个地方先藏起来,等后天一早,找个借口去赶集到镇上去卖掉,这样大房又能多一笔私房钱了。

    反正公公不允许家里人再去挖了,那些山药迟早要被人发现,与其便宜别人,不如便宜自家人。

    再说了,这钱将来也是用在几个儿子身上,就算公公婆婆知道了,自己也有法子搪塞过去。

    林氏那边盘算着明日如何去发一笔小财。

    三房这边,江氏对白日上山采山货倒没多问,只又叮嘱了几句,要听爷奶的话,万万不可将老姑有福气,上山从来不空手这话出去乱说。

    几个小豆丁都十分懂事听话,乖乖的答应了。

    给几个孩子洗漱完,爬上炕后,江氏才低声道“金花,从明儿起,你也别乱跑了,就在家呆着,跟着你老姑一起学做针线”

    晴天霹雳

    金花一咕噜翻身起来,差点没从炕上滚下去“娘,你你说啥学针线我可学不来,我就不是那块料要我上山捡柴火,放牛喂猪做饭都行,就是别让我拿针,我拿针比拿砍刀还费劲。”

    断然拒绝

    “胡说你已经是大姑娘了,再过些年,娘就要替你相看人家了,你不学会针线,将来如何在婆家立足你看你老姑,你奶那么疼她,现在不也在学么娘这都是为你好,你这孩子咋这么糊涂啊,女红才是我们女人家的根本,一个连针线都不会的姑娘,哪家人都不会要的”江氏苦口婆心的劝。

    金花捂住耳朵“我不学那大伯娘的针线也就一般,咋在家里的日子过得比娘还好反正我不学,我宁愿去下地种田,要学也要学大伯娘那样的,浑身一把子力气,别人说起来都说大伯娘能当个男人使,连分的吃食都比我们多。娘你会针线,连肚子都填不饱就算嫁人了,只要我有力气,能下地干活,我还怕啥再不济,我有力气,别人也不敢欺负我”

    说得振振有词。

    江氏本还打算再劝闺女两句,可听金花这番话,倒堵得自己哑口无言起来。

    怔怔的坐在炕上,落下泪来。

    金花这孩子,说来还是自己这个当娘的误了她若是自己能硬气些,若是自己当初不那么倔强,夫妻离心,有亲爹护着,这孩子不会这样。

    一个女孩子,若是要去跟男人比强,比力气,这可咋行

    可,仔细一想金花这话,虽然是孩子话,却又几分道理,若真是自己能跟大嫂一样,有力气能下地干活,是不是日子不会艰难

    江氏沉默了一会,终究还是退让了半步“不学绣花也行,好歹学会缝补衣裳,做鞋子吧这个你大伯母也会,村里的女人都会”

    金花撇撇嘴,她实在是不耐烦针线这种玩意,只是,娘都退了半步,自己若还是拒绝,只怕娘又要哭半宿了。

    罢了大不了就当在家陪老姑和小弟玩了。

    金花算是勉强同意了。

    江氏这才放下心来“那明天就不要出门了,跟在我身边学,听到没有”

    金花哼了一声,算是答应了。

    一大早,天还没亮,林氏就催着王永富起床,从灶屋里偷摸出昨天剩下的两个冷馍馍,夫妻俩就摸着黑,顶着露水,扛着锄头和背篓出了门。

    张婆子一早起来,见院子没扫,牛没放,大房的门还紧紧的关着。

    顿时火气,骂骂咧咧的就去拍大房的门“太阳都晒屁股了,谁家的懒婆娘睡到这个时候还不起床在挺尸呢老大家的,给老娘滚出来,还在被窝里孵蛋不成”

    大房一阵混乱,金斗几兄弟衣服都没穿好,就连滚带爬的跑来把门打开。

    见是几个孙子,张婆子勉强压住了火,“去叫你爹娘起床都快娶儿媳妇的年纪了,老不休的,还和男人赖床的懒东西”

    金斗脸一红,忙进里屋,去发现屋里炕上空荡荡的,没人。

    忙跑出来“奶,我爹娘不在屋里。”

    张婆子自从当婆婆后,轻易不到儿子媳妇的房里去,此刻走进去一看,果然炕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的。

