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时代先锋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执笔乱红尘
重生前杨东旭接触歌曲很晚,到九零年磁带都在整个中国普及的时候,在农村种地的他才有幸听到歌曲。
他出来打工第一个月的工资就拿来买了一个小录音机放磁带的那种,每天当宝贝一样的抱着,电池不知道消耗了掉多少。
90年出来打工的杨东旭才17岁,农村出来的他面对外面繁华的世界好奇中带着畏惧,迷茫中有些不知所措。
所以一开始他进的是工厂的流水线,而且谨小慎微窝着心在工作生怕弄坏了什么自己赔不起。所以歌曲就成了日日夜夜陪伴他的重要伴侣。
那个时候已经初中毕业的他又买了本子和笔照着收音机里面的磁带开始抄歌词,整整炒了五大本,哪怕后来网络游戏开始流行的时候,他遇到喜欢的歌依然会抄下来。
并且通过网络接触了不少国际上好听的英文歌,比如说迈克杰克逊的歌曲他几乎都会唱,而且还自学过一段时间的太空舞步。
想到歌曲杨东旭又不禁想到了漫画,这也是他的最爱,从最早的《龙珠》到后来的《死神》《火影》每一个都是跟过。
歌曲,小说,漫画,网络游戏,rb,韩国肥皂偶像剧,除了上班必须外出之外,杨东旭可以说具备了后世所有宅男应有的特点。
而这些特点放在现在无疑都是优势,小说,网络游戏和韩国肥皂剧先靠后。现在中国还没站呢,电视还没普及的现在,需要电脑的网络游戏也没市场,韩国肥皂剧现在也还没有起步。
至于rb......好吧,杨东旭曾经幻想过自己是里面的男主角撸过不少次。时常精虫上脑的他一直有个想法,还缺不缺男主角自己可以去吗......
去掉这一样之后就剩下歌曲和漫画了,虽然这两个在目前的中国市场还没打开,但却有了可操作性,燕京已经出现港商了,这让他有了把歌曲送出去的可能。漫画也可以走
第五十五章 的啦
自己给自己找事的杨东旭,在甩掉四合院重建的大包袱之后,又开始变得忙碌起来。周末的时候去学素描,老师是北大那边一个老头,名气不是很大,但山水画是一绝。听到杨东旭只学素描不学国画,要不是看在周义仁的面子上绝对把人轰出去。
放学回家杨东旭也不再乱溜达,抱着一把找孙胜利转了好几个弯才买到的木吉他在小四合院中练歌。至于写作业什么的,那是神马期末考试双100就成,这些细节不必在意。
说是练歌其实只是顺带,没有当歌手想法的杨东旭只所以抱着木吉他唱歌,主要是有些歌词记不住了。所以只能用吉他找找调哼几句,这样旋律出来了歌词既然也就出来了。
依然是一个很大的本子,旁边放着英雄牌的钢笔,第一档上能记住的歌曲,或者顺着旋律引出来的歌词全记上,不过这次记的不单单是歌词,既然旋律出来了顺带着把歌谱一起写好。
“旭子,旭子你要找的香港人来吃饭了。”气喘吁吁跑过来的武爱兵开口说道。
写歌自然是为了卖出去,所以杨东旭就给武爱兵打了招呼,饭店中要是有香港人来吃饭就通知他。
现在杨家宴的名声已经传出去了,楼上的包厢每天都全满,想要预定至少需要提前一个星期。只所以如此火爆味道好自然是主要因素之一,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服务质量好。
经过杨东旭的严格要求,外加二把刀的系统培训,你来杨家宴吃饭除了享受美食,还能享受到细致入微的服务,还能选择自己的口味,比如说不要放葱,盐多放自己口味重等等。
所以来这一吃饭的人,虽然不是大爷,但却能享受到大爷一样的服务。而不是去其他一些大的国有饭店当孙子,菜口味不对说两句,服务员比你还凶。
