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表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不过野狗和秀秀这一礼也的确该拜,正所谓长兄如父,他们两人从小被李璋收留,又被李璋教导着长大,特别是野狗,如果不是李璋的教导,以他的本事,说不定早就走上歪路了,到时大宋只会多一个身手高强
第五百章 时政十议
“时政十议”李璋接过赵祯递来的奏折,打开看到奏折的名字,随后一条条的看了下去,赵祯这时也放下手中的奏折,似乎饶有兴趣的看着李璋的反应,只见李璋时而点头时而摇头,这让赵祯也摸不清李璋到底是什么意思
等到李璋把这份奏折看完,最后这才发现上奏折的人是知诰制李淑,所谓知诰制,其实就是替皇帝草拟圣旨的大臣,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实权,但却是一个十分清贵的职位,而且又是天子近臣,平时也能上折言事,日后升迁也更加容易。
“表哥你觉得李淑的这份奏折如何”赵祯看到李璋看完,立刻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
“这十条建议有些十分中肯,有些则是狗屁不通,或者说他别有它意,陛下可以选择那些中肯的建议考虑一下。”李璋这时十分淡定的放下手中的奏折道。
李淑这个人李璋也知道,而且也见过几次面,不过对于这个人他并不喜欢,事实上朝堂上的其它大臣对这个人的评价也不高,因为这个人属于那种行事阴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为此得罪了不少人。
比如李淑喜欢收藏书籍,如果用正常的途径也就罢了,可是有时为了一本藏书,他竟然会动用官场的身份强取豪夺,为此曾经被人告到开封府去,幸好闹的不大,最后被当初还在世的赵恒训斥了一顿,这才收敛了一些。
不过李淑这个人的私德虽然不好,但却不能否认他的才能,事实上李淑这个人也是神童出身,当初赵恒大搞天书运动,曾经去过毫州,结果当时才十二岁的李淑就向赵恒献上自己的文章,得到赵恒的亲自接见,于是被学员赐童子出身,试秘书省校书郎,后来更是凭着自己的本身考取了进士出身,因为他博学多才、详练朝廷典故,文章又写的好,所以一直坐在知诰制的官位上,哪怕历经赵恒、刘娥和赵祯三朝,他依然是岿然不动。
“哦,不知表哥你觉得哪条中肯,哪条狗屁不通”赵祯这时再次笑呵呵的问道,其实他和李璋的看法差不多,李淑这个人的人品虽然不怎么样,但却写的一手好文章,对时政的看法也颇为犀利,当然有时候会夹杂着太多的私心。
“第一、四、五、六、七这几条倒是颇有见地,至于第二条则是狗屁不通,其它几条则是老生长谈,不说也罢。”李璋这时也放下手中的奏折淡定的道。
“呃表哥你觉得李淑的第一条时议很有见地”赵祯听到李璋的话也不由得露出震惊的表情道。
李淑的五六七这三条都是论择官和取士,大义就是去掉一些老迈无能的官员,给优秀的年轻官员让路,另外还有科举方面的一些改革,至于第四条则是说大臣的权力太大,消弱的君权,这几条赵祯也十分赞同。至于第二条则说是连年灾荒,使老百姓背井离乡,是因为朝廷违背天意,是上天对人世间君主和臣民的惩罚,这种鬼话根本没人相信。
不过第一条的时议却十分大胆,因为李淑把矛头直接指向外戚与宦官,他在奏折中说刘娥当政时,宦官、外戚相继专权,比如罗崇勋的权力就很大,另外还有外戚刘美、钱惟演等外戚也参政朝政,对朝堂也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表面上来看,李淑是在指责刘娥放纵外戚专权,但如果往深里想一想,这也未尝不是在提醒赵祯,因为赵祯现在对李璋太过信任,朝堂上已经有人说李璋虽无宰相之名,但却有宰相之实,所以李淑的这条时议也可以看做是直指李璋,因为整个外戚中再也没有人值得用上“专权”二字了。
李璋这时也是面不改色的道:“这是当然,李淑的这第一条其实是十分中肯的,历朝历代外戚与宦官专权都是一大问题,不过他的这份奏折只写了表面一层,却没有说造成这种局面的真正原因。”
