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表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哼,即无媒人,根本算不上提亲,而且你在我家中口口声声的要娶我妹妹,根本就是败坏我妹妹的名声,此等登徒子还望程府尹严查!李璋当即冷哼一声开口道。这个家伙一开口,李璋就发现对方是个自傲之极的狂生,对这种人他一向都没有任何好感。
第三百六十三章 西夏军师
如果是正常的提亲,哪怕李璋对这个张举人再怎么不满意,也不能把人打出去,但对方没有媒人,李璋一口咬定对方根本不是提亲,而是一个登徒子,这下也立刻扭转了局面,毕竟对方来自己家里耍流氓,自己家人别说打对方一顿了,没把对方扭送官府就已经不错了。
果然,李璋的话一出口,那个张复的神情也一下子变了,当下再次开口辩驳道:学员真的是出于诚心上门提亲,绝非有什么龌龊的念头,还望府尊明察!
你即是读书人,自然更要懂得礼节二字,口口声声说自己登门提亲,却连媒人都没有,换做任何一个人家,都会将打出来,你却还胆敢跑来告状,实在是可恶之极!程琳却根本不听张复的解释,当下也是一拍惊堂木怒道。
其实程琳对这个张复也十分不喜,他是个读书人,对张复这种人也再了解不过了,这件事明明就是他先挑起来的,而且本身只是个落魄的举子,参加多次科举都没能考中进士,却妄想着娶李璋的妹妹,如果成功了,张复自然是名利双收,日后还能得到李璋的帮助,如果不成功,也能借此博人眼球,说不定因此而出名,而读书人只要有了名气,其它的一切都好办。
李璋也同样看出这个张复的企图,说白了,他这种狂生其实和后世网络上,用各种奇葩博人眼球想要出名的人没什么两样,只不过张复却是打错了算盘,竟然将主意打到自己妹妹身上,这让他也是无比的恼火。
府尊明鉴,学生绝无歹意,真的只是去提亲!张复这时也慌了,当下再次高叫道,他虽然胆大脸皮厚,但看到程琳也站在李璋那边,当下也慌了手脚。
哼,亏你还是个读书人,竟然到这时还敢狡辩,来人,把他拖出去痛打二十大板!程琳这时却是怒斥一声,当下让衙役将张复拖出打板子。
府尊手下留情,学员冤枉啊!张复被两个强壮的衙役挟着出去,当即再次大喊道,可是程琳却根本不理他,结果他倒是聪明,竟然冲着李璋大喊道,学生错了,请李都尉手下留情,另外学生与曹将军也是旧识,还望都尉看在曹将军的面上放过学生!
听到这个张复竟然认识曹玮,李璋也是一愣,如果是其它事情,他可能会好奇的问个清楚,不过这个张复竟然打狸儿的主意,简直就是作死,所以他也根本毫不理会,别说他仅仅只是认识曹玮了,就算是曹家的子侄惹到狸儿,他也绝不会轻饶。
李都尉,不知本官的处置你可满意?程琳这时笑呵呵的看向李璋问道。
有劳程府尹了,在下十分满意,舍妹她们受了惊吓,下官就此告辞!李璋当下也微笑着拱手道,说完就立刻告辞,程琳这个人的能力还是不错的,但人品却不怎么样,上次为了讨好刘娥连《武后临朝图都敢献上去,所以李璋也不愿意和对方有太多的交往。
程琳也没有太过挽留,当下笑着送李璋离开,而那个张复正被人按在府门外,两个衙役轮流抡起板子狠狠的往下砸,衙役们行型也有不少的猫腻,比如有背景或收了好处的犯人,他们会在打的时候留情,看着用力但其实只是轻轻落下,而其它一些犯人就没这种待遇了,比如这个张复,得罪了李璋,又是程琳亲自审问的犯人,他们打的自然也是极重,一板子下去直接见血,疼的张复惨叫连连。
看到张复的惨状,李璋也感觉气消了些,当下带着豆子和野狗回家,主要是秀秀和狸儿她们还在担心,早点回家也能让她们早点安心。
