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表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走吧,男儿志在四方,只有上过战场,才能明白保家卫国的不易,日后大宋也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刘娥最后挥了挥手再次道,虽然心中十分不舍,但她却不能一直把李璋栓在身边,男人只有经过历练才能真正的成长起来。
是!李璋当即也答应一声,然后刚准备离开大殿,不过这时他却忽然又想到自己来见刘娥还有另外一件事,于是当即停下脚步道,大娘娘,我还有一件事想要禀报!
什么事?刘娥这时也坐后书案后,只是神情却变得有些疲惫。
火枪作坊现在仅仅只是为火枪营供应火枪,就已经出现铁料不足的情况,对此我准备了一些东西,特意来献给朝廷!李璋说着从怀里拿出一份整理好的资料,然后恭敬的呈到刘娥面前。
第二百一十章 路上见闻
冶炼和炼钢的资料献上去了,李璋本以为会得到刘娥的夸赞,却没想到最后却挨了顿骂,用刘娥的话说: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早点拿出来?然后就把李璋献上的东西仔细的收了起来,并且教育李璋以后有了好东西一定要第一时间献给朝廷。
对于李璋手中时不时出现的好东西,比如镜子火枪等,包括这次冶铁炼钢的资料,刘娥也早就见怪不怪,而且她也知道李璋是从飞机上得来的。
不过对于李璋和飞机的关系,刘娥明面上却从来没有打听过,但是李璋却知道,之前他编造的那个灵魂出窍遇到神仙的故事,已经通过赵祯传到刘娥耳中,不过刘娥却一直没有问过他,因为刘娥对这种怪力乱神的事一向敬而远之,特别是赵恒搞了多年的天书运动,使得大宋国库亏空,而在赵恒去世后,那几部所谓的天书,全都被刘娥送到赵恒的棺椁里给赵恒陪葬了。
也正是刘娥心中有忌讳,所以对李璋和飞机的事也从来没有问过,李璋也乐得装糊涂,而且除了赵祯外,他也从来没有对第三人讲过那个故事,所以在这件事,李璋和刘娥其实也保持着一种默契,只不过现在刘娥发现飞机的价值远超自己的想像,所以也十分希望多从李璋那里压榨点好东西出来。
资料献上去了,自然有专门的人负责,李璋现在也没心思想其它的事,而是开始准备随火枪营去西北这件事,所以他出了垂拱殿后,第一时间去找到赵祯告别,然后就回家多呆了几天,主要是多陪陪狸儿,这丫头听到李璋要出远门,而且还要走大半年,当即也是哭个不停,李璋怎么劝也没用。
不过这两年李璋也不是第一次出门,家里人也都有准备,至于狸儿虽然不舍,但后来还是答应了,李用和也从考城县回来了,李璋本想让狸儿和李用和一起去考城县生活的,但狸儿不愿意,她觉得呆在家里更舒服,李璋想了想也没反对,反正李用和离的也不远,家里又有吕武他们照顾,倒也出不了什么大事。
我陪你!野狗也第一时间找到李璋道,在这个家里,他最近的人就是李璋,而且这次李璋又要去西北边疆,那边动不动就爆发冲突,有些还会惊动朝廷,所以野狗也想陪李璋一起去,这样遇到危险也能保护他。
李璋考虑了一下也是点了点头道:好吧,那你也准备一下,过几天咱们先去皇庄!