“表哥请讲!”赵祯这时也坐直了身子道,他知道每当这个时候时,李璋都会发表一些极其深刻的见解,这也是他平时从其它大臣那里听不到的,并不是那些大臣不懂,而是他们根本不敢、也不愿意说。
“其实这第一条是要和第四条要结合起来一起看,李淑在第四条中说大臣们的权力太大,严重的消弱了君权,这一点可谓是一语中地,毫不夸张的话,陛下现在手中的权力比之前唐可是相差太多了,这点陛下应该也明白吧”李璋这时也坐直身子看着赵祯笑道。
“这个……”虽然李璋说的是事实,但被人直接说自己手中的皇权不如前唐的皇帝,赵祯还是有些尴尬,不过很快他就调整过来点头赞同道,“这是事实,当初太祖与太宗皇帝担心我们这些后辈儿孙们一意孤行,所以才刻意
第五百零一章 大宋的未来
看到赵祯沉吟不语的样子,李璋也猜到他在想什么,当下也有些哭笑不得的道:“陛下误会我的意思了,我并不是让陛下罢免吕相,事实上在我看来,恐怕没有人比吕相更适合宰相的位置子。”
“可是吕相他毕竟是太后提拔上来的人,朝堂上对他也一直有些非议,我在想着是不是要把他暂时贬官,然后再重新启用,这样即能堵住别人的嘴,也能让吕相感受到我的恩德”赵祯这时把心底的实话也讲了出来道。
“陛下万万不可!”李璋听到这里却是急忙摇头道,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历史上的赵祯就是这么对待吕夷简的,史书上记载是因为郭皇后说了吕夷简的坏话,但其实还是赵祯自己想要贬吕夷简出京。
“为何”赵祯有些不解的问道。
“朝堂上虽然有人对吕相有些非议,但只是少数人,声音也不大,甚至没有人公开提出来,如果陛下对吕相先贬后用,以吕相这么多年在朝堂打滚的经验,他肯定能猜到陛下的用意,若陛下是吕相,这时还会对陛下产生感激之心吗”
“这个……”赵祯听到这里也露出沉思的表情,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李璋看到这里再次叹了口气,随后这才又开口道:“其实现在有人对吕相非议反而是一件好事,陛下能在这时候依然重用吕相,反面会得到吕相的感激,这段时间陛下也看到了,吕相对陛下也是全力辅佐,否则陛下也不会这么快就熟悉政务。”
听到李璋的这些话,赵祯也终于点了点头道:“表哥你说的也有道理,这段时间吕相的确对朕尽心尽力,当初大娘娘当政时,也多亏他多方维护,从这一点上来看,他还是心向朕的,如果现在贬他出京反而会寒了他的心。”
“陛下英明,其实我看吕相有才识,有能力,性格也颇为果断,只要陛下肯信任他,日后必是陛下的一大助力,不过我现在倒是有个问题想问陛下,你打算将大宋带到何方”李璋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严肃的神色,以前赵祯几乎是个傀儡,所以李璋也尽量避免和他聊这些,但现在赵祯既然亲政了,那自己就必须让他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
“那还用问,我自然是希望大宋越强大越好,最好是能收复燕云,彻底消除辽国的威胁,平定四方的叛乱,使得大宋百姓安居乐业,为后世子孙打下一个太平盛世!”赵祯这时也毫不犹豫的道,说话时也满是踌躇满志的神色,毕竟刚登上皇位的他还是一腔热血,这么多年的抱负也都在等着他去施展。
“陛下的愿望倒是很大,可是我想再问一句,陛下想要如何实现它”李璋这时却是笑吟吟的看着赵祯再次追问道。
“这个……”赵祯听到这里再次一愣,他虽然有满腔的抱负,但却没有想过怎么去实现他,其实赵祯也和后世普通人没什么太大的差别,年轻时都有着无数美好的愿望,只是当真的面向现实时,却往往会被现实打败,最后真正能实现年轻时愿望的人只是其中的极少数。
看到
第五百零二章 请吕相帮我
长城的重要性就不必说了,后世许多人认为长城无用,可是他们根本没有想过,如果长城没用的话,为什么雄才大略一统六国的秦始皇,会在称帝后征发全国的民夫去修建长城,为什么灭掉匈奴的汉武帝会重修长城,甚至隋文帝杨坚更是将修建长城当做国策来对待。
没有经历过冷兵器时代的人,恐怕很难体会长城对游牧民族的作用,游牧民族最大的武器并不是他们手中的弯刀,而是他们跨下的战马,而长城则是阻击战马南下的有利武器,有了长城,只需要守住几个重要的城关,就能让北方的游牧民族无法南下。
