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桃花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山大叔
“太好吃了。我得多吃几块。”何田田嘴里含着瓜,吐字不清地说。
“吃吧,没人给你抢,想吃多少都可以的,你慢点,别噎着。”李雪艳看着何田田的吃瓜像,不满意的呛了她一句。
“哦。”何田田也感觉自己有点失礼了,不好意思地放慢了吃瓜的速度。只是这么好吃的瓜实在有点欲罢不能了。
李奶奶也拿起一块西瓜吃了起来,品了一下,满意地点了点头。怪不得老头子乐不思蜀,原来这里有好吃的,那味道真的是难得,香醇甘甜,吃了一块还想再吃一块,但是毕竟自己年龄大了,不宜多吃,就放弃了。
李雪艳也是有很长时间没吃郭子来的水果了,也不顾形象地大吃起来,好像有人在和她抢一样,眼前的茶,连看都不看,两只眼睛只盯着水果盘子。
一会功夫,何田田和李雪艳就把盘子里的瓜吃完了,抬头望着郭子来,还想吃,只是不好意思说出来。但是郭自来已经明白了,于是喊来服务员,又端出来一盘子水果,放在两人面前。
这个时间,没有人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两人你追我赶地吃瓜。
等两人停止了吃瓜,郭子来才说:“放心吧,你们在这里的每一天,瓜果供应够,想吃多少都可以。”
李佳纯接过话头,对李雪艳的奶奶说:“奶奶,我们桃花园里的水果蔬菜是最好的,等一会你再尝尝我们迎宾楼的饭菜,保证您吃过以后还想吃。老爷子就是被这里的美食美景给留下了,相信您吃了以后,也会留下的,那时候,李老爷子就不孤单了。”
“呵呵,谢谢你,闺女。”
“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凡是住在桃花园的客人,都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像对待父母一样照顾好他们的,请放心,我们做得到。”李佳纯保证道。
“咳咳。”李文斌清了清嗓子说话了:“老婆子,你既然来了,就住下适应适应,这里多好呀,每天有他们照顾着,到点了,就到迎宾楼去吃饭,吃完饭下下棋,散散步,聊聊天,喝喝茶,简直是神仙日子。我已经离不开这里了。”
“真有这么好”奶奶半信半疑,乡下哪有城里边方便,要什么有什么。
第九十五章 探秘桃花源4
第95章探秘桃花园4
郭子来看着李雪艳和何田田,心里有了谱:在省城开农家菜馆的事情已经跑不了了。
接着上来的是养生粥。何田田平时在家里不喜欢喝粥,每次吃饭,都会受到母亲的埋怨和唠叨,已经成了习惯。
可是,今天的粥有点不一样,闻着都有点香气扑鼻,很想尝一尝,那诱人的滋味吸引了她。何田田拿起小勺子,舀了一小勺子养生粥放在嘴里,仔细品偿粥的味道。
这个养生粥绵软,浓稠,是用精选的大米制作的,那大米已经被熬的不见了原型,被鸡汤熬炖的细腻,馨香,加入养生药材,更是既有营养又有养生保健的功效。这个粥要熬制五个小时,大火烧开,然然后小火慢熬,在时间的流逝中形成的。
这种粥需要的是时间,需要的是细心,需要的是养生的秘方,一般人真的很难做到这一点。
何田田很细心地喝着粥,喝一勺子粥,品一下,再回味一下,想一想。她已经被这个养生粥的味道给征服了。
不爱喝粥的她,今天破例了。一碗粥很快喝完了,这对何田田来说简直不可思议。如果父母亲在一旁,一定会大吃一惊的。一碗粥她竟然喝完了。
连她自己都有点不相信,我今天怎么吃这么多有点超水平发挥了。也不管能不能使自己发胖身体变形了。
一个吃货的形象在她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李雪艳看着何田田不顾形象地吃着饭菜,都有点惊讶,没想到何田田面对美食的诱惑,竟然会变成这样,淑女的形象不见了,高贵优雅的姿态没有了,只有一个吃货。
“不许笑话我,要不是这里的饭菜好吃,我才不这样呢。”何田田对着李雪艳警告她。
“不笑话你,放心吧,我们是闺蜜,给你保密。”看到李雪艳保证,何田田这才放心了。自己的形象绝对不能因为一顿饭给毁了。
吃完饭后,又上来一盘水果,是一盘桃子。这个时段的桃子,市面上很少见,因为不是季节。
吃的有点撑的何田田看到水果,两眼发亮。心想:在二号楼吃的哈密瓜、西瓜都那么好吃,这个桃子也一定好吃。于是不自主地拿起一块桃子,咬了一口,那浓浓的桃香味从唇齿间散发出来。
何田田惊呆了,太好吃了。吃了一顿饭,惊喜一个连着一个,让人简直不可相信,这里的农家饭菜不是一般的好吃,可以说,长这么大,第一次吃的这么撑,但是还想吃,欲罢不能,她一边抚着肚子,一遍用那双美丽的大眼睛幽怨地看了一眼李雪艳和郭子来,那埋怨的眼神让人有点好笑。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李奶奶也吃的不少。
郭子来和李佳纯将大家送到二号楼就离开了。中午的时间客人要休息的。
郭子来回到家里,一家人正在吃饭,妹妹眼尖,一看到郭子来就问:“哥,你吃了吗没吃的话我给你拿碗。”
