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宋大表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这个罗崇勋听到这里再次苦笑一声,这件事连刘娥自己都拿不定主意,更别说他了,不过既然刘娥问了,他也必须要回答,所以最后只好硬着头皮道,启禀太后,奴婢觉得要处罚一个人,肯定是要从他担心的地方入手,比如朝堂上的官员担心官位不保,商人担心无钱可用,农人担心天灾**,所以如果太后想要处罚李都尉,不妨从他最担心的地方入手。

    刘娥听到罗崇勋的话也是眼睛一亮,当下点头赞同道:说的有道理,不过李璋担心什么呢?官位?他好像一点也不在乎。钱?他更不缺。那么他到底担心什么呢?

    刘娥最后也陷入到沉思之中,其实李璋担心的东西很我,比如亲人朋友等,但这些刘娥并不愿意去动这些人,因为她只是想要给李璋一个严重的教训,让他为之前的事付出代价,可并不想真的把李璋怎么样,毕竟刘娥不是武媚娘,她做不到真正的绝情绝性,所以一些太过狠辣的手段她还是做不出来。

    唉,什么时候处罚一个人也变得这么难了?刘娥最后想了半天,却还是没能想到一个合适的处罚办法,这让她也不由得长叹一声,自从她垂帘听政后,似乎还是第一次因为一件事而这么为难。




第三百八十章 外界的局势
    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天圣八年的冬天已经来临了,天气也越来越冷,刚开始李璋本以为刘娥只是暂时把自己关在宗正寺,可是却做梦也没想到,这一关就是大半年,幸好他身边还有青织陪着,两人新婚燕尔,正是浓情蜜意之时,哪怕天天腻在一起也不觉得无聊,反而更加深了他们夫妻间的感情。

    在这大半年里,外界也十分的平静,刚开始李璋还时不时被人提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李璋也被人遗忘了,毕竟京城中有太多的事能够转移众人的注意力,不过这一年里赵祯和吕武倒是时不时的来探望他,主要是别人根本进不来。

    也正是通过赵祯和吕武,李璋也了解到一些外界的情况,大宋这边倒是十分的平静,顶多就是某地闹个灾荒之类的,现在大宋粮食充足,小小灾荒根本不成问题,反而是存储粮食的仓库因为粮食太多,导致收上来的粮食根本存不下,为此朝廷也放开了禁止民间私自酿酒的禁令。

    武学那边也运转正常,曹玮多次求见刘娥为李璋求情,可惜都没有什么效果,不过这个人情李璋却记下了,另外还有钱行和纺织业,也都是发展迅速,毕竟这些李璋早在之前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哪怕他不在,也依然在向前发展。

    不过大宋这边虽然平静,但是境外却不安宁,特别是李璋关注的辽国和西北,西北那边李元昊终于对他的弟弟李成遇主动发起了进攻,结果李成遇现在是节节败退,眼看着连自己的老巢都要丢了,看样子李元昊统一党项也就在今年了。

    如果李元昊统一了党项,下一步肯定会将目标转向大宋,一来党项本就是一群强盗,他们需要抢掠大宋增强自身的实力,二来当初李明德死于大宋之手,党项也因此差点灭掉,以李元昊的性格,他肯定会想要报仇,所以只要他统一了党项,肯定会对大宋动手。

    大宋这边对李元昊也并不是放任不管,西北的几位将领,联合武学的曹玮一起向朝廷上书,希望借着李元昊攻打李成遇的机会出兵,抄李元昊的老巢兴州,哪怕打不下兴州城,也能让李元昊首尾难顾,从而给李成遇争取机会,只要李成遇不死,党项就无法统一。

    不过曹玮等武将在朝堂上的影响力有限,再加上大宋文臣对武将的打压,所以他们送上的奏折很可能会石沉大海,但这次却要多亏了新上任的宰相吕夷简,吕夷简虽然有不少的缺点,但这个人还是很有眼光的,最后力排众议说服了刘娥,同意西北出兵牵制李元昊,现在曹俣的火枪军与另外一队骑兵已经出兵,估计会给李元昊造成不小的麻烦。

    相比西北那里,最倒霉的还是辽国,渤海人大延琳在去年八月发动叛乱,本来叛乱规模并不是很大,但辽国镇压不力,使得参加叛乱的百姓越来越多,最后连驸马都尉萧孝先及南阳公主都被囚禁,而那位南阳公主更是在逃跑时被杀。

