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状元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日日生
完颜娄室深知这一点,这次会战的意义,他又如何能不明白?
在此地的一些蒙古杂胡的营中,已经有很多部族长老,暗地里在商议,是不是在各部中安排一些青壮,偷偷脱队回返草原,给各个部族留下一些种子。
眼下的战事,已经激烈到让人喘不过气来的程度,这些事不可避免地落到了女真人的耳中。
各部也是破罐子破摔,浑然不怕,反正都快没命了,还怕他个鸟。当初他们跟着契丹,也是这种心态,一旦天寒地冻,来了什么乌灾雪灾,活不下去就要到契丹的城池中抢夺。
这些人松松散散,又不团结,彼此间仇深似海,往往被契丹逮住就是一顿狠揍。契丹人也很无奈,一般只杀部族的首领,但是他们很快就推选出新的首领来。
你问他改不改?他们当然是改的,纷纷表示要永远臣服在大辽的光辉下,跪下亲吻契丹将领的靴子都可以。但是一旦来年天不好,他还是要来,抢你的粮食牛羊,杀你的契丹百姓。没办法,来抢是死,不抢是饿死,他们没有其他的路走。这就是草原,弱肉强食的草原。
然而等待他们的,竟然是大量的兵刃甲胄,大量的军资器械,甚而还有粮秣牲畜!
完颜阿骨打下令,上京府、东京府刮地三尺,也要凑齐这次征战的辎重,将这些严重缺乏武器盔甲的蒙古杂胡武装起来,为自己所用。
仗打到这个地步,大同城已经从每一条街道的争夺,上升为每一个宅子都反覆争抢的地步。大同城,经历过无数次的惨绝人寰的大战,但是像这种程度的巷战,当得上前无古人。
意志不够强韧的,恐怕就算是躲过了明枪暗箭,也早就精神崩溃了。
源源不断的援军,在云内大地上行军、遭遇、会战...谁也不敢收缩外围的兵力,来城内大肆绞杀,稍有不慎就会被围在大同。
蒙古人何曾想到,自己这些爷爷不疼姥姥不爱的仆从军,也有了这个待遇。
火光之下,无数科发索头,面目狰狞的草原汉子举着刚刚得到的,心爱的弯刀,围着篝火欢呼鼓舞,更有人跪倒在地,向着完颜娄室的大帐拔刀刺血,以表决意。
“长生天在上,小人等追随完颜将军,拼上性命,也在所不惜。全凭完颜将军号令!”
这些人望着火光下的兵刃,欢喜地好似得到了最心爱玩具的孩童,但是仔细一想不禁让人毛骨悚然。这些人手里握着的,不停亲吻的,可是一柄柄杀人的利器。
这东西在蒙古汉子的手里轻轻一挥,就能轻易结果一条人命,不知道比他们的骨棒骨箭厉害多少倍。
而在欢呼声中,完颜娄室却面色阴沉,望着这群乐不可支的蒙古人,心中暗暗质疑,老皇帝把蒙古人武装起来,究竟是对还是错。
在他们的身上,完颜娄室看到了当初被辽人欺压的女真各部的影子,也是一样的穷,一样的不拿自己的血和命当回事。
老皇帝武装蒙古人的做法,让完颜娄室如此重视,倒也不是完全忌惮这些人。
而是他透过此事,看到了一个现实,女真浅薄的底蕴,已经初现颓势了。
俺们女真需要这些杂胡来壮声势,这场掀翻大辽辉煌的缔造者,大金国的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也没有了那个锐气。
女真人的皇帝,已经觉得单靠女真,无法和宋人对抗了。
---
从檀州的燕山往下而望,就是广袤的燕地平原,幽燕大地。越过燕地,就是令无数的草原异族垂涎三尺的花花江山!
从黄河古道的流域上,崛起的炎黄一脉的子孙后代,耕读传袭,一寸寸地将汉家江山稳固在这幽燕长城之内。
韩世忠站在燕山之上,俯瞰檀州大地,无数红缨璞帽的宋军,正源源不绝的赶来集结,杀气腾霄而起,就要弥漫而来。
幽燕一带,金国的调兵遣将越来越频繁,曾在此地驻守的耶律余睹和他麾下的契丹仆从军也都往云内集结。
据传那个屡败屡战,打了半辈子败仗的耶律大石,已经弃宗族基业,带着一些契丹人逃走了。
如今的云内,就是宋金直接交锋,非旦是女真人不断向云内集结,就是幽燕的宋军将士,也无力越过长城,去刺探更北的情报了。
但是檀州方向空虚薄弱的兵力,已经无法越过燕山侦知那里的动向,只能是在城池内固守。
因为大军正在集结,往蔚州截断女真的补给线,这是朝廷给韩世忠的命令。
其他各路人马,收到的都是调兵命令,唯独自己这边,还挨了一顿臭骂。
韩世忠心中十分清楚,自己在幽燕的表现,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宗泽出关之后,连续十三战,击败女真兵马。虽然都是集中优势兵力,打的小股金兵,但是也足以让他的大名传遍天下了。
韩世忠心中有苦难言,宗泽守得是居庸关,他娘的根本不和金国接壤,有自己给他挡着,他还不是想去哪就去哪。
俺韩世忠行么?俺也去追击金兵,长城谁来守,燕山谁来守,檀州不要了?
