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低调实力不允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骆宾王咏鹅
办公室里所有人立即把耳朵竖了起来,包括一直装高冷的罗泓未,把手机屏扣下来,闭着眼睛等待王部长的宣布。
咳咳。
王海周清了清一天两包烟熏成烟囱的大粗嗓子。
“我按照顺序念,大家仔细听。”
“第一名,《朝闻热点》,0.76%
第二名,《晚高峰趣闻》,0.73%
第三名,《上午茶话人生》,0.72%
第四名,《新闻快车道》,0.69%
第五名,《老于聊车》,0.66%
第六名,《曲艺荟萃》和《音乐共享》并列,0.48%
第八名,《旅途故事》,0.43%
第九名,《评书馆》,0.29%
第十名,《养生你我他》,0.28%
第十一名,《hello,taxi》,0.25%
第十二名,《深夜灵故事》,0.08%”
收听率最有说服力,王海周用不着点名批评,读完后就说一句话,“涨了的继续保持,掉了的自我调整。”
点到为止,多说无益。
数据就是小鞭子,对每个人都能起到鞭策作用。
回身把收视率单子塞给董美意,“贴上。”王海周进了左套间自己办公室。
他这一走,大办公室起了一阵嘀咕。
第二十三章【情怀在作怪】
手里掂着广播稿子,李忱和助理许芳一起往五楼走,许芳笑着问李忱,“李忱老师,你播的《深夜阅览室》简直有些吓人,昨晚我听了前两集,吓得我差点找安眠药,连着做了一百个仰卧起坐才把我累得睡着,真没想到忱哥写灵异小说也如此出色。”
李忱没想到同事许芳居然熬到深夜给他的节目贡献一个收听率。
打死也不能说这部小说是从实力系统里荡来的。
“早年间,瞎写的。”李忱轻描淡写。
不过,李忱马上发现了问题,原先深夜故事是要播一集的,怎么许芳听到了两集。
他哪里知道昨晚上王海周和付屹都是熬到后半夜才睡的。
白天王海周听了第一集后,就有了调整播出集数的想法。
但是,要看数据。
熬到第一集快播完,发现有了收听率,王海周果断让付屹连续播出第二集。
反正后面的书场节目收听率千年零蛋,可有可无。
这样就是收获了今天的收听率0.08%。
心存疑惑,李忱打算回头问问王部长这是怎么回事。
“李忱老师,您太谦虚了,这本小说如果照着前两集的代入感走下去,想不火都不行。”说着,许芳很认真地举手发誓,“我以一个从初中时代开始看灵异小说的老书虫的名义保证。”
李忱被逗乐了,“但愿这档节目能有起色,别给台里拉后腿就行。”
“这起色已经蛮大啦。”许芳瞪圆了眼睛。
从三楼到五楼,年轻人腿快,说不了两句话就来到了播音间门外。
播音间的媒体设备由设备技术部负责,早早已经调试好。
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时间,还差半分钟。
李忱打开话筒开关,戴上耳罩,准备播音,给导播室那边的老胡一个ok手势。
老胡和上次一样,送李忱一个大拇哥以示鼓励。
三,二,一,开始。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上午好,欢迎收听靴城人民广播电台fm100.86交通频道。”
“现在是新闻快车道时间,我是李忱,本期节目,我将和大家一起度过半小时的美好时光,首先,请听新闻线索。”
……
……
靴城建国中路,一辆黑色帕萨特缓行。
一对夫妇历经一个小时的早高峰,终于把孩子送到了本可以二十分钟就可以送达的中学。
返回途中,继续赶上早高峰堵二代。
