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宋大表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第五百一十三章 除夕包饺子
    又是一年的除夕夜,李璋一家三口,再加上狸儿一家人守岁,秀秀和野狗去了许夫人那里,豁子也都成亲了,至于豆子和丑娘他们,现在年龄也大了,而且他们这帮暂时还没成亲的人每年都会跑去回味斋吃守岁酒,有时候李璋也会去凑热闹,不过现在有了女儿,他也更多的呆在家里。

    “大哥,我的府邸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建好,妙元那边可都已经搬进去了,昨天你看她得意的样子,简直太气人了!”狸儿这时有些赌气的包着饺子道,本来应该月牙形的饺子都快被捏成面条了。

    除夕夜包饺子还是李璋从后世带来的习俗,事实上宋朝时对除夕并不怎么重视,吃饺子的习俗也不普遍,更多的是在除夕时喝辞岁酒,不过李璋却不管这些,而且除夕夜一家人围在一起边包饺子边聊天,随后再热热闹闹的吃年夜饭,简直再幸福不过了。

    “昨天是妙元的乔迁宴,当然要热闹一下,而且她也只请了咱们一家,从头到尾我也没见她有什么得意的啊”李璋听到这里也有些无奈的道,妙元搬进公主府,也学着别人摆乔迁宴,可是她认识的人太少,而且大部分都在宫里出不来,所以只能请了李璋一家充充场面。

    “怎么没有,我就看不惯她得意的样子,不就是比我早一点有自己的公主府吗,我不管,明年我一定要住到公主府,而且还要摆一个更热闹的乔迁宴,到时气死她!”狸儿这时抓住李璋的手臂撒娇道,说到最后更是露出恶狠狠的表情,看样子她这辈子是要和妙元杠上了。

    “我已经问过督造的官员了,据他们说你的公主府虽然面积不是很大,但因为需要把原来的建筑拆了重造,估计最少也得大半年的时间才能建好,这么算下来的话,估计明年中秋节左右就差不多可以住进去了。”李璋大概估算了一下道。

    “还要等到中秋节,那岂不是还要让妙元那个丫头得意八个月”狸儿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哀嚎一声,一想到还要等上八个月,她简直就要绝望了。

    “我怎么又惹你了,连背后都要说我的坏话”就在狸儿的话音刚落,只听房门外却传来一个清脆的声音,随即就见妙元迈步走了进来,只见她身穿青色长裙,披着白狐的披肩,洁白的皮毛将她衬托得更加的明丽清雅,连李璋也看得一呆。

    不过李璋很快就心虚的看了看旁边的青织,结果发现青织只是淡淡的看了他一眼,随后就招呼妙元坐下来帮忙包饺子,这让李璋的老脸一红,当下低下头也不敢再看妙元。

    “你来干什么”狸儿看着进来的妙元却是语气不善的质问道,因为在她看来,除夕夜就是要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而妙元根本不是他们家的人。

    “你又来做什么”妙元却是毫不客气的反问道,她和狸儿是亲姐妹,所以在她看来,狸儿能来自己也能来。

    “我……我和你不一样,大哥在哪,哪就是我的家!”狸儿当然明白妙元的意思,但却毫不客气的反驳道,虽然从血缘上她只是李璋的表妹,但从感情上来说,她依然把李璋当成自己的亲大哥,这点连赵祯这个一母同胞的哥哥都要排在李璋后面。

    “有什么不一样,



第五百一十四章 李迪回京
    李迪回京了,对于这个消息所有人都不意外,毕竟李迪是赵祯的老师,之前被贬也只是暂时的,事实上李迪被贬后,刘娥也曾经想起用他,但后来不知为何还是被调到外地为官,现在赵祯当权,肯定会重用李迪这位老师。

    李迪回京的时候,赵祯不方便出城迎接,所以就委托李璋代为迎接,当然李迪也是李璋的老师,于情于理他都要去迎接,只是当李璋见到李迪时,也发现对方老了许多,胡须头发也白了一半,当初他本来就瘦,现在更瘦了,不过精神却很好。

    “公明,多年不见,你果然没有辜负老夫当年的教导!”李迪看到李璋也十分高兴,当即上前拍着他的肩膀道。

    听到“公明”这两个字李璋也是一愣,好半天才想起来这是自己的字,而且还是当初上学时李迪给自己起的,只不过他几乎没怎么用过,因为“公明”这个字总让他想到那位及时雨宋江,所以连他自己都快忘了自己还有这么一个字。