野狗的武艺已经学的差不多了,吕武和老刀等人已经不止一次说过,自己没东西再教给野狗了,剩下的就要看野狗自己的悟性了。
刚把野狗送走,金小妹却忽然又找上门来,而且还是和金夫人一起来的,这让李璋先是一愣,随后就明白了她们的意思。
金夫人,您的身体不好,不宜长途跋涉,还是在家里好好的休养吧!没等金氏母女开口,李璋就抢先开口劝道。
李璋,我这辈子就只有金山这么一个儿子,哪怕是死,我也想死在他的身边!金夫人这时却神情坚定的道。
李璋你就答应我们吧,大哥一个人去了庆州那里,而且还是流放,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样了,我娘也是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这样下去身体怎么会好?金小妹这时也抹着眼泪开口道。
自从知道李璋要去环庆路后,她们母女就商量了一下,最后一致决定随李璋去庆州那边找金山,毕竟东京这边她们已经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哪怕日后金山流放期满,也不可能再回东京生活,所以还不如一起去庆州,到时一家人也能有个照顾。
可是李璋这时还想再劝,但看到金氏母女坚定的眼神时,他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最后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道,好吧,既然你们已经决定了,那就准备一下吧,过几天咱们一起去庆州。
几天之后,李璋带着野狗,以及金氏母女回到皇庄,呼延守信这边也早就得到消息,整个火枪营也做好了随时出发的准备,只不过就在他们的调令下达前,却有一个人奉命来到他们军中。
李指挥使,奴婢这次就要仰仗您的照顾了!火枪营中,一个三十多岁的宦官一脸笑容的向李璋行礼道,这个宦官名叫秦怀志,正是刘娥派来的监军。
监军这种制度也不知道是谁发明的,大宋这个时代一般要调派军队时,军中都会有监军,有时是文臣担任,有时则是宦官担任,其中宦官更多一些,毕竟宦官是宫中的人,更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
秦监军不必客气,朝廷的命令已经下来了,咱们后天就要出发,你也要做好准备!李璋表面也是笑呵呵的道。
不过对于这个监军,李璋却是不怎么感冒,因为据说这帮做监军的太监一般都是死要钱,想要让他们配合,就必须将他们喂饱了,否则说不定他们会在背后给你捣鬼,毕竟监军虽然没有命令军队的权力,但却有权力向上头给你打小报告,所以领军的将领也轻易不敢得罪监军。
李指挥使放心,奴婢虽然是第一次做监军,但也曾经听宫里的前辈说过军中的事,肯定不会给您拖后腿的!秦怀志倒还是十分知趣,知道自己这个监军不讨人喜欢,所以他也是十分坦诚的道,当然最主要的是李璋不是一般的将领,说到宫里的关系,人家可比自己深多了。
李璋听到这里也是点了点头,随后又和对方客气了几句,然后就让他去军中休息了。
第三天一早,火枪营也终于按照命令启程离开了皇庄,至于这里的土豆,刘娥已经安排了其它人接手,今年夏天土豆就会推广到京城附近,上半年时,刘娥就派了不少官吏去皇庄熟悉土豆的种植事宜,已经不用李璋再操心了。
环庆路统属庆州环州邠州宁州乾州这五地,辖境相当于后世陕西长武武功旬邑礼泉等县,以及甘肃环江马莲河流域以东地区,面积相当广阔,这里也是大宋西北的军事重地,西边的党项,北边的吐蕃,以及其它一些边境的异族,时不时就会爆发冲突。
李璋他们离开东京城后,先去了河中府,路上也经过西京洛阳,相比唐时的洛阳,这时的洛阳已经衰落了许多,不过洛阳依然是大宋一座大城,从高大巍峨的城墙上面,也能看出当年神都的一些风采。
火枪营一路行军,李璋也终于可以亲眼看一看大宋各地的情况,相比后世各种道路四通八达,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飞驰而过的景象,大宋的交通情况显然差的多,哪怕是官道的道路情况也很一般,主要是泥土路没办法硬化,遇到雨水就会变得泥泞不堪,车辆驶过会在道路上留下深深的车辙,暴晒过后又会变得灰尘满天。
哪怕是在后世,坐一天的飞机或火车也会累的要命,更何况大宋这种交通条件,李璋本来还想骑马,但是骑了两天却发现自己大腿内侧都被磨破了,无奈之下只能和秦怀志挤在后面运物资的牛车上,养了几天才能正常走路。
至于金氏母女,她们也和火枪营一起行动,说起来她们孤儿寡母的,以前就算是想去庆州也不可能,光是路上就不安全,现在跟随大军一起行动,倒是省了许多的麻烦。
对于秦怀志这个监军,李璋一开始是不喜欢的,不过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发现对方倒不像一般的宦官那么娇气,路上和将士们同吃同住,也没有叫过一声苦,而且他也颇会说话,特别是对军中的事竟然比李璋还要熟悉,这让李璋也十分惊讶,慢慢的与秦怀志也多了几分交情。
