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表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是这样吗?赵祯听到李璋的解释却是皱起眉头,还是有些不相信的反问道。
当然是这样,大娘娘可是把我当成你的左膀右臂来培养,所以多给我一些磨砺也是应该的,你没看我刚才还在浇花吗,因为我知道自己肯定不会有什么事。李璋这时再次笑着安慰道。
听到李璋这么说,赵祯也终于相信了几分,毕竟李璋是他最信任的人,又是这件事的当事人,连他自己都这么说,想必也应该不会有什么事。
那好吧,我相信表哥你的话,说起磨砺这件事,上次表哥你也被派到西北去,而且似乎在那之前,咱们也去过皇陵,甚至也见过李顺容,想想还真是有些奇怪。赵祯说到这里时,也露出一副沉思的表情,他倒是没有多想,只是觉得这两件事实在有些太巧合了。
李璋听到这里也是吓了一跳,当下急忙打断了赵祯的沉思道:说起来也的确有些巧合,当然也可能是我和李顺容的命格相冲,所以以后还是少见她为妙!
哈哈~,还真是,那表哥你以后还是不要陪我去皇陵了,免得再出什么事。赵祯听到李璋的解释也是大笑一声道,李顺容的事也彻底被他抛在脑后。
李璋看到这里也是暗自松了口气,随后急忙转移话题,询问了一下外面的情况,赵祯也一一做了回答,中午时有人来送饭,赵祯也陪着李璋一同吃了顿饭,当然他主要是想尝尝这里饭菜的味道,看看李璋是否受委屈了,当发现这里的饭菜还不错时,这才放下心来。
下午的时候,李璋刚送走赵祯,结果刚想回房间休息时,却没想到竟然又有人前来探望。
第三百七十三章 刘家的态度?
武叔?您怎么来了?当李璋刚送走赵祯,却没想到吕武竟然推门走了进来,这让他也不禁十分惊讶的快步上前道,一连半个月没见到外人,却没想到今天竟然一下子来了两个,这让他也有种意外的惊喜。
臭小子,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这些事?吕武这时却阴沉着脸,刚一见面就劈头问道,自从知道李璋被抓到宗正寺,他和家里人也是寝食不安,刚开始还能瞒着狸儿,可是后来当狸儿知道后,也是哭的像个泪人似的,吕武也是想尽办法,最后好不容易才让刘娥点头,同意他来探望一下李璋,同时他也从罗崇勋那里,得知了李璋被软禁的真正原因。
嘿嘿~看到吕武见面第一句就质问自己这件事,李璋当下嘿嘿一笑没有解释,反正这件事自己早就知道了,也没必要解释的那么清楚。
你这臭小子,既然知道了,为什么还那么不知道轻重,难道你不知道这样不但会害了自己,而且也会连累陛下和圆宁吗?吕武这时再次怒火万丈的训斥道。
圆宁?不过李璋听到吕武的话时,却不由得愣了一下,过了片刻这才忽然反应过来,圆宁就是他姑母李顺容出家时的法号,后来才被刘娥带进宫中做侍女,而吕武竟然一口叫出李顺容出家时的法号,难道说他们那时就认识?
吕武也是情急之下一下子说漏了嘴,竟然把当初李顺容的旧称都叫了出来,话一出口他自己也愣了,随后只见李璋嘿嘿一笑道:武叔,您和我姑母早就认识?