果然,当李璋带着豆子回到家,狸儿她们也立刻围了上来,其中秀秀更是连抹眼泪边骂豆子太冲动,豆子也老老实实的听着,不过很快就被狸儿拉走了,两人在一旁嘀嘀咕咕的也不知道在聊什么,李璋也把府衙的经过大概讲了一遍,听到豆子已经没事了,那个张举人也被打了板子时,秀秀这才放下心来。
幸好没事,豆子这次真是太冲动了。秀秀最后拍着胸口再次道,这次真把她吓坏了,她只有豆子这么一个弟弟,而且还是他们窦家唯一的独苗,所以她真怕豆子出什么事。
豆子和狸儿的感情一向最好,那个张复胆大包天,竟然敢对狸儿有非分之想,也难怪他生气!李璋当下也是开口道。
就在这时,秀秀看了看一旁挤在一起十分亲密聊天的豆子和狸儿,当下犹豫了好一会儿终于开口道:大哥,我看豆子和狸儿也不小了,您
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不过狸儿还是太小了,等过两年再说吧!李璋这时却是打断了秀秀的话道,其实他也知道,豆子和狸儿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事实上他也有把狸儿嫁给豆子的想法,只不过狸儿还是太小了,别人家他管不着,但自己家的女子必须要等到十八再成亲,否则太早成亲生育的风险太大,他可不想让自己的妹妹冒那么大的风险。
看到李璋没有同意,秀秀也有些失望,不过李璋也没有拒绝,这让她也再次生出几分希望,而这时李璋却忽然笑着对她又道:你也别当顾着想豆子的事,你自己的事也该考虑一下了,秀秀和豆子是双胞胎,今年都十六了,男人还好办,但女子到这个年纪就算不嫁人,也是时候订亲了。
我我还不急,等丑娘姐她们找到人家再说我也不迟。秀秀听到李璋说起自己的事,当下也一脸娇羞的道,说完就借故跑开了。
李璋听到这里也有些无奈,家里的女孩子中,就数丑娘的年龄最大,但她一心都扑到钱行上,根本没考虑过嫁人的事,李璋提过多次都被她拒绝了,结果丑娘不嫁人,秀秀这些年纪小的也跟着学,为此李璋也拿她们没办法。
解决了家里的事,李璋想到武学还有不少事要做,于是就再次赶到武成王庙,昨晚曹玮和呼延必显都认为在武学中搞运动会是个不错的提议,李璋提出不少的建议,这些也需要他去完善,所以他在处理完自己的事情后,就又去找曹玮商议比赛的事。
当李璋来到曹玮这里时,发现呼延必显也在,另外还有几个武学里的重要人物,曹玮看到他时也立刻招呼道:怎么样,家里出了什么事,需要我们帮忙吗?
一点小事,已经解决了,山长你们在商量什么事呢?李璋这时也笑呵呵的道,顺便与呼延必显等人也打了个招呼。
解决了就好,我们也正在商量比赛的事,昨天你提的那些比赛科目都不错,只是有些细节还需要完善一下。曹玮当下也再次笑道,他们其实也是在等着李璋,毕竟比赛是李璋提出来的,而且他似乎对比赛也很有经验。
李璋听到这里也当即加入进来,曹玮先是给他介绍了一下他们之前商议的内容,然后李璋也发现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并且补充了一些细节内容,最后在众的完善下,一个完整的比赛方案也很快出炉了,然后在曹玮的吩咐下,各人也都去准备自己的事情了。
李璋本来也准备要走,不过却忽然想到那个张复的事,于是就在特意留在最后,然后这才向曹玮问道:山长,不知道您可认识一个名叫张复的人?
张复?曹玮听到这个名字也露出沉思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这才抬头道,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耳熟,但一时间又想不起来在哪听过?