“大强,你们交通局都是吃屎的吗就不行把道路拓宽一点,再弄出两条车道来。还他妈的年年刨路,动不动就开肠破肚,简直把大马路当拉锁,搞得每天接送孩子堵死了。”白净双下巴,脖子一条粗链子,指头上勒着祖母绿的半大阔妇,坐在后座开骂。
“亚芝,我们也是没办法,靴城这块谁说了算,你是知道的。”主驾位上戴着眼镜的男人修养不错,握着方向盘,耐心回道。
“一群挨千刀,吃人屎不拉人饭的东西。”阔妇继续骂。
“你就少说两句,刚才孩子在车上时你就一直骂,对孩子影响多不好。”男人拿他泼辣老婆只能忍,听出了“人屎”和“人饭”逻辑上的错误,也没给纠正。
为了给老婆来些干扰,男人拧开中控台的收音机。
“……下面播报一条道路建设信息,连接仟禧新区与我市之间的洪福大道,已经全线贯通,今天上午十点钟,我市相关领导将会到大道现场进行路况体验,并慰问为这项民生工程做出贡献的施工人员……”
朴实明朗不失丰.满柔和的男中音从收音机里流淌而出。
“诶,大强,你放的这个台是央广的吧,听着声音是新闻连播主持人邓辉哟。”阔妇马上被收音机里播音员吸引。
男人看了眼大屏上的频段,100.86兆赫。
“不是央广,是咱们市台。”男人马上顿住了,“换人了呀,原先主持这档节目的播音员声音音质就不错,这个更好听。”
“大强,把声音调大点,这个声音真是好听,这比邓辉的还有魅力。”阔妇呲开白牙笑了。
“我也觉得呢,确实好听。”男人把音量调大。
红绿灯,车停得跟码好的麻将牌似的。
黑色帕萨特前后左右,百分之七十的车上,开始或讨论或心思同一个人的声音。
“这个播音员不是褚文杰呀,声音忒磁了。”
“原来换人了,这么大的事情,也不跟我请示。”
“靴城还有这等人才,还不赶紧去央广和央视,放靴城这个小地方,简直埋没啊。”
“这播报没谁了,要是长相过关,上央视新闻连播没跑了。”
“有生以来,最吸引我的声音。”
“欲罢不能。”
“666.”
“请允许我给他个一光年那么长的666.”
靴城其他路口,大多数车里也是或讨论或心思。
“不喜欢听新闻,今天我居然不知不觉地听完了,有人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
“感觉有一只小手抓住了我的心脏。”
“为何播报新闻,都能让俺有韵律感,奇怪啊。”
第二十四章【这不是钱的事儿】
从五楼播音间下来,王海周和李忱走在前面笑聊,播音部的其他人一路跟随。
播音间到播音部,两层楼,五十六级台阶,短短的一分钟的时间内,李忱被大伙儿夸赞的次数超过一百次。
进了大办公室,王海周直接就把李忱请进了左套间部长办公室。
“大忱,坐坐。”
王海周从橱柜里摸出一瓶百岁山递给李忱,“来,先喝口矿泉水润润嗓子。”
然后摁开茶几上的全自动电水壶开始烧水。
坐回到大转椅上,摸起桌上的硬中,递给李忱,“点一根,解解乏。”
笑呵呵地跟李忱聊了两句,水烧开了,王海周给李忱泡了一杯茶,“大忱,尝尝,我江浙老战友给我带来的龙井,骑枪特级,口感不错。”
**丝李忱哪里懂茶,当年在工地上搬砖,和农民工兄弟一道抱着自来水龙头嘴对嘴地灌,只知道解渴就成。
茶香四溢,沁人心脾,让李忱起码知道这茶绝对是一般茶行淘不到的。
王海周点着一根烟,先把《深夜灵故事》每晚播两集的临时决定跟李忱解释了两句,然后,吐了一口烟雾,“大忱啊,我有一个想法。”
部长有想法,李忱当然乐意听了。
肯定是围绕着播音这一块,想要给李忱上新节目。
眼下,李忱虽然有《新闻快车道》和《深夜灵故事》这两个版块。
但是,这点工作量对李忱来讲,简直是成年大牛身上的几根毛,微不足道啊。