味道好服务好,来吃饭的自然不单单只是燕京人,外地似乎嗅到了商机味道的客商,香港人,俄罗斯人,甚至美国人,连小rb鬼子杨家宴都招待过。
不过除了那些大使馆的人,香港客商来的就有点少了。毕竟现在交通实在是不发达,他们来回一趟至少半个月,加上都是来趟路子的人数不多。因此有的时候可能连续一个星期都有他们的身影,有的时候十天半个月都看不到人。
急匆匆跑到杨家宴杨东旭差点给自己脑袋一锤子,觉得舍近求远了。因为带着香港客商吃饭的就是东子。
自从秀水服装公司城里之后东子可以说是抖了起来,以前只是在街面上有名气,现在在一些官家眼力也有了点印象。
没办法作为第一个跑去深圳那边拿货的燕京人,第一个和港商合作的私营企业,他想不出名都难。
没错秀水服装公司和港商合作了,当东子跑了几趟深圳拿货,和杨东旭两个人赚钱赚的正爽的时候,突然街面上出现了比他们还要便宜的货源。
这个绝对不能忍东子立马就召集手下杀个过去,可到地方一看竟然是港商,有点傻眼。这个时候对外关系可是非常紧张的,外商绝对在合格时候比大熊猫的保护规格都要高。
既然不能打,大家只能坐下来谈。这一谈就谈成了合作,秀水服装提供运输工具,当然路费港商必须自己出,等货到了燕京之后只能交给东子来出售。
原产地那边毕竟距离太远插不上手,所以有了交通工具作为筹码,杨东旭直接锁死了下游市场,毕竟在四九城这一亩三分地上他,或者说东子说话还是有点影响力的,因此双方就这样成为了合作伙伴。
“呵呵,杨少来啦,今天请客吃饭的人有了。”一身中山装打扮的好像国家领导人一样的东子做事更加的圆滑起来。
比如说对杨东旭这个称呼,要是放在一个月以前他都是直接喊杨东旭‘旭子’,可现在没人的时候他以前喊‘旭子’,由外人在的时候都是喊杨少。
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称呼,但仅仅只是这一个细节的改变,就可以看出这一两个月中东子真的是成长了,做事方面根本不像是一个二十多岁的毛头小子。
“杨少来的啦。”原本坐着吃饭的郝一帆站了起来,在为人处世方面他显然比成长的东子还要老道,既然都喊一声‘杨少’了,那自然不能再坐着。
“郝老板,这一次一定又赚了不少吧”杨东旭笑着坐了下来。
“一起挥(发)财,一起挥财的啦。”郝一帆笑了笑很是低调。
相对于东子一身成功人士外加知识分子的中山装,郝一帆穿的就比较低调了,花格子衬衫配上大裤衩,然后一双凉鞋。只有165个头的他,整个人胖乎乎的,所以笑起来给人感觉有点憨厚的和善。
不过杨东旭从来没有小看过这个胖子,作为第一批进入内地淘金的港商,他没有和其他港商一样只是试水一下深圳那边,而是直接带着货北上来到燕京,这可不是一般人有的魄力。
吃吃喝喝之后东西撤下去上了甜点,杨东旭拿过一块冰冻的西瓜塞进嘴里,冰凉的感觉很是舒爽。
“不知道上次和郝老板说的事情怎么样了”杨东旭靠在椅子上一边吃西瓜一边问道。
“带来了一些的啦,录音机带来了100台,磁带多有200多盘,有十几盘是最新刚出来的啦。”郝一帆指了指自己的身后。
显然过来这边吃饭,就算杨东旭不来找他,他也会找杨东
第五十六章 外贸没那么复杂
周义仁那个改革研究室经过将近一年的发展,尤其是做出了几件的确具有影响力和划时代意义的意见,并且被高层形成决策之后,工作属性从专门研究国内,已经延伸到了国际。
所以船舶进入内地手续的事情,找周义仁应该能办理。当然去说的时候不能说自己想要做生意,要把这件事情说成利国利民,加快改革开放的大事。
虽然这里面会夹带自己一点私货,但展开海上贸易的确能够加快中国经济发展,这也是时代发展的潮流,杨东旭只是煽动一下蝴蝶翅膀让它稍微提前了一点而已。