你小子打听这些做什么,现在在说你的问题,知不知道因为你的事,家里有多担心?吕武却根本不想解释,当下再次瞪着眼睛怒问道。
武叔我错了,可是我听到姑母重病,御医又束手无策,身为亲人,我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姑母病死吧?李璋这时也是苦笑一声无奈的道,他这辈子只求问心无愧,虽然救治李顺容可能会引来大祸,但如果不救治的话,他肯定会后悔一辈子。
吕武听到李璋的话再次一愣,随后也露出沉默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这才无奈的道:唉,你虽然救了她,可以她的性子,若是知道你会因此而受罚的话,恐怕宁死也不会让你冒险的。
武叔,事情都已经做了,就算我后悔也晚了,现在家里怎么样,大娘娘那边又是什么意思,为何一直把我软禁在这里没有进一步的处罚?李璋当下开口打听到,虽然之前他已经向赵祯问过这些问题,只是赵祯不方便出宫,又和刘娥吵了一架,所以对这些事情肯定不如吕武了解的多。
家里那边都很担心,特别是狸儿整天以泪洗面,而且还进宫了几次,这次我来探望你,她也吵着要来,可是大娘娘只允许我一个人前来,最后她只能给你带了几件衣服,怕你在这里受苦。吕武说到这里时,也将手中的一个大包袱放到了李璋面前,这里都是家里人给他准备的东西,吃的用的应有尽有。
看着满满一大包的衣物用品,李璋也不禁心头一暖,随后又有些愧疚,都是因为自己,让家里人担心了,等日后若是能出去,一定要好好的陪陪他们。
小子,我看太后那边的意思,应该还在生你的气,不过以我对她的了解,她也不舍得处罚你太重,特别是这两年太后年纪大了,也想身边有一些亲近的人陪伴,不过就算是这样,你这次依然触犯了她的大忌,所以恐怕这件事也难以善了,现在就看太后的决断了。吕武这时再次开口道。
我明白!李璋听到这里也是点了点头道,事情和他猜测的差不多,只是不知道最后会是什么样的惩罚落在自己头上?
你不明白,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家里和太后,而是你的婚事!吕武这时忽然一拍大腿再次焦急的道。
婚事!李璋听到这里才忽然想起来,按照之前的婚约,他和青织本来是要在三月份成亲的,算算时间,现在已经是三月初了,离他成亲的日子也没有几天了,甚至在去皇陵之前,他还在家里准备着婚事,可是现在因为这件事,恐怕他的婚事也要因此而中断了。
五天之后就是你成亲的日子,可是你现在被软禁在这里还怎么成亲,另外你出了这么大的事,外面也有不少的风言风语,更有不少人说你已经失去了太后的宠信,前途也毁于一旦,为此刘家刘家
吕武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怒火的神色,不过李璋这时却显得十分平静,当下眉头轻皱问道:刘家那边怎么了,难道是要毁婚?
毁婚暂时还没有,只是刘家那边现在也有些犹豫,之前派人来家里说是要延迟一下婚期,我看他们也是想观望一下,如果你真的出了什么事,恐怕这婚事吕武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无奈的表情。
这几年李璋在仕途上可谓顺风顺水,火器监和武学都办的不错,再加上他与刘娥赵祯的特殊关系,使得他成为朝堂上一个十分特殊的存在,虽然李璋对官职之类的并不在乎,但依然引起不少人的嫉妒,现在他倒霉了,自然有不少人落井下石。
对于上面这些人,李璋并不在意,只不过刘家的表现却让他感到心寒,当初他本来没打算娶青织,可是因为刘家人几次三番的撮合,这才让他和青织走到一起,但现在自己才刚出一点事,他们竟然有了毁婚的心思,实在是有些无耻,看来刘家自从刘美去世后,连一点远见都没有了。
不过你也别伤心,刘家的态度虽然让人不齿,但刘家的那位小娘子还是十分有情有义的,她让人给家里带话,如果她的兄嫂敢毁婚,她哪怕与家中决裂也绝不会同意,看来你的眼光不错,这个小女子的性格还真是相当刚烈!吕武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赞叹的神色。
李璋听到这里,心中也的确好受了一些,同时他也有些愧疚,这段时间他被软禁在这里,成婚的事竟然被他抛之脑后,也没想过青织听到自己的事后会是什么样的反应,想来她夹在两家中间,肯定也十分的难受吧?
罢了,刘家他们爱怎么样怎么样吧,至于青织那边李璋说到这里忽然沉吟了片刻,随后这才再次道,武叔您回去后让狸儿给青织带个话,如果她愿意等我,那我日后必定光明正大的娶她过门,如果她有更好的选择,我也绝不会怪她!