深夜这一块,一次性就能录出一周的量来。
快车道这一块,只要在播报前给出李忱十到二十分钟的时间,过两遍稿子就搞定哒。
其他时间,如果不干点啥,全部荒废了真是可惜了大好年华。
“部长,是不是要给我新任务哈”李忱接茬儿道。
哈哈。
王海周开怀大笑,“真让你猜着了。”
“是这样的,早七点半到八点半之间的《朝闻热点》这档节目,台里一直在外聘播音主持,说起这个来也算是笑话,堂堂靴城电台,每年上边给拨款若干,还有广告收益,愣留不住播音人才,还得从外边额外花钱去聘。”
往灰缸里弹了弹烟灰,王海周继续。
“这档节目一直由靴城大学传媒学院的两位讲师兼职,马上合同到期,台里跟这二位讲师沟通过,人家因家庭原因和工作原因不再续约,所以,我有个初步想法,你来担任男主播,台里正在物色一个女主播,和你搭档,现在,我要先征求一下你个人的意见,毕竟你接了褚文杰和樊静,已经有两档节目在身,看你的精力够使呗。”
说完后,王海周拿起硬中,又给李忱递过来一根。
李忱连忙举了举夹在指缝里的烟,“王部,还没抽完了。”
“接上,接上。”
“喝茶。”
上司这么伺候李忱,李忱要是不答应,那真是给脸不要臭脸。
何况……对吧……
李忱多么想再拿一个栏目啊!
无论从展示自我,还是从挣钱多少上考量,怎么算怎么合算呢。
在系统播音主持房间经历过艰苦卓绝的训练,腰断嗓子冒青烟,那份苦换来的才华,必须要淋漓尽致地绽放在播音间,送给千万听众。
“王部,我没意见。给了我锻炼的机会,我还想跟您说声感谢呢。”李忱掐了烟,端起骑枪尝了一小口。
沁人心脾。
真香。
“多干自有多干的好处,起码……”王海周想把之前他想到的一些话说完。
“这不是钱的事儿,要是为了钱,哥们儿就不干了,甚至连电台的门都不进,哥们儿是为了梦想,一个有志青年的播音梦想。”
知道王海周要提绩效工资和奖金之类的物质回报,来鼓励李忱,李忱拦住王海周的话头。
不过,上面这段话,李忱没讲出来。
他不想把逼装得太过。
“王部,你对我有知遇之恩,我尽快对《朝闻热点》这档节目做个全面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李忱对这个无形逼装得比较满意。
感动得王海周,要不是有人突然轻轻敲门,他真要站起来紧握李忱的手,说声当年在部队里跟战友出生入死的话了,乃至于热泪盈眶。
要说王海周大部长在播音部过的日子表面上威武,其实挺苦的。
几位爷让他吃尽了苦头。
遇到李忱这么个集才华和人品于一身的播音台柱子,王海周生而有幸。
王海周坐正了,国字脸调整到播音部一把手的状态,低沉地说了声“请进”。
秘书董美意带着两个人进来。
一男一女,男的看上去三十多,应该是实际年龄。
女的,不笑,二十多,一笑,三十多,眼角的纹路最能暴露女人的岁月。
两位自带大学教师气质,优雅恬静不卑不亢。
王海周赶紧起身,“封老师,方老师,快请坐。”,“美意,给两位老师看茶。”,“我来介绍一下。”
三句话,王海周把屋里的所有人全顾及到了。
“封秋棠老师,方梅老师,两位是咱们部《朝闻热点》节目主持大咖,拿过很多大奖,为咱们台里争得了若干荣誉,功臣,大功臣。”
“李忱老师,咱们台新来的播音主持,现为《新闻快车道》节目当家。”
听了王海周介绍,令李忱没想到的表情出现了。
方梅眼睛一亮。
封秋棠咧嘴笑了,伸出大手,“久仰久仰。”
放开封的手,结果方的手,握了握,李忱连忙谦谨回道,“两位前辈好,我要向你们多学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