    大延琳的起义如同野火燎原一般,在辽国东部愈演愈烈,甚至已经动摇了辽国的统治,而辽国皇帝耶律隆绪虽然是一代雄主,但却年事已高,这几年也是病痛缠身,对国内的统治力也大为下降,再加上辽国内部也是矛盾重重,更为大延琳的叛乱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短短一年时间,大延琳的兵力就达到数万之众,号称舍利军,而且大延琳更是打下了辽国的东京城,辽国有五个京城,也就是国内最繁华的五个城市,而随着东京城的陷落,舍利军更是声威大振,辽国内部更是乱做一团,据说大延琳还要出兵攻打辽国的军事重镇沈州,也就是后世的沈阳,可谓是野心勃勃。

    当然因为距离太远,上面这些消息都已经是几个月前的,现在大延琳的叛乱到了什么样的地步,大宋这边也不是很清楚。

    另外对于大延琳叛乱这件事,李璋在原来的历史上也没有半点印象,不过他却知道对方肯定失败了,毕竟辽国还有将近百年的国运,最后才被女真人所灭,所以这个渤海人大延琳最后肯定会失败。

    不过就算是失败,大延琳对大宋的意义也极大,如果李璋是刘娥的话,肯定会暗中派人联络这位大延琳,给他们一些支持,然后伺机寻找机会夺取燕云十六州,毕竟那里是中原的北方大门,失去了那里,就相当于让中原腹地直接暴露在辽国的铁蹄之下,大宋也因此无险可守,最后只能保留庞大的常备军队,以防止辽国的南下。

    大宋的常备兵力达到了上百万,哪怕大宋再怎么富裕,这上百万的军队也给大宋造成了沉重的压力,这也就是三冗之一的冗兵,但冗兵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丢失了燕云,导致河北一带无险可守,只能用庞大的兵力驻守,这也是当初赵匡胤为什么那么想要收复燕云的原因。

    然而很可惜的是,现在执政的是刘娥,刘娥在内政上虽然表现的十分出色,但是却缺少一种国际的大局观,而且她身为女子,对兵事也不太感兴趣,不像当初辽国的萧太后那么好战,事实上刘娥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守好赵恒交给她的这个大宋江山,至于对外扩张并不在她的考虑之内。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大延琳叛乱这么好的机会,大宋这边竟然没有丝毫的动作,这让李璋也暗叫可惜,如果能借这个机会收复燕云的话,那么长城防线就能连成一线,到时辽国就别想再轻易南下了,而大宋也不用再保持这么庞大的兵力。

    想到上面这些,李璋也不由得暗叹一声,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大延琳叛乱虽然成了气候,但辽国的国运还没有衰败,特别是耶律隆绪虽然年老,但却是一代雄主,这种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小瞧,所以李璋估计那个大延琳恐怕蹦跶不了多久了。



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娘娘要见你
    寒冬腊月,窗外白雪皑皑,窗内却是温暖如春,李璋手提毛笔站在书桌后面,旁边的青织素手轻旋,正在为他磨墨,随后只见李璋在砚台中蘸了一下墨,这才提笔在白纸上缓缓的写下一道后世鲁迅先生的自嘲诗: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虽然李璋现在的处境远不及鲁迅当年凶险,不过他却十分喜欢这首诗,特别是最后两句,更是暗合他现在的心境,因此今天练字之时,也不由得写了出来。

    咯咯~,夫君的字越发的有韵味了,字体间隐隐已经有几分名家风采,若是再坚持几年,说不定日后就会有人登门求字了。青织一双妙目看着李璋的这幅字,当下也不由得开口夸赞道,当然诗也不错,风趣中又透着几分严肃,倒是和李璋的性格很像。

    那当然,像我这种聪明人,只要肯下苦功,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李璋这时也得意洋洋的道,这大半年来他和青织被软禁在这里,自然也要找些事情来做,比如李璋除了摆弄花草鱼虫外,也开始练习一下自己那手破字,虽然他的字算不上难看,但也说不上好看,刚好趁着这段时间好好练习一下。

    听到李璋自夸的话,青织也是抿嘴一笑,成亲大半年,她身上也彻底脱去了少女的稚气,变得更加有女人味了,特别是她时不时用手抚一下小腹,因为她的小腹中正有一个新生命在孕育之中,现在已经有三个月了,估计明年的六月份,李璋和她就会升级为父母了。

