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农女有田有点闲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饭团开花

    索性还叫了一个来,两人轮着班的看着,生怕眨一下眼睛就出了岔子。

    等金钗醒来的时候,四周一片昏暗,只在不远处的桌子上点着一点油灯,烧着炕倒是不冷,就是有些暗。

    她只动了一下,就听到从屋角里幽幽的响起一个声音来:“你醒了——”

    这黑漆漆的夜里,醒来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再从黑暗里有这么一个要死不活的声音响起,就是年轻的汉子也得被吓一跳。

    何况是金钗?

    当场就吓得差点原地去世。

    一声尖叫:“鬼啊——”

    就看到那一双手从黑暗中伸出来,拨了拨灯芯,屋里亮堂了些,露出那手的主人来。

    一个年纪不大的丫头,揉揉眼睛,端起油灯,走了过来,嘴里还嘀咕着:“喊什么喊什么?大晚上的,你倒是睡好了,别人还睡不睡了?”

    金钗想动一下,才发现自己全身都被捆得动弹不得,再看这丫头,还有几分眼熟,又看这油灯照得那丫头的影子,在墙上拉得老长,想起听老人说,这鬼是没有影子的,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她马上意识到了,“这是哪里?为什么把我绑着?快给我松开——”

    那小丫头端起油灯,凑近看了看金钗的气色,放下心来,想来这一醒来就能大喊大叫的,能有啥事?

    听到金钗让给松开,冷笑道:“我劝你老实些吧!还以为是袁家二少爷的爱妾呢?就是袁家二少爷如今人家也不要你了,且安分些吧!再乱喊,别怪我拿抹布把你嘴给塞住了!”

    她可是听到了的,这女人可不是什么好人。

    一家子都是白眼狼害人精!也亏得她们家夫人大度,对这样的害人精,还想着送她回家呢!

    要是换做她,这样的人,就不该赎买回来,留在袁家,让她受苦去!

    金钗看着小丫头不耐烦的样子,忍不住道:“我现在是不是在县衙?我可告诉你,我可是你们夫人的侄女!就算我再不好,可也是王家的人!打断骨头连着筋!怎么也轮不到你个小丫头挫磨的份!”

    小丫头翻个白眼,难怪吴妈妈千交代万交代,说这个害人精说的话都不要信,她早就不是王家人了,老太太和夫人都不待见她,若是对她好,那才赏下来的银子,可就要被收回去了。

    因此只冷笑着,不理金钗。

    金钗说了半日,见这小丫头半点不上套,一咬牙,软了语气:“这位妹子,我这被捆了大半日,浑身都疼。你行行好,给我松开一下好不好?让我缓一缓就好!我也不白让你忙活,我这手上的镯子,还值几个钱,送与你好不好?”

    “当初这是袁家二少爷送我的,这镯子可都是实心的,值十几两银子呢!”

    威胁不成,开始利诱了。

    小丫头虽然有些心动,可一想到昨儿个自家夫人那丢石头凳子的英姿,顿时那点子心思就立刻消散了。

    头摇得跟拨浪鼓一般:“你别想着害我!也别打歪主意,老老实实的躺着,夫人说了,明儿一早就送你回家去。”

    金钗一听,顿时急了,她如今早就不是当初的那个金钗了。

    如果家里真的如王永珠所说的那般,她回去,岂不是羊入虎口了?

    有那样的爹,家里又精穷了,回去,只怕要么就是转手被卖了,要么就得奉养四个长辈。

    那怎么行!她这一年来,被袁家二少爷捧在手心里娇养着,十指不沾阳春水,更不用说吃穿用度,那都是上等的。

    她就如同那被娇养的一盆兰花,回到齐城县的家中,岂不是如同将一盆娇兰,丢到猪圈去糟蹋?

    “我不回去!你跟你们夫人说,我不回去!打死我也不回去!要是敢送我回去,我就死给你们夫人看!我咬舌自尽!我上吊撞墙!你们夫人不是要害我吗?我就是死也要拉着你们夫人,唔唔——”

    剩下的话,都被小丫头拿桌上的抹布给堵了回去。

    小丫头将金钗的嘴堵得严严实实的,这才拍拍手:“哪那么多废话?吵死了!”

    金钗唔唔呀呀半天,也没发出声音来,一口气直接给憋过去了。

    小丫头唬了一跳,上前探了探鼻子,还有热气,这才松了一口气。

    第二日一早,金钗就被一条冰帕子给惊得差点跳起来,不过因为被捆住了,只如同一条鱼一样,挣扎着翻动了两下,就歇菜了。

    睁开眼睛,就看到昨日那下死手薅着自己头发的婆子,板着一张晚娘脸,“醒了?醒了就好!外头马车已经等了半日了,今日就送你回家去!也别太感谢咱们夫人和老太太,她们宅心仁厚,对你们这样的白眼狼害人精还能念着一份血缘亲情。回去后,老老实实的,别再想动那歪心思害人!”