过了河中府后,再往西就是环庆路的地界了,这时李璋发现,越是往西北走,田地也越是荒凉,人烟也越来越稀少,有许多的荒地都没有被开垦,想想也正常,毕竟越是往西北越不太平,再加上这几年西北一带经常发生灾荒,所以许多人都搬到了中原一带。
不过西北一带虽然人烟少了,但民风却颇为剽悍,现在是农闲时节,所以很多村子外面都能看到一些壮汉教小孩子习武射箭,大宋民间禁弩,但对弓箭并不禁,主要的用意就是让民间练习箭法,这样招兵时也有个基础,稍加训练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弓箭手。
当然民风剽悍也有坏处,比如这里的强盗马贼也有不少,路上的商队如果没有镖师保护的话,很可能会被这些人盯上,官府倒也不是不管,只是强盗占山为王,易守难攻,马贼则四处流窜,官府想要抓人也十分困难。
李璋他们的火枪营当然是没人敢招惹,一路倒也十分平安,最后终于到达庆州城下。
第二百一十一章 战功赫赫的宦官
庆州,最早是隋朝时在这里设置了庆州城,后来却几经废弃,五代时已经不再使用庆州这个地名,不过赵匡胤登基时,在庆州这里设庆州团练,后来恢复了庆州这个古称,并且在这里囤积了大批的物资粮草,周围也有大军守护,使得庆州成为大宋西北的军事重镇。
李璋他们的火枪营到达这里时,也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因为庆州城每天都有不少的军队进出,区区五百人根本不算什么,而且一般的军队如果没有调令,是没有办法进城的,所以李璋他们刚来到庆州城下,就被安排到城外的军营暂住。
按照规矩,李璋他们肯定需要向庆州当地的官府报务,特别是环庆路都总管安抚使衙门,更是他们的顶头上司,火枪营想要上战场实战,也必须需要安抚使衙门安排。
不过就在李璋想要进庆州城拜见这位安抚使时,却得到一个让他无奈的消息,因为原来的安抚使是丁谓的人,所以之前丁谓倒台后,这位安抚使也被罢免了,新的安抚使暂时还没有到任,所以李璋想要拜见都找不到人。
无奈之下,李璋只能让呼延守信继续操练火枪营,尽量不要让将士们外出,毕竟他们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出了问题连个人都找不到。
金小妹和金夫人母女二人已经被李璋安排到庆州城的一座客栈之中,毕竟她们母女住在军营里也不方便,至于金山并不在庆州城内,而是在庆州西北,靠近边境的另一座小城里,那里也属于庆州的管辖范围,很多流放的犯人都在那里干活。
本来金小妹和金夫人马上就要去找金山的,只是李璋担心她们的安全,想着陪她们一起去,只是他现在军令在身,没有上头的同意,他也没办法再往前,所以只能劝她们再耐心的等几天,他已经得到确切的消息,那位新的安抚使在这两天也就要到了。
这天一早,李璋被军营里的号子声再次吵醒,说起来他这个指挥使可真够懒的,从来没有参加过营中的操练,甚至每天都要睡到天色大亮才起床,恐怕整个大宋都没有比他更轻松的营指挥使了。
当下李璋起床洗漱,然后正准备去庆州城打探一下消息,顺便也探望一下金氏母女时,却没想到监军秦怀志竟然笑着找到他道:指挥使你这是要进城吗?
不错,秦监军你有事?李璋点了点头随口问道。
如果指挥使你方便的话,我想和你一起进城,顺便买点东西。秦怀志这时再次笑道。
没问题,咱们现在就走吧!李璋当即点头道,反正他自己一个人进城也无聊,多一个秦怀志路上还能聊聊天。
因为秦怀志要买不少东西,所以两人就没有骑马,而是套了辆马车出了营门,庆州城虽然是军事重镇,但同样也是西北一带的经济中心,城门处也有不少车辆进出,李璋他们排了小半个时辰才进到城门,大街上也十分的热闹,街道两侧全都是各色店铺,当然和东京城肯定没办法比。
李璋先去客栈探望了一下金氏母女,聊了几句这才告辞离开,然后又去了安抚使衙门打听情况,衙门里的人都已经认识他了,并且还确定的告诉他,顶多明后两天,新的安抚使就会到任,这让李璋也终于放下心来。
李璋去办正事时,秦怀志也和他分开自己去买东西了,到了中午的时候,两人才来到约定的酒楼吃过午饭准备回去,不过等到再次上马车时,李璋才发现秦怀志买的东西竟然全都是一些香烛纸钱之类的东西。
秦监军,你你这是要准备祭拜亲戚朋友?李璋看着马车上的香烛纸钱也不由得露出惊讶的表情道。
不瞒指挥使,其实我义父就葬在庆州附近,以前我也曾经几次前来祭拜过他,只是京城离庆州实在太远了,上次祭拜还是两年前,现在也不知道义父的陵墓还有没有人照顾?秦怀志提到自己的义父时,脸上竟然闪过几分骄傲与崇拜的神色。
义父?为何你的义父会葬在这里?李璋听到这里也露出惊讶的表情再次问道,秦怀志是太监,而据李璋所知,太监因为不能生育,所以十分流行认义子,不过宋朝的太监不像明朝太监那么有权势,普通人也一般看不起太监,所以太监收的义子一般也是太监,或者是至亲之人将晚辈过继给他们,所以秦怀志的义父也很可能是个太监。
听到李璋的询问,只见秦怀志这时再次露出骄傲的表情道:说起我义父的名字,李指挥使你可能也听说过,他老人家姓秦,单名一个翰字,生前也是战功赫赫,去世后被先皇追赠为贝州观察使彰**节度使!
