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表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虽然李璋的话中加了一个前提,就是在他的能力范围内,这好像显得有些不真诚,但王钦若却十分满意,因为他知道自己与李璋并没有深交,一次提醒能换来对方的这个承诺已经相当不错了。
有李都尉这句话,老夫就放心了。王钦若这时再次喘了几口气,随后这才再次道,其实就算我不说,李都尉应该也能想到,太后虽然掌权,但年纪太大,而陛下无权,但却有得是时间等候,而对于李都尉你来说,其实有上中下三条路可走!
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中下三策
夜已经深了,李璋却独自坐在书房里没有休息,只见他这时提笔在书桌上的大纸上写着什么,一直写到最后一个字后,他这才将手中的毛笔放下,然后怔忡的看着纸上的内容发呆。
今天李璋与王钦若聊到最后时,对方给了他上中下三条计策,以应对刘娥和赵祯未来可能发生的权力斗争时,李璋左右为难的局面,只是对于这三条计策,李璋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选择?
刘娥和李璋的亲戚关系虽然是假的,但她却是一手提拔起李璋的人,而且平时她对李璋的宽厚也非比寻常,甚至有时赵祯都感觉刘娥对李璋,比对他这个儿子都要亲,这也使得李璋成为朝堂上一个十分特殊的人物。
李璋也不是无情无义之人,对于自己那位在皇陵苦守的姑母,他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感情,毕竟两人一共也才见过一面,对她更多的还是同情,另外也是出于赵祯的关系,想要让他们母子团聚,所以才会冒险的与对方相认。
但是刘娥对李璋的关心却是他能感受到的,所以李璋对刘娥的感情其实是很复杂的,估计也只有等到赵祯知道了刘娥不是他的生母后,才能真正和他有相同的感受,不过无论如何,李璋还是将刘娥当成一位值得自己尊敬的长辈来看待。
至于赵祯就不用提了,两人不但是表兄弟,而且又相识于少年,几年间早就培养出深厚的感情,赵祯也从来没把他当成外人,不但让李璋做迎亲使代他迎亲,而且平时还能自由出入宫禁,这种信任甚至超过一般的亲兄弟。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万一日后刘娥与赵祯因为争夺而导致对立,甚至是争斗时,李璋就会成为那个左右为难的人,到时他是帮刘娥对付赵祯,还是帮赵祯对付刘娥呢?这也是今天王钦若对李璋的提醒。
而对于这个问题,王钦若给出了上中下三条计策,他告诉李璋,其中最下策就是李璋左右摇摆不定,即想帮赵祯,又想帮刘娥,最后反而只会落得个两边不讨好,刘娥在位时会对他打压,而等到日后赵祯上位,也会对他产生怀疑,前途也会大受影响。
至于中策,则是李璋从刘娥和赵祯中选出一个来支持,但这也有个问题,若是李璋支持刘娥,那么他前期肯定十分顺畅,但这却会让赵祯与他决裂,日后若是刘娥去世,赵祯掌握了实权,李璋肯定会大受打压,甚至连命都难以保住。
若是李璋支持赵祯,那么前期他肯定会面临着与刘娥的决裂,对于这点王钦若告诉李璋,刘娥自从掌权之后,野心也越来越大,日后大宋会往哪个方向发展,他也说不准?
但刘娥肯定不会轻易的交权给赵祯,甚至会刻意的打压赵祯,而李璋做为赵祯身边最信任的人,又是刘娥一手提拔起来,但却背叛她的人,肯定会招来刘娥的报复,所以李璋也会变得十分危险,但如果能熬到刘娥去世,那他的前途将是一片光明。
可以说中策有很大的风险,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李璋的性命,而且会得罪刘娥和赵祯中的一位,这都是李璋不愿意看到的,于是王钦若给出了一条上策。
既然是上策,本来应该是李璋最好的选择,但是李璋现在却对这条上策有些踌躇,因为这条上策很简单,只有一个字,那就是走,其实就是让李璋离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这样即能避开刘娥与赵祯的冲突,又能完美的保全自己与双方的感情。
说起来之前李璋曾经见过晏殊,对方也同样是故意得罪刘娥,然后被贬出京城,他这样做也和王钦若的上策差不多,只是他是打算与刘娥划清界线,在外地等待刘娥去世,赵祯上位后,再得到赵祯的重用。
对于晏殊这样的做法,李璋并不觉得有什么对错,毕竟人都是自私的,为自己的前途做打算也很正常,只是当他也面临着与晏殊相似的选择时,他却是犹豫了,并不是他比晏殊高尚,只是因为他与晏殊不同,晏殊与刘娥赵祯都只是单纯的君臣,但李璋却与他们多了深厚的感情,这让他也在做选择时受到了更多的羁绊。
之前王钦若刚说出这个上策时,李璋也曾经心动过,对于他来说,远离京城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他也的确有许多的事要做,比如西北与河北军事,南方沿海的海贸等等。
但是等到李璋冷静下来后,却开始对这条上策产生了几分怀疑,倒不是他不相信王钦若,而是他觉得这个上策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完美,也许他可以找理由离开,但这个理由也许能暂时骗得过赵祯,却绝骗不过精明的刘娥,毕竟晏殊就被她一眼识破,更别说李璋了。
如果刘娥知道李璋也故意在这个时候离京,恐怕也会对他十分失望,而且赵祯也在一天天长大,也许日后也会想明白这件事,到时他又会对李璋怎么看?