什么混帐话,刘家小娘子对你情深义重,就等着你回家成亲呢,这样有情有义的女子可不多见,你可千万要抓住了!吕武听到李璋前半段话还挺高兴,只是当听到后面的话时,却也不由得气的训斥道。
对于吕武的训斥,李璋只是笑了笑没有辩驳,随后又询问了一下家中的情况,得知家中一切都好后,这才彻底放下心来,其实他才被关了半个月,外界虽然有不少对他的流言,但暂时还没有什么大变化,只是家里人对他的担心却是少不了。
对了,这件事你没有告诉陛下吧?吕武最后再次有些不放心的问道,李璋既然知道了赵祯的身世,而且他也知道刚才赵祯刚来过,所以也担心李璋乱说。
没有,我知道轻重。李璋当即摇头道。
没有就好,当初的事就是一笔糊涂帐,而且你姑母也是自愿的,所以你也不必因此而对太后有什么怨恨。吕武这时再次叹了口气道。
自愿的?为何?李璋听到这里也是愣了一下这才问道。
还不是为了你们父子,李顺容只有你爹这一个弟弟,而且他们从小就失散了,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回这个弟弟,于是当初就与太后做了个交易,她替太后生子夺得皇后之位,太后帮她寻找亲人。吕武这时叹了口气再次道,当年的事他也十分不愿意提及,只是现在李璋已经知道了,所以他也只好多说一些内幕,免得李璋有什么误会。
李璋听到这里也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原来历史上对于刘娥和李顺容的关系的确有这种猜测,现在也终于证实了,刘娥的确是帮李顺容找到了亲人,虽然食言没有让李璋一家与李顺容相认,但也没有亏待李璋一家,反而对李璋还十分的照顾,李用和同样是加官进爵,从这点上来看,刘娥还是十分厚道的。
只见李璋沉思了良久,最后忽然抬头看着吕武再次笑道:武叔,有件事我早就想问您了,您和太后到底是什么关系?又怎么和我姑母认识的?这些能不能告诉我?
打听那么多干嘛,该让你知道的自然会让你知道,还有事没有,没有我就走了!果然,吕武听到李璋打听自己的事,当下眼睛一瞪毫不犹豫的拒绝道。
第三百七十四章 婚前夜
刘府内宅,夜已经深了,青织静静的坐在绣楼的窗边,看着夜空中的点点繁星没有丝毫的睡意,今天她的大哥刘德又提起她和李璋的婚事,虽然对方没有明说,但青织也能感觉到,家里人似乎想要毁婚,毕竟李璋忽然被太后抓了起来,而且外界传言李璋得罪了太后,不但官职不保,而且前途也毁于一旦。
对于李璋被抓这件事,青织自然是十分的担心,不过更让她没想到的是,家里人竟然会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这让她也无比的心寒,虽然她早就知道家中的兄嫂等人有些趋炎附势,可是却没想到他们会做出这种事。
听说太后已经允许别人探视他了,如果他知道兄嫂们的表现后,肯定会十分失望吧?这时青织忽然开口低语道,说到这里时,她的眼睛也泛起几分雾气。
青织还记得第一次与李璋相识时的情景,那时她还小,但却被父亲带着去了李璋开的那个早点铺,不但吃了美味的早点,而且还认识了李璋,只是那时她对李璋并没有什么好感,主要是她对刘美十分不满,连带着对他安排的婚事也十分抗拒。
但是在青织长大之后,再与李璋接触时,却从他身上发现了许多的优点,比如博学风趣体贴等等,特别是李璋没有许多男子对待女子的那种傲气,这点与她的那些兄长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让青织越来越喜欢李璋,早已经认定非他不嫁。
本来一切好好的,可是却没想到两人马上就要成亲了,李璋那边却出了事,对此青织只是感到无比的担心,而家人的表现更让她痛心,甚至就算现在李璋被放出来了,她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他?
想到上面这些,灯光下青织如玉的脸庞也有几分黯淡,随后长长的叹了口气,这才站起来走到床边,但她却没有休息,而是打开床头的一个柜子,露出里面叠放整齐的一套嫁衣。
本来按照原来的婚约,明天就是青织与李璋成婚的日子,可是现在李璋依然被关在宗正寺,根本无法出来完婚,而且她兄嫂也派人去李家,商定了暂时延迟婚期,只是在私下里,她的兄嫂却已经想要反悔这桩婚事了。
看着柜子中自己的喜服,青织脸上也露出几分向往的神色,当下她伸手将喜服从柜子中取出来,然后一件件的平铺在床上,而那顶华丽的凤冠,则被她戴在了头上。
值得一提的是,宋朝新娘的喜服并不是红色的,而是主体为青色,夹杂着红色的装饰,反倒是新郎的喜服是红色的,这也是红男绿女一词的由来。
凤冠戴在头上,青织也感觉自己真的变成了新娘一般,当下她也有些害羞,但却还是扭头照了下镜子,这面镜子也是李璋送给她的礼物,玻璃制的镜子可以将她的容貌清晰的映照出来,而当看到镜子中这个头戴凤冠的玉人儿时,青织的脸颊也不禁浮现出两红晕。
既然戴上了凤冠,青织又将目光看向床上的喜服,当下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拿起喜服,然后一件件的换上,虽然喜服穿起来十分的繁琐,但她却穿的十分认真,喜服又叫花钗大袖衫,裙摆与袖子都特别的宽大,整个喜服也极其的华丽。
等到青织将喜服穿戴完毕,然后再次看着镜子中的自己,脸上也浮现出欣喜的笑容,随后低语道:如果他能看到我现在的样子,应该会十分喜欢吧?