秦翰?李璋听到秦怀志义父的名字也感觉十分耳熟,随后就猛然惊醒道,原来是大名鼎鼎的秦都知,秦监军你竟然是秦都知的义子?
历史上能带兵打仗的太监有不少,秦翰就是其中之人,而且相比别的太监,秦翰不但能领兵,而且还经常亲监战阵,据说在战场上先后受创多达四十九处,而且他先后参与抵抗契丹,讨伐过党项,平定过国内的叛乱,特别是秦翰曾经多次建议杀掉李继迁,也就是李元昊的祖父,可惜赵恒不允,否则后来就没西夏什么事了。
更为难得的是,秦翰不但战功赫赫,而且还不居功,不揽权,不谋私利,死前家中竟然没有余财,连给他写墓碑的大学士杨亿也说秦翰乐善好施,家无余财,所以他也免费为秦翰写了碑文,可惜后来因为战乱,碑文没能流传下来。
不错,说起来我也是有幸能在义父晚年时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而义父看我可怜,在宫中也无依无靠,所以就收我做了义子,可惜他老人家的一身本事我却半点没能学会!秦怀志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失落的表情,如果他能有秦翰半分的本事,也不会三十多岁还只能做个小小的监军了。
李璋也没想到秦怀志竟然还有这样的来头,当下大为惊讶的再次打量了他一遍,随后当即开口道:没想到秦都知的墓就在这里,既然秦监军你要去祭拜,那不如咱们明天一同前往,我也想为秦老将军上一柱香,同时也希望秦老将军在天之灵能保佑咱们这次出征顺利!
李璋对秦翰这位战功赫赫的宦官的确十分佩服,之前不知道也就罢了,现在既然知道了,自然也不能当做没看到,而且不管对方出身如何,能为国家立下如此功劳,就值得他的尊敬。
听到李璋也想一同去祭拜自己的义父,秦怀志当然也是求之不得,随后李璋又向他打听了一下秦翰的事,这才得知秦翰虽然是河北人,早年也多次抗击过契丹大军,但是后来却调到西北任职,而且多次讨伐过党项人,后来年老才被调回京城,只是在秦翰去世后,却要求将自己葬在西北,而不是自己的老家河北。
这是为何,难道秦老将军有什么苦衷不成?李璋听到秦怀志的话却是皱起眉头道,因为据他所知,太监是十分受人歧视的,连家族对他们也不认可,所以太监死后是不能入祖坟的,秦翰虽然战功赫赫,但说不定也会受到家族的排斥。
指挥史你还真问对人了,关于义父为何葬在西北这件事,现在恐怕也只有我才能帮你解答了!秦怀志说到这里时,脸上竟然露出几分惆怅的表情。
第二百一十二章 名将曹玮
对于秦翰这个战功赫赫的宦官,李璋以前只是从街头巷尾的传闻中听说过一些,关于他的事迹也知道一些,但远谈不上了解,而秦怀志却是秦翰的义子,而且在秦翰晚年时,也是他一直照顾着秦翰,所以这个世上没有人比他更了解秦翰了。
说起秦翰,他初期是与契丹人作战,后来西北战事紧张,于是又调去西北与党项等族作战,当时李继迁时叛时降,搞得西北地区战乱不断,也极大的拖累了大宋的兵力,不过当时的大宋君臣大都认为党项只是癣疥之疾,真正的威胁还是辽国,所以对西北的党项并不怎么重视。
不过秦翰在与党项人打了多年的交道后,却认为西北一带民族混杂,汉人却处于弱势,大宋对这里的统治也极为薄弱,而党项则极有可能借助这种局势崛起,万一真的让党项人统一了西北一带,必然会成为大宋的心腹之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