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桃花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山大叔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郭子来说的有点脸红。自己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情,就受到乡亲们的拥戴,乡亲们真是太好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形。
郭子来又对郭亮交代了一下,让大家注意休息,活是干不完的,不能累着大家。
“这孩子是个干大事的。”郭子来走后,郭亮自言自语道。“跟着他干一定没错的。”
郭子来离开千亩果园,来到自己山地,见妈妈正在摘发红的酸枣。每年这时候,妈妈就摘一些酸枣用来酿醋。今年也一样。
过去,家里穷,很少买醋和酱油,醋自己酿,山上到处都是酿醋的原料,如柿子、苹果,酸枣等,很少买酱油,要买就到食品公司买一些糖色代替,用量少还出色。
现在条件好了,不用为买醋发愁了,但是还是忘不掉过去的老手艺,吃惯了自家酿的醋,不吃还真有点想念。
“来自,你来干啥,菜棚搭好了吗”妈妈问郭子来。
“没有,有爸爸监工,我没事干就上来看看。”郭子来说。
“今年的山楂、板栗、梨子长得不做,比往年又大又稠,很多年没见长这么好的。”妈妈满心欢喜地说。
郭子来心里说:我每天都来浇一遍空间水,长不好才怪。但是又不能说明,只能打哈哈。“是啊,可能是我们家转运了,上天照顾。”
“是啊,今年自你回来后,一切顺利,看来真是老天帮忙。”妈妈顺着郭子来的话说。
郭子来有帮妈妈摘了一些酸枣,直到小篮子装满才和妈妈一块下山了。
郭子来到菜地时,暖棚已经搭起来了。菜地全部罩在暖棚里,很大很宽敞,钢结构的框架很结实,不怕风吹,不怕雪压,
郭子来很满意,爽快地与王大鹏结了工钱。
送走了王大鹏,郭太山父子又在菜地忙活起来。大棚四边该平整的平整,该压边的压边,整完以后,天已经黑了。郭太山父子收拾东西回家。
&nb
第三十六章 同仁堂
第36章同仁堂
郭子来送完货,收起三轮车放在空间,开车就往市里赶。
乡间道路没有安装摄像头,郭子来车速很快,不怕被拍摄到。自买车到现在,郭子来开车非常注意交通标志,该快则快,该慢则慢,从不开英雄车,赌气车,即使有急事,也是首先考虑时间路程提前出发,没被罚过款。
郭子来知道,违反交通规则,罚款是小事,关键是耽误正事是大事,不能因小失大。在没有能力解决这些事情之前,还是低调一点为好。
郭子来去过同仁堂,知道路,所以直接将车开到同仁堂门口找了个地方停好车,就朝同仁堂走去。
来的路上,郭子来给同仁堂刘经理打过电话,约定在同仁堂见面。
同仁堂坐落在在市里最繁华的新华街,那里是市里主干道,周围小区居住的人口很多,街道两旁商店一家挨着一家,人流量很大,生意很好。
同仁堂开在一个小区门口,从远处看,古代宫殿建筑形制,结构犬牙交错,勾心斗角,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屋脊上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照耀下,反射着七彩光华。
一个人在同仁堂门口走来走去,边走边搓手,显得很着急。
郭子来走近一看,那不是方脸大嘴的刘经理是谁
“李经理,你好,让你久等了。我是郭子来。”郭子来自我介绍道。
“你好,郭老板,欢迎来到我们同仁堂。”刘经理见到郭子来,两眼放光,边说边伸出双手快步朝郭子来迎上去。
“客气了,刘经理。”郭子来淡淡地说。
有那么熟吗郭子来心中非议,若不是需要自己的人参,会有这样热情吗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可没有这么热情。
“郭老板,里面请。”刘经理伸出右手示意郭子来,热情地对郭子来说。
“刘经理请。”郭子来谦让了一下,走进了同仁堂。
郭子来边走边看。上次来没有仔细看,这次好好看看。
同仁堂营业面积很大,有看病去,付钱区,抓药区,针灸按摩区。坐诊的是三位年龄在六七十岁之间,头发和胡子花白,看上去很有经验的老中医。用望闻问切诊断病情,娴熟自然,一副高手情形。
郭子来在刘经理引导下来到二楼接待室。那是同仁堂专门用来接待上层和贵宾用的,平时很少用。接待室装饰古朴大气,古色古香,墙上挂着古画,桌椅全部是明清的,茶具是盖碗茶。