    金钗气得差点吐血!宅心仁厚?

    居然没一个人看出来王永珠包藏祸心!她压根就不是宅心仁厚,念着亲情!她就是想将自己送回去,让自己受苦受难去!

    她想怒吼,想骂人,想告诉大家,这都是王永珠母女的阴谋!

    可是她被绑得像个粽子,嘴里还堵着抹布,想做什么也只能想想而已,半点不由己。

    不管她情愿还是不情愿,就被吴婆子将腿上的绳子松了松,然后示意她快走。

    金钗倒是想跑,出了门,就看到外头几个五大三粗的婆子虎视眈眈的,就知道自己是跑不出去了。

    只得压下心思,被吴婆子推攘着出了后门。

    后门边,一辆马车已经等候多时了。

    趁着没人注意,吴婆子将金钗就给推上了马车,自己也坐了上去。

    她已经被吩咐了,将金钗送回齐城县去,这一路,都由她看管金钗,不能让她逃脱。

    吴婆子知道,这是主家信任自己,拍着胸脯保证了。

    一路对金钗看得极严,晚上睡觉,都是睡一起,将金钗的手腕和自己的绑在一起,稍有动静,都瞒不过她。

    这都是后话。

    只说宋重锦回来,听了王永珠的描述,顿时也乐了。

    只冲着张婆子和王永珠竖大拇指。

    张婆子还有几分担心,担心那袁马监要找宋重锦讨个说法。

    打砸骂人的时候一时爽,这回家了,回想起来,又有几分担心给女婿惹事了。

    fp

    ()是,,,,!




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来信
    【】(),

    宋重锦却安慰道:“娘快将心放在肚子里,我保证,明儿个那袁家不仅不敢来讨说法,只怕那袁马监的夫人还要亲自来给娘和永珠赔不是呢!你们就在家等着收赔礼就是了!”

    有宋重锦安慰保证,张婆子总算是将心给放回了肚子里。

    到了晚上回到屋里,王永珠才想起,白天收到京城的来信还没来得及看呢。

    将信拿出来,有好几封。

    顾家的就有两封,还有卫国公府的,也有两三封。

    看上面的笔迹,是顾子楷的,上面写着是宋重锦亲启,还有一封上面注明是给王永珠的。

    卫国公府也是,给宋重锦的那封信是宋弘的笔迹,还有两封,都说是王永珠的,看字迹娟秀,应该是后院的女眷所写。

    王永珠将给宋重锦的信递给她,先拆开来顾家的来信。

    果然,信是顾子楷代笔,厚厚的一摞,都是些家常话。

    说的都是顾家老太太和顾家大夫人对张婆子和王永珠的想念,担忧之情。问她们在赤城县过得是不是习惯?有没有什么不顺心的?还担心这边苦寒,不如京城繁华,缺什么,让寄信回京城,她们安排给寄过来。