    “学生拜见先生,陛下本来想亲自出城迎接的,可惜他现在却不方便出城,只能让学生代他前来,还望先生不要见怪!”李璋这时也急忙行礼道。

    “哈哈哈,陛下太客气了,不过君臣之礼不可废,等下我也要立刻进宫拜见陛下!”李迪听到这里也再次大笑道,他现在的心情极好,不仅仅是自己被召回京城重用,另外赵祯和李璋这两个学生的表现也十分出色,当然出兵党项的确有些冒险,但好在成功了,而且还在兴州开始屯田,这也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李璋当下陪着李迪聊了几句,随后就将他迎回城中,本来李璋想着先帮李迪安置一下,毕竟李迪这次可不是他自己一人回来,另外还带着家眷下人,不过李迪却是个急性子,进城后直接要求进宫面见赵祯,所以李璋也只能带他进宫。

    赵祯也没想到李迪会这么急着见自己,不过当看到李迪这位当年的老师时,他也是起身相迎,结果没想到聊了没几句,李迪就呈上一本奏折,看样子是他早就准备好的。

    “臣奏请陛下罢免吕夷简!”只见李迪递上奏折后立刻向赵祯行了一个大礼郑重的道,这让赵祯的脸色也是一僵,随后与李璋对视一眼,两人都露出一个无奈的苦笑。

    谁也没想到李迪回京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奏了吕夷简一本,奏折上历数吕夷简的数大罪状,甚至连吕夷简当政导致朝政败坏的话都说出来了,可谓是火力十足。

    赵祯对这种情况也有些措手不及,不过罢免一位宰相可不是小事,而且吕夷简他用起来还算顺手,之前吕夷简也表达要支持他和李璋制定的大战略,所以赵祯自然不能轻易的罢免吕夷简,最后只能暂时将李迪搪塞过去了。

    不过李迪并没有因此而灰心,反而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接连上奏折,本本都是冲着吕夷简去的,至于他和吕夷简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仇,李璋倒是知道一些,据说当初李迪还曾经是吕夷简的上司,但后来却被吕夷简算计了,再加上吕夷简为人圆滑,这也让李迪对他极为反感,所以回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让赵祯罢免吕夷简。

    面对李迪的主动开火,这件事的另一个当事人却十分淡定,甚至吕夷简从头到尾就像是没事人似的,上朝时见到李迪还会主动上前行礼,毕竟对方曾经是他的老上司,结果李迪却没有他的气量,往往没什么好脸色。

    其实从李迪和吕夷简两人的反应就能看出,李迪在格局上的确不如吕夷简,甚至从能力上来说,李迪也不如吕夷简,唯一比吕夷简强的地方估计就是他的性格方正,面对当初权倾朝野的丁谓也不示弱的勇气,但除此之外,李迪其它方面都被吕夷简完败。

    赵祯刚开始也有些为难,但后来索性就不看李迪的奏折了,最后终于让李迪消停了,这也让所有人都松了口气,不过通过这件事后,赵祯也看清了李迪身上的缺点,本来想要重用李迪的心思也就淡了。

    随着天气的转暖,兴州那边的情况也陆续传了过来,年前一场大雪堵塞了兴州与后方的联系,不过赵振他们已经在兴州站稳了脚根,并且派出骑兵四处出击,附近的各族部落要么归降,要么被驱赶到长城以北。

    而年前被调集到西北的厢军也开始往兴州迁移,第一批赶到的厢军已经划分好土地,并且开始开垦土地,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就能种上一季麦子,到时就算收成不好,但也可以养地,毕竟兴州的土地大部分都荒芜了,想要养成农田也需要数年时间。

    “吕相,朝中有人提议将土豆推广到兴州种植,不知你对这件事有何看法”垂拱殿内,赵祯拿



第五百一十六章 结交皇族
    吕夷简的反击还没有来,但李迪那边却再次动手,初十这天,李迪来到垂拱殿面见赵祯,然后上了一道弹劾吕夷简的奏折,相比之前没有实质的指责,这次李迪却是抓住了吕夷简的“罪证”,那就是“结交皇族”,而这个皇族正是那位八大王赵元俨。

    说起来赵元俨这个家伙现在也十分老实,之前刘娥将死之时,他把赵祯的身世故意泄露给赵祯,结果引得赵祯怨恨刘娥,可是后来等到事情大白之后,赵祯也回过味来,自己这位八王叔根本就是不怀好心,再加上李璋以前就提醒过他,这也让赵祯对赵元俨颇为恼火。