另外李璋在京城还有许多的事要做,比如钱行火器这些十分重要的事,他还想让赵祯与皇陵里的那位姑母相认,虽然不用时时看护,但也关注那位姑母的情况,以她的年纪,只要肯安心休养,熬过刘娥并不是什么难事。
也正是想到上面这些,所以李璋对这个上策也产生了几分怀疑,但如果不选择这个上策,那就只有选择中策了,可是想到要从刘娥和赵祯中挑出一个支持,虽然他在心中倾向于赵祯,但想到要和刘娥发生冲突,他也不由得感到十分的头疼。
最后李璋自己一人呆坐到半夜,也没有想出一个头绪来,最后他干脆一拍桌子道:罢了,与其现在担心这些,还不如走一步看一步,正所谓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我就不信到时想不到两全其美的办法来!
话一出口,李璋也感觉全身一阵轻松,随后躺在床上就呼呼大睡起来。几天之后,一个噩耗传来,王钦若终于还是走了,而刘娥听闻这个消息当场痛哭起来,并且再次破例,竟然要亲自为王钦若主持葬礼。
第二百九十章 恩宠过甚
刘娥虽然不是皇帝,但她的身份却比皇帝还要特殊,之前亲自出宫探望王钦若已经算是破例了,但在王钦若去世后,却再次破例,竟然要以太后的身份为他主持葬礼,甚至还失声痛哭,这也是刘娥执掌大权之后,第一次为一个臣子哭泣。
不过更让人没想到的还在后面,就在王钦若去世后,刘娥再次下旨追赠其为太师中书令,谥号文穆,另外王家的子孙受封荫者达到了二十多人,这是什么概念,杨家将中的杨家满门忠烈,受封荫的也不过才一人,而王钦若一家就顶二十多个杨家,这在大宋开国以来都是绝无仅有的事。
刘娥对王钦若一家的恩宠,也引起了不少大臣的不满,纷纷上书请求刘娥削减一些封荫,但刘娥的态度却是极为坚决,谁劝都没有,当时记录的史官也不禁感叹:国朝以来宰相恤恩,未有钦若比者!
不过也正是刘娥对王钦若的恩宠过甚,使得坊间也传出一些不好的流言,说什么刘娥是大宋的萧太后,而王钦若就是大宋的韩德让,要知道韩德让可是萧太后的情夫,所以这也是在讽刺刘娥与王钦若有什么不正当的关系。
对于这种流言,刘娥也是勃然大怒,当即命人严查,结果还真抓到几个嘴贱的,本来像这种诽谤皇家的人,直接杀了都不亏,但刘娥倒没有因愤怒而失去理智,而且她本来也不是那种视人命如草芥的人,所以最后只是把这些人押到开封府门前掌嘴示众。
另外刘娥也没有因为这些流言就急于撇清自己与王钦若的关系,反而该怎么办还怎么办,甚至还亲自前去吊唁王钦若,在对方的灵前也再次流泪,如此一来,外界的流言反而慢慢的平息了下来。
做为最了解刘娥的人之一,李璋自然不信外界那些狗屁流言,而且他经常进宫,自然比任何人都知道宫里森严的规矩,再加上他对刘娥的了解,对方也绝对不会做出那种因小失大的事。
本来李璋和王钦若没什么交情,但是因为之前对方给他的警告,并且还给出三条计策,所以李璋也特意抽出时间前去吊唁,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次吊唁竟然还遇到一个熟人。
参见王相!李璋吊唁过后从王府刚出来,却没想到旁边有一辆马车停下来,然后只见王曾从车上走了下来,李璋和王曾也有过几次接触,特别是当初在皇庄时,王曾曾经两次与李璋交谈,而且还想打听皇庄里的情况,但都被李璋给挡了回去。
没想到竟然在这里遇到了李都尉,你也是来祭拜王相的?王曾看到李璋也不由得露出几分笑容道,他已经知道了当初皇庄里种的是土豆,而且土豆也是李璋献上的,虽然李璋把他挡在了皇庄外面,但他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觉得李璋这个人正直守信,所以他对李璋也颇为喜欢。
是的,不过王相你能来也让我颇为意外。李璋这时点了点头道,王曾与王钦若一向不和,这也是人尽皆知的事,所以他在见到王曾时也十分惊讶。
人死万事空,之前的恩怨也根本不算什么,更何况王相虽然做过一些错事,但也政绩斐然,可以称得上是治世之能臣,我来祭拜一下也是应当的。王曾听到李璋的话却是叹了口气道,他与王钦若斗了数年,但当得知对方去世的消息时,却忽然有种索然无味的感觉。