    夫君也不要太自满,你的字虽然大有进步,但依然有不少的问题,比如这个牛字,虽然这个字结构简单,但越是简单的字,反而越不容易写好。青织说着接过李璋手中的毛笔,然后亲自为李璋示范了一下牛字的写法,虽然同样的一个字,但在青织手中写出来就是比李璋写的要好看。

    青织是真正的大家闺秀,虽然刘美出现低微,但青织的母亲却是出身吴越王族钱氏,从小受到的都是严格的宫廷教育,不但擅长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也是无一不精,所以她也担任了李璋的书法老师,不过条件却是李璋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写首新诗词出来,为此李璋已经快把自己脑子中的存货掏光了。

    李璋现在已经不是书法小白了,在青织的教导下,他也尝试着改正了自己书法上的错误,虽然还不能一步到位,但已经好多了,只要再多练习几次,慢慢就能掌握。

    夫君,你说咱们的孩子应该叫什么名字?练过字后,青织依在李璋的怀里,看着窗外的雪景出神,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开口问道。

    现在是男是女都还不知道,起名字也太早了。李璋听到这里却是苦笑一声道,其实他也很想给孩子取名字,这段时间脑子里也一直考虑着这件事,可是他发现给孩子取名字简直太难了,他想的脑子都快炸了,却还是没能决定孩子的名字。

    那就男女各取一个。青织这时挪动了一下身子,让自己更舒服的躺在李璋怀里,这大半年相处下来,她和李璋的感情也是突飞猛进,甚至已经有几分老夫老妻的感觉了。

    听到青织的话,李璋的头更疼了,一个名字他都想不出来,更别说两个了。

    青织自从怀孕后,整个人的变化也很大,不但性格更加的温柔,身上也多了几分母性的光辉,当然有时也容易多想,比如这时她忽然再次开口问道:夫君,你是喜欢男孩还是女孩?

    青织的这个问题应该是每个孕妇都会想到,李璋也毫不犹豫的回答道:都喜欢。

    夫君要说实话,如果是女儿的话,夫君会不会生气?青织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几分紧张的神色,正因为她母亲当年生下了她,所以刘美对她们母女就不怎么喜欢,虽然这不是主要原因,但依然是刘美不喜欢她们母女的原因之一。

    看着青织忐忑的眼神,李璋也立刻猜到了她心中的想法,当下也不由得生出几分柔情道:放心吧,无论儿女我都喜欢,甚至如果真要选一个的话,我倒是希望有一个像你这么漂亮的女儿!

    真的吗?青织听到李璋的话也露出欣喜的表情道,自从怀孕后,她也像这个时代绝大部分的女子一样,担心生出女儿惹得丈夫不满,毕竟这个时代只有男子才能继承家业。

    当然是真的,不但我喜欢,狸儿前段时间也写信告诉我,一定要我们给她生个小侄女玩!李璋当即再次点头道,他的确没有撒谎,毕竟做为一个后世人,脑子中并没有什么重男轻女的概念,而且有一个萌萌的女儿也是他前世的心愿之一。

    青织也能感觉到李璋没有撒谎,当即也是喜极而泣,对于这个时代的女人来说,生育不但要承受生命风险,同时也要承受生下女儿受老人家嫌弃的风险,而李璋的表态却让她早早的去掉了一个风险,之前忐忑不安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只听院门传来敲击声,紧接着院门被打开,李璋与青织对视一眼,彼此都有些惊讶,猜不到今天是谁来了,于是李璋立刻迈步来到院子里,结果只见赵祯竟然走了进来。

    你怎么来了?李璋看到赵祯也不由得十分惊讶的问道,因为赵祯前两天刚来过,按说他最快也要半个月后才会再来一次,可是这才隔了两天就又来了,难道是他有什么重要的事?

    嘿嘿,表哥我这次来可是有一件好消息要告诉你!只见赵祯这时满脸笑容的道。

    什么好消息?李璋听到这里也是一愣,自从他被关到这里后,已经很久没有听到什么值得高兴的好消息了。

    这个先不急,表姐你的身子怎么样了,你现在怀有身孕,可千万要小心照顾自己!赵祯这时也看到了李璋背后的青织,当下也再次笑道,只是笑容中却带着一股无比羡慕的神色,因为他与张皇后成亲也好几年了,可是不但张皇后没生育过,连其它的妃嫔也同样没有生育,为此外界已经有些风言风语了,这让赵祯也是压力巨大。

    多谢陛下关心!青织这时也微笑着行礼,随后就再次开口道,你们聊吧,我去给你们沏茶!