“我这边也找人使一使力气。”东子看了杨东旭一眼开口说道。
他只所以能被杨东旭看上和他合作开秀水服装公司,铁路运输他能跑下来是主要原因。如果船运一开通,那他这边的筹码可就小了不少。
“这样的话用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看到一船货物了。”杨东旭自然知道东子突然这么积极是因为什么,也不说破。
事情决定下来虽然郝一帆还没回去,不过这件事情已经可以开始运行了。船舶公司就在香港那边又不会跑。所以先把关系给捋顺了,郝一帆回去就能直接办理手续一点不耽误。
“走之前和我打声招呼,我有点东西让你带。”杨东旭把武爱兵喊进来,提着那一台录音机抱着一箱子磁带离开了房间。
回到四合院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把所有磁带都听一遍,看看自己本子上那些歌曲需要划掉,而是把想要离开的武爱兵喊住。
“你再去办理个营业执照,过段时间我们开个店卖这些东西。”杨东旭指了指录音机和磁带说道。
“这个东西多少钱”看着杨东旭把录音机插上电,里面开始播放歌曲,武爱兵感觉蛮新奇的。
“录音机150一台,磁带3块钱一盘。买一台录音机送两盘磁带。”杨东旭在心里琢磨一下给出了零售价。至于刚才在包厢中说的110一台什么的纯属忽悠。
“这个太贵了吧”武爱兵一脸的愕然。
虽然因为纸币的流通越来越多,除了一些稀缺的商品粮票什么的已经越来越局限,因此物价这半年多来上涨不少,可150的零售价绝对是天价,这差不多是一个双职工家庭赞一年的钱了。
“这玩意现在只能往贵了卖,进价就80了,也不低不是先卖几个月看看,然后根据行情在适当的涨价,或者降价。”
“还涨啊”虽然武爱兵现在也不是一个缺钱的主,可他依然感觉这个东西太贵了。
“这才哪到哪啊,过几天我问问郝一帆那边能不能弄到带大音箱的那种录音机,那玩意价格至少500起步。”杨东旭突然想到当年达到结婚年龄的时候,男方需要置办的一些家电。
其中一个竖起来半米左右,旁边放着两个大音箱的录音机,绝对和电视机一个档次的。只是不知道这玩意现在香港那边生产出来没有。
要是生产出来运回来,想要开迪厅的家伙事算是有了最重要的一个。当然这样的迪厅只能把录音机音量开到最大跳舞,至于唱歌还需要一段时间。
“这个有人买吗”武爱兵终于说出了自己最想说的话。
“有没有人买,卖了才知道啊。以后这个点你来负责。”
“啊”武爱兵直接傻掉了。
其实在要录音机的时候杨东旭就有开个卖家电店铺的想法,做这件事情的人也确定了武爱兵。
不用跑去进货,只是拿货分货,武爱兵在秀水服装那边对东子来说也不是那么喜欢。所以趁着矛盾没闹开,还是让武爱兵做其他事情比较好,这个店铺就是给他练手的,以后杨东旭还有别的打算。
接下来几天杨东旭又多了一个听歌的任务,其中听到了不少自己听过的,不过这些歌大部分都是郑丽君唱的。
没办法几代人的女神啊,只要是听歌的人,没听过他唱歌比外星人都稀有。听了两遍之后,确定自己没有漏掉的,杨东旭从本子上撕下来几张纸烧了,这几张歌谱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
“别捣鼓那些没用的,过来看看这个。”下班回来的周义仁,看着杨东旭拿着画板在哪里洗洗刷刷画的正起劲喊了一声。
“来了。”杨东旭丢掉画笔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没办法求人办事态度必须好一点不是