“我吃过了。不用管我。”
“来子,坐下,我有话问你。”父亲郭泰山招呼郭子来。
“什么事,你说。”
“就是桃花园的水果眼看就要成熟了,想没想过咋卖出去一千亩地的水果,结的又那么稠,产量肯定不低。”
“这个不用发愁,已经卖出去了,合同都已经签订了了,定金也已经付过了。”郭子来回答。
“哦,那就好,这样就放心了。”郭泰山松了一口气。他不便多问,只要知道已经卖出去就行了,不然还是很发愁的。
“妈,我去休息了。”
“去吧。”
郭子来回到自己房间,根本没有睡意,他躺在床上想自己的事情。省城这一块有李雪艳在,加上何田田的参与,一定能发展起来。但是照这样的速度发展还是很慢的。不行得想一个办法,加快发展速度。
蔬菜水果的利润有限,还费神费力,不是好办法。
其它途径的话,药材对,药材,自己的第一笔大收入就是卖了一颗人参得来的,还得从药材上想办
第九十六章 脱贫计划
第96章脱贫计划
“看来你已经考虑过这个事情了,这就好,只要你考虑过了,我这里的工作也好做。来子,你是好样的,大学生就是不一样。”郭亮赞赏道,很满意果子来的态度。
“脱贫的事情不是个小事情,牵涉着大家的利益,稍微不注意,就不能达到预定的效果。”郭子来提醒郭亮。
“是啊,脱贫是件大事情,不然国家不会下这么大力气去搞。因为这牵涉着稳定,人心不稳,干什么都不行。”郭亮心有感触地说,长期担任农村基层组织的负责人,郭亮是有一定经验的。
“是啊,要合计合计,立足我们的现状,发挥我们的优势,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郭子来提议。
通过自己回到家乡以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郭子来已经对现在的农村,现在的村民的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
“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在外地打工,留守的都是年老体弱的,还有上学的小孩子,一家一家脱贫计划实施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郭子来分析道。
“一家一家不行,就来个整体的。来子,你看这样行不行,我呢,把荒芜的土地收回来,给土地的主人一定的租金收入,剩下的你组织大家种植蔬菜,统一对外销售咋样”郭亮向郭子来提议,那狡黠的眼睛闪过一道精光。
“这个可以考虑。”郭子来思考了一下,他正想这呢,只是还没机会说出来。
因为从自己开挖鱼塘的时候,郭子来就考虑了这个问题,让村里出面,不让自己出面好的太多了。自己出面,村民眼红,租金上毫不手软。村里出面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到时候自己从村里面拿地,给村里面租金,不和一家一户打交道,这样省力又省钱,权衡一下,这是最好的办法。
“那就好,来子,这个事情就交给我了,你只要考虑考虑如何种植蔬菜如何卖菜就行了,其他的我来安排。”郭亮保证到,他对做这样的工作轻车熟路,是自己的长项。
郭亮接着说:“这样吧,我起草一个脱贫规划,完了以后,我们在讨论,至于上级对口扶贫的问题,到时再说。”
郭子来接过话头,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按照刚才我们商量的去做,只要村里面大力支持,即使靠我们自己的力量,也能让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这一点我有信心。”
“太好了,来子,只要你有信心,我就有信心,你就是我的坚强后盾,只要你在,什么问题都不在话下。”郭亮很高兴,自己的计划郭子来没有反对,就说明是可行的,再说了,这也是对郭子来的支持,他想发展蔬菜大棚,刚好有了这个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就这样,郭家庄的扶贫攻坚计划,就在郭子来和郭亮两人的谈话中敲定下来。只等郭亮召开村委会通过就可以实施了。
郭子来的计划终于可以实施了。那是自己早就计划好的事情,只是提早进行罢了。
这次脱贫攻坚计划,只是一个契机,要实施起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特别是人员问题,大棚问题,种子问题,销售问题等等,这些都要一一落实,不然就是一纸空文。
郭子来对农村有着深深的感情,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他都熟悉,都留下过自己的足迹印记。
看到村民吃苦受累,就想到自己家的过去,他是真的希望郭家庄的村民能够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
自己愿意做这个脱贫路上的领路人。
这是自己的一个愿望,他盼望着能够早日实现。