    青织说着回到房间,而赵祯这时却一把抱住李璋的手臂道:表哥,你和青织成婚还不到一年就怀上了,是不是有什么秘诀,如果有你一定要教我!

    哪有什么秘诀,御医不是说过你的身体没什么大问题吗,只要坚持锻炼,平时注意休息,迟早也能让后宫的妃嫔生育的!李璋听到这里也有些哭笑不得的道,不过他也知道,赵祯快被生孩子这件事逼疯了,这不但关乎到他身为男人的声誉,同时也关系到皇家的血脉传承,毕竟他家真的有皇位要继承,所以不但要生孩子,而且必须还得是皇子。

    那帮庸医老是让我放宽心,时不时给我开一些苦的要命的药,却根本连一点效果都没有,前段时间朝堂上的大臣再次向大娘娘建议,要求我广开后宫,可是我的后宫开的还不够广吗?赵祯说到最后也满腹的怨气。

    其实也不怪赵祯生气,因为后宫妃嫔久未生育,朝堂上的大臣也十分心急,刘娥更着急,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不管赵祯是否愿意,全国各地选出来的秀女纷纷充实到宫中,使得赵祯的妃嫔队伍也急速扩张,现在连赵祯自己都记不住自己有多少个妃嫔了,但就算是有这么多的妃嫔,却还是连一个怀孕的都没有,这也直接证明是赵祯自己有问题,从而更加引得外界的流言满天飞。

    你也别太生气,其实我这段时间也想了想,御医让你放宽心也许并非没有道理,你的身体应该没什么问题,如果排队身体上的原因,那么你很可能是心理上的原因导致妃嫔无法怀孕,而且你越是着急想要孩子,反而越是生不出来。李璋这时也再次劝道。

    生理原因导致不孕不育十常见,但许多人不知道,心理原因同样可能会导致不孕不育,特别是长期处于焦虑抑郁心理负重感恐惧等负面情绪下,同样可能会成为不孕症的诱因,比如后世就有不少不孕症的患者,明明身体没有任何问题,但就是生不出孩子,最后无奈之下领养了一个孩子,结果不久反而怀孕了,这种例子也不在少数。

    听到李璋也这么说,赵祯也有些无语,感觉这个心理原因比生理原因更加麻烦,因为这根本不是吃药能解决的事。

    对了,你刚才不是说有好消息吗,到底是什么消息?李璋怕赵祯再纠结这件事,当下也转移了话题道。

    噢,我差点忘了,大娘娘要召见你!赵祯听到这里也猛然一拍脑门,当下满脸喜意的对李璋道。



第三百八十二章 刘娥的“处罚”
    院门打开,李璋被关押了将近一年后,也第一次走出这里,这让他一时间也有些恍惚,不过随后他就扭头冲院子中的青织淡定的一笑道:等我回来!

    嗯!青织也重重的点了点头,虽然她极力想要表现得轻松一些,但眼神中的担忧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李璋也知道青织在担心,不过最终却还是转过头长吸了口气,然后跟着赵祯离开了这个居住了将近一年小院子,对于刘娥为什么忽然召见他,赵祯也不清楚,只不过他觉得这应该是个好消息,毕竟李璋被关了这么久,刘娥的气也该消了,说不定是要放李璋出来。

    不过李璋却不像赵祯那么乐观,因为他比任何人都了解刘娥,这个女人有时候十分大度,有时候却小气的要命,特别是自己之前又触碰到她最大的禁忌,哪怕被关押了这么久,但李璋依然怀疑刘娥应该不会这么轻易的放过自己。

    当下李璋跟着赵祯上了马车,然后两人一同来到垂拱殿,其实像召见李璋这种事,本来是不用赵祯亲自跑一趟的,但他这大半年来经常去找刘娥为李璋求情,估计刘娥也烦了,所以今天特意让他跑一趟带李璋过来。

    再次来到垂拱殿,李璋也不由得四处打量了一下,随后这才迈步进到大殿,很快就见到坐在书案后正在批阅奏折的刘娥,大半年不见,刘娥似乎比当初更加苍老了,不但头发全白了,而且背也有些弓了,看起来已经完全是一个花甲之年的老人了。

    臣李璋参见大太后娘娘!李璋本来按照以前的习惯想要称刘娥为大娘娘,但最后却忽然停住,改称对方为太后,主要是他感觉自己与刘娥之间的关系生疏了许多,再用大娘娘这种称呼有些别扭。
1...166167168169170...2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