从周义仁手里接过几张纸醒目的标题映入了他的眼帘——《论现代中国经济运输业发展及船舶运输展望》。
稿子是手写的,即便是改革研究室也没配上打印机呢。所以一些文章只能手写,周义仁的字很好看,尤其是毛笔字和钢笔字,杨东旭收藏了不少,不是拿来以后卖钱,而是真的喜欢。
文章的内容着重说的就是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杨东旭前两天只是提了船舶,没想到周义仁把公路和铁路也涵盖进去了。
说实话在对外贸易没有多少份额的现在中国来说,把公路和铁路发展放在船舶运输前面没有丝毫的问题。不过从长远目光来看,船舶运输绝对是以后对外贸易的主要运输载体。
文章字数很多,杨东旭看了一个多小时才看完,主要是里面小论题有的是有也有让他眼睛一亮的感觉,所以时间花
第五十七章 淡定,都淡定
美国什么时候开始鼓动实施对中国技术封锁的杨东旭不清楚,但现在北边那个老大哥还生龙活虎呢,美国对中国拉拢的态度十分明显。
要不然尼克松不可能1972年就访华,大混乱年代结束没多久杨东旭重生的前一年,也就是1978年两国就发布了《建交公报》。
所以眼下中国改革开放虽然困难重重,但绝对是个发展的好机会。不然等北边那个北极熊一分裂,美国开始把重点放在中国身上那就真的苦逼了。
所以说着说着rb,杨东旭就不禁开始往美国身上拐,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说了出来。如果对rb的贸易让周义仁眼睛一亮的话,对美国一些意见就让他皱眉头了。
“这样做很容易产生纠纷吧”周义仁眉头皱的紧巴巴的说道。
这个纠纷,自然是指苏联那边的纠纷,因为一旦和美国更加亲近,那头北极熊的肯定会不愿意的。
“就算是不亲近美国,苏联那些技术人员还不是早就撤走了所以国与国的交往情谊这种东西往往是最靠不住的。
利益才是最根本的东西,我们能让苏联难受,美国不介意给点好处给他的对手添添堵。同样苏联看美国不顺眼,我们做点得罪美国的事情也能从那边拿点好处。
不然你这边紧绷着不理美国,好处没了不说。苏联那边就会高兴了,就会再派技术人员帮我们我们和他们根本不是一家的,以前不是,以后更不是。
所以怎么对我们有利,那就怎么来。自己家关起来吃肉,你还管外面那些狼是否在喝西北风有意思吗自身强大别人才不敢欺负你好不好不然你这边被欺负,去叫人家帮忙,结果人家不出手,你只能干瞪眼。”杨东旭翻了个白眼。
太年轻,还是太年轻啊,想想后世那些打嘴仗不要脸的外交手段。杨东旭感觉现在的中国实在是太要面子了,那玩意多少钱一斤在国与国的外交之中要面子就等于吃亏,最后只能关起门来自我安慰一毛钱的好处都捞不到。
“你这墙头草的德行跟谁学的”正在吐沫横飞的杨东旭被周义仁对着后脑勺来了一巴掌。
“死要面子活受罪爱听不听。”杨东旭满眼的幽怨,好不容易想要利国利民一下竟然被揍了。他决定以后再也不和周义仁谈这些大事了,等船舶手续办理好自己关门继续赚钱,绝对不再管其他人死活。
看着气呼呼的杨东旭跑回院子里继续捣鼓哪个破画板,周义仁坐在屋里眉头越皱越紧。时而眉头松开露出喜色,时而愁眉苦脸,时而又想到妙处击掌庆贺。
杨东旭没理周义仁在屋子里比川剧变脸还要精彩的神色变化。拿起笔来深呼吸半天也没静下心来练习画画,把吉他拿出来也找不到感觉。心里还有怨气的他出门去了杨家宴,准备大吃一顿安慰一下自己受伤的心灵。
杨东旭并不知道,在他离开没多久已经下班的周义仁,把自行车推出了院门身影很快消失在了夜色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