    心里嘀咕着,出门一看,放在院门口的背篓和锄头不见了。

    再看院子门,也是被从外面虚掩着了,并没有栓上。

    这下不用找了,肯定是俩口子一起早起干活去了。

    张婆子心里闪过一丝疑虑,这老大家的怎么今儿这么勤快,天没亮下哪门子的地啊想除草也不怕把庄稼给锄了

    不过,对于老大家这个行为,张婆子还是很满意的,林氏那点子心眼,她都看在眼里。

    这几日,因为老闺女跟老三家的学针线的事情,她给江氏几天好脸色看,本就是故意的。

    除了是真怕把江氏饿出个好歹来外,还有一半的原因,就是做给林氏看的。

    这一年来,因为金斗几兄弟大了,林氏的心也大了,看平日那做派,竟然有跟自己抢权力的意思。

    不管林氏有没有,都得将这个苗头掐死,不然以后自己怎么当家

    所以她抬举起三房来,江氏性子弱,拿捏得住,故意对三房偏向些,就不信林氏不着急。

    看来,自己这一招是生效了,起码林氏这不就乖乖一大早去地里忙活么

    以往,哪里有这样勤快的。

    张婆子自觉手段生效,心里想着再抻一抻林氏,乐滋滋的回了屋。

    等到一会江氏来拿粮食做早饭,战战兢兢的说起灶屋里昨日剩下的两个冷馍馍不见了。

    张婆子立刻就想到,估计是老大家的把馍馍带走了。

    不过既然他们去干活,这带上干粮,是不回来吃早饭的节奏,张婆子也就不多说了。

    扣掉了两人早饭的分量,将粮食给了江氏。

    早饭有张婆子解释,大家也就没等王永富和林氏回来吃饭。

    吃了饭,张婆子吩咐大房的金斗和金壶,一个扫院子,一个去放牛。

    算是把大房该做的事情都给做完了。

    剩下几个小的,王老柱把几个孩子都拘在院子里,男娃娃跟他学木匠,锯木头啊,画墨线什么的。

    王永珠和江氏带着金花做针线。

    金花虽然很不耐烦,可还是硬耐着性子,坐住了。

    张婆子带着金勺,在一旁看着,一家子难得倒是这么悠闲。



第九十章 心神不宁
    一直到江氏把午饭都做好了,按理说林氏和王永富也该回来吃午饭了,可今天都等到饭菜快凉了,还一个人影都没看到。

    张婆子面上不显,心里得意,没想到这一招这么有用,这老大家的忙得连午饭都不回来吃了

    可转念一想,这婆娘自己不吃,拉着自家男人不吃啥意思

    脸又沉了下来。

    还是王老柱敲敲桌子“金斗,你去地里看看,你爹娘咋还不回来吃饭这几日地里草锄得差不多了,用不着这么拼命。”

    金斗答应了一声,忙往外面跑,才跑到院子里,就迎头碰到了林氏。

    “娘,你们回来啦,爹呢”

    林氏眼神有点躲闪,不过还是很镇定“你爹还在地里,有一小块草还没锄完,他让我先回来,一会锄完就回来了。你们吃饭了没”

    金斗忙接过林氏的锄头“还没吃,都在等你们呢。娘,快去洗手吃饭吧。”

    说着进屋去了。

    林氏心神不宁的走到井边洗手。

    一早上,她硬拖着自己男人出了家门,王永富本来不情愿的,可林氏知道自己男人,只要不顶撞公婆,不说小姑子不好,对她基本上是有求必应,是个疼媳妇的好男人。

    所以林氏也不说别的,只抹着眼泪说日子艰难,要给儿子娶媳妇存点私房钱,又不是去做伤天害理的事情

    更何况,那山上的东西,本就是无主的,谁能找到就算谁的,凭啥让给外人

    她昨晚都在几个儿子口里把话套出来了,连山药在哪一块,她都有了大致的方向,怎么可能放弃

    王永富一听林氏说到儿子娶媳妇,本来还想拒绝的话就吞了下去。

    他知道林氏这两年,时刻挂心的就是这个事。

    他也知道自己老实,除了在田里刨食外,没啥别的本事,要想给儿子娶个好媳妇,有个体面的婚礼,指望爹娘,只怕也艰难,家里孩子太多,爹娘也不能就着一房啊,后面还有几个小的看着呢。

    况且,自己媳妇也是一心为孩子着想。

    犹豫了半天,终究还没是拗过林氏,点了点头。

    山间雾气重,又担心虫蛇,王永富心疼林氏,便不肯让她跟自己一起上山,想着自己多出点力气和功夫,将那山药挖了扛下山,早早的完事,也免得再生出事端来。
1...4041424344...6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