    所以在安葬过刘娥后,赵祯立刻给赵元俨下了一道圣旨,那就是下令将刘德的女儿嫁给赵元俨的小儿子为妻,其实这明摆就是恶心赵元俨,毕竟他被刘娥打压了那么久,最后还想挑拨赵祯和刘娥的感情,索性李璋就把刘家的女儿嫁到赵元俨府上,让他们家与刘家也变成了一家人了。

    刘德的女儿也就是青织的侄女,比青织只小两岁,李璋也曾经见过几面,据青织说对方性格泼辣,而且她背后不但有刘家,还有李璋这个姑夫,甚至连赵祯都站在刘家这边,所以这个刘家小娘嫁过去后,赵元俨一家也都得哄着让着。

    不过真正让赵元俨老实下来的却是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在刘家小娘子刚嫁过去,御史台竟然得到密报,说赵元俨自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并且意图谋反,这下可把赵元俨给吓坏了,虽然他谋反的事根本不是真的,但做为皇帝的亲叔叔,一旦沾上“谋反”这两个字,哪怕是假的也能让他脱层皮。

    最后一通折腾之后,谋反的事虽然没有查到实据,但也把赵元俨的胆子吓破了,事实上谋反的事虽然是假的,但他从太宗时就觊觎皇位却是真的,私下里也曾经结交了不少大臣,这些都是十分犯忌的事,如果不是看在他是太宗皇帝唯一还活着的儿子,说不定赵祯真的敢把他杀了。

    只是赵元俨做梦都没有想到,他已经老老实实的在家里呆着了,却没想到祸从天上来,李迪竟然上奏折说他结交吕夷简,而证据就是多年前他曾经通过吕夷简推荐了一个人为官,而那个人的任命书上则有吕夷简的签名。

    “陛下,臣冤枉啊!”李璋来到垂拱殿的时候,就听到有人在高喊,结果当来到门前时,却发现赵元俨竟然哭天抹泪的冲着殿中喊冤,但却被禁卫拦着不让他进去,显然是赵祯不想见他。

    “李都尉,看在往日的交情上,请你务必转告陛下,老臣实在是冤枉啊!”赵元俨这时也看到了李璋,当即也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似的冲着他哀求道。

    李璋实在想不出自己和赵元俨有什么交情,不过看对方可怜的样子,也不好直接拒绝,只能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后就走进大殿,殿中只有赵祯一人,他也是在接到李迪弹劾吕夷简的奏折后拿不定主意,所以才将李璋召进宫商量。

    “陛下真的不打算见他吗”李璋看到赵祯愁眉不展的样子也不由得开口笑道。

    “见了也是心烦,还不如不见,等下他喊累了自然会回去。”赵祯这时无奈的摇了摇头道,自从他明白了赵元俨的野心后,对他就十分的厌恶,如果不是因为对方是他唯一存活的亲叔叔,恐怕他早就把对方贬出京城了。

    看到赵祯态度坚决,李璋也没有再说什么,事实上赵元俨这个人也的确不值得见,万一赵祯见到对方再受到什么蛊惑的话,那可就更不妙了。

    “表哥你觉得这件事该怎么办”赵祯这时再次皱着眉头问道,之前李迪针对吕夷简并没有什么实质的罪证,所以他也并不放在心上,可是这次吕夷简与赵元俨有关联,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如果坐实的话,至少吕夷简的宰相之位是别想保住了。

    “这是多年前的旧帐了,也多亏了李少傅能翻出来。”李璋当下再次一笑,随后再次开口问道,“李少傅呈上的罪证是不是在陛下在这里”

    “就是这个!”只见赵祯这时从书案上拿起一份任命书交给李璋道。

    李璋当下打开看了一下,结果发现是一个名叫丘吉的官职任命书,这个丘吉就是赵元俨推荐的人,曾经还做过赵元俨的门客,而在任命书的最后,果然有吕夷简的签名,不过除了吕夷简的名字外,李璋还看到了另外一个人的名字。
    r />

    “咦怎么还有李少傅有名字”李璋看到吕夷简后面写着的李迪的名字也惊讶的叫道。

    “当时吕夷简与李少傅同在中书省任职,而且吕夷简还是李少傅的属下,所以他推荐的官员也必须要经过李少傅的同意,而据李少傅说,当时这份任命书送到他手中时,就有吕夷简的签名,所以他也没有细看就直接签了,顶多就是个失察之



第五百一十七章 反杀
    李迪一口咬定吕夷简是亲自把任命书拿给他签的字,不过这时只见吕夷简却忽然轻笑一声,转身向赵祯行礼道:“启禀陛下,臣刚才又仔细看了一下这份任命书,结果发现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赵祯这时依然有些不耐烦的道,他相信李迪不会在这种事上撒谎,毕竟做为李迪的学生,对他的性格也再了解不过,所以他这时几乎已经肯定吕夷简结交赵元俨的事。