    又有顾家老太太在信里抱怨顾长却,也就是杨宗保执意不肯成亲,让张婆子去信劝劝他。

    最后是顾家大夫人信里交代一些留下的铺子和庄子的收益,还有一份清单,是她准备的一些京城那边的时兴东西,让人给带了过来。

    王永珠看了看清单,有皮毛料子,还有各色绸缎布料,金银首饰和玩器吃食样样俱全。

    一看就是用了十分心意的。

    王永珠知道这顾家大舅母是个做事十分周全妥当的人,看了这礼单,就知道这是顾家大舅母提前给他们预备的过年的。

    忍不住心头一暖,心里琢磨着,明日也该去跟张婆子商量着,采购些本地特产,让送信的人带回去,脚程快的话,能赶在年根下到,也是他们的一分心意了。

    这么想着,又拆开了卫国公府的信。

    一封是高氏写的,好几张纸,也不过是些家常话,说了些卫国公府里后院的现状。

    当初为他们重新整修的世子住的院子,日常有人打扫,他们留下的东西也都封存的好好的。

    高氏让他们俩放心,有她在,属于他们的院子,别人休想能住进去。

    又说府里如今剩下的那个宋家兄弟,都蠢蠢欲动。

    不过宋弘因着朝廷的事情,跟齐国公王家正掐得你死我活,暂时没空管这几个儿子。

    反正因为阮家和王家联合的原因,宋重钧如今是最不招宋弘待见,每日里都躲在自己院子里不敢出来了。

    宋重钊倒是显出来了,侯家看出来宋重钧估计是没了指望了,如今倒是都将注压在了宋重钊身上。

    宋重钊却是个骨头轻的,不过才几日功夫,因着侯家的看重,洋洋自得起来,话里话外,连宋重钧都看不上了。

    两兄弟如今离了心,侯姨娘急得头发都白了,天天在屋里哭呢。

    至于其他几个小的,虽然有那心,可要么年纪还小,要么想着坐收渔翁之利,倒没宋重钊那么明显。

    宋家几个姑娘里,二姑娘和三姑娘倒是老实,也聪明。

    如今跟着高氏老老实实学管家,对高氏也越发的恭敬起来。

    就连她们的姨娘孟氏,也如今对高氏是言听计从,十分的恭顺。

    二姑娘年纪差不多了,到了年下,京城里宴会多起来,高氏也就该带着二姑娘和三姑娘出门给人相看了。

    至于宋家大姑娘,明年开春就要嫁人了,只可惜他们作为兄嫂是赶不回来了云云。

    只在最后轻描淡写的问了一句,家里的人用着还还顺手?还让他们在外头不要勒啃自己,有什么想吃的,想玩的,写信回去,她给让人送来云云。

    王永珠看完,心里有了数。

    高氏这封信,一时让他们知道如今宋家的情况,二来是提醒他们,宋家大姑娘明年要嫁人了,他们敢不回去,可为了面子好看,该准备些添妆了,免得让人说闲话。

    三来,最重要的恰恰是最后那一句似乎是随口写下的话,家里的人用的顺不顺手。

    这是高氏在问宋重锦和王永珠,是否接受了宋小寅四人的投诚,也是否接受了她的诚意?

    王永珠放下信,看宋重锦还在看宋弘的书信,想了想,打开了最后一封信。

    信是宋重绢两姐妹写来的,满纸间都是感激之言。说了他们走后,府里的情况,和高氏说得大致差不多。

    不过有一些动向,却是高氏都不知道的,说是房氏,也就是宋重钥母子来找过她们母女。

    隐约透露的意思,是想投靠宋重锦,以他马首是瞻。

    宋重绢母女三人自然不敢自作主张,所以才写信来,想问宋重锦的态度。

    王永珠倒是有几分惊讶了,按照如今卫国公府的情况,宋重钧是彻底出局了,侯家既然已经将宝压在了宋重钊身上,就不会再分给宋重钧资源。

    宋重钊此人,志大才疏,当初居于宋重钧之下,如今能自己上去,自然也不会再给宋重钧机会。

    他们兄弟二人就能自己先窝里斗。

    说来,宋重锦远在千里之外,其他的两个,一个身体弱,一个年纪小。

    宋重钥反倒最有机会,怎么会想到要投靠宋重锦?

    正好宋重锦看完了信,王永珠也就将高氏和宋重绢的信递给了他。

    宋重锦一目十行的大略扫了一眼,将顾长卿和宋弘写的信也递给了王永珠。

    王永珠接过信,大致扫了几眼。

    信中两人说的都是同一件事,就是虎跳峡水匪一事。

    先前两人在水匪解决后,在最近一个城镇靠岸的时候就已经写信回京城,将发生的事情在信中做了说明。

    因为走得是宋家八百里加急,所以京城那边很快就收到了消息。

    宋弘的信中是大肆夸奖了宋重锦一番,什么果然不愧是老子的种,没给老子丢脸!又在信里大骂那位姓董的统领是王八蛋,胆子也忒肥了,居然敢抢他儿子的功劳,只怕是活腻歪了!

    让宋重锦放心,有他这个做老子的在,这功劳就少不了他的!就算是被老虎给叼去了,他这个做爹的,也能虎口里将功劳给夺回来!

    信里最后还卖了一把温情,说什么自从宋重锦走后,倒是日夜难安,为他挂心不已。如今知道他有这等表现,老怀大慰,后继有人了!

    让宋重锦努力办差,只要能替朝廷解决骡马问题,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有他这个爹兜着,尽管放开手大胆去做就是!

    至于顾长卿,信中也是肯定了宋重锦的所作所为,只是越发让宋重锦谨慎些,切勿张狂。不要以为有了虎跳峡之功,就能怠慢赤城县之事。

    要知道赤城县之事,才是重中之重!不管是为公还是为私,都该解决好骡马的问题。

    当然在信的最后,也问了张婆子和王永珠的情况,还叮嘱了一句,男儿大丈夫,此刻应当以事业为重才是,勿要被外物和糖衣炮弹所迷惑。

    真是难为顾长卿了,前面谆谆教导,最后还是忍不住暗示宋重锦,不要以为到了外头,没人盯着,就能为所欲为,怠慢了自家外甥女。
1...641642643644645...6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