话一出口,青织自己却先羞的不敢再看镜子,一张小脸也因害羞而变得通红,过了好一会儿,都还感觉脸上烫的厉害,这种感觉就像她前段时间李璋还没出事时,她有时会在梦中梦到自己嫁给李璋的情景,结果每次醒来时脸上也都汤的厉害,心也噗通噗通的跳个不停。
不过很快青织又幽幽的叹了口气,整个人也从幻想中回到现实,随后又忽然感觉到无比的委屈,本来明天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少女时的梦想也将在这天完成,可是现在却什么都没了,甚至她可能还要背负着毁婚的恶名,并且因此而伤害到李璋。
想到上面这些,青织的眼泪也不禁涌了出来,但很快她就猛然擦干了眼泪,她一向都是个坚强的女子,也知道眼泪根本无助于解决问题,既然兄嫂那边靠不住,唯今之计她也只能靠自己了。
可是我又能做什么呢?青织这时再次低语道,说完也站起来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在凤冠霞帔的映照下,她也显得比平时更加的端庄艳丽,也就是在这时,青织脑子中忽然闪现出一个十分大胆的想法,而她在犹豫了片刻后,终于一咬牙下定了决心。
与此同时,宗正寺中的李璋也没有睡着,前几天赵祯和吕武都来过,他还想打听一下吕武与刘娥以及自己姑母之间的关系,可是吕武却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说,这让他也有些失望。
不过经过吕武的提醒,李璋也想起来自己与青织的婚事,算算日子,明天本来应该是他们两人成婚的日子,可是现在自己却被软禁在这里,连自由都没有,更别说成亲了。
想到上面这些,李璋也不由得叹了口气,刘家的态度虽然让他有些生气,但他最大的感觉却是对不起青织,毕竟她才是这件事最大的受害者,而且以他对青织的了解,这个女孩是个外柔内刚的性子,如果刘家人敢逼她的话,说不定她真的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唉,如果日后能恢复自由,青织又愿意等我的话,到时一定要好好的补偿她!李璋这时也不由得长叹一声低语道,说完他也索性披着衣服站起来,然后推开窗子看着外面的星空,说起来他也好久没有像现在这样欣赏外面的星空了,只是不知道现在青织是不是已经休息了,或是像自己一样无法入眠?
第三百七十五章 皇城门外
登闻鼓院,王高班站在门前长长的伸了个懒腰,然后呼呵几声让下面的小内侍抓紧时间打扫,虽然他们登闻鼓院一向都是个清水衙门,平时也很少有人敢来敲登闻敲,但因为鼓院就在皇城门口,所以平时也要打扫干净,否则万一被多事的谏官看到的话,说不定会被他们告上一状。
王高班对自己的现状十分满意,虽然他这个高班的职位不高,上头还有高品殿头供奉等,甚至还有更高的都知押班等等,可以说他在宫中只是个不起眼的内侍头,不过王高班本来也没什么野心,守着这么一个清水衙门似的登闻鼓院也已经十分满足了,平时宫里有什么争斗,也很少牵扯到他头上。
王高班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别的内侍因为身体的原因,一般会比实际年纪大不少,比如很多内侍在五十岁时,就已经弯腰驼背头发花白了,但王高班可能是心比较宽,五十多岁的他并不显得太老,甚至比正常人看起来还年轻一些,这也是他最得意的地方。
在王高班的催促下,登闻鼓院的内侍也纷纷加快打扫的速度,今天虽然没有早朝,但有不少官员依然会到皇城办事,登闻鼓院是皇城的门面之一,每天的打扫也是最重要最累人的事。
等到所有人打扫完毕后,王高班提着茶壶又在四处转了转,发现打扫的人并没有偷懒后,这才放下心来,而这时只见鼓院门外也有不少官员的马车路过,不过这些官员一个个都是眼高于顶,对王高班这些宦官一向不假辞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