这个人今年三十岁左右,是个落魄的穷举人,个头不高其貌不扬的。李璋当下将张复的情况简单介绍了一下道,不过看曹玮的样子,他对张复应该没什么太大的印象。
听到李璋的介绍,曹玮当下也是一拍脑门大笑道: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前两年有两个穷书生为了博名,竟然跑到边关去,雇了几个人拉着一块大石板,上面刻着他们两人怀才不遇的酸诗,两人边吟诗边大哭,引起不少人的注意,当时我出于好奇还见了他们一面,只是话不投机,最后就派人送他们回乡了,其中一个好像就是叫张复。
什么!李璋听到曹玮的话却是一下子站了起来,因为曹玮的话让他想到一个人,那就是历史上被称为西夏军师的张元,此人年轻时多次科举不试,于是叛逃到西夏,然后全力辅佐李元昊攻打大宋,可以说西夏之所以能够立国,张元此人也是功不可没。
山长,和张复一起的另外一个读书人是不是姓胡?李璋当即再次开口追问道,张元这个名字是化名,而且是张元叛逃到西夏后改的,原来的名字并不见于史书,不过李璋却记得张元在年轻时为了博名,就曾经与一个朋友拉着石板到边关,而他的这个朋友后来同样也与他一起叛逃到西夏。
第三百六十四章 叛逃
的确是姓胡,你认识这两人?曹玮先是点头,随后又有些好奇的看向李璋问道,他对张复这两人的印象不深,毕竟只见过一面,如果不是李璋提起,他几乎都忘了曾经见过他们一面。
也算是认识吧,今天那个张复为了博名,竟然跑到我家里提亲,结果被我家里的人打了一顿李璋当下将今天的事大概讲了一遍,不过却没有提那个胡姓书生的事。
其实张元还有一个关系极好的朋友,本来姓胡,后来改名为吴昊,张元吴昊,连起来刚好把李元昊的名字藏在其中,也正是借着这两个名字,他们到了西夏才引起李元昊的注意,后来也帮助李元昊建立了西夏,只是吴昊的名声不显,而张元却是位极人臣。
真是无耻之尤,这帮读书人平日里满嘴的仁义道德,但其实暗地里却是一肚子的男盗女娼!曹玮听完后当即也是拍案大怒道,不过他却是把所有读书人都骂了,当然这也正常,毕竟身为武将,他们被文官打压的厉害,表面上不敢发作,但暗中也没少骂那帮文臣。
确定了张复就是历史上的张元后,李璋也立刻向曹玮告辞,然后回到自己的公事房呆了一会,立刻就再次离开了武学,之前不知道也就罢了,既然知道了张复的真正身份,他自然不可能再放任对方叛逃到西夏。
张元的确很有才能,在他的帮助下,李元昊竟然凭借着小小的党项立国,并且与宋辽三足鼎立,甚至还能接连打败宋辽两国的进攻,可以称得上是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如果张元仅仅是帮助李元昊的话,还不会让李璋太过痛恨,毕竟人各有志,大宋没有给他发展的机会,他去别国发展也正常,可是张元千不该万不该,竟然劝李元昊把矛头指向大宋,特别是好水川之战,宋军死伤过万,事后张元竟然还写诗讽刺大宋的文官百官,丝毫没有因此而有所愧疚。
另外西夏立国后,对大宋边境更是常年骚扰,西夏国内有擒生军,就是专门抓捕大宋百姓做奴隶的军队,可以说西夏就是一只趴在大宋身上的吸血鬼,是大宋百姓的血汗与泪水养活了西夏的强盗。
想到上面这些,李璋也不禁对张元更加的痛恨,当下也快马加鞭回到家中,然后找到野狗吩咐了两句,随后野狗也立刻离开家中,李璋让他去查找一下张元的住处,并且监视对方的一举一动,如果有机会的话,李璋也不介意直接除掉这个隐患。
野狗的效率极高,傍晚的时候就回来了,然后李璋带他来到书房,随后野狗立刻道:找到了,他住在城南的一个小客栈里,另外还有一个姓胡的男子与他同住。
果然如此,那他们有没有说什么?李璋当即点头道,他就知道张元和那个姓胡的应该在一起,而且张元今天挨了二十大板,肯定无法离京,估计这段时间他们都要在那个小客栈呆着了。
说了许多,刚开始那个张复在骂大哥你和开封府尹,后来姓胡的劝了他两句,这让他才停下来,接着两人又因为一件事吵了起了。野狗再次回答道。
什么事?李璋听到这里再次追问道。
这两人已经多次参加科举,但每次都没能考中,对此他们也十分恼火,认为朝廷有眼无珠,所以他们两人就想离开大宋,只是两人想去的地方不一致,所以才发生了争吵
野狗说着把张元两人争吵的经过讲了一遍,原来张元两人都自觉有经天纬地之才,可是却多次落榜,这让他们两人已经对朝廷心生怨恨,正所谓树挪死人挪活,于是他们两人就想离开大宋,只是那个胡姓书生想去辽国,而张元却想去西北的党项。
不得不说张元这个人很有眼光,哪怕党项之前差点被大宋灭掉,但他依然看出西北之地大有可为,那里本来就是势力纷杂,而党项却是其中最强势的一支,而且相比辽国,党项那边根本没有什么人才,如果他们去了那里,也更容易受到重用,反倒是辽国的上层利益早就被瓜分完毕,他们去了那里也难以找到上升的门路。