如今机会来了,大家要拉开阵势,在云内鏖战一场痛快地,俺韩世忠岂能缺席。
这一回,非但要去,还要大大的出彩,让世人知道俺的本事,让少宰在枢密院为俺韩五设一个座位。
韩世忠面上粗豪,但是思虑却极周密。尽管被骂的狗血淋头,还是在布置了正面防线之后,才率兵西进。
这场天下棋局上,英才汇聚,豪杰纷至沓来,更不知几人黯然陨落,几人浴火涅槃。
第五百三十五章 北上云内驭群豪
夏末秋凉,一场冷雨打的落叶纷纷。
禁中明堂内,几个内侍正在扫着落叶,白时中大步走进院子。
白时中四十出头,身材伟岸,面如冠玉,修眉朗目,英俊挺拔,正是男人最成熟和最富魅力的年纪,如今他位居百官之上,官居首席宰相,更是神彩飞扬,气度不凡。
正在扫地的小内侍,赶紧退到两旁,白时中问道:“大臣们都到了么?”
小内侍压低了声音,道:“白相,少宰已经来了半个时辰了。”
白时中一听,也不摆谱了,赶紧提着官袍进到堂内。除了杨霖,其他的尚书大员也来的差不多了,都聚在一块不知道商量什么。
杨霖穿的不多,却浑身发热,四面的窗户都开着。
抬头一看是白时中到了,杨霖赶紧招手道:“老白,你来的正好,快来看。这是昨晚新到的战讯,弘州永宁寨被完颜娄室占据之后,连退宗泽、韩世忠大军,被挡在弘州以东,无法靠近大同。”
白时中看了一眼沙盘,叹道:“长此以往,大同城内,姚平仲麾下人马看不到援兵,耗尽了粮草,可就麻烦了。”
何止是这样,如此一来,女真人的补给会源源不断地运进大同。
正说着,王朝立和徐知常谈笑宴宴走了进来,一看见平日里迟到早退的杨霖早就到了,心里就咯噔一下。
果然不其然,杨霖脸色一下子就变了,不冷不热地来了一句:“两位尚书大人来的挺早啊,兴致很高嘛。”
徐知常赶紧抱拳道:“少宰”
“混账!现在这么大的事压在头上,本官上火牙疼的饭都吃不下,白相早早就来了,你们两个直如此散漫。”
王朝立赶紧抱拳:“少宰息怒,下官知错了。”
杨霖冷哼一声,道:“快滚过来,一起看看。”
众官员心中暗暗提醒自己,这几天非同以往,得打起精神来。
今时不同往日,以前的散漫作风,若是再不改正,这年头丢官比丢脸还容易。
两个人自以为是少宰心腹,近来有些嘚瑟,杨霖也是趁机敲打一下。
悻悻地落座之后,杨霖拿着情报,道:“北道总管宗泽来信,直言各大兵团齐聚云内,却缺少一个居中统一指挥的主帅。
若是放任他们各自为战,很难做到军令统一,彼此间也会有各自的想法。”
众人纷纷点头,此言分毫不差,女真鞑子有完颜阿骨打在,肯定不存在这方面的担忧。这种规模的大战,哪个兵团不想多捞战功,脏活累活让队友干。
要是没有一个主帅,后果不堪设想。毕竟大家都是各自兵团的领袖,谁也会先为自己的手下着想,谁也压不住谁。
同在幽燕的韩世忠和宗泽,就时常有分歧,宗泽出关之前,也没有知会韩世忠。
北宋武将的品阶,完全是没用的,每次大战都是由文官挂帅,自从童贯出现,才改变了这个局面。这也养成了没有一个武将有足够的威望的局面。
杨霖环顾一圈,问道:“诸公以为,谁可挂帅?”