也正是大宋丢掉了长城防线,所以在历史上才被人称为弱宋,哪怕宋军的装备其实十分精良,对外战绩也不差,可是大宋给人的印象就是软弱可欺,因为失去了长城后,战场主动权就交给了北方的游牧民族,人家想打就打,想走就走,大宋只有被动承受的份。
不过这次打下兴州城后,大宋却得到了长城上一个关键战,李元昊率领着两万党项主力大军逃往北方,长城以南的地区几乎全都扔给了大宋,这对大宋来说也是一个重整长城防线的好机会,现在把西段的长城掌握在自己手中,至于东段落在辽国手中的长城防线,迟早也会拿回来。
“我明白了,表哥你的意思是我们第一步就是把本长城西线拿下来,然后彻底的消灭党项人,等到把西北甚至是西域平定后,再转头专心的对付辽国!”赵祯这时也再次赞叹道,对于如何实现自己的愿望,他也总算有了一个大概的想法。
“陛下说的不错,辽国是我们大宋的宿敌,只有打败了他们,才能彻底的解决掉境外的威胁,至于其它的吐蕃、大理之类的根本不足为惧,所以在灭掉党项后,陛下就应该专心的准备对付辽国,不过这个时间也不要太久!”李璋说到最后也露出凝重的神色。
“表哥你的意思是想借着辽国太后萧耨斤当政的这段时间,一举发兵夺回燕云十六州”赵祯也立刻猜到了李璋的想法,事实上以前李璋也曾经和他提过这些。
“不错,萧耨斤此人目光短浅,又任人唯亲,当政后已经杀了不少的契丹贵族,导致契丹内部已经对她离心离德,而且耶律宗真也在慢慢长大,他不会一直甘心做个傀儡,所以我断定在几年内辽国肯定会有一场内乱,到时萧耨斤肯定没有好下场。”李璋点了点头道。
“那我们为什么不在辽国发生内乱时再用兵呢,到时也许会更加容易一些”赵祯这时考虑了一下这才把心中的疑惑讲了出来道。
“耶律宗真是个极其骄傲的人,而且最看不起咱们大宋,如果让他夺权成功,哪怕他还没有完全掌握辽国,若是看到咱们大宋出兵,肯定也会全力抵抗,绝对不会有任何的妥协,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到时辽国若是全力抵抗的话,咱们想要收回燕云十六州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李璋这时十分肯定的道。
耶律宗真不但骄傲,而且还十分记仇,从历史上来看,他是个好大喜功的人,同时也极其好战,亲政后对大宋和西夏都发动了多次战争,特别是对西夏一战,更是创造了辽国史上最大的败绩之一,但后来他终于熬死了李元昊,于是再次出兵,这次把李元昊留下的妃子都俘虏了,总算是报了当初的一箭之仇。
赵祯相信李璋的眼光,而且他也不止一次听李璋分析过耶律宗真的性格,所以这时他也点了点头,随后考虑了一下这才再次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咱们可得抓紧了,李元昊必须要灭掉,然后要在萧耨斤被夺权前拿回燕云十六州,这些都需要在短短几年内完成,时间实在有些紧迫啊!”
“其实李元昊逃跑也有好事,因为接下来陛下可以名正言顺的扩军,比如火枪军的规模早就该扩大了,同时也可以利用党项人练兵,相信不出两年,就能练出一支精兵来,到时可以从西北与河北两路齐出,打契丹人一个措手不及!”李璋说到最后也有些激动的道。
当然李璋不懂兵法,到时是否需要两路出兵他也不能肯定,但这也是他的一种构想,如果真的能从西北出兵的话,也可以绕过辽国在河北边界构建的防线,毕竟之前他出使辽国时,也见识了辽国在河北边界布置了重兵,城池也十分的坚固,所以从河北出兵并不好打。
赵祯听到这里也样露出激动的神色,现在李璋已经给他指明了道路,先灭党项,再攻辽国,不求一战而灭掉辽国这个强敌,但必须把长城防线给夺回来,到时有了这道防线,大宋也就掌握了主动权,再加上大宋的国力远强于辽国,完全可以一点点把辽国拖垮。
第五百零三章 回门
虽然李璋一直觉得当皇帝太累,每天有批不完的奏折、操不完的心,但皇帝也有许多别人享受不到的特权,比如美女随便挑,从来不用为钱和房子发愁,而现在李璋又发现一个好处,那就是自己口干舌燥的说了半天,吕夷简还在有些犹豫,但是当赵祯开口请吕夷简帮自己时,这位大宋宰相几乎毫不犹豫的就行了一个大礼表起忠心来。