    “启禀陛下,臣看了一下这份任命书签署的日期,这才忽然想起来,当年臣在那几天应该生了一场病,所以请了几天病假,而任命书签署的日期刚好是臣请假之时,又怎么能亲自拿着任命书去见李少傅”吕夷简说到最后也上前一步,然后郑重的向赵祯行了一礼。

    吕夷简的话音刚落,李迪就十分愤怒的大声道:“不可能,老夫记得明明是你亲自拿着这份任命书交给我,上面还有你的签名!”

    “李少傅何苦一直与我过不去,当初我的确是请了病假,如果不信的话,中书省那边肯定也有记录,而任命书的签名应该是我病好后补签的,而补签的文书我一般都不会查看,所以我才会不记得这份任命书!”吕夷简这时对李迪苦笑一声道。

    李迪听到这里也不由得脸色一白,但他这时依然不肯相信,当下向赵祯请求将中书省的点卯记录取来查看,赵祯本来已经确定吕夷简是在抵赖,可是现在看他言之凿凿的样子,这让他也有些怀疑起来,于是也立刻派人去中书省取点卯记录。

    大宋朝廷各方面的规章制度也已经十分齐全,大臣去衙门上班也都要点卯,同时有专门的人记录下来,其实就是后世的出勤记录,而且像中书省这种重要部门,大臣请假也要送到皇帝那里御批,然后再放到库房存放,以便日后查询。

    因此很快就有人从中书省带来了任命书签署日期时的点卯记录,赵祯也第一个拿过来看了一眼,随后脸色也有些阴沉的看了李迪一眼,这让李迪的脸色一下子变得苍白无比,但还是有些不死心的接过点卯记录。

    当李迪看到吕夷简的名字后面果然写了“病缺”这两个字时,他的脸色直接从苍白变成了煞白,就是那种白的没有一丝血色,就像是白纸一般,同时双手也开始微微发抖。

    李璋看到这里也担心李迪的身子气坏了,当下急忙来到他身边,准备随时扶住他,同时趁着这个机会他也看了一下这个点卯的记录,结果发现纸张和笔墨都十分的陈旧,而且上面还有皇帝的御印,绝对做不得假,换句话说,吕夷简真的在那天请了假。

    想到这里,李璋也不由得看了看旁边低头不语的吕夷简,他相信李迪绝对不会在这种事上撒谎,也绝不敢欺骗赵祯,所以李迪的话应该是真的,吕夷简的确是亲自拿着任命书请他签字,可是吕夷简请假的事也是真的,如此说来只有一个解释了。

    吕夷简做事缜密,从来不给人留下任何的把柄,当初赵元俨请他推荐自己身边的人为官,这应该让吕夷简十分为难,毕竟他也知道结交赵元俨的后果,所以他就耍了个心眼



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功臣王曾
    李迪回京时踌躇满志,甚至准备扳倒吕夷简大干一场,实现自己的抱负,可惜谁也没想到他来的快走的更快,仅仅几个月的时间,李迪就被吕夷简算计,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那封任命书非但没能给吕夷简定罪,反而成为他结交赵元俨的证据。

    赵祯对李迪虽然十分信任,但现在这件事却是证据确凿,而且当消息传出去后,李迪也立刻成为朝堂上的笑柄,毕竟他被吕夷简算计的实在太狠了,为此李迪也是气的大病一场,最后主动上书请辞,赵祯考虑到李迪留在京城也是受人嘲笑,所以就暂时罢免了他原来的职务,但却让他到亳州任职。

    李迪这时也巴不得立刻离开京城,所以在接到任命后也不顾病体,甚至也没有通知其它人就带着家眷离开了京城,当李璋得知这个消息时,也不由得叹了口气。

    其实李迪之所以落到如此下场,也怪他实在太心急了,而且也没有领会赵祯召他回京的意思,如果他在回京后潜心处理政务,不那么刻意的针对吕夷简,日后赵祯肯定会委以重任,甚至扶持他成为吕夷简在朝中的对手,毕竟对于皇帝来说,他也需要平衡大臣手中的权力。

    不过李迪虽然离开了,但朝中必须有人能制衡吕夷简,这并不是赵祯不相信吕夷简,而是不能让一个大臣大权独揽,这也是为君之道,所以赵祯很快又把目光投向另外一个人,而这个人的来头比李迪还要大。
1...198199200201202...2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