原来如此,说起来当初太后前来探望王相时,我也在旁边,而王相当时也向太后推荐了您接替他的位子,看来两位虽然政见不和,但却彼此惺惺相惜啊!李璋当下再次点头道,王钦若和王曾同姓,而且又都是宰相,称呼起来还真是有些麻烦。
呃?王相真的向太后推荐我?王曾听到李璋的话也明显一愣,这才开口反问道。
王相不知?李璋听到这里也露出惊讶的表情道,虽然刚才王曾嘴上那么说,但李璋本以为王曾是知道王钦若推荐他的事,所以才特意前来祭拜,但现在看他的样子,似乎并不知道这件事。
我的确不知道,王相去世后相位空悬,朝堂上虽然在讨论这件事,但太后一直没有做出决定,我也更不知道王相在去世前曾经推荐过我。王曾这时神色诚恳的解释道,这时再提到王钦若时,他脸上也多了几分复杂的神色。
李璋这时也终于确信王曾的确不知道这件事,看来刘娥并没有公布这个消息,这让李璋也感到有些奇怪,按理说相位一般也不会空缺太久,而且王曾的资历威望都足够了,再加上又有王钦若的推荐,这件事应该早点定下来才对啊,难道刘娥是在犹豫着什么?
等下!我明白了!就在这时,忽然只见王曾猛的一拍脑门,脸上也是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大声道,原来如此,他临死前都要摆我一道,好一个王钦若啊!
王相你明白什么了,为何这么说?李璋看到王曾的样子却是一头雾水的问道。
哈哈哈~,这种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李都尉你能想明白最好,想不明白也没关系,以后你自然就会知道!王曾虽然嘴上说被王钦若算计,但脸上却是一副高兴的表情,而且在说完后直接向李璋一拱手,转身就进到了王钦若的府中,留下一脸莫名其妙的李璋呆立在那里。
难道做宰相的人就不会好好说话?看着王曾离去的背影,李璋也不由得有些郁闷的道,说完也转身准备上马车。
不过就在李璋刚登上马车,忽然只感觉脑子中灵光一闪,当即也忽然明白过来,这让他猛的一拍脑门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真是好算计啊!
王钦若之前曾经评价过王曾,说王曾智谋不如丁谓,稳重不如王旦,才智也比不上王钦若自己,但王曾却有一个三人都比不上的优点,那就是有底线有原则,遇到不公之事也绝不妥协,可以说他和鲁宗道一样,都是朝堂上的硬骨头。
而只要王曾这样的做了宰相,那么日后刘娥就算不愿意交出皇权,也不敢做的太过分,这才是王钦若的真正用意,毕竟他虽然是刘娥的心腹,但同样也是大宋的臣子,这个江山姓赵不姓刘,当然他也可能是不想让刘娥走上错路,毕竟历史上也只出过一个武则天。
大娘娘应该知道这一点,所以才迟迟不肯公布由王曾接替相位的消息,不过除了王曾外,恐怕也找不出第二个人选了,总不能把丁谓再调回来吧?李璋这时再次自语道,丁谓现在还在海南岛钓鱼呢,不过丁谓这个人野心可比王钦若大多了,刘娥肯定不会放心调他回来。
刘娥亲自主持王钦若的葬礼,当然这只是名义上的,毕竟刘娥也根本没有这个时间,王钦若是新喻人,也就是后世的江西新余,按照他的遗嘱,他死后要把遗体运送到老家安葬,所以等到京城这边虽然举行了葬礼,但并没有安葬,而是选了个日子,由他的子孙运送棺椁出京,刘娥因为身份的原因无法前去送行,于是就拉了李璋这个壮丁,做为刘娥的亲戚,他自然也是最适合代表刘娥的人。
李璋本来就准备为王钦若送行,只是在送走了王家送葬的队伍后,他需要回皇宫向刘娥禀报一下,只是当他来到垂拱殿时,却发现刘娥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批阅奏折,而是坐在那里入神,好像在沉思着什么事情。
大娘娘,王相的棺椁已经出京了!李璋上前轻声提醒道。
听到李璋的声音,刘娥这才从沉思中醒来,只见她这时神色黯然的点了点头,随后忽然开口道:璋儿,你可知我为何对王卿如此恩宠吗?