看到这里,这也让李璋有些无奈,自己还是有些低估皇权的力量了,所谓的王霸之气也不过如此。不过想想也正常,吕夷简好不容易才坐稳了宰相的位置,而且他才五十多岁,对于宰相来说还算年轻,自然不肯轻易的退下来,赵祯都已经亲口说让他帮自己了,如果他不答应了,赵祯肯定就要换宰相了。
不过无论什么原因,吕夷简总算是答应了,随后他又对赵祯和李璋这个计划提出一些可行的意见,比如在攻打党项的同时,也要注意辽国的反应,另外还有占据了西域的吐蕃人,这些吐蕃人很多在名义上投靠了大宋,但实际上却不受大宋的管制,有时还有反叛的可能。
经过了吕夷简的补充,整个计划不但丰满了许多,而且也更具有可行性,毕竟吕夷简这个宰相也不是白当的,事实上在刘娥去世后,赵祯熟悉政务之前,整个大宋的政务几乎都落在吕夷简身上,但他却依然游刃有余,由此可知他的能力。
当然这个长远的计划暂时还只有赵祯、李璋和吕夷简三人知道,他们也不打算让其它大臣知道,一来这些大臣知道了肯定会反对,二来也减少泄露出去的风险,事实上如果不是为了说服吕夷简帮自己,赵祯甚至希望只有自己和李璋两人知道。
不过现在吕夷简既然已经知道了,而且也答应了全力协助赵祯,这也相当于上了赵祯的贼船,容不得他再退缩,当然这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好处,至少他的宰相之位肯定是坐稳了,之前对的非议也不再有什么影响。
按照规矩,新娘子出嫁第三天要回娘家探亲,也就是归宁,俗称回门,秀秀无父无母,唯一的亲人也就是豆子了,所以她也把李璋家当成娘家,这天与野狗也双双回门,而且在进门时野狗必须趁着前面,秀秀紧随其后,反正规矩挺多的。
李璋与豆子早就设好了酒宴,秀秀由青织和狸儿去招待,李璋和豆子则招待野狗,不过今天不能劝新姑爷喝酒,再加上大家都不是外人,所以也就边吃边聊,李璋这时忽然想到一件事,于是对野狗道:“野狗,你现在已经为人夫,日后还要为人父,总算是稳定下来了,对此你日后有没有什么打算”
野狗和秀秀都有产业上的分红,自然不愁生计,但人总不能一直这么闲着,秀秀还需要操持家业,不愁没事情做,可是野狗却没什么事,早先他也曾经为此苦恼过,不过后来天天忙着与秀秀谈恋爱,早就把这件事抛之脑后了。
“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大哥你帮我留意一下,看看有什么是我能干的”野狗沉吟了一下这才无奈的开口道,他曾经为这个问题苦恼了许久,但却一直没想出答案,索性现在直接抛给李璋,反正他的事情一向都是李璋替他操心。
&nbs
第五百零四章 野狗的母亲
“玉镯”李璋听到青织的讲述也不由得露出惊讶的表情,原来今天秀秀回门时告诉青织一件事,那就是在她与野狗成亲后,野狗将一个珍藏的手镯取出来送给了她,据野狗说是他母亲留给他的唯一遗物。
“夫君你也没有印象吗”青织看到李璋惊讶的样子,当下也再次追问道,她以为李璋会知道这件事,可是现在看来连李璋也不知道。
“不知道,野狗虽然给我讲过他的身世,但他的身世太过悲惨,他也很少提到他母亲,我也只知道他母亲是个很温柔很伟大的女子,至于他母亲的遗物也从来没听他提起过。”李璋这时摇了摇头道,除了那次讲解自己的身世外,野狗再也没有提过他的母亲,估计是因为他母亲死的太惨,所以野狗也不忍心回想母亲的事。
“原来如此!”青织听到这里也点了点头,其实她也是第一次听李璋提起野狗的身世,对于野狗这个人,她只知道对方脾气古怪,但却很受李璋的信任,除此之外就一无所知了,直到今天她才知道野狗的身世竟然十分的悲惨。
“不过野狗送给秀秀的手镯如果真的是他母亲所留,那说不定可以从手镯上找到他母亲的亲人,因为在手镯内侧刻着一个周字,秀秀猜测很可能是他母亲的姓氏。”青织这时再次开口道。
“野狗是什么意见”李璋听到这里却是沉吟了一下再次开口问道。
“听秀秀说,野狗似乎并不想找他母亲的亲人,秀秀也问过他,他说是他母亲严禁他去找自己的亲人。”青织再次回答道,今天她和秀秀聊的最多的就是这件事,甚至秀秀还想找李璋商量一下这件事,只是一直没有机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