刘经理倒完茶,就挨着郭子来坐下。看着郭自来喝着茶,风淡云轻的样子,心里着急,可是又不能表现的太显眼。
郭自来不着急,喝着茶,还不忘夸上几句:“刘经理,这茶真不错。你这里装饰的古色古香,庄重大气,看着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我喜欢。”
刘经理呵呵一笑“不瞒你说,这都是京城总部找来的设计师按照总部的格局设计的,这种摆设已经几百年了。”
刘经理着急也没有用,只好陪着郭自来聊天。
“刘经理,我计划建一个休闲山庄,样式按照同仁堂的样式怎么样”郭子来随心说。
“可以呀,如果郭老板真要建,我得向京城总部问一下设计师的名字,到时告诉郭老板如何”刘经理不敢肯定,“不过若是按照这个样式规模来建是不是面积太大了,山庄肯定以休闲为主,我看还是以独栋为好,最好不能影响到别的客人。”
“这个建议好。刘经理谢谢你。”郭自来微笑着说。
“郭老板,你看,这人参……”刘老板吞吞吐吐地说。
“人参吗,有,不过年份……”郭自来卖起了关子。
“怎么年份不到”刘经理有点着急,连忙问道。
“别着急,不是年份不到,而是年份比上次还要久一点,不知道刘经理出什么价格”郭自来不紧不慢地说。
“只要品相和质量不低于上一支年份的,同仁堂出价1500万元如何”刘经理急切地说。
“刘经理,你也知道,上年份的人参可遇不可求,别说五百年份的,就是一百年份的也很难找到的。
第三十七章 出院
第37章出院
刘经理极力挽留郭自来吃完中午饭再走,郭自来谢绝了。
“刘经理,和你合作,我很高兴。你是个爽快果断的人,同仁堂有你这样的人是同仁堂的福分。希望能够经常联系,我认你这个朋友。”郭自来走出同仁堂,与刘经理握手道。
“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你就是我的福星。下次来市里我们好好喝一杯。”刘经理热情邀请郭自来。
“好,一定。”郭自来答道。“刘经理,送你几个桃子,希望不要推辞。来吧,在车里。”
郭自来早就准备了几箱桃子,准备送给刘经理,希望刘经理吃了以后给传传名声。郭自来不知道的是就是这几箱桃子,让他的水果在京城大火,并被一些大家族订购一空,在树上长着就卖完了。也正是这几箱桃子,引起了特殊部门的注意。这是后话。
郭自来开车离开同仁堂,走出很远,从倒车镜里还看到刘经理站在门口招手。
郭自来打开音响,车里传出邓丽君轻柔舒缓的歌曲,那是郭子来的最爱,听着让人心里放松。
这时,郭自来的手机响了。拿出一看,郭三春。马上按了接听键:“三春哥,现在怎么样了”
“来子,我好了,你在哪里我今天出院,能不能接我一下。”郭三春问道。
“没问题,我在市里办事呢,刚办完。你等一下,我马上到。”郭自来爽快答应了。
“好,我等你。”郭三春说完就挂了电话。
郭自来接完电话,打了一下方向盘,就朝市里第一人民医院开去。
等郭自来到医院门口时,郭三春已经办完手续和母亲一起等在门口了。只见郭三春跟前放着一兜东西,几箱礼品。
郭自来帮忙将东西放进后备箱,又扶着郭三春母亲进到车里坐好,这才和郭三春一起上车,郭自来提醒了一句:坐好扶好了,我要开车了。说完就发动车子出发了。
路上,郭自来问了一下赔偿问题,郭三春说:医生说回去以后还要休养一个月,除了医药费以外,包括修车,误工费,休养费等赔偿了五万元钱。
“哦,还算可以,有点良心。”郭子来说。“不过,暂时不能干重活,毕竟伤筋动骨一百天,虽然好了,但是还要养一阵子,不能留下后遗症,那样就麻烦了。”
“我知道的,这段时间就在家里休养,难得休息休息。”郭三春道。
郭自来一直将车开到郭三春家门口,又帮忙将东西送到郭三春家里,扶着郭三春母亲下车说;“大母,好好照顾三春哥,最近,别让他干重活,养好身体最要紧,千万别着急,等好了以后,到我山上果园来帮忙。”说完,又叮嘱郭三春一定不要干重活,好好休养,养好身体。
郭自来回到家,把郭三春的情况给母亲说了,母亲同意了郭子来的安排。乡亲们互相帮忙是应该的,谁家没有灾没有难的,碰上了拉上一把,算是给自己积点德吧。
父亲还没有回家,在山上果园忙活着呢。母亲已经做好了午饭等着父亲回来。郭自来想着郭三春刚回来还没有做饭,就对母亲说去叫郭三春母子来家吃饭,妈妈叶文秀同意了。郭自来快步朝郭三春家走去。郭自来走到郭三春家时,郭三春母亲刚把火升起。郭子来对郭三春母亲说:大母,别做了,我家做的有,我妈让我喊三春哥和您到家里吃饭。
“不去了,三春刚出院,去你家吃饭不合适。”郭三春母亲说。“这是老规矩,不能坏的。回去跟你妈说谢谢了,马上就好。”
郭自来请不动郭三春母子,只好回去了。到家后对母亲说了,母亲说:“农村是有这个说法,她不提我倒忘了。算了,回来了,以后有时间再请吧。”