这个臣不知!李璋听到这里也不禁犹豫了一下,随后这才苦笑一声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其实他早就想问刘娥这个问题了,毕竟她对王钦若的恩宠实在太过了,否则坊间也不会传出那种流言。
哀家知道,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许多人都对哀家对王卿的赏赐大感不解,甚至还有人胡乱猜测,可是他们却并不知道,哀家对王卿之所以如此恩宠,无非也就是两个字。刘娥这时轻声开口道。
两个字?李璋听到这里也露出讶然的神色看向刘娥,只是他实在想不出来是哪两个字?
尊恭!刘娥这时忽然长叹一声这才吐出这两个字道,这两个字虽然简单,但对刘娥来说却十分的重要。
尊恭?李璋听到这里却是感到一头雾水,尊恭这两个字拆开来,无非是尊敬和恭顺,可刘娥是太后,朝堂上的大臣不都是对她的旨意毕恭毕敬吗?为何只有王钦若才能得到刘娥的如此看重?
第二百九十一章 原因
看到李璋不明白自己的意思,刘娥这时也不禁一笑道:你不明白也很正常,因为在满朝文武之中,能做到尊恭这两个字的也只有王钦若和你了,你是哀家的晚辈,又是我看着长大的,对我尊敬又恭顺也很正常,但是你再看看那帮文武百官们,虽然表面上不敢违抗哀家的旨意,但他们心中又有哪个是真正看得起哀家的?
刘娥说到最后一句时,也不禁激动的加重了语气,而李璋听到这里也总算明白过来,朝堂上的大臣表面上对刘娥的确是十分恭敬,但说句实话,这帮大臣又有几个能真的看得起出身极低,而且又是个女子的刘娥?再加上赵祯年幼,所以当初刘娥垂帘听政时,可没少受这帮大臣的气。
当然后来刘娥手段频出,连权倾一时的丁谓都被她贬到了海南,一时间让朝堂为之一新,剩下的大臣也不敢再有什么出格的举动,但他们对刘娥依然有些看不起,特别是他们知道刘娥年纪大了,迟早都要还政于赵祯,所以他们也都在耐心的等着刘娥与赵祯的决裂,等着刘娥倒下的那天,而晏殊就是其中的代表。
但是在这些大臣之中,却有一人是真心的尊敬刘娥,对刘娥的旨意也会不折不扣的尽力去完成,而这个人就是王钦若,这也是刘娥力排众议,再次启用王钦若为相的主要原因,而在最初的几年里,王钦若也成为了刘娥在朝堂上最大的支持者,也正是在他的帮助下,刘娥才能一步步的稳固了手中的权力,不至于让大宋发生太大的动荡。
可惜王钦若的年纪大了,他比刘娥还要大六岁,再加上这几年繁重的政务压在他身上,更让他的身体时好时坏,今年也彻底的离开了朝堂,而刘娥也失去了一个最得力的助手,这也是刘娥为何会那么悲痛的原因,而对王钦若的赏赐,也是这些年他对刘娥的支持换来的。
大娘娘也不必太过生气,大臣有自己的心思也很正常,只要不影响到政务,就随他们去吧,毕竟有句俗语说的好:我不是铜钱,没办法让所有人都喜欢。李璋这时也开口劝解道,最后还把后世的一句网络用语照搬过来调侃道。
果然,听到李璋最后那句不伦不类的话,刘娥也不由得大笑起来,刚才的不快也一扫而光,最后也不由得一拍李璋的脑门道:你这个小子就会说一些怪话,不过你好像就要变成铜钱了,那个钱行不就是你开的吗?
对于刘娥知道钱行的事,李璋并不感到意外,当下只见厚着脸皮一笑道:启禀大娘娘,在下家里的兄弟姐妹太多,特别是很多都到了婚嫁的年纪了,我这个做大哥也要给他们准备彩礼和嫁妆,所以不想办法挣点钱可不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