不过那个胡生书生却对党项还是心存疑虑,毕竟在他看来,能与大宋相比的也只有辽国,党项那边只是境外的一个野蛮部落,他们去了那里说不定连命都保不住,更别说施展抱负了。
光从胡书生表现出来的胆量上来看,就能知道他日后的声名不显的原因了,毕竟做大事者,却连一点险都不想冒,也无怪日后张元成为西夏的军师了,不过他现在虽然反对,但按照原来的历史来看,他最后还是同意去党项,不过现在李璋肯定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野狗,有没有办法让人神不知鬼不觉的死去?李璋沉思了片刻这才抬头向野狗问道,本来他并不打算这么早动手,可是现在张元两人已经要叛逃了,为了大宋西北边境的无数军民着想,李璋觉得还是让他们早点死了更好。
有,大哥是想杀一个还是杀两个?野狗当即点头道,只要是李璋的决定,他从来不会去质问,因为他知道李璋这样做肯定有他的理由。
两个吧,不过现在不要动手,毕竟咱们刚和张元发生过冲突,等过段时间他的伤快要养好了再动手,这段时间你就注意一下他们的动向,不要让他们跑了。李璋摸着下巴再次开口道,张元虽然是主谋,但那个胡姓书生同样不是什么好东西,而且他们已经决定做汉奸了,那就要承担做汉奸的后果。
听到李璋的吩咐,野狗当即答应一声,然后就退出去准备了,而通过张元这件事,李璋也再次想到了西北的李元昊,他也没想到本已经残废的李元昊竟然死灰复燃,眼看着就要再次统一党项,到时肯定又会成为西北的大患,看来必须得找个机会把党项这个隐患彻底的除掉才行。
第三百六十五章 武学运动会
一个月后,武学的第一次运动会终于准备完毕,因为第一次缺少经验,所以一共准备了三十个项目,几百名学员也纷纷报名,武学的风气也因此而发生了一些改变,哪怕彼此间有矛盾,也可以放在赛场来比试,而不是私下里的打架斗殴。
也就在这个月的月末,东京城南的一个小客栈里,发生一起两人丧命的小意外,因为天气寒冷,不少人都会在房间里生火取暖,但如果不小心的话,很容易会中炭毒,而这两个穷书生就是因为在客栈的房间里生火取暖,结果不小心中炭毒而亡。
东京城上百万人,几乎每天秋冬两季时,都会发生无数起中炭毒的事故,有些人运气好能活下来,有些人运气不好,可能一家人都会因此而死,所以这起事故也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毕竟只是两个穷书生,东京城最不缺的就是这种人。
也只有客栈的老板才会报怨几句,觉得这两人死在自己的客栈实在太晦气,然后就让人把他们两个拉到城的乱葬岗埋了,不过乱葬岗那边到处都是野狗,哪怕把尸体埋下去,最后也会被野狗扒出来吃掉。
也就在客栈这起意外发生的第二天,李璋家里又成立的一个新产业,煤球和新式炉子的生意,这种生意虽然利润不大,但却薄利多销,而且只要能占据市场,日后也是个稳定的收入来源,李璋也早就想搞了,只是他手中没人,豁子他们根本没时间,幸好现在其它的兄弟也长大了,煤球的生意就交给一个名叫九指的兄弟去管,顾名思义,这家伙少一根手指头。
武学里要开运动会,你有没有兴趣?景福殿中,李璋一边烤火一边向旁边的赵祯问道,天气越来越冷了,李璋也给赵祯送来了新式的炉子,其实就是一个带排水筒的炉子,这样不用担心中炭毒,毕竟哪怕赵祯是皇帝,平时也是用炭盆取暖,内侍需要定时打开窗子通风,如果某个内侍疏忽了,那赵祯这条小命就可能受到威胁。
运动会,那是什么?赵祯这时也缩在火炉边向李璋问道,其实宫里的宫殿在地下都有火龙,可以燃烧炭火,暖气通过地下的管道和墙壁的夹层,使得大殿温暖如春,但刘娥生性节俭,掌权后多次消减宫中的用度,现在更是连火龙都不舍得烧。
就是举行各种比赛,比如射箭骑马跑步等等,还有许多其它的项目,这也是我们武学最大的一些活动,到时十分的热闹!李璋当下再次笑道,他也是看赵祯最近老是闷在大殿里,所以才想让他出来散散心。
我倒是想去,可是我怕大娘娘不同意。赵祯听到李璋的话也露出意动的表情,但随后又有些担心的道,他也是个年轻人,每天呆在宫殿里同样也觉得闷,只是他想要出宫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至少要过刘娥那一关。
不试试怎么知道大娘娘会不会同意?反正武学就在武成王庙那里,你不是去过那里祭祀吗,再加上武学又都是军中的人,安全也不必担心,所以我想大娘娘应该会同意。李璋这时再次开口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