等郭太山回家的时候,饭菜已经做好端上了餐桌。
郭自来今天心情高兴,又入账两千万元,现在银行卡里有三千多万元,太好了,郭自来的底气又足了一分,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妹妹郭子慧一回家,放下书包,就和小花狗玩起来,遭到母亲的白眼。伸了伸舌头,做了个鬼脸,赶紧洗洗手,坐在餐桌前准备吃饭。
饭桌上,郭自来拿出一张卡交给母亲:“这里有二十万,你放着,不够的话给我说一声,给你转。”
“还有呢,先
第三十八章 租仓库
第38章租仓库
“这样下去不行,自己确实需要一个仓库,用来存放出售的桃子、鱼、蔬菜,这样的话,就不需要自己天天骑三轮车来回奔跑了,只要有一个地方做掩护即可。”郭子来思来想去,考虑到还是租个仓库划算。
说干就干,郭子来开车就去了镇上。
镇政府门前信息栏内贴满了销售、出租等各种信息。郭子来认真地搜寻着,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仓库出租。
出租仓库的不少,但是不适合自己,有的面积太大,有的离车站太远,不太方便。最后郭子来看中了一户小院子。
郭子来按信息上留的电话打了过去,说明了自己要租房子,需要到小院看看。房主高兴地答应了。
郭子来按照信息上面的地址找到了那个小院。
小院离镇车站大约五十米,郭子来到的时候,房主已经在院子里了。
房主是个年龄五十岁左右的汉子,四方脸,浓眉,有点秃顶,穿着干净,一身灰色的休闲装打扮,给人的印象显示一个机关工作人员。
郭子来走上前去。
“你好,请问你这房子要对外出租”郭子来不敢肯定地说。
“是,我是房东。这个小院出租。”那汉子声音洪亮,大声地说。“我这房子,主房三间,外加一个厨房和卫生间,独立小院,水电齐全,出门就是街道,交通方便,当仓库或居住都可以。”
听完介绍,郭子来表情看不出来喜欢还是不喜欢,只是轻轻一声:“哦,知道了。”
接着,郭子来在房东的带领下对每个房间进行了查看。房间为一进三,一个主门进去,两边各有一个偏门,通向另外两间,主门房间里放置着一套沙发,偏门里各放着一张床,一张桌子。白墙时间久了有点发黄。厨房里有一套煤气灶,煤气罐里有半瓶气,一个橱柜,其他就没有了。水表电表独立齐全。
虽然房子有点旧,但是郭子来租房可不是为了居住,院子倒是不小,大约有一百平米,这一点郭子来比较满意。
接着就是房租问题。经过郭子来和房东讨价还价,最后郭子来以每月八百元租了下来,租期一年。郭子来爽快地签了租房合同,付了一年房租,拿到小院子的钥匙后,就离开了。
仓库问题解决了,郭子来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以后卖菜和水果、鱼更方便了。每天将要出售的东西提前放在小院里就行了。
在回家的路上,郭子来分别给王铮、李青山、白萌萌打了电话,将自己在镇上租的仓库的地址告诉了几位。
接着郭子来又给名贵苗木店里打了个电话,说明自己租了一个仓库,明天让送树苗的直接送到仓库就行了。
打完电话,郭子来才放下心来,原来担心租不到房子树苗没地方放的犹豫不见了。
回家的路上,郭子来看到两边的庄稼高高低低,参差不齐,有玉米,有红薯,有大豆,有谷子,各色各样,有的颜色泛青,有的泛黄,泛青的正在生长,泛黄的逐渐成熟,看来今年又是一个大丰收。
不过,有的地块,却没有种植庄稼,地里的草长的比周围庄稼还茂盛,引来不知名的小鸟在欢快戏嬉追逐,成了小鸟的天堂。
那都是好地呀,荒废了实在是可惜!
郭子来恨不得将周围的地全部租下来,那样还能发挥点作用。
一些人吃饱了饭,就不把地当回事。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哪一个喜欢种地,辛苦不说,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一年下来,收入还不如到工厂干一个月得到的多,土地荒废倒是在情理之中。所以中央出台政策允许土地流转,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实在是一项惠民的好政策,受到亿万老百姓的欢迎,就不足为奇了。
郭子来想到郭家村也有许多荒废的土地,自己是不是也把他承包下来,作为自家的蔬菜基地供应市场,那样自家的土地问题解决了,荒废的土地利用了起来,拥有土地的村民也能有一笔土地租金收入,一举两得。
事情得慢慢来,一口吃不了胖子,郭子来懂得这个道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