一道道目光,齐刷刷地望向他,杨霖头皮发麻:“看我作甚,我不知兵啊。”
排兵布阵,自己完全是外行,杨霖心底是不打算亲自去的。这种大战,动辄就决定国运,岂能拿来练手。
高柄叹了口气,道:“少宰若不去,谁能压的住这些悍将。”
杨霖无可反驳,这厮说的直切要害,别人去了没啥用啊。这种主帅,需要有足够的威望,这些兵马来自各地,领兵的都是大将,手底下动辄十万人马。
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全都是杨霖提拔或者庇护的。
杨霖撇了撇嘴,心底有些忐忑,又揪出王朝立和徐知常这俩难兄难弟来,骂了一顿缓解一下紧张心情。
“等本官奏明陛下,就出征挂帅,诸公在朝,也要勤勉,勿使前线短了辎重。”
众人纷纷称是,心中却道,有你在前面挂帅,谁敢克扣军粮物资
迈步走出明堂的时候,宋江追了出来,道:“少宰,不如留花荣在身边,这厮虽然莽撞,但是肯卖命,几次临阵救我性命。”
杨霖摇了摇头,笑道:“我又不是去做先锋,有万岁营保护,料也没什么大不了。”
话音未落,突然又觉得自己有点立fg的意思,赶紧改口道:“不过带上他也行。”
宋江大喜,道:“少宰此去,宜早不宜晚,我等定会为少宰守好汴梁。”
两个人目光交汇,都看出了对方的意思,极有默契地转过头去,一起并排往外走。
杨霖轻声道:“殷慕鸿会送来各地的情报,这次书院学生远行,我是十分看重的。做的不好的省,为政能力就值得怀疑,你要好好给我把关。”
宋江点了点头,一十三省,没有一个巡抚总督是省油的灯,这次说什么也要裁撤几个,不然骤然放这么大的权,有人难免要搞山头。
昭德坊内,杨霖又要远行出征的消息传开,都开始忙碌起来。
万岁营也在吕望的调动下,准备好了出征,挑选的都是最精干能打的亲卫。
杨霖看着眼前的陆谦,笑道:“这次你就不要去了,留在府上吧。”
陆谦抱拳点了点头,少宰的意思自己心知肚明,汴梁虽然牢牢在手中,但是也不能大意。
上次若非杨通回来的及时,再加上日本直临时叛变,很有可能就被梁师成这老狗把自己的窝端了。
朝野看似风平浪静,那是自己指使殷慕鸿等杀人太多,把反对的声音强行压了下去。
暗中不知道多少人,对自己咬牙切齿,因为新政和宫变触及到了太多人的利益。
开封外被高柄剿灭的贼人,就是最好的证明,有人贼心不死。
自己这次若是胜了,那还好说,一旦败了,就有可能是他们反击的时候。
新政之后,地方上乱不了,也成不了大乱。
最大的危险,还是埋在汴梁,这个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东京,才是大宋权力的漩涡和中心。
第五百三十六章 小心驶得万年船
出征前夜,昭德坊内。
郑云瑶作为明媒正娶的妻子,在府上地位仅次于杨霖,住在内院的中间,最靠近杨霖卧房的地方。
院子虽然不大,但是精巧雅趣,绣闺四壁皆为木质结构,散发着一股清香。
里边的家具摆设却是典雅考究,那梳妆台、春凳、小几、香炉、立镜、罗帐、卧榻、纱衾、绣枕、琉璃灯等用品一概俱全,地上还铺着一张软绵绵的西域传来的丝绒毯,赤着脚儿踏在上面好不舒服。
香阁内敞着门窗,郑云瑶穿着一袭绯色薄衫,没合拢的衣襟下,露出大片雪白香肌。
小美人过了疼痛的年纪,尝到了蚀骨的滋味后,越来越喜欢和杨霖腻在一起。
杨霖眯着眼,一边漫不经心的摩挲着粉腮,腮肌似雪,嫩如凝脂,虽是酷热天气,却清凉无汗,如玉之滑。
郑云瑶被他摩挲的很舒服,眼神也变得柔媚起来。偶尔从鼻息发出的声音甜腻,有一股酥进骨子里的味道。
可惜杨霖心思却不在这里,美人在怀,他心中却在想着别的事。
一个帝国延续数百年,它的文明和秩序已经自成体系,无论要做什么改动,都要在破坏旧的同时来建造新的,所以就算是站在权力架构顶尖上,也需要小心翼翼。
杨霖走的越远,对这一点的感悟就越深,一不小心被人反扑,就是身死族灭这一个下场。
王莽当年的权势不可谓不大,养的好大的名望,一朝兵败还不是满盘皆输、任人评说。
所以一有冒头的,就必须及时解决点,毫不犹豫地扼杀。不然的话,自己所有的努力,推动这个文明和民族前进的脚步,随时会停下来,再来个倒行逆施。
汴梁城内,杨霖仍在做着最后的部署,新政试行一年,并没有巨大的反弹,是因为殷慕鸿在江南杀得人多,强行压了下来。
而北方的河北、河东,又是这次新政的收益者,自然反对的声音更小。
这其中的重中之重,还是汴梁,京畿重地才是大宋的腹心。
京营新军,被自己调出去三万,还剩下两万人。
呼延通走了,花荣也跟着自己出征,这城中一南一北两营的震慑作用大为减弱,宋江的作用就尤为突出起来。
“备一桌酒菜,请刘清水、杨戬和宋江来。杨戬年纪大了,让杨三去接他。”杨霖随口说道,旁边的小丫鬟敛裾而出,去前院传递吩咐。
猜你喜欢