郭子来从村委会出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不知不觉两人已经在一起谈论了三个小时,这三个小时决定着郭家庄的命运,决定这郭家庄村民的腰包和票子,决定着郭子来事业的发展规划和方向。
郭亮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三个小时,改变了郭家庄的命运。从此走上了发家致富的小康之路,郭亮也因此被上级关注和培养提拔。这是后话。
郭子来回到家中,妈妈已经做好了晚饭,一家人在等自己吃饭。
饭桌上,郭子来把今天下午郭亮找自己的事情给一家人说了。一家人听了都很高兴。
“来子,这是件好事,一定要做好。”父亲郭泰山首先表态:“有的乡亲太苦了,是该让他们过一过好日子了。”
“来子,我们可
第九十七章 舅舅上门
第97章舅舅上门
晚上,郭子来躺在床上,满脑子想的都是舅舅的事。
舅舅比妈妈大两岁,今年五十二岁了。姥爷只有舅舅和妈妈两个孩子。
姥爷虽然是个农民,但是,却不糊涂,也很有眼光。在那种艰苦的岁月里,仍然省吃俭用坚持让舅舅和妈妈上学。舅舅学习不好,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从来没有拿过一百分,但是却有毅力,坚持上完了高中。实在是学习太差,考学无望,这才不甘心的回了家务农。
舅舅也是个有眼光的人,心里很精明。改革开放以后,率先在村里开了一个门市部,专卖日杂生活用品,赚些辛苦钱,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自家生活困难的时候,交不起学费,有时还借过舅舅家的钱来救急,舅舅都爽来答应了并且愉快的借了钱,反复交代母亲要好好供应自己,不能因为没钱交学费辍学,那样就太可惜了。明确表示:他看好自己,是个能成大事的人。
母亲和舅舅的关系很好。那些年,生活虽然艰苦,但是亲情是挡不住的,两家来往频繁,特别是每年的春节,你来我往,压岁钱是少不了的,虽然不多,有时五毛,有时一块,从没有缺过。表哥来自己家也是,自家生活不如舅舅家,但是压岁钱是万万不能少的。
父亲是个农民,没有什么大的理想,但是在子女上学上和舅舅一个态度,就是必须让子女上学,决不能当睁眼瞎。因为子女的路要靠自己去走,没有文化,是永远走不远的。
家在山村,但是眼光却走出了山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自己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学完了小学到大学的课程,完成了自己的求学道路,走上了社会。成为了郭家庄第一个大学生。为此父母亲还专门给乡亲们放了一场电影呢。
这些情景像电影一样在郭子来的脑子里放了一遍,是那样的清晰,那样的亲切。好像就是昨天发生的一样。
这些都是郭子来经历过的事情,件件都是刻骨铭心,记得能不清楚吗
郭子来是个有恩必报的人,也是一个有善心的人,只要自己有能力,舅舅一旦提出来的事情,自己千方百计也要办好。
一方面为自己,一方面为母亲。
好不容易自己有能力了,为自己人办事这是应该的,决不能推辞。
郭子来下定了决心。那是报恩的决心,善良的表现。想想看,郭自来对村民都是采取宽容的态度,要帮助他们发家致富,更何况对自己家有恩的舅舅家,妈妈的亲哥哥,那更要不惜一切的帮忙,不然自己的良心都不得安生。
郭子来想着想着就睡着了。这一觉睡得很香甜,很沉,等他醒来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
郭子来赶紧起来处理自己的事情。洗漱,摘菜,运菜到桃园镇。等一切处理完了,这才想起来吃早饭。
郭子来到镇上送菜回来的时候,顺道买了一些牛肉、大肉和羊肉回来,放在冰箱里。自从郭自来回到村里以后,家里的冰箱就没有缺过肉。过去是家里经济困难吃不起,现在有条件了,当然不能让家人没有肉吃。
青菜自己种的有,鱼自家养的有,瓜果自己种的有,只要有肉一切全乎。
就是自己的舅舅不来家里,自己一家人也是要吃的。再加上现在有了冰箱以后,吃不完的可以冻起来,啥时候吃,啥时候拿出来,很方便的。
吃罢早饭,郭子来又从鱼塘里拿回来两条鱼,还有大虾和螃蟹。一切准备就绪,就等舅舅上门了。
看着郭子来为迎接自己的哥哥准备的蔬菜、肉类、水果,妈妈叶文秀很高兴。自己的这个哥哥,平时没事的时候很少到自己的家里来,因为自家的小卖部离不开人,儿子叶天又不喜欢整天待在小卖部,那样太受约束了,太不自由了,整天见到的都是村里的叔叔大爷,婶婶奶奶的,没啥看头,就提不起精神。
叶天的行为,舅舅理解,也就不在强求了叶天了。
离开了小卖部,叶天就像脱缰的野马,一出去就再也不回来了。外面的世界太精彩,已经深深吸引了叶天的目光。
这些都是妈妈在饭桌上说的,逢年过节的,自己在外地上学,都是妈妈一个人带着妹妹串亲戚,父亲很少参与,只是遇到红白喜事或者春节的